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7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79节(2 / 2)

司马曜奇道:“就这么简单?”

谢安微微一笑:“他是以一州刺史身份主动来降,虽然这样说,但自然不可能真的让他做个庶人,不然,以后只怕也无人肯来主动归顺了。按大晋律令,这些主动来降的敌国重臣,可以量才任用,也可以给一个品级与原来的官职相当的散官闲置。”

司马曜点了点头:“那朕看,就给他个散骑常侍的散官吧,此人没有举州来降,也没带大军过来,给他实官,只怕朝中功臣会有所不服啊。”

王国宝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臣即刻照此办理。”

司马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台下的方阵,刘裕仍然高举着大旗,站在队伍的前方,他看着刘裕,说道:“刚才说了这么半天,朕差点忘了,这个刘裕,在此战中立了大功吗?还是只是因为谢侍中考虑到他跟你们家的关系,才让他代替那个什么一箭毙苻融的刘毅,当这阅兵的排头兵呢?”

谢安摇了摇头:“微臣不敢循私,刘裕虽然是微臣未上门的外孙女婿,但他在军中,微臣可没有半点关照,相反,几次将之降职免官,在洛涧的时候,他刚刚因为作战不利,被降为白身小卒从军,但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而荣升军主。”

司马曜讶道:“有这等事?一战就可以从小卒成为统领一军的军主?”

谢安点了点头:“洛涧一战,刘裕在危急之时指挥渡河部队,率部先登,大破敌军,方有大胜,军阵之中,擢升异于平时,如此才能激发士气。”

司马道子点了点头:“谢侍中所言不虚。刘裕确实在军中一马当先,每战先登,实在是一等一的男儿,而他身后的这些壮士,都是跟他率先冲阵,所向无前的军中健儿,今天谢侍中让他们打头阵,第一批入城,也是有深意的。”

司马曜笑道:“那个刘毅,也在这些人里吗?”

谢安摇了摇头,一指第四队马军,排在前方的刘毅等人,说道:“刘毅因为此战的功劳,也升为军主了,今天各位军主是骑马受阅,刘毅也在其中。”

司马曜点了点头,正要说话,突然,他的眼角余光一扫,却看到了正在进入广场的一列步行队伍,却尽是身穿道袍,腰背长剑的道门弟子,为首三人,阔步而行,而一个身长九尺,扛着金刚大杵的巨汉,格外地显眼,司马曜奇道:“怎么军中还有道人?皇弟,这些人是跟你一起上八公山作法的人吗?”

司马道子得意地一笑,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说道:“这些人是天师道的弟子,这次淝水之战,不仅开坛作法,为全军祈福,更是上阵杀敌,立下大功呢。”

司马曜睁大了眼睛,说道:“什么,这些道门弟子,还能打仗杀敌?”

司马道子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是啊,他们是天师道的弟子,有门派自古传下的剑术与阵法,更是有神药助力,在战场之上服用,可以舍生忘死,一往无前呢。”

王国宝也跟着说道:“是啊,陛下,这回的洛涧之战,刘裕等人先冲过了河,但是秦军毕竟兵多将广,最后是这些天师道弟子,不避矢石,杀入敌阵,才彻底打乱了敌军的阵列,致有大胜呢。”

司马曜笑道:“这些道门弟子,这回可真是立下大功了,朕看,一定要对他们厚加封赏才是,朕有意…………”

司马曜的话音未落,谢安突然说道:“陛下,天师道徒众杀敌有功,但是他们毕竟是方外之人,俗世间的赏赐,对于他们的意义并不大,也不太可能象对有功将士那样加封官职,微臣以为,对其加以褒奖,加一些荣誉头衔即可,但万万不可让其有实封免税之道观,更不能让其四处行道布施。”

司马曜的脸色一变,讶道:“为何有功不赏呢?就算不给他们官职,但给一些赏赐,让他们多开一些道观,总是应该吧。”

谢安摇了摇头:“陛下,可曾忘了卢悚,黄巾张角三兄弟,张鲁之事乎?”

司马曜一下子愣在了当场,一边的司马道子沉声道:“谢侍中,此话有些过了吧,因为道门弟子以前出过反贼,就证明这些天师道的弟子有异心?人家可刚刚在军中建功,流血杀贼呢。”

谢安淡然道:“微臣考虑的不是他们有没有心要反,而是他们的实力。三吴之地,早已经天师道流行,世家高门,也多有天师道的信众,就连微臣的家族,也有信天师道之人,这些人一边取得上层门阀的信赖,为其发声,一边在民间走村串乡,到处布施,吴地很多民众,但知有教主,不知有圣上了。臣恐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或者是我们对其大加封赏,只会让他们的实力涨得更快。”

司马道子张了张嘴,正要开口,一边的王国宝却说道:“谢侍中所言极是,而且道门弟子,是方外之人,他们收信众五斗米入道,一遇灾年,互相救助,让这些愚民以为施恩于他们的,不是圣上,而是天师道,长此以往,不仅陛下无可征税赋之地,只怕也无可耕之民,可战之兵啊。愿陛下圣裁!”

第615章

司马道子转过身,狠狠地瞪了王国宝一眼,而王国宝却是神色自若,拱手恭立。司马曜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好,那就赐天师道教主孙泰,清虚无上真人的尊号,教中弟子,在战场上有所损伤的,按军士的标准,予以抚恤,别的赏赐,就说朝廷目前财政困难,日后再议吧。”

司马道子心中一边咒骂着谢安和王国宝,一边跟着二人,一揖及腰:“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曜笑着转身迎向了面前的广场,鼓乐齐鸣,谢安清了清嗓子,也面向广场,大声道:“献俘太庙仪式,现在开始!”

司马曜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尔等秦虏,不识天命,妄自对抗我大晋天兵,致有此败,本应将汝等诛杀,以尔等凶首,祭奠我大晋军民,奈何上天有好生之德,朕承继大统,欲行仁义,扬我威德,是故今日将尔等,献俘太庙,以告我大晋祖先,典礼即成,朕赦尔等无罪,从此编户齐民,入我晋籍,以赎前罪!”

秦军俘虏们长长地出了口气,即使是听不懂汉语的,身边懂汉话的人也都在小声地传译着,随着五花八门的各族语言都说完之后,所有的人齐齐地跪了下来,五体投地,齐声呼道:“大晋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马曜的目光落向了彪悍威武的本方军阵方向,正色道:“天佑我大晋,将士浴血,社稷得全,有功将士,按律交有司论功,朕宣布,从今天开始,建康城内,欢宴三天,由于这次秦军入侵,为了筹集军粮而行的禁酒令,即日起,一律作废,将士们,百姓们,尽情畅饮吧!”

这下所有的城中百姓和北府军将士全都欢呼雀跃,大声叫道:“万岁,万岁,万万岁!”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声笑语,充斥了整个城中,经久不息。

入夜,北府军营。

大营之中,处处营火,到处都是欢声笑语,酒气弥漫,一个个火堆边,围满了喝得满脸通红的军士们,烤肉的味道和桂花蜜的香气,到处都是。而女人脂粉味道,还有军妓们放肆的笑声,以及不少营帐之中地动山摇的影响,让人闻之脸红。

刘裕一个人站在一处箭楼之上,倚着栏杆,看着营地中的众生百态,他看到刘毅领着百余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从正门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守门的两个军士本想上前盘问,刘毅直接扔过去两个酒袋子,那两个军士哈哈一笑,就让开了条路,而在一边蹲着的几百个精壮汉子,个个两眼放光,全都蹦了起来,围了上去。

刘毅笑着摆了摆手:“大家都看好了,这些可都是建康城秦淮河花船上的姑娘,早就听说咱们北府军壮士的神勇了,今天陛下下令,欢宴三天,我就特地带他们前来劳军了,姑娘们,还不见过我们北府的勇士。”

这百余名女子,全都娇滴滴地一个万福,对着对面的这些开始流口水的汉子们,柔声道:“北府英雄在上,小女子有礼了。得以侍奉各位英雄,三生有幸。”

虞丘进揉着眼睛,嘴里喷着酒气,说道:“这,这些是青楼里的姑娘吗?”

刘毅勾了勾嘴角:“老虞,今天是高兴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人家姑娘说了,久慕我们的北府壮士,特来劳军,你要是不想要,可给别人啦。”

孙处的手捂着自己那鼓鼓囊囊,系在腰间的搭链,说道:“这个,这个要多少钱一次啊。俺的钱可是要回家娶婆娘生娃的,可不敢多花啊。”

刘毅笑着踢了孙处一脚:“瞧你那点出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的姑娘,不要钱,就当我刘毅请客。大家只要叫一声多谢希乐哥,就可以挑个姑娘去共渡春宵啦。”

几乎一瞬间,下面的“多谢希乐哥”,响成了一片。而孙处飞快地上去抱起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一下子就扛在了肩上,飞也似地向着身后的一个营帐冲了过去。

刘裕摇了摇头,叹道:“希乐这回还真下了不少本钱,一下子找了这么多姑娘,怕是要花不少钱吧。我听说这建康城里,秦淮河上,要喝花酒,可比京口贵上许多啊。”

一边的刘穆之,手里拿着一个带皮的大猪肘子,吃得满嘴流油,笑道:“你大概是低估了你这个老乡的实力了,人家可是黑白两道通吃的,还记得上次杀刁氏兄弟的时候吗,他就是带着手下要去劫财的,这种事没少做过,别以为人家真的跟你一样,只靠那点军饷过日子。”

刘裕叹了口气:“也是,这刘毅出入青楼妓馆,也不全是为了一个色字,很多时候,结交这些江湖豪侠,三教九流,还真得到这些地方去。这次他包了这么多姑娘,免费给弟兄们享用,也是结好人心的办法啊。”

刘穆之打了个饱嗝,抹了抹嘴上的油:“这就是你刘寄奴不如人家的地方啦,在战场上,你可以让大家舍命相随,但打完了仗,你却无趣得紧,不能给大家什么好处,所以我看哪,用不了多久,等咱们解散回家之后,兄弟们也都要散啦。”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不会的,今天我们的表现很好,陛下赦免了这些秦国俘虏,应该也有整军北伐的打算,我们不会给解散回家的。”

刘穆之摇了摇头:“要是真的想北伐,就不会让大家欢宴,还要论功行赏了。要捕食的狮子,得是半饱不饱的那种,吃饱了以后,自然不会去拼命了。至于那些个秦国俘虏,只怕会公开拍卖,多数并入世家门阀的庄园之中,成为新的一批佃户农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