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哈哈一笑:“胖子就是胖子啊,还是你了解我。”他说着,从床上一跃而下,伸伸手脚扭扭脖子,身手矫健灵活,看不出有半点不适。
檀凭之和魏咏之惊得嘴都无法张开了,看着身上仍然裹着伤带,一身草药味道的刘裕,说不出话来。
刘裕笑着看向也有些愕色的刘穆之,说道:“胖子,你说对了,我的伤全好了,你看,现在我跟以前有何不同?”
刘穆之站起身,走到刘裕面前,从他伤带边那黑紫色的药泥里摸了一些,放到鼻子边闻了闻,眉头一皱:“你这可不是徐大夫开的那个金创断续方啊,这味道我没闻过,到底是什么?”
刘裕微微一笑:“这可是我家的祖传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诉我,从小到大,我打架斗殴,伤痕无数,抹一抹这药,不管多重的伤,只要不死,马上就会好。哼,刁逵想先伤了我,再在药上做手脚害我,却不曾想到,我早就有克制之法啦。”
刘穆之叹了口气,坐回了席上:“这么说来,你是学司马懿,装病想要赚刁氏兄弟?”
檀凭之的喜色上脸:“对啊,刘大哥既然已经伤好了,却仍然对外装出一副生病的样子,难道,你是想报仇?”
刘裕的眼中冷厉之色一现:“我这个人不记仇,有仇直接报。刁逵设局害我,打我一顿,我可以忍,但他当众这样殴打我兄弟的娘子,打我兄弟的侄子,就算他是天王老子,我也要了他的命!”
魏咏之的三片兔唇动了动:“这么说来,刘大哥今天要我等前来,不是为了交代后事,是为了商量报仇之事吗?”
刘裕摇了摇头:“这是我刘裕个人跟刁家的仇,与二位无关,你们好不容易抛家舍业,来到这京口,是为了过安稳日子的,于情于理,我不能把你们卷入此事。因为不管成败,你们都无法在此立足了。所以,今天我找你们,只想求一件事。”
第110章 托以家室入青徐
檀凭之忿然道:“刘大哥,你是看不起我们兄弟吗?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刁逵对付你,是为了杀一儆百,你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不就是因为当时为我们出头,不允许狗官把我们掠为他刁家的奴仆吗?”
魏咏之也跟着应道:“是啊,你是带头挺我们的,要是你倒了,我们接下来还能活得下去吗?肯定是要给姓刁的掠为家奴了。老实说,刘大哥,在来你这里之前,我已经和檀大哥商量过了,你要是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们就想办法先给你报了仇,然后逃回北方去,就是死,也不要给姓刁的当奴仆!”
刘穆之笑道:“二位真是血性义士,也难怪寄奴今天不请别的乡里乡亲,就是找你们二位啊。寄奴,你有什么话就说吧。上刀山下火海,我刘穆之眉头不会皱一下的。”
刘裕摇了摇头:“不,我不是要把你们二位牵连进来,现在我已经没事了,找刁氏兄弟报仇,是我一个人的事,不要牵连过多。再说了,人太多,未必打起来就有什么优势,人少反而目标小。我今天来找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帮我一个忙,带我娘和两个弟弟去北方。”
檀凭之睁大了眼睛:“什么,回北方,你是说,去秦国?”
刘裕叹了口气:“先不要回秦国,那边毕竟是胡人之国,虎狼之邦,你们好不容易逃出来,再回去,无异于重入火坑。但是在秦晋两国的交界之处,淮北的盱眙,三阿一带,那里却有许多独立于两国的坞堡,想必二位一路南下,对这些地方很熟吧。”
魏咏之点了点头:“不错,是有不少这样的地方,主要是在晋国这一侧,因为淮北是两国拉锯争战的前线,正常的边民早就跑光了,在此地的多是些凶悍的匪类,汉人胡人都有,这些人可比秦国的追兵都要凶狠,当初我们跟他们也打过一些交道,脱了层皮才南下的。”
刘裕听得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这么说来,二位跟那边的人,没有什么交情,只有仇恨吗?”
他听到这样的话,心猛地一沉,暗道要糟糕了,如果那边都无法容身,那天下之大,还能把母亲和弟弟送往哪里呢?
檀凭之若有所思地说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情,只不过,我有个朋友,不是汉人。”
刘裕睁大了眼睛:“不是汉人?那是胡虏了?”
魏咏之笑道:“檀大哥说的可是那丁零人的首领翟斌?”
刘裕奇道:“丁零人?”
刘穆之点了点头:“丁零人又叫高车人,为古之狄历,是北方的胡虏,后来给匈奴征服,成为其仆从部落了,因为其粗俗野蛮,不通礼仪,无文化,寡廉耻,所以即使是在胡人之中,也是低贱的奴隶部落。千年以来都给匈奴所奴役,跟那石勒所出身的羯族一样,都是低等胡奴。”
“至于这个翟斌,我倒是听说过,相传他们家以前祖居西域的康居国,过着游牧的生活,后来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大量的塞外胡人主动或者被强制迁入中原,这个翟斌在五十多年前就是翟部丁零人的首领了,还晋见过当时北方的石赵国皇帝,著名的羯族皇帝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安置在河南渑池一带,与两淮相邻,相当于世代都为北方的胡人国家镇守南方边境。这个事情你真不能怪到苻坚的。”
刘裕勾了勾嘴角:“好了,百年以来,不停地就有不甘为北方胡人奴隶的汉人百姓南下,大晋也一直在组织北伐,这也是我汉人国祚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我刘裕的祖上就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家训就是要我们刘氏子孙光复失地,重归故土,只是这回,我被刁氏兄弟这些狗官所欺压,得先报了仇,再谈这些事情。对了,凭之,那个翟斌为人如何,值得信任吗?”
檀凭之很肯定地点了点头:“翟斌已经年过七十了,这在胡人里简直算是长寿的神仙,因为他们的年龄很少超过四十岁,他从石勒的时期就成了部落的领袖,来到了中原,到现在超过了五十年,渑池一带,已经世代是翟部丁零人的地盘,人数有几十万。”
“只是这些丁零人自古以来喜欢抢劫偷窍的习惯仍然不改,当年汉朝使者苏武在北海牧羊时,就给丁零人偷了羊。但他们最多只是些小偷,缺吃少穿时会抢些或者偷些东西,还不至于杀人放火。”
“我们这回南下之时,曾经给羯族胡人和专门揖捕逃亡者的秦国军士一路追杀,从山东南下入两淮的这条路线给防得很严,不得已才走了丁零人的地界。那翟斌见我们举族南下,还感慨说当年他们也是这样整部落地给迁到了中原,触景生情,还老泪纵横呢。”
魏咏之跟着说道:“是啊,翟斌和他的侄子翟真,现在是部落里管事的人,他们都说他们自己回不去康居的旧居,但可以助我们南下认祖归宗。于是就放行了我们,因为翟氏部落在当地经营已久,别的胡人和秦军也不敢随意进他们的地盘抓人,所以我们才得以进入大晋。不然的话,还真不好说能不能生入大晋呢。”
刘裕长出一口气:“想不到你们这一路有如此地艰难,走翟部的这个点子,是那孟昶出的吧。”
檀凭之点了点头:“是啊,没孟兄弟的建议,我们这些人还真的下不了这个决心呢,毕竟去之前只听说丁零人天性喜欢偷窃抢劫,连秦军都不敢进他们的领地,完全是个半独立的地盘,都有点害怕呢。”
刘裕正色道:“那如果是我的家人去投奔翟部,那翟斌真的会收留吗?”
魏咏之笑道:“当然,这些胡人虽然凶狠,不讲礼仪,但有一点好,就是为人仗义豪爽,如果是远方的人落难来投,他们是会加以庇护的。不仅是我们,有不少在秦晋两国犯了事的人逃到他们那里,都给收留的。只是有一条,在他们那里,不许再行凶作恶,不然的话,会按部落的私刑腰斩处死的。”
第111章 林宗勘破寄奴谋
刘穆之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这些丁零人也真是奇怪,他们自己是有组织地出去偷盗抢劫,在自己的部落里却是不允许这些事情,有意思。”
刘裕笑道:“胖子,你学富五车,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外出抢劫是为了弥补生活物资的不足,这些丁零人怕是不怎么会种地,游牧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不抢就得饿死,而且,我听说胡人里以力为尊,出去抢劫可以看出谁更有本事,以后可以当头人。他们又不象我们大晋的汉人这样靠举荐为官。”
刘穆之微微一笑:“说的也是。这么说来,那翟氏部落倒是个可以安身之所。寄奴,你可以把令堂和两个弟弟先送过去,我们一起帮你报仇,报仇之后,你也去那里吧。”
刘裕的眼中神色变得黯然:“不行,我不能去,我是刘家的长子,要继承家风家训,翟部再好,也是敌国异族,我如果也过去了,那就是我刘家放弃了汉人身份,去做胡人了。就是我娘和两个弟弟,在那里也只能是暂时容身,等风头过后,还是要回来的。再说了,真的办完此事之后,如果我不去投案自首,那我家就成了叛逃敌国,这个汉奸之名,是永远逃不掉了。”
刘穆之叹了口气:“胡汉之分,没有这么严格的,大晋历史都有高官大将在斗争失败后逃往北方,北方也不断地有汉人家族甚至是胡人家族南下归附。解决胡汉矛盾,象冉闵那样一味靠杀,终归不行,还是要移风易俗,让胡人学会我们汉人这套,归化成汉人,才是长久之道啊。”
刘裕微微一笑:“别长久之道了,胖子,先帮我合计一下,怎么干死刁逵吧!”
入夜,刘牢之仍然是白天的那副渔夫打扮,看着远处的七里村,刘裕家,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边的孙无终勾了勾嘴角:“昨天也真是奇怪,檀凭之,刘穆之和魏咏之这三个人都来到刘裕这里,又分别离开,探子来报,他们都回了自己的家,没有什么异常。倒是檀家和魏家的子侄们四处到各处药铺,打听那侧柏叶的下落呢。”
刘牢之叹了口气:“毕竟是自己的命啊,刘裕看来也急了,他家里人少,也只有找这些朋友来帮忙了。只是奇怪的是,为什么他要找檀凭之和魏咏之这两个结识不久的外乡人,而不找他的同乡呢?”
孙无终的脸色一变:“难道,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