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0节(1 / 2)

刘裕正色道:“正因为你不是普通女人,而是王家的孙女,谢家的外孙女,身份高贵,所以才不能留在这里。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要考虑到你的家族。”

王妙音的眼中水波流转,紧紧地盯着刘裕:“那,那你和我一起走,这次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联姻之事,现在这事已经结束了,你也没有理由留在此地。”

刘裕叹了口气:“我跟你不一样,你的任务是来带刘婷云联姻,可以说已经结束了,但我的任务,是尽一切办法守住寿春城,而这联姻,只是守城的一个手段而已。不管联姻是否成功,我都要留在这里。”

说到这里,刘裕站起了身,看向门外:“再说,在这个时候,作为男人,作为军人,怎么可以扔下城中的百姓,一走了之?妙音,你希望我当一个逃兵吗?”

王妙音咬了咬牙,也是长身而起,站到了刘裕的身边:“我是王谢两家的孙女,我也要为国出力,刘大哥,你不想当逃兵,我同样也不想当。让我留下来吧。”

刘裕微微一笑,转过身,扶住了王妙音的香肩:“妙音,不要多说了,大战在即,你会让我分心的,只有我心无旁鹜的时候,才能全力作战。你放心,玄帅不会扔下我们不管,一定会派兵来救的,胡将军的五千兵马已经上了路,很快就会到,我在这里,可以指挥守城,大大地消耗秦军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螓首低垂,轻声道:“好吧,我答应你,不妨碍你的事,回广陵去,只是,慕容南会留下来吗?”

刘裕点了点头:“不错,他得留下,助我守城!”

王妙音突然抬起了头,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度:“他有什么理由留下来?他带的可是骑兵,你守城用不上的。”

刘裕微微一笑:“守城又不能全是被动挨打,有时候也要主动出击的,再说突围的时候需要战马,他的这两百多人,对我来说很重要。”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看得出情绪变得很低落,她叹了口气:“我好希望我也能有他的骑术,这样就能留下来陪你了。”

刘裕笑着拥王妙音入怀,伊人的头紧紧地贴在他的胸膛之上,而一股子兰花的幽香,直冲他的鼻孔,让他沉醉。刘裕柔声道:“不,妙音,我不会让你上战场的,你是上天送给我刘裕最珍贵的礼物,我怎么舍得让你冒一丝一毫的危险呢?慕容南是我的兄弟,是我的战友,但最多也就是跟阿寿,凭之他们一样,跟你我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同。”

王妙音的一双玉臂,紧紧地环住了刘裕,她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子喜悦:“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刘郎,一定要珍惜自己,不要勉强,实在不行的时候,该撤还是得撤,你要记住,妙音永远在等你。”

刘裕的心中一阵暖洋洋的,正要继续与伊人亲热,怀中的王妙音却是突然挺起了身子,把刘裕重重地一推,转身就走,她的声音钻进了刘裕的耳中:“刘郎,保重自己,妙音走了。”

刘裕怔怔地站在门口,看着王妙音的倩影钻进了一辆看着平凡无奇的幛车之中,十余个精干的护卫手持刀剑,步行于两旁,而这辆车子,随着车夫的鞭子在前面的两匹马儿的屁股上开了个花,渐渐地启动,混在出城的人流车海之中,向着城东门的方向而去。

慕容南的声音在刘裕的耳边轻轻地响起:“刘裕,你真的放心让王姑娘这样一个人上路?”

刘裕摇了摇头:“她不是一个人,还有十余个护卫呢。”

慕容南叹了口气,站到了刘裕的身边:“兵荒马乱的,这么多百姓一起出城,光靠十几个护卫,只怕真要碰到事情,很难护卫周全啊。”

刘裕扭头看着慕容南:“这些是谢家的血影护卫,个个都是好手,只要不碰到秦军的大队人马,妙音不会有事的。”

慕容南微微一笑:“你对自己未来的妻子好像太不上心了,如果我是你,要么把王姑娘留在城中,要么也会派我这两百余骑兵护卫她回广陵。”

说到这里,慕容南顿了顿:“何况,你有必要留在寿春吗?联姻已经失败,此城守与不守,区别在我看来并不大。”

刘裕摇了摇头:“现在城中兵力不足,多一个人都是好的,所以这次只让妇孺老弱出城,而丁壮男子必须留在城中防守。如果不是因为要送妙音回去,那十余个谢家的血影卫我都不舍得放走呢。”

慕容南叹了口气:“我现在都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坚持守这寿春城。城中兵力加上壮丁也不过五千,秦国可是有几十万大军,如果不顾伤亡强攻寿春,可能连半天都撑不住。这里不是你的北府军,没有老虎部队,看看那些缺乏训练的守军,还有那些民夫壮丁们眼中的恐惧,刘裕,这回恐怕你真的错了。”

刘裕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股自信:“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慕容兄弟,咱们还是讨论一下如何守城吧。”

第388章 彭城城头将帅对

淮北,彭城。

苻融一身将袍大铠,立于城头,他的目光如炬,看着一队队如同长江大河般的军队,黑压压的,从城池的侧面,远远地向着西南的方向延伸,直到地平线的尽头,步兵夹着辎重大车,骑兵们则徐徐按辔而行,人马的军靴与铁蹄踏在雪原冻土之上,那嘎吱嘎吱的声音,在原野之中回荡,而胡骑在前行中打着的频鼓之声,则伴随着人的心跳之声,让人血脉贲张,一种渴望战斗的激情之火,在胸中燃烧着。

一个四十余岁,鹰鼻隼眼,满脸虬髯的大将,站在苻融的身边,可不正是秦国大将,荆州刺史,卫将军梁成?

苻融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们的行进速度还是太慢了点,这样步骑混合,在这冰天雪地中行军,只怕五天也到不了寿春。”

梁成点了点头:“阳平公所言极是,只是几十万大军,不可能走得太快,除非是扔下步兵,骑兵突进。”

苻融勾了勾嘴角,转头看了一眼梁成:“阿成,咱们自**好,又同时师事王录公,情同兄弟,这里现在没有旁人,就不必见外了,还是小时候那样互称吧。”

这梁成的父亲梁平老,是秦国开国时的猛将,位高权重,当年王猛拒绝了桓温的招募之后,曾经主动到梁平老的府上当过门客,梁平老惊讶于王猛之才,找机会向当时还只是国公的苻坚举荐过,从此才有了苻坚王猛这对君相黄金组合。而梁成从小和苻融一起,以王猛为师学习过不少汉人的诗书典籍,兵法战策。算起来,可谓是同门师兄弟了。

梁成犹豫了一下,说道:“阿融,这样称呼真的合适吗?”

苻融微微一笑:“有什么不合适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咱们的兄弟之谊,却是不会变的。其实只有我们氐人贵族子弟,才是真正血浓于水,愿意为国效死的,不象那些给打败的胡虏,哼,他们巴不得我们大秦完蛋呢。”

梁成眉头微皱:“阿融,别这样说,上次你公开在天王面前这样说慕容垂和姚苌,已经让天王不高兴了,这回天王南征,还要用到他们,这话传出去,对你不是好事。”

苻融冷笑道:“用到他们?真要用到他们就完蛋了。录公早就看出他们存心不良,就想着秦晋大战,然后坐收渔人之利呢。现在果然证实了他的判断,你看,慕容垂在荆州前线一直是按兵不动,就跟对面的桓冲所部扎营对峙,而姚苌这个滑头也是一样,从巴蜀顺江而下,本应一日千里,直扑江陵,结果却是在三峡一带停了下来,他们就是在耍滑头,想要坐山观虎斗!”

梁成叹了口气:“这也正是我这回主动来此的原因,慕容垂根本无进图之意,我留在荆州也是白费功夫,不如早点向两淮战场靠拢,也许还能帮上你,帮上天王的忙。”

苻融微微一笑,拉住了梁成的手:“关键时候,还是我们氐人兄弟靠得住。现在我们管不了慕容垂和姚苌两个奸贼,而天王这回南征的决心又是如此地大,不做出些成绩,根本不可能让他回头。”

梁成的眉头皱了起来:“晋军很精明,他们在淮北完全没有抵抗,直接就撤了,这彭城不过是空城一座,没给我们留下一粒米,也没留下一个百姓。看起来,他们是要坚壁清野,一旦我们战线拉长,粮道告急,他们就会出动那北府兵,全线反击了。”

苻融点了点头:“是的,这是个陷阱,按常理说,我们不应该往里跳,在这里扎营固守,等到这个冬天过去后再作定夺,是最稳妥的办法,这也是慕容垂和姚苌跟天王解释时的理由。”

梁成微笑道:“听阿融你的意思,不是想驻守,而是想进攻吧。”

苻融正色道:“是的,慕容垂他们耍滑头不向前,但我们氐军不能这样。这次大战,天王倾国之兵而来,我们起码也要横扫江北,打下广陵。如果能消灭或者重创那北府兵,最好不过。晋军的精锐也就是这十万北府兵,如果能消灭他们,那大江也不足为虑了。”

梁成的眉头一皱:“可是北府军现在根本不出动,就是集结在广陵一带,以逸待劳,如果我们强行出动想要决战,只怕胜算不高啊。”

苻融冷笑道:“那就想办法逼北府军出动,在我们希望的地方与之决战。现在看来,淮北他们很快就放弃了,但是淮南,我料他们不会轻弃!”

梁成的眉头一挑:“你是说寿春?不是杨秋的部下回来说,晋军准备弃守了吗?我们的斥候也看到过,城中已经有很多人在撤离了呢。”

苻融摇了摇头:“撤的只是老弱妇孺,而守军和丁壮留下了。这就说明,他们不想放弃寿春。阿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