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4节(2 / 2)

苗影儿点了点头:“我知道,在京口,象刁氏兄弟这样的世家败类,让刘伍正对我们这些人的印象都不好,但是请你相信,国家有难,我们世家子女是第一个要站出来出力的,希望我们能齐心协力,共渡此难关!”

刘裕正色道:“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立下了为国效力,封妻荫子的宏愿,这回更是我刘裕报国的好机会,放心,此次和平谷一行,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苗影儿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极为严肃:“刘大哥,此次的会面,关系我大晋的存亡,一切就拜托你了。必要的时候,不要管我,一定要带着重要的东西回广陵。”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已经从林影之中走出的檀凭之与魏咏之,微微一笑:“好好休息吧,明天一早上路。”

火堆还在轻轻地燃烧着,刘裕双手枕在脑后,躺在一蓬干草之上,苗影儿就躺在离他十余步的另一侧,星眸紧闭,呼吸均匀,似乎已经入睡.

刘裕心中一阵感慨,一是没有料到王妙音是如此的绝色佳人,美得让人都无法呼吸,二是更没有想到,这样的千金小姐,居然会女扮男装,与自己一路同行,若是昨天有人跟他说这个,他一定会以为那人疯了。

在经历了最开始的兴奋与激动之后,刘裕的心情开始渐渐地平复下来,佳人相伴,更让他有了泰山般沉重的责任.

王妙音这样的世家贵女,那可是金枝玉叶,自己与之同行,实为护卫,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只怕自己全家掉脑袋都无法顶罪,这一趟北方之行,看起来是极为重要,远非自己原来以为的接个头,取个信这么简单。

檀凭之和魏咏之的呼噜声渐渐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还伴随着檀凭之的梦中常说的“杀啊,冲啊”,以及魏咏之那有节奏的磨牙之声,这些声音,在两个月来的军营生活中,刘裕早已经熟悉,而苗影儿显然还没有习惯,秀眉微微一蹙,翻了个身,转向了另一边,看起来,她也没有真正地入睡。

刘裕心中暗笑,这高门贵女就算再怎么易容改扮,这回估计也是第一次跟几个大男人一起同行,对于这些声音,怕是要适应一段时间。看起来,这如天仙般的佳人,也毕竟是肉体凡胎,还是不能免俗啊。

但刘裕的思路很快又飞向了北方的目的地,那丁零翟部的和平谷,听檀凭之所言,此地完全由翟氏所控制,外人严禁进入,只有先过了翟氏这一关,才可能跟北方来人接上头,王妙音真的能放下世家大小姐的架子,完成这一行的任务吗?

想着想着,刘裕的脑子开始越来越累,白天里的那场大战,让他现在开始变得疲劳,眼皮也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在他入睡之前,最后想到的一件事是,这回要见的,究竟会是什么人呢?

十一天之后,秦晋国界,和平谷。

这是座落在淮北与河南之间的一座山谷,方圆百里之内,尽是荒野,由于南北两边连年交兵,原本还算人烟稠密的这片区域的数十座村落,早已经是民众逃散一空,良田耕地也早就成了茫茫的草原,大风吹过,隐约可见草丛中那成群的牛羊,还有星罗棋布的帐蓬,让人会产生生在塞外,而非中原的错觉。

刘裕等四人站在一处山丘顶端,他们已经换上了丁零人的服饰,皮帽在头,羊皮袄子在身,衣襟左衽,甚至连身上,都因为这几天特意吃了很多羊肉,而变得一身膻味,看起来,跟寻常的胡人牧民,也没什么区别了。

刘裕长长地叹了口气:“想不到神州中原,看起来竟然已是塞外风景,这还是我们汉家的江山吗?”

苗影儿勾了勾嘴角:“毕竟神州陆沉,已有近百年,诸胡部落源源不断地从塞外进入内地中原,风俗已变,现在北方的汉人数量与胡人数量基本上相当,汉人仍然种地农耕,而胡人则是牧马放羊。丁零人是标准的胡人部落,还不象别的氐人、鲜卑人这些胡人贵族那样汉化之后,居住在城里。他们也只有在这些地方继续自己的游牧生活了。”

檀凭之点了点头:“苗兄弟说的对极了。秦国把这些丁零人放在这里,也是一来用他们来袭扰我大晋的边郡,另一方面,就算我军反击,那也是丁零人倒霉,秦国本部的氐人却不会有什么损失,这也算是一条毒计了。”

刘裕笑道:“但愿这回玄帅大军练成之后,能收复此地,我希望我们中原应该是处处炊烟和农田,而不是牛羊满山坡。苗兄弟,现在我们该做什么?”

第166章 西河大侠重现身

苗影儿笑道:“那得看这回的交易结果了。好了,既然到了和平谷外,我可以说出这回的任务了,第一步,我们要用二十箱金银财宝,一百箱绸缎绢帛去换取翟部的两千匹战马,刘大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啦。”

刘裕的脸色一变:“什么?二十箱金银珠宝,一百箱绸缎?在哪里?”

苗影儿的眼中水波流转,指了指刘裕的脚下:“给你踩着的就是。”

刘裕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地下,只见他们踩着的几块石头上,居然插着些许松枝,与一般石缝之间丛生的杂草,完全不同,试着用脚踢了一下,这些石头居然滚到了一边,露出了下面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檀凭之长舒了一口气:“怪不得苗兄弟要带咱们来这个地方,原来你早有布置了,只是,二十口箱子,我们又如何能搬运呢?”

苗影儿微微一笑,素手轻轻地拍了几下,两短三长。只听到这洞口之中,传来了一阵沉重的,仿佛从地心深处发生的响动之声,咔咔作响,似是机关铁门在转动。

紧接着,一阵轻轻的衣袂破风之声响过,四五十个全身黑衣,身手矫健敏捷的人,纷纷从地底钻出,个个黑巾蒙面,全身劲装,背上插着长柄大刀,为首一人,见到苗影儿之后,眼中光芒闪闪:“来者何人?”

苗影儿出示了手中的一块令牌,刘裕看去,只见正面雕蟒绘凤,写着一个大大的“谢”字:“我姓苗,奉玄帅命令,来取谢家当年留下的东西。”

为首大汉立马单膝下跪:“参见主公,苗兄弟好。”

苗影儿点了点头,收好了令牌,沉声道:“你们在这里辛苦了,玄帅要你们准备好的东西,现在怎么样了?”

黑衣大汉点了点头,一挥手,身后的几十名黑衣人纷纷跳回了洞中,很快,他们就搬了一百二十个满满当当的大箱子回来,黑衣大汉打开了其中的一个,只见一阵珠光宝气,金光闪闪,里面堆满了长达尺余,宽达四寸的金铤,此外还有同样大小的银块,碧绿的翡翠,串成一线的珍珠等,粗粗计算,每箱的价值都在百万钱以上!

而另一些小一点的箱子里,则堆满了一匹一匹的上好绸缎,丝滑如水,上绣金线,即使是在京口,也极少见到这样华丽贵重的丝绸。

刘裕等三人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么好的丝绸绢帛,眼睛都发直了,魏咏之的三片兔唇动了动:“这,这么多钱帛,哪里来的?”

那黑衣大汉拉下了面巾,露出了一张四十多岁,饱经风霜的脸,他的浓眉如墨染,鼻翼两侧两道深深的法令纹,随着他的说话,一动一动:“田洛在此看守这些军饷已有二十九年,今天,终于可以物归原主了。玄帅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苗影儿微微一笑:“辛苦田将军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看守着这些财宝,玄帅现在在广陵大招兵,准备组建大军,对付秦虏,不知田将军是否有意前往?”

田洛哈哈一笑:“玄帅终于要出兵了吗?太好了,我田洛也终于有报仇雪恨的机会啦。”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刘裕等三人,点头微笑,“强将手下无弱兵啊,这几位可都是一等一的壮士,看到他们,就想起我们当年南下的事情了。”

檀凭之突然说道:“前辈可是当年并州西河郡的大侠田洛?”

田洛微微一愣,转而看向了檀凭之:“这位小兄弟,你居然认识老夫?”

檀凭之的脸上闪过一丝崇敬之色:“当然,西河大侠田洛,急公好义,当年冉闵起事,你千里相投,杀得胡狗闻风丧胆,即使是在今天,我们山东一带还流传着你的传说呢。”

田洛的脸上闪过一丝感慨之色:“想不到过了三十年,居然还有人记得我田洛。只可惜,冉闵不足以成事,兵败身死,而我们这些当年的老弟兄,死的死,散得散,也不知还有几人在人世了。”

魏咏之也笑道:“田大侠,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怎么都没有听到你的消息了?难道,你就一直在这里看守什么军饷吗?”

田洛点了点头:“不错,当年冉闵兵败,我等困守邺城,矢尽粮绝,本以为必死,是谢尚将军派了壮士来救我们,于是我们当时就立下了誓言,要为谢家,为大晋尽忠,只是当年桓温专权,谢家不愿我们被桓温所用,于是就让我们在这里看守当年冉闵留下的军饷,说是等到再次北伐之时,将之启用。想不到这一等,就是三十年啊。”

刘裕这下算是听明白了,他叹了口气:“那冉闵本被视为北方汉人的救星,一个杀胡令,不知让多少汉家儿郎有了报仇雪恨,一吐几十年屈辱的希望,只是想不到,他权欲蒙了心,利用完汉人之后,又重新向胡人示好,又不事生产,最后竟然堕落到抢劫汉人坞堡,甚至把石虎宫中的汉人少女充作军粮,如此倒行逆施,丧尽天良,又自立为帝,断绝了和大晋的关系,岂能不败?”

田洛长叹一声:“小兄弟,你年轻虽轻,却是如此有见识,真的是远胜老夫当年啊。是的,冉闵以杀胡起家,但最后却仍然重用胡人,让我等寒了心,老弟兄们走的走,散得散,他极盛之时曾有三十多万大军,最后却只有数千人追随,就是他自作自受的结果啊。他一死不足惜,只可惜我北方汉人,再次经历了一场浩劫,想要再盼王师,不知要等到何年月了。”

说到这里,田洛的嘴角边勾起了一丝笑意:“不过现在也不晚,我虽然老了,但是玄帅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我相信北伐大业,一定会成功的。”

说到这里,田洛看向了苗影儿:“苗兄弟,现在需要我们用大车把这些财宝运回广陵吗?我们就生活在附近,与那些丁零人混居,有的是大车。”

苗影儿摇了摇头:“不,这笔财宝不是运回广陵城的,而是另有他用,田将军,还请你帮个忙,把这些财宝装车,今天晚上,我们要和丁零人做笔交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