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帝师声泪俱下 > 第7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0章(1 / 2)

<h1>第70章</h1>

“令卿……”卫樾搂着温催玉,安然入眠。

……

翌日早上,小七默默来交差,把王观和徐之谊的官印放在了卫樾面前。

至于官印的主人……这天上午,命人看守着青云院的袁昭就过来说了:“王大人和徐大人的仆从都禀报说,两位大人真病倒了,想要大夫。”

卫樾不讲道理地回答:“病了就好好养着,别那么多要求,让他们安生点。”

袁昭一板一眼地领命:“是!”

晚些时候,景王又来了。

“听说王观和徐之谊两位大人已经到了,怎么小王没见着人。”卫榆应付应付问起。

得知那两个人病了,卫榆煞有介事地一叹气:“唉,惭愧,小王这封地不养人啊,竟让两位雁安来的大人这就病了。对了,温太傅,你那琴……”

自打“摊牌”后,卫榆再来驿馆请安,是什么正经事都不提了,也懒得再问卫樾和温催玉打算什么时候走,反正敷衍问候两句,就开始要琴,一点都不嫌寒碜。

“还是不愿借。”温催玉也没扯点别的说辞,直言拒绝,但今日说得比往常多了点,“不过是一把琴罢了,景王殿下有这纠缠不休的闲心,还不如另寻一把,何必盯着下官的琴不放?相思古琴虽难得,但若是李锳大人愿意见景王殿下,您就是拿着自己做的一把歪瓜裂枣,他也自会给你开门。”

卫榆当作没听见温催玉话里“李锳不愿见你”的意思,拍了下手:“还是温太傅有办法!对,古琴虽难得,但本王若是自己做一把琴,岂不是更难得,定能让霜钟感动!这么好的主意,温太傅怎么不早说!那本王今日就不叨扰了,这便回去做琴了。”

温催玉:“……”

卫樾看不惯这卫榆,哪哪都看不惯,听到卫榆破罐破摔地在他们面前光明正大提心上人,竟能如此坦荡,卫樾就更看不惯他。

“景王要是不做这诸侯王了,李锳想必会更感动。”卫樾冷冷道。

正欲行礼离开的卫榆一愣。

温催玉也怔了下。

卫樾有理有据地分析:“李锳顾忌你身家复杂,不愿与你有牵扯,但若是景王你假死脱身,以一介白衣之身继续纠缠,李锳未必不会感动,又觉得你与‘景王’再无瓜葛,说不准就愿意和你重修旧好了。景王觉得朕这个主意如何?”

卫榆有片刻没说话。

然后他突然笑道:“小王只当陛下是心直口快之言,并未有深意,便不回答了,望陛下恕罪……陛下和温太傅留滞不走,应当不是为了以景国封地为试验,想要裁撤诸侯王吧?陛下,此事可不是您三言两语就动得了的。小王告退。”

卫樾当然只是随口一说,想要堵一堵卫榆,但卫榆这态度,让卫樾脸色更冷了。

他对温催玉说:“尾大不掉,我将来一定会对诸侯王下手的,老师。”

这不是仅为了出气的泄愤之言,从稳固朝廷局面和皇权威严来考量,也的确不能放任诸侯王壮大下去了。

温催玉颔首:“慢慢来。”

……

王观和徐之谊“水土不服”,一病不起,都无法走出屋门露面,哪还能交接监察史的公差。

转眼又到十一月,大雪封山路,少帝和帝师他们一众人自然无法离开,只能“将就”留在景国王都过年。

年后二月底,山路方通,景王便收到了朝廷送来的文书,说是今年的监察史已经于正月出发了。

卫榆拿着文书拜访驿馆,悠悠道:“托陛下的福啊,小王这封地先前六年也就来过三波监察史,陛下来了之后,这一年便来了三波。这次陛下是打算回啊,还是想要继续流连小王这穷乡僻壤啊?”

卫樾不慌不忙道:“把监察史拖个两三年走不掉,不是景王惯来擅长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