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地底三千米备忘 > 第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8章(2 /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芝蓝成了我们所有人的老板。

既然立了项,工作立即开展,没有哪个商人会容忍自己的投资耽搁,尤其古芝蓝。项目组总共8人,马不停蹄的设计解冻方案,论证,实验,希望能尽快找到可行的安全解冻法。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光是保存样本的冷库,为了保持严苛的极低温环境,就每日耗费着一笔高昂的费用,更别说其他价格不菲的实验材料。私底下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奢侈的投资,如果用商人的角度来看,甚至是一项“愚蠢”的投资。毕竟,直接解剖样本所获得的效益要来得直接也来得更快。

至于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抱歉,我说不准。反正我们已经在进行了,不是么?

没多久,何荷允改良了冷冻仓,降低了部分费用,稍稍减轻了长期消耗带来的压力。不得不说,何荷允确实有个天才般的脑袋,她没上过大学,没系统学过相关学科,却只用了短短20天,就改良了最新型号的低温冷冻仓。

“方秀计划”密锣紧鼓的进行了半年,才建立了初步的数据库。

简单来说,就是取得各人体细胞在温度区间内的性状变化数据。这部分的工作异常繁琐却又是最基础的,更悲催的是这部分主要由我主持。

半年来,我忙得焦头烂额,日复一日的试验、测量、复核、对比……我那本来就不太好的视力似乎又下降了。

刚开始时,古芝蓝每周都会来看看她的项目,我们也简要的向她报告最新的进度。后来,她来的次数明显变少,她变得越来越忙。资金上的压力让她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来运营公司,想尽办法以支付研究费用。商业的东西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她的公司满打满算也只是起步了三年多,根基还很薄。即使是古院长的女儿,再怎么聪明,那也不是容易的事。

每隔一段时间见到她,都觉得她的样子更疲惫,看到她这模样,我都不敢休息了。虽然小时候她老是欺负我们,但无论是她的公司,还是她的身体垮掉,都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

由于没有专长于任一学科,何荷允在整个项目组里是最机动的。改良了冷冻仓后,她的工作并不繁重。我俩私底下聊过古芝蓝的压力问题,何荷允想了想,提出暂时到古成公司去帮她。

你说何荷允没读过商科能顶什么事?她的阅历比正统的毕业生多了去了,再加上她那总是无师自通的聪明脑袋,肯定是个得力助手。

可古芝蓝冷冷的拒绝。

她好胜心强,才不乐意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软弱的一面。

“何荷允在外头跑了这几年,见多识广,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她能帮上忙的。”我劝古芝蓝。

她不理我,转而面向何荷允。“把你改进的冷冻仓技术给我,它可以赚钱。”古芝蓝如此说。毫不客气,又理所当然的向何荷允要东西。

“好。”回答毫不含糊,“那本来就是你的项目里的产物。”

然后那次的谈话就结束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何荷允在外面跑的时间少了,老是待在我办公室里收发邮件,对着电脑捣鼓些啥。我知道她是在悄悄的给古芝蓝的公司拉订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