林云起看了她一眼,说:“还是改天吧。”
第五十八章 :小孩子过家家
许美凤给许宁夕发来了需要顺路采购的物资清单,都是些葱姜蒜调味料之类的小东西,许宁夕让林云起在市场附近停车。
镇里前几年建了地质公园,原来近岸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得到了治理,周围城市的人常来赶海挖沙。
老集市已经被改成了现代化的农贸市场,摊位整齐划一,大门口还多了个粉色灯带做的打卡点,上面写着“我在安南很想你。”
穿着红色马甲的市场管理人员热情地问需不需要帮他们拍一张打卡照。
她买完东西想起以前常吃的那家糕点店,在市场附近转了一圈没找到,倒是发现多了很多海鲜排档,这时间老板们不忙,三两个站在门口抽烟闲聊,许宁夕和一位说本地话的老板搭了几句,才知道糕点店是在这附近,只是老板前几年去世了,交给他儿子打理了,后来改成了咖啡馆。
许宁夕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又走了几步,果然看到了一家咖啡店,没开门,她趴在玻璃门外往里面看了几眼。
“本来想给你尝尝我喜欢吃的糕点,现在没戏了。”许宁夕遗憾地说。
“听起来很好吃哦。”林云起也往店里看了几眼。
“以前上学时候经常吃,有回忆滤镜。不过还有别的好吃的。”她没打算伤感,又带他转到了隔壁小吃铺,老板正在门口架了口锅,炸海蛎饼,海蛎混上米浆和包菜,叽里咕噜炸得金黄,发出诱人的香气。
门前站着一个老人,许宁夕自觉排到了他后面,老板招呼他们,“来来来,来前面,那老货看着不买,已经站半天了,赶也赶不走,大过年的真晦气。”
老货在凤城方言里是一个不太文明的称呼,带着“老不死”的意味,许宁夕转头看了一眼老人,他身上的衣服沾了泥巴,但很合身,脚上也穿着品牌运动鞋,头发不长,不像是长期在外面流浪的样子。
许宁夕付钱买了三个海蛎饼,林云起接过一个先给了老人,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突然激动地围着他转了一圈,拍着他的肩膀一直念叨“好好”“好好”,随后竟然一把抱住了他。
许宁夕想拦,林云起轻声说了句:“没事。”
他任凭老人抱了一会儿,老人很快又忘了刚才抱住他的理由,突然不再激动,在门前台阶上坐下来,专心啃手里的海蛎饼,吃完把塑料袋往地上一扔,在衣服上抹了抹手上的油,抬头冲他们两个笑。
许宁夕见他的脖子旁有一根蓝色的绳子,扯出来一看上面挂着一张写着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身份卡。
地址是桂洋村,也在安南镇,她拨了卡片上的电话没人接。
两人连哄带骗让老人上了车,老人时不时凑到前排两个座椅中间手舞足蹈,林云起拍拍他他又坐回后排。或许是看到了熟悉的道路和风景,进村后老人逐渐平静下来。
桂阳村是县里有名的富裕村,到处都是三四层的小洋楼,快到地址上的地方时,更是出现了几座有着长围墙的庄园,透过铁栏杆的缝隙能看见假山和喷泉。
车在一个立着大理石柱的门庭前停下,虽然不如旁边的庄园那么夸张,但一看也是经济状况不错的人家,许宁夕注意到林云起一路上没有开导航,有点疑惑地问:“你来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