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8章</h1>
正是因为还有这些姓卫的、更加名正言顺的诸侯王的存在,所以当年庄王逼宫后,才不得不留下了卫樾这个先帝的六皇子做傀儡皇帝,而不是他自己登基。
毕竟逼宫的事都做了,还在意史书如何写他窃国篡位的话就没意思了,但他当初如果敢自己登基、有违“清君侧”的名头,诸侯王们也就师出有名,能攻打入雁安,先齐心协力把谋朝篡位的庄王弄死,再各凭本事争帝位……
庄王赵曜,是现存少数异姓王之一,也有他自己的封地庄国,但这些年他以“先帝临终托孤,命我辅佐朝政”为由,一直在雁安,没有回封地。
而在更早之前,赵曜其实是个来自陈国的小将。
卫樾的母妃辛夫人辛青荷,也来自陈国。她年少便因才貌出名,在二十三年前被陈王献给先帝。
从陈国出发前,辛青荷正巧撞见彼时还是个小将的赵曜被上峰冤枉殴打,便出言帮了赵曜一回,还让陈王允了由赵曜带队,送她到雁安。
也是因此,赵曜才有了到雁安、被先帝赏识然后留下来建功立业的机会。
十年前,辛青荷死后,老嬷嬷同六岁的卫樾说到这里,泪眼婆娑:“时隔十三年,早年的旧恩成了仇啊!”
“他兴许是觉得,姑娘见过他落魄的时候,他可以挑最好掌控的殿下您当傀儡皇帝,却不能容忍姑娘活下去,哪怕她已经疯了、根本不认识他,他也不能接受……殿下,嬷嬷想替姑娘继续照顾您,但……姑娘她在唤老奴啊,您听到了吗,她在叫乳娘呢……”
老嬷嬷说完,就拿出了匕首,自戕于卫樾眼前。
十年后,卫樾紧紧抱着温催玉,嗅着他身上的白檀药香,压下记忆中那窒息的血气。
他绝对不会再让温催玉受伤。
“老师,你不能离开我……”卫樾像个原地打转的漩涡,再一次念念有词地说着已经确认过数次的陈词。
温催玉在卫樾回忆的诉说中,又想起了原书里,庄王倒台时最后和卫樾对峙的剧情……
他轻叹了声,心疼地低声开口,不厌其烦地回答:“阿樾,老师不会离开你的……我陪着你,杀了赵曜,祭奠辛夫人和嬷嬷亡灵,还阿樾往后心安清静。”
卫樾低下头,将脸贴到温催玉心口,听着单薄胸膛下宁静的心跳,他缓缓道:“能遇到老师,已经很柳暗花明了。”
第23章 还是怕,怕老师疼。
翌日一早。
卫樾兴致勃勃又小心翼翼地帮温催玉穿好衣袍、佩戴好腰间的水苍玉, 然后拿了梳子:“老师,我来为你束发。”
温催玉失笑:“我第一次让人这么小心伺候,没想到就是被当朝陛下, 也算是受宠若惊了。”
卫樾听着揶揄,手指跟着梳齿一起缓缓抚过温催玉的发间。
虽然是皇帝, 但卫樾不喜宫人近身,能自己做的事多是自己做,比如说这梳洗。但他没给别人束过发, 所以当下给温催玉梳头,最初动作有点生疏,不过很快就找到了手感。
一部分头发被束起来、簪上玉簪,卫樾又梳了梳温催玉肩头披落的那部分长发, 突然想到:“及冠之后, 文人学士多用发冠, 以示庄重, 老师怎么只用一根簪子?”
温催玉愣了下,轻咳一声:“……簪子轻便,头发束得不那么一丝不苟也不打紧, 发冠用着有点累赘。”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温催玉觉得用发冠的话,梳头发的时候更费力气更麻烦, 梳好了也觉得头上紧绷、不大闲适。而且他本就不擅长束发, 又无意专门请个给他梳头发的仆从,索性自己怎么轻便怎么来了。
卫樾笑了笑, 又好奇:“老师已经及冠了,那有表字吧?”
说起表字,这又是温催玉觉得有些玄妙的地方。
他从前在现代, 自然是没有及冠起字这回事的。
但他出生的时候,父母和两边祖辈对起名这件事都各有想法,最后由他父母做主,定了个“玉”字——因为他父母正好一个姓“温”,一个是更罕见的“润”姓,恰是“温润如玉”——让他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两边围绕这个字意,各起一个名字,再由他父母来抓阄,抓到哪个就选哪个做大名,剩下那个当小名。
于是一番折腾,定下了“催玉”这名,另外一个便成了小名。
而穿到这个书中世界后,回顾系统给的原主记忆,温催玉发现,原主二十及冠的时候,家中给起的表字,正正好和他在现代的小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