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人脉和死士只能在人活着的时候发挥作用,只要他们真抓实干、勤奋不懈,努力将司马懿的血裔全部了结,那不就再也没有什么后患了吗? 对付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最好最彻底的办法是什么?黄巢大西王等老前辈早就教诲过大家了——怎么办?只有杀。 蜀军要脸,诸葛丞相要脸,穆祺要顾忌诸葛丞相的颜面也不能太不要脸;但被未来恐吓得近乎精神失常的魏军将领可没有这个忧虑,要是把他们给放了回去,那他们为了自保所做出的狠辣手段,当然也会超乎一切人的预料,而且完全无法控制。 世家门阀的后手是为了将来东山再起用的;要是家族血裔被一杆清空,那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东山再起;孰轻孰重,自能分辨;至于什么世家门风,什么姻亲脉络,什么出卖了一家的老底等于出卖了所有人的老底,此时也都顾不得了——事到如今,只有请诸位先生赴死了嘛。 “其实说实话,我内心是很想看着司马懿拒绝合作,然后我们放人回去大杀四方,最好破罐子破摔,将洛阳京城中与司马家沾边的所有士族全部都清理干净;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能省下多少手脚。”穆祺稍微解释了几句自己的用意,随后长长,长长叹了口气:“——可惜,我不能。” “听起来,你倒是很软弱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穆祺意兴阑珊:“统治也是有技术的,而至少在现在,这个技术还垄断在世家高门手里;如果要想接收中原,非和他们合作不可……” 东汉经术传家之后,世家坐大已成定局;高门名士依靠垄断知识而垄断仕途,皇位坐的是哪家哪户,都必须与他们紧密合作,才能借用这些被严密封存的技术,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皇帝的选择,无非是妥协力度的大小而已。魏武帝东征西讨,开创基业;但毕竟千秋万世之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所以必须要九品中正,与士人共天下;到了司马家篡位的时候,合法性更加岌岌可危,于是妥协就只能更加残酷、没有底线。诸葛氏——至于诸葛氏,“兴复汉室”的合法性当然吊打另外两方,所以理论上需要做出来的妥协也要小得多,这也是西川先进性的体现之一。 ——但还是那句话,最后是不可能没有妥协的。 既然最终要妥协,那总该选一个好一点对象来妥协。在这上面司马懿就很有优势——喔,这倒不是相信他品行高洁道德高尚,而是相信司马懿绝对的灵活性;当他的利益与洛阳高门一致时,他会坚决维护世家百余年来的体面,将自己打造成最可靠、最坚贞,堪称名士标榜的名士;等到确认自己的利益与高门的利益再也无法调和,那他一定会在最短时间一转攻势,立刻对着先前的盟友们疯狂哈气。 不就是出卖盟友、出卖形象、出卖几十年经营的形象么?反正在这一点上,司马仲达应该早就是非常熟练、非常老辣、非常之有心理准备了,是不是? 不过,妥协总是让人不快乐的,所以穆祺叹了口气。 “这都是前人因循守旧的软弱,酿成今日的苦果,以至于无可奈何,不能不再三妥协,就算如今着手解决,恐怕也要费很大的力气了。”他默然片刻,摇了摇头:“这样的代价,恐怕不是容易支付的吧?” 说到此处,他心中也微有起伏。说白了,虽然斗志昂然、竭尽全力地支持葛相搞北伐,但他自己心里其实清楚——甚至葛相恐怕也清楚,在黄巾起义、四海鼎沸,外戚宦官近乎同归于尽之后,刘氏的天命就已经终结了。鲁肃说“只土个民,皆非汉有”,在昭烈帝入蜀之前,那就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冷酷而又准确的断言。但如今大汉之所以能仰卧起坐,靠的也不是什么天命垂青,而纯粹是比烂——士族实在太烂了,所以大家宁愿把老刘家重新扶持上来,强行再续一波。 但是,比烂的招数又能够用上多久呢?这样依靠恐惧而强行延续的运数,终究不会太过牢靠;除非老刘家又抽卡抽出几代明君,靠着几十年微操重新更换基本盘,将权力的根基与更加先进、强力、生机勃勃的利益集团捆绑,否则重重妥协之下,“光复汉室”的效力,大抵也就维持个百来年而已。 重启翻修的机器当然不如新的机器;既然继承了汉室的声名,自然也就继承了汉室一切的积弊——“三世三公”几代人的努力,前人养痈遗患数百年,是你诸葛氏区区几次北伐就可以彻底消除的吗?大家相爱相杀,吉列豆蒸,皇权与世家,集权与分权,这场持续了几百年的争夺,还有得是时间可以玩下去呢。 不过,葛相是已经接手了这个因循多年的烂摊子,不能不咬着牙齿硬扛了;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前人”,某些人却似乎还有别的选择。毕竟—— “陛下近日多次来找我,应该还是有别的事情吧?”穆祺道。 第109章 刘彻微微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的?” 显然, 刘先生仍旧自以为做得非常隐蔽,非常不招人注目,所以对于穆祺的一语点破, 肯定是大大的感到惊愕。甚至心思百转,还以为是另一个知情人——换言之, 那个该死的、嘴里兜不住风的……中登。 所以, 他的脸色稍微就是一沉, 已经打算从穆祺口中套出真相, 反手再去拷打另一个自己。嘴这么松, 还能成什么大事? 但穆祺只是耸了耸肩。 “因为陛下最近有些反常。”他道:“最近陛下随我忙进忙出,四处视察,但阴阳怪气的频率, 却似乎……” 他停了一停,从怀中摸出一本小册子, 仔细翻了一翻, 肯定地做出结论: “陛下这个月阴阳怪气的频率,比上个月同比下降了百分之三十。比平均水平下降了百分之十六, 在百分零点五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认为有显著差距——” 刘先生:??? “你还要记这个?”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那堆胡说八道的都是些什么?!” “过往经验而已。”穆祺轻描淡写, 一带而过:“一些简单的数据。” 实际上,这是赵菲教给他的法门。据说是之前与文官争辩吃过亏, 所以暗戳戳想出的办法——她在袖子里藏了个小本子, 听到别人高谈阔论发表暴论时就悄悄记上一笔, 等到争辩得不分高下,再拿出合订本来强力打脸, 终结战局;如果争辩中不占优势,或者合订本的结论不大美妙, 她就干脆把本子往袖子里一塞,直接推说自己记性不好,过去的都忘了个干净。进可攻退可守,非常之方便。 穆祺继承了这个优秀的传统,并稍稍做了改良;每个星期他都会整理一下这本悄悄记录的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