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刘裕冷冷地看着慕容兰:“慕容兰,这该不会是你那个足智多谋的大哥,刻意为之吧,我听说汉之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讨伐漠北匈奴的时候,匈奴人就是让巫师对病死的牛羊下咒,把它们扔到水源之中,让汉军中了瘟疫,连霍去病也染了病,回来之后不到一年就死了。你们慕容燕国既然不想要这河南之地,是不是就想用这种办法来阻挡我军的攻势?”
慕容兰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之色:“刘裕,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了?那种没人性的恶魔吗?我告诉你,我们草原上的人,更加敬重神灵,尊重祖先,草原上的一草一木,一丘一水,都是祖先的灵魂所护佑,污染水源的人,不管有何理由,都是草原公敌,人神共愤。就是当年的匈奴人,一时伎俩得逞,但很快就被上天降下了灾难,五单于混战,国破家亡,最终消失在了西方的旅途之中,一个曾经那么强大的汗国,都因此而灭,这才有我们鲜卑各部的崛起,我们又怎么会犯当年的错误呢?”
刘裕心中松了口气,他看着慕容兰的脸,尽管这人皮面具是由猪皮所制,但慕容兰的巧手,把面具做得极为精妙,其实也就是薄薄一层,贴在脸上,还有一些肉眼难见的气孔用来透气排汗,是以这面具戴起来并不让脸上难受,更是可以把脸上的每块肌肉的动作与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的这张脸上,写满了肃容,慕容兰这个女人,对自己象雾象雨又象风,时远时近,有时候感觉会开一些让自己都不好意思的玩笑,亲的就跟刘敬宣等兄弟一样,可有时候,就比如现在这样,又是非常地正式,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绝对不能置疑的感觉。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我信你的话,慕容兰,我想,你们也不至于要靠这个来为祸中原。不过此事毕竟是因为你们而起,不管有意无意,都会害了中原百姓,我们反正早晚要去长安,现在就把这里收拾好再说。”
慕容兰勾了勾嘴角:“你反正大道理一套一套,可就不去想想,慕容冲和姚苌都已经起兵,关中已经战乱,这时候我们若是再磨磨蹭蹭,只怕我们不可能顺利进入长安城了。”
刘裕哈哈一笑:“慌什么,我刘裕可从来不会为了小事而误了正事的。我们现在进长安才不容易,因为只怕慕容冲的部队已经逼近那里,准备攻城了,长安城已经戒严,我们这样混不进去。但有另一个办法,倒是可以顺利进入。”
慕容兰的双眼一亮,这些天来,她其实一直担心的就是此事:“你有办法了?怎么不早说啊。”
刘裕笑道:“其实这办法也很容易,就是跟着苻晖的洛阳守军,撤回长安便是,我们混在他的几万大军里,进长安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吗?”
慕容兰的眉头一皱:“还当是什么好办法呢,又是空欢喜一场,刘裕,你是不是自信过了头啊。苻晖可是秦军,不是你的北府军,他凭什么听你的话回长安?难道洛阳不要了吗?”
刘裕坚定地摇了摇头:“当然,洛阳已经不可能守住了,苻坚去洛阳的时候,只是用来作为基地,招集淝水之战后的亡散部队,作为收容之用的,当然,当时慕容垂还没反,慕容冲和慕容泓也没起兵,中原还不至于不可收拾,所以苻晖的兵马,还跟桓家军在南阳一带拉锯了一个多月。”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慕容垂反叛,苻晖放弃南阳盆地退保洛阳,而与关中相连的潼关,武关这两条通道,也是随时会被切断,慕容垂起兵,攻破荥阳,掳掠中原东部,从淮北到荥阳,千里之地已不设防,一旦我大晋从淮南出兵,直取中原,那整个东部都不可守,加上现在兵锋前出,直指洛阳的桓家军队,可以说三面受敌,退路随时会被切断,趁着还没给人家合围,放弃洛阳,退保关中,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慕容兰疑道:“真的没别的办法了吗?要是说苻晖守不住中原,那苻丕就能守住邺城了?他还不是在那里咬牙硬挺么?”
刘裕笑道:“相公大人早就分析过,苻丕是庶长子,一向有自立的野心,好不容易可以在关东有表现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呢,再说他也不具备退回关中的条件,现在慕容泓和慕容冲联手,西渡黄河入了关中,从并州通向关中的各个渡口,已经被鲜卑人控制,苻丕就是撤离邺城,也最多到那并州之地,民少地贫,供应不了他的几万军队,到时候向左不得归关中,向右不可出太行,士马日散,只是慢性自杀。咬牙挺在邺城,静观时变,联合塞外刘库仁和河北各地仍然忠于秦国的地方豪强,才是唯一正确的办法。”
慕容兰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久久,叹了口气:“有时候觉得你这人笨得跟牛一样,但有时候,你又精得跟猴一样,真是搞不懂你。好吧,那么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你准备到哪里找人来帮我们埋尸体呢?”
刘裕笑着一指道边的草丛:“那就得问他们了。”
第722章 草丛潜伏三少年
慕容兰的心中一动,看向了一边的草丛,只见六十余步之外,几只惊恐的眼睛正在草丛的缝隙中看向自己,当看到刘裕和慕容兰的目光转向这里时,这几只眼睛的主人慌忙地伏下了身子,却弄巧成拙,反而弄得一阵枝摇叶舞。
刘裕哈哈一笑,大踏步地走向了草丛之中,这下那几人都知道,自己是给发现了,连忙想要四处逃跑,可是刘裕双脚如飞,几个起落,就跃到了那几人的面前,当慕容兰紧跟着冲到刘裕跟前时,只见刘裕的面前,已经倒下了三个蓬头垢面,汉人打扮的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惊恐地看着面前的两人。
慕容兰的眉头一皱:“真有你的,居然让你发现有人在偷听,怎么我就没你这本事?”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你骑惯了马,这陆上的风吹草动,怕是没我的耳目灵敏。这三个小子,从昨天夜里就跟着我们了。我也想看看,他们究竟是想做什么。”
慕容兰看着正中间的一个,年纪应该是最大,也是第一个从地上站起来,穿着一身蓝布衣服的少年,说道:“这位小朋友,你们是哪儿人,为何一路跟着我们?”
那蓝衣少年站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看着刘裕,眼中已经没有了开始时的惊恐之色,他沉声道:“这大道谁都可以走得,你们可以走,我们也可以走,怎么能叫跟踪呢?”
刘裕哈哈一笑,摇了摇头:“可是,我们昨天夜里在汜水关前打那二十几个胡人马匪的时候,你们就一直跟着我们了,即不上前,又不离去,我们走大道,你们走草丛,这又是为了什么?”
蓝衣少年身边的一个身着褐布衣服的少年,看起来与这蓝衣少年有七八分相似,开口道:“好奇不行吗?你们两个人有本事,可以两个人打败二十几条大汉,这乱世之中,我们几个少年自然想跟着,没啥问题吧。”
慕容兰仔细地打量着这三个少年,最右边的一个,看起来比这两个少年要小了不少,只有八九岁的模样,表情上也是一副害怕写在脸上,毕竟,昨天亲眼见到自己和刘裕杀了几个人,对一个孩子来说,心理上的刺激,也不小了。
慕容兰看着最右边的这个身着白色布衣,却是有不少破口窟窿的少年,说道:“孩子,你这么小,为什么也跟着他们一起出来乱跑,你的父母和家人呢?”
那个白衣少年咬了咬牙,说道:“我,我父母都死了,我是要去青州投奔亲人的,这两位大哥,路上碰到,一路带我走,他们是好人。”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看向了那个白衣少年:“你父母不在了?真可怜,你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有乡人邻居吧,怎么不跟着他们呢?”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这个少年开口说话的腔调,他有点熟悉,因为以前从到彦之那里听过,感觉挺象:“你不是中原人吧,听你口音,倒象是彭城人。”
黄衣少年睁大了眼睛:“这个都给你听出来了呀,你也是彭城人吗?”
刘裕摇了摇头:“不,不过我有个兄弟是彭城人,成天听他说话,所以你一开口我就听出来了。小兄弟,彭城离这里有千里之远,你是怎么到这儿的啊。你的父母不在了,就没别的邻居亲戚收留你吗?”
白衣少年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的神色:“秦军南下,我父母和村里人,不是给他们杀了,就是给抓走了,我娘临死前把我藏在柴堆里,我才躲过一劫,爹娘他们说,要是他们不回来的话,就让我去青州投奔刘固叔叔,那是我爹的结义兄弟。”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之色:“这秦军真的是畜生,还说什么苻坚是仁义之师,我看就是些披着人皮的野兽。”
为首的蓝衣少年不忿地说道:“不是这样的,那些不是秦军,而是穿着秦军军服的散兵游勇。而且,我听他们说的是鲜卑话,他们是慕容垂的兵马。”
慕容兰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你们几个小子懂什么,你们能听得懂鲜卑语吗?”说到这里,她突然用鲜卑语说起话来,“你们几个小子懂什么,你们能听得懂鲜卑语吗?”
蓝少衣年和黄衣少年相视一眼,突然也都用鲜卑语回道:“说一遍就行了吧,何必用鲜卑语再说一遍呢?”
这下轮到慕容兰吃惊地张大了嘴:“咦,你们不是汉人吗,怎么会说鲜卑话?”
那个白衣小孩子笑道:“我这两个兄长可厉害了,鲜卑话,丁零话都会说呢。”
蓝衣少年得意地笑道:“我们都是中原人,就是这荥阳城中的,天王南征,我们随军出征,后来大军溃散,我们认不得路,只有一路换了平民的装扮回来,幸亏在老家的时候认识一些鲜卑和丁零人,也学会了说他们的话,这才逃了回来,上次路过那个村子,只剩下刘兄弟一个人了,我们看他可怜,就一路带他回来。你们说我们是跟着你们,真的是误会了,我们本就是要回家,只是,能跟在你们后面,多少也安全点。”
刘裕点了点头:“你们叫什么名字?”
蓝衣少年指了指自己,说道:“我叫王睿,字元德。那是我兄弟王懿,字仲德。这个小兄弟叫刘钟。你们都很有本事,到底是什么人啊。”
刘裕微微一笑:“我们是行走天下的商人,我叫阿巴斯,他叫铁木真,结伴而行。跟你们一样,本来是跟着大军而行,想要做点生意,结果大军溃散,我们也只好结伴而逃了。这荥阳是中原重镇,本来人口繁华,四通八达,怎么会变成了这般光景呢?”
王睿恨恨地一跺脚:“都是慕容垂这奸贼做的好事!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天王兵败,全是此贼在后面搞鬼,他不仅害了大军,还在后面谋反,屠掠我河南之地,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一定要把姓慕容的碎尸万段,报此血仇!”
第723章 兰心蕙质终柔肠
刘裕看了一眼慕容兰,只见她眉头紧锁,没有说话,在自己面前,这个倔强要强的姑娘总是要为了维护本族的尊严而与自己争个是非曲直,但在这几个家破人户的孩子面前,她本性中的善良让她再也没法违心地为自己一族军队的暴行,作任何的辩解了。
刘裕看着王睿,说道:“燕军虽然凶暴,但是毕竟不会长期地祸乱这里,他们已经走了,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