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8节(1 / 2)

刘裕的眉头一皱:“又是要跟胡人接头的事?不是有慕容南了吗?”

王妙音叹了口气:“不是,这次的事情,是联姻。”

刘裕睁大了眼睛:“什么,联姻?这是怎么回事?”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大敌当前,现在团结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世家来说,最好的团结方式,就是联姻了,这回相公大人希望能掌握的不止是北府兵,还有在豫州的桓伊所部的三万西府兵,以及淮南的地盘,上次乌衣之会,桓伊是中立的,未必会听相公的调遣,所以,这回为了争取他,相公需要护送一个人去寿春,与他的公子成亲。”

刘裕的眉头一皱:“什么人?”

王妙音叹了口气:“我的闺中密友,刘尚书令的千金,刘婷云。”

第346章 婷云出阁嫁桓郎

一听到刘婷云的名字,刘裕的嘴角就不自觉地翘了起来,想到这个女人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盛气凌人,他就打心眼里不舒服。

王妙音觉察到了刘裕神色的变化,微微一笑,拉起了刘裕的手:“刘大哥,怎么了,不喜欢婷云吗?”

刘裕叹了口气:“是她看不起我们这些乡下人吧。”

王妙音摇了摇头:“高寒之别,自古有之,婷云她从小家里就是这个环境,她没有象相公大人这样的长辈教她这些做人的道理,也不能完全怪她。其实,现在她的想法已经有些变化了。”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难道刘大小姐还转性了不成,看得起我们这些臭哄哄的军汉了?”

王妙音笑着轻轻一拳捶在刘裕的胸口:“刘大哥,你还真是小心眼,我这一句话给你拿住了是不是要说上一辈子呀。好啦,说正经的,婷云前几天还跟我聊呢,说国难方知忠臣义士,以前那些个卖弄文才的公子哥,世家子们,在强敌入侵时一个个全都慌了神,倒是你们在从军报国,是她以前目光短浅,看轻了你们这些义士呢。有机会的话,她愿意当面向你道歉。”

刘裕摆了摆手:“道歉就算了,其实她也没错,毕竟作为国家,有战事的时候是少数,大多数时候还是天下太平,我们这些人,打完仗后也得回归故里,重新种田去了。”

王妙音的神色微微一变,转而摇了摇头:“刘大哥你是不会这样的,你肯定可以建功立业,而且,而且相公大人和叔父也会保举你的。”

刘裕微微一笑,轻轻地按住了王妙音的香肩:“要是我真的退伍回家,变成了一个乡巴佬,田舍郎,你还会嫁给我吗?”

王妙音正色道:“刘大哥,我早就说过,我心早已经属你,不管你是大将军还是一个农夫,这辈子我都非你不嫁,我王妙音并非贪慕权势富贵之人,只是,以你的才能,断然不至于解甲归田,两手空空的,这对你不公平。”

刘裕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在于我刘裕不能在军中建功立业,而在于如果我一路高升,可能会对你们谢家不利。现在从圣上到王家,再到桓家,甚至是天师道,都盯上了你们谢家,想找机会打击报复,而我,可能就会成为他们最好的工具,妙音,你明白吗?”

王妙音紧紧地咬着朱唇,久久,才幽幽地叹了口气:“是我们谢家连累了你,对不起,刘大哥。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不能让你受委屈,相公大人和叔父一定会为你全力争取的,不会让你给埋没。”

刘裕摇了摇头:“如果打完了仗,重归太平,那我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到时候军队解散,我自己倒是真想回家种田,重归宁静呢。我想,到时候应该不会再有人敢随便惹我了,那样的日子,我反而觉得舒服。真要让我做官,只怕会面对无数的明枪暗箭,活得不自在啊。”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也许别的部队会解散,但是北府军…………”她说到这里,看着刘裕,欲言又止。

刘裕正色道:“妙音,我知道你们家的用意,只要保住了军队,就保住了出任外藩,也就有了重新拿回权力的可能,但我这里得劝你一句,越是这样,越是会激怒那些对手,而且,我实在不希望谢家以后变成第二个荆州桓家,这样国家四分五裂,以后不用胡人南下,我们自己就会相互内战了。”

王妙音叹了口气:“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难道就彻底放权,让王国宝,刁逵这些人窃居朝堂,胡作非为吗?”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那相公大人就不应该为了妥协而退让,对于这些祸国妖人,就不要顾及世家间的关系,一力地维护。世家中有好有坏,如果是你们家这样的,就应该继续掌权,烂透了的家族,象王家,刁家这样的,就得把他们赶出世家的行列,让有能力的人上才是。”

王妙音睁大了眼睛:“刘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啊,我大晋开国以来就是世家门阀的天下,已近百年,相互之间通婚联姻,关系盘根错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想让那些次等士人甚至是寒人上位,那会动了整个世家的利益,必遭联合打压的,到时候,就连相公大人也维护不了你啊。”

刘裕叹了口气:“当断不断,终将付出代价,相公大人维护的应该是整个大晋,是大晋的千千万万子民,而不是几十上百个家族的利益。如果一时难以解决,也可以通过北伐,收复两京的过程来慢慢在军中提拔有才之士,不动这些世家在南方的利益,可是北方打下来的失地总可以用来封赏有功将士吧。”

王妙音神色稍缓,点了点头:“这点倒是可以,刘大哥,今天你的见识又让我开了眼了,这些话你真应该跟相公大人说说呢。”

刘裕微微一笑:“现在只怕是没空说这些,先打退当前的强敌吧。不过,这个时候去寿春,还是为了一门婚事,真的好吗?”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秦军大举南下,最近相公大人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要守淮北,但不管淮北守不守,淮南,尤其是寿春是万万不可放弃的,否则两个战场的秦军连成一片,可以水路运粮,那广陵的压力就太大了。所以,我们需要桓伊在寿春坚决守住,绝不能撤。”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桓伊的儿子在寿春城成亲,那就是稳定人心之举,只有桓伊的西府军在寿春,甚至更北能拖住秦军,才能给相公大人争取到给北府军筹集粮草和休整的机会,以增加决战的胜算,是吗?”

王妙音叹了口气:“正是如此,其实想想婷云,她从来都没见过那桓家的公子,这时候却是要嫁过去,还是在抗秦的第一线成亲,这太委屈她了。”

刘裕深深地吸了口气:“何时出发?”

第347章 天王嫁女激将出

中原,洛阳,晋国皇陵。

苻坚站在一片残垣断壁之间,披着一身熊皮大麾,黑熊的毛在刺骨的寒风之中,随风飘扬着,天空之中飘着小雪,一颗颗晶莹的雪珠子落在这些熊毛之上,如同松针上的雪露一样,晶莹如玉,衬托出苻坚那高大的身形,在这皑皑的白雪之中,别有一番意境。

而站在苻坚身边的,是一个三十多岁,满脸大胡子的人,同样披着一身熊皮袍子,几乎与苻坚的那身是一模一样的,他的神色有些惶恐,因为,这一身熊皮袍子,正是苻坚刚刚亲手赠与他的。

苻坚轻轻地叹了口气:“这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当年不可一世,一统天下的大晋皇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是何等的霸气,却可曾能意料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在这里如同孤魂野鬼一般,连陵墓都无法保全呢。”

身边的那个一身熊皮的汉子连忙道:“晋德已衰,现在正是我大秦如日中天之时,天王不必发此感慨。”

苻坚摇了摇头:“杨首领,我们现在还不如当年的大晋呢,起码,大晋一统过天下,消灭了东吴,而我们大秦,现在还没有灭掉东晋,只不过有半壁江山而已,孤真的很担心,百年之后,孤是不是也会跟这晋朝皇帝一样,连个葬身之地也不会有。”

杨首领乃是仇池一带的氐人大酋长,杨秋是也,跟苻坚也算是同一民族,当年仇池杨氏,在西部也算是一方豪强,晋末八王之乱时,仇池氐人大首领杨难敌也曾建国称王,不过后来苻秦崛起,仇池国也被攻灭,杨氏一族,给迁到长安一带,由于同族的关系,苻坚待之甚厚,这回南征东晋,也把氐人之中以勇猛善战之称的杨氏一族带来从征了。

杨秋睁大了眼睛,摇了摇头:“不会的,天王仁德服人,天下归心,跟那些野心勃勃的司马氏王爷不一样,晋国的灭亡,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苻坚叹了口气:“可是天下人,尤其是汉人,仍然视东晋为正溯,杨首领啊,咱们是氐人,即使孤以仁义待之,但在他们眼里,仍然是异族,这个天下,还是我们氐人的天下,如果孤不能在有生之年彻底平定,以后万一子孙不肖,那晋国就会趁机反扑,大秦的天下,就有倾覆之虞,到时候,我们就是想退回陇右,仇池,也不可能了。所以即使满朝文武反对,孤还是要坚持出兵,这个道理,孤一般不告诉别人的。”

杨秋点了点头,激动地说道:“天王,别说了,臣明白,这回臣率我杨氏一族子弟跟随你出征,就是这个原因!不破东晋,臣再也不回仇池啦!”

苻坚微微一笑:“是的,不过,孤不希望这一战死太多的人,流太多的血,这么多年来,孤治天下,就是四个字,以德服人!”

杨秋喃喃地说道:“以德服人?哎,还真是的,天王有好生之德,即使是当年臣一时糊涂,举兵自立时,您也没有大加杀戮,而是以大兵压境迫臣投降,事后也让臣和臣的族人过上了好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