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0章</h1>
它正在向佛祖倾诉世间最虔诚的恳求。
一阵风刮来,斜雨飘入炉中,将升腾的火浇灭,只留下一滩湿漉漉的余烬。
方隐攸扯扯嘴角,侧过脸看向柳扶斐,“佛祖在上,可不能杀生。”
柳扶斐轻笑一声,抬头看着前面亮堂的大雄宝殿,里面镀金的佛像清晰可见,慈眉善目,姿态优雅,俯视着堂下跪拜的香客。
“都依你。”
因着一句不杀生,方隐攸收敛了眼中的杀气,扮作一个寻常香客,手执着三炷香,跪在蒲团上,仔细的仰望了佛像许久。
佛家常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那这尊高约三丈的石像,真的是佛吗?
柳扶斐顺着方隐攸的视线看过去,“怎么了?”
“这佛像值不少银子吧?”
柳扶斐闻言一愣,继而大笑出声,“不过十两金而已。”说罢,他起身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放入功德箱内,然后看向方隐攸,“值钱的是这功德箱。”
捧着功德箱的小沙弥一听,手下意识的往后一缩,警惕的打量着两人。
“施主说笑了,这乃是各位施主积攒的功德福报,怎么可以用钱财多少来衡量?”
方隐攸起身将手里的香插入香炉中,走到沙弥面前,“你们的住持在哪?”
“住持在后院施粥。”
方隐攸于是和柳扶斐走到后院廊中,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木棚中布施的住持,他年事已高,脸上布满沟壑,弓着身子,像是一把拉开的长弓。
木棚外撑着伞排队的人还有许多,他们都期许的望着棚内的住持,连肩头上落了雨都没注意。
“等等吧。”
方隐攸的视线落在队伍最后面的一个小姑娘身上,“等他布施完。”
柳扶斐点点头。
之后,两人退回了前院,在檐下看着来来往往的香客虔诚的走进宝殿,然后满怀希望的走出来。
方隐攸倚在石柱上,望着雨中的柏树,“为什么会有人将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
“因为所求不可为。”
方隐攸回望他,“什么意思?”
柳扶斐抬手将方隐攸身前的一缕头发撩到背后,替他抚平肩头的衣裳。
“贪财而无取财之道者求财、贪功而取功无门者求功。想成事,却不知如何成事,便只能祈求神明,降下恩赐。”
“这般,自己便可不劳而获。至于事究竟需如何成,也就不再重要。”
方隐攸撇撇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想登山那便一步一步往上爬,无路就踩出一条路来,求佛祖保佑自己睁眼就能到山头,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你说得对。”柳扶斐往后退一步,微弯着腰盯着他露出蔑然神色的眉眼,“求神拜佛者都是一群痴心妄想之徒,若心中真有所求,就该想办法,一步一步的将他攥在手心。”
说着,他抬起手,修长白净的手指朝着宝殿内的佛像一指,“求它——不牢靠。”
“施主此言差矣。”
一道略显沧桑沙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两人一回头,便看到一身袈裟的住持正望着他们浅笑。
第59章 住持殊观
方隐攸的眼神瞬间变得凛然,他似笑非笑的盯着住持,“不知住持有何高见?”
住持双手合掌于胸前,朝着两人见礼,“诸事皆有因果,求佛非因,便也不会有果,却能让拜佛者知晓自己心中所求究竟是何。”
住持缓步越过两人,走到殿门前,仰头望着慈悲的神佛。
“叩拜,叩的从来不是我佛,而是人心。”
说罢,他转身看向方隐攸,“老衲法号殊观,等候施主许久了。”
方隐攸嗤笑一声,冷眼盯着他,“你知道我会来寻你?”
殊观轻笑一声,低哑的声音像是在摩挲铁衣,“老衲既种下了因,必然会有果。”
此时天色已晚,又是雨天,寒山寺里的香客已经走了许多,剩下的零星几个人也都行色匆匆的朝着寺外走去。
方隐攸眼神一沉,直接掐着殊观的脖子将人推进宝殿,紧随而来的柳扶斐顺势关上了殿门,整个宝殿里除了他们三人,便只剩下一座高耸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