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26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269节(1 / 2)

慕容兰突然大声道:“请允许末将出战,末将不才,愿亲自斩杀刘裕,献首于大帅!”

慕容垂一动不动地看着慕容兰,突然笑了起来:“兰将军,你当真跟你说的一样,愿意亲手斩杀刘裕?”

慕容兰咬了咬牙:“若他今天注定要死,那不如死在我的手上,我不能接受有别人人杀他。”

慕容垂的眼中冷芒一闪,一挥手:“准了!”

第963章 小岗纵论骑兵术

慕容兰的芳心一阵窃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站起身,就要离开,却听到慕容垂的声音冷冷地在身后响起:“且慢。”

慕容兰的身形一下子定在了原地,转过头,只见慕容垂的双目如电,冷芒闪闪,直刺自己:“阿兰,这是在军中,军中无戏言的道理,你可清楚?”

慕容兰咬了咬牙,正色道:“末将清楚,若不亲自取回刘裕的首级,或者将之生擒,末将绝不回来见吴王。”

慕容垂点了点头:“很好,去吧,不要让我失望。能活着带回刘裕最好,若是做不到,就带他的首级回来,否则的话,就算你是我的亲妹妹,我也无法庇护你了。”

他说着,看向了一边跪地伏首的慕容宝,神色一冷:“将弃军先逃的败军之将慕容宝拿下,听候发落!”

几个身强力壮的卫士应诺上前,把慕容宝直接提溜了下去,这位刚才还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世子爷,这会儿如同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垂头丧气,而他的几个兄弟,尤其是站在最后的人群之中的慕容麟,看着他被拿下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慕容垂处置完了自己的儿子,又看向了慕容兰,摆了摆手:“去吧,不要让我失望,弄清楚你要做什么,更要弄清楚你在哪一边!”

慕容兰正色行了个军礼,潇洒地一转身,一边的两个女护卫递上了双刀,她左右手一抄一接,长短两把鸳鸯雪花宿铁刀呛然出鞘,长弓在背,双手在手,冲天马尾随风飘飘,配合着她身上甲叶撞击的声音,说不出的英姿飒爽。

慕容垂看着慕容兰等人的远去,勾了勾嘴角,一摆手:“你们都先退下吧,我要一个人看看这里的局势。”

所有的人,包括桓玄,全都行礼而下,只剩下一个壮硕魁梧,全身甲胄,戴着面当的护卫,扶着一杆燕军帅旗,立于慕容垂的身边,桓玄一边走,一边一脸疑云地看着此人,身边的慕容德笑道:“怎么了,桓世子,有什么不对的吗?”

桓玄摇了摇头:“为何我等都要离开,此人却可以留下?吴王好像也不缺个传令兵吧。”

慕容德正色道:“世子,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的好,吴王此举,必有深意,我等还不是要妄加揣测吧。”

桓玄转而笑了起来:“不错,范阳王(慕容德的封号)所言极是,我们还是去看看前方的战事吧。”

慕容垂的身边,那个一身铠甲的壮士,静静地站立着,一双精光闪闪的眸子,直视前方,战场中央,北府军的战士已经和慕容凤的甲骑杀成了一团,失去了冲击速度的骑兵,也就没有了那可怕的冲击力,不少后续的骑士干脆下马步战,抄着双手大刀或者是重剑,这些优秀的骑手,下了马仍然是强悍的战士,即使是天下步兵的王者北府军,在一对一与他们交手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什么太过明显的优势可言,一时之间,斗了个旗鼓相当。

慕容垂微微一笑:“涉珪,如果是你们草原上的骑兵,这一战会怎么打?”

这个叫涉珪的护卫,微微一笑,他的声音还显得有点稚嫩,并不苍老,听起来也就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却是透出了一股子自信:“如果是我们草原的骑兵,不会这样正面硬冲步兵方阵,而是会把他们围起来,四面骑射,用弓箭来消耗他们。”

慕容垂轻轻地“哦”了一声:“可是你也看到了,若论弓强箭快,这些晋人更厉害,你们跟他这样对射,最后是自己吃亏受损吧。”

涉珪笑道:“优秀的骑兵,是不会让步兵到到自己的动向的,今天燕军的骑兵装备精良,防护上等,但仍然没有胜利,就在于战术的运用,不是最合适。”

慕容垂笑道:“说来听听,你是怎么看这个战术的。”

涉珪点了点头,正色道:“骑兵的优势最大的地方,不在于其正面的冲击力,而是在于速度,从战略上来说,断敌粮道,分割包围敌军营地,突袭敌军粮仓,这是骑兵的首要任务,在战场之上,骑兵应该出敌侧兵,对其薄弱的环节进行打击,正面冲击这种事情,气势当然好,但我认为对于骑兵来说,是不合适的。”

慕容垂勾了勾嘴角:“涉珪啊,年轻人应该气盛,但不要忘乎所以,我们慕容家的甲骑俱装,也是当年称霸草原的利器,同样是打败了所有优秀的骑兵之后才留下来的,给你这么一说,好像一无是处了。”

涉珪微微一笑:“慕容家的甲骑俱装,是可以横冲直撞的战场决胜利器,但是其成本太过昂贵,您看看,一骑双马,还要战马都披甲,人也重甲,如果有同样的这些钢铁,我可以打造多少锁甲,轻盾?可以武装多少部队?你这一万甲骑俱装的资源,足够让我们草原产出十万以上的优秀骑兵,虽然冲击力不如甲骑俱装,但足以更好地对敌军进行打击。”

慕容垂淡然道:“那是因为你们草原之上战马众多,人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骑兵,都是战士,但我们慕容家入主中原之后,就不再有这个条件,要保持家族的强大,只有让本部人马和近亲部落,装备精良,防护突出,这才是我们建立甲骑俱装的根本原因。”

涉珪点了点头:“这个原因,我自然明白,不过我这里说的只是战场的效果,如果这一万甲骑的装备给我,我能武装十万轻型或者中等骑兵,效果自然更好。若是要对付这些晋军,那就避免正面冲击,围着他们驰马,烟尘四起,箭如雨下,晋军不知我军方位,只能对烟尘之中胡乱放箭,时间一长,我军必然占有优势。”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对面的那个刘裕,确实高明,退入焦土区,使我军无法扬尘,土质松软,战马冲击时踏地不着力,速度不足,可以减小冲击的伤害,如果是我率三千骑兵与之对战,那就不会贸然攻击,而是远远跟着他,监视人,等到有利于我骑兵迂回的地形,再作突击!”

慕容垂突然笑了起来:“果然英雄出少年,拓跋少主,你祖父,父亲,会为你骄傲的!”

第964章 草原王子欲还乡

慕容垂说到的这个拓跋少主,乃是塞外拓跋氏鲜卑人所建立的代国的嫡长孙,拓跋珪,字涉珪的正是此人。

说起这拓跋氏鲜卑,话可就长了,传说轩辕黄帝有四个正妻,即元妃,其中元妃嫘祖生的长子,名叫昌意,而昌意又生三子,长子则是三皇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次子则是陇右李氏的先祖,而幼子名悃,迁居到北方荒漠之地,黄帝以土德称皇,而在北方民族的语言中,土音为拓,后称为跋,合起来就为拓跋,意思为土德黄帝的后代,这就是拓跋氏的由来。

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拓跋氏成为鲜卑族的一个部落,一直居住在白山黑水的大鲜卑山一带,过着渔猎的生活,直到西汉后期,拓跋部落出了著名的酋长拓跋毛,带领族人走出大鲜卑山那祖祖辈辈生活了数千年的嘎仙洞,来到了呼伦贝尔草原上,正好因为匈奴汗国被汉朝所击败,分崩离析,草原上出现了难得的没有霸主的真空期,拓跋氏部落趁机发展壮大,到了东汉时期,拓跋力微在漠北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通过战争与联姻的方式,征服了大片的地域,成为鲜卑一族中著名的大部落,也是事实上的漠北之王了。

进入西晋时期,拓跋氏部落进一步发展壮大,开始势力进入漠南一带,却又接受了晋国的册封,成为其藩属部落,八王之乱后,永嘉之乱,神州陆沉,拓跋氏部落加入西晋一方,多次派兵援救在晋阳独守孤城的大将刘琨,屡次派兵打败匈奴汉赵和后赵石氏的军队,但后来因为内部纷争,引发内战,无法再次援救,导致刘琨最后被石勒所消灭。

等到石赵政权一统北方时,拓跋氏的内乱也告一段落,拓跋什翼健成为新的首领,他向石赵臣服,甚至本人都当过一段时间的人质,当他回草原称王后,定都盛乐,拓跋氏鲜卑也改国号为代,打败匈奴铁弗部,盘踞在朔方河套一带的刘卫辰,成为继匈奴之后新的草原霸主,一时之间,草原各部,包括独孤部,贺兰部等强大部落,都臣服于代国拓跋氏。

只可惜好景不长,前秦迅速地崛起,而在刘卫辰的指引下,发大军攻击代国,代国的南部大人,处在漠南的刘库仁率兵十万抵抗,却屡战屡败,而拓跋什翼健也畏惧秦军兵锋,远赴漠北,一路之上条件艰难,又有内部野心家作乱,唆使其庶长子拓跋寔君弑父杀弟,曾经强大的拓跋氏代国皇室,几乎一夜之间死了个精光,只剩下已经过世的前太子拓跋寔的遗孤,也就是这位拓跋珪,还有他的一个九叔拓跋窟咄活着,被前秦一起带回了长安。

苻坚以大逆之罪处死了弑父的拓跋寔君及其党羽,留下拓跋珪和拓跋窟咄在长安,进入太学学习,名为学习中华礼仪,实则作为人质监视,而拓跋氏代国在草原上的旧部,则交给了刘库仁管理。

一年多前,刘库仁曾经响应苻丕的请求,准备起大兵援救秦国,出兵攻击燕军的后方,其妻兄公孙希所率的先锋,屡败燕军的幽州军团,却不曾料到慕容麟暗中收买了早年逃亡草原的慕舆文等人,暗杀刘库仁,导致鲜卑铁骑还没集结就自行溃散。

现在草原上的鲜卑各部正你争我夺,没有一个公认的领袖,刘库仁的弟弟刘显,凭借其独孤部相对强大的实力,渐有脱颖而出之势。而慕容垂早在逃出长安时,就秘密派人把拓跋珪接到了关东,甚至在前一阵围攻邺城时,拓跋珪还救了他一次,两个人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非常地微妙。

拓跋珪轻轻地叹了口气:“如果我的大父和阿大知道我现在这个样子,有国难回,连自己的母亲和族人都无法保护,他们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呢?”

慕容垂勾了勾嘴角,平静地说道:“这些并不是你的错,代国灭亡,是因为你大父的晚年娶了我们慕容氏的宗室公主,引起草原上别的部落的离心,加上他当年曾经许诺过要分国一半给接他回国的弟弟,却最后食言,引起他侄子的怨恨,最后唆使拓跋寔君,谎称慕容氏所生的孩子将来会对他不利,这才有了父子相残的惨剧。为人君者,当以此为教训。”

拓跋珪咬了咬牙:“吴王说的是,晚辈当劳记在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