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25节(2 / 2)

黄河所谓的九曲之弯,就在于从西到东,会有多次南北转向,并非一路向东,而这段南下的大河,就是分隔河套草原与漠南草原的天然界线,现在,滚滚黄河奔腾而去,而在河西那里,却立起了一个巨大的高台,五千余拓跋部的骑兵,人上马,刀搭肩,箭上弦,杀气腾腾。

而在这座高台之上,高高飘扬着拓跋魏国的大旗,大旗之下,拓跋珪一身金甲,坐在狼皮大椅之上,驻着手中的黄金权杖,神色平静,看着面前徒发赤足的贺兰敏,在那里疯狂地扭着腰,打着鼓,进行着祭天的礼仪。

而面前的台下,黑压压一片,足有五千多给串成一片的俘虏,正是那刘卫辰的宗族,男女老幼,齐聚于此,哭喊求饶之声,与那黄河水奔腾如雷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配合着贺兰敏的咒语声,透出一股死亡的气息,让人心中压抑,两耳发堵。

贺兰敏的疯狂舞蹈,在最后一连串的高昂鼓声之中,划下了句号,她的声音尖厉,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长生天神,请接受您人间的爱子,拓跋大魏的王,草原的霸主,铁弗匈奴的征服者,拓跋珪大王,给您献上的祭品吧!”

拓跋珪站起了身,在台下军士们山呼海啸般的吼声中,走到了台前,一边的贺兰敏,提着一个革囊,走上前来,即使在台上隔了百步以外的人,也能闻到那袋子里浓浓的血腥味道,拓跋珪探手入囊,却是拎起了一个血淋淋的人头,须发皆白,双眼圆睁,可不正是铁弗匈奴的前首领,战败被杀的一代草原枭雄刘卫辰吗?

第1586章 鲜卑匈奴血仇休

贺兰敏的脸上挂着一丝邪魅的笑容,玉手伸入了那个盛满鲜血的革囊之中,再抽出之时,已经是腥红一片,她的手,在拓跋珪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轻轻地抹着,很快,他的额头,两颊之上,已经多出了多道血印子,而两颊之上,则画出了拓跋部的图腾,当最后一笔在拓跋珪的脸上勾出之后,台下的魏军将士们齐声欢呼:“长生天神,佑我大魏,长生天神,佑我大魏!”

拓跋珪高高地举起了刘卫辰的人头,向四面八方展示,他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着,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匈奴,是我们大鲜卑永远的死敌,从几千年前,就残暴地杀戮,奴役我们所有的草原部落,我们拓跋氏的祖先,本为东胡联盟一员,世代居于辽西草原之上,却被匈奴单于冒顿所破,被迫逃入大鲜卑山,直到几百年后,才能重出草原,我们拓跋氏鲜卑,代代祖训,祖先的血海深仇,不可不报,就算只剩下一个婴儿,也要灭了匈奴,讨还血债,而这,就是长生天神,给我们每个拓跋氏男儿的使命!”

所有的魏军将士们齐声大吼道:“破奴,破奴,破奴!”声音洪亮,震得一边的黄河水,都为之一滞,而那些铁弗俘虏之中,连婴儿的啼哭声也听不到了,所有人吓得瑟瑟发抖,跪地不起。

拓跋珪的目光,看向了手中的刘卫辰首级,沉声道:“匈奴首领刘卫辰,凶残好杀,一如其如狼似虎的先辈们,他祸乱草原,攻掠各部,嗜血杀戮,更是企图趁我们拓跋氏内乱国破之时,妄想一统草原,象他的祖先那样再次奴役各个部落,为此,不惜勾结外敌,带领前秦大军,灭我大代!即使是我魏国复兴,他也贼心不死,把都城悦跋城,改名为代来城,企图再次灭我拓跋氏,如此新仇旧恨,身为拓跋氏男儿,岂能不报?而这,就是长生天神,给我的旨意!”

贺兰敏高声道:“不错,大王说得对,长生天神,一直以来就给我降下了神谕,告诉我,只有拓跋大王,才能消灭刘卫辰,消灭匈奴,报我祖辈几百年来的血仇。他告诉了我如何战胜这些匈奴野狼,大王依神谕而行,有了今天的大胜,将士们,族人们,一起欢呼吧!”

五千多个嗓子,再次吼声震天动地。拓跋珪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刘卫辰是嗜血好杀的凶残之人,所以,长生天神降下了神谕,让这个最后的匈奴单于,永远地嗜血。这个革囊里盛满了匈奴血,就让刘卫辰,世世代代地去喝吧。匈奴人喜欢以敌人首领的人头作头骨碗,此等逆天暴行,我们拓跋鲜卑不学,但是,他和他的族人,必须要献祭天神!”他说着,把刘卫辰的脑袋,给扔回了革囊之中,贺兰敏接过革囊,取出一枚骨针,飞快地缝了起来,三两下飞针,这个革囊口就严丝合缝,只是那浓重的血腥之味,仍然清晰可闻。

拓跋珪接过了革囊,一个大旋身,大声吼道:“长生天神,请接受我的祭品!”这个革囊,带着刘卫辰的脑袋,从拓跋珪的手中飞出,如同流星一般,飞出四五十步,落到了那滚滚的黄河之中,在激流涌现的河面上只晃了两下,就再也消失不见。

铁弗匈奴的俘虏们暴发出一阵痛哭之声,他们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边的魏国军士们纷纷抽出弯刀,端起马槊,对着这些跪在地上,用绳子串成一串串的匈奴俘虏们,就是刀砍槊刺,然后,再补上一脚,把那些尸体给抛入滚滚黄河之中,惨叫声与刀槊入体的声音响成一片,伴随着四周的魏军将士们疯狂的,有节奏的祷告之声,这场惨无人道的血腥杀戮,居然带上了一丝神圣的,宗教仪式般的味道。

安同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他看到有几个军士把刀从还在母亲怀里的幼儿身上抽出,他低声道:“大王,按草原规矩,杀戮低于大车的幼童,会触怒天神的,您看是不是…………”

拓跋珪冷笑道:“当年刘卫辰带着前秦大军攻我代国,灭我拓跋时,我也就这么点大,我不想以后这些小孩子里,也出个象我这样的人,再回来报仇。匈奴与鲜卑的千年血仇,今天终于可以休止了,既然祖先遗命,让我们要斩草除根,那我哪怕是留下一个婴儿,也是对祖命的违背啊。”

安同叹了口气,闭口不言,拓跋珪转头看向了在一边面带微笑的贺兰敏,柔声道:“阿敏,谢谢你,这次又重新当起了萨满,为我举办了这个仪式。”

贺兰敏淡然道:“大王现在有了刘王妃,也不再需要我这个贺兰部的女人了,也许,作为大王的萨满,比作为大王的女人,更能得到大王的垂青。”

拓跋珪笑着拉起了贺兰敏的手:“阿敏,别这样,我说过,刘氏不过是因为要安抚独孤部的需要,才暂时宠她一下,我们可是患难之交,多少年的老关系了,我怎么可能疏远你呢?”

贺兰敏摇了摇头:“大王,您不用多说了,阿敏知道,那个晚上的事,是你永远也不能接受和原谅的,阿敏自己也知道不配再侍奉大王,今天肯为您主持这场仪式,也是因为要亲手报仇,毕竟,当年的元凶,就是刘显,慕容永和刘卫辰这三路恶贼,今天,终于大仇得报了!”

拓跋珪的脸色一沉,松开了贺兰敏的手,正想说什么,却听到她的声音变得清冷:“阿敏必须要提醒大王一句,铁弗匈奴还没有绝种,刘卫辰的幼子刘勃勃,没有被我们抓到,就算只剩下一个铁弗匈奴,也许就会在将来毁灭您的国家,请您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一声惨叫声响过,最后的十几个铁弗匈奴的尸体,被抛入了黄河之中,河岸边的草地上,鲜血已经汇成了小溪,流向了黄河之中,而魏军将士们的欢呼之声,响彻云霄。

拓跋珪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传令草原,有敢收留刘勃勃的,夷族!”

第1587章 宿卫宫城遇故旧

建康,宫城。

刘裕换了一身宿卫的军装,红色的衣甲,上面配着精美的图纹,格外的华丽,而扎心老铁和斩龙大刀,则插在他背后的双鞘之中,与那些习惯性地挎刀剑于身侧的其他宿卫军官们相比,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也确实是如此,现在的这块宫墙一角的空地上,围着百十来个宿卫军将士,一个个看着刘裕的眼中,都闪闪发光。

一个二十多岁,留着一抹漂亮小胡子的年轻军官笑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这位可是我师父,他老人家的威名,可是威震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能让你们过来参见我师父,是你们这帮小子的福气,还不快快过来行礼?!”

刘裕笑着往这个年轻军官的胸前轻轻地捶了一下:“龄石,几年不见,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油腔滑调了?我可没教过你这些啊。”

这个英俊的年轻军官,正是刘裕当年在寿春城中收过的徒弟,朱龄石和朱超石兄弟二人,他们的父亲本是荆州军将,但在桓冲去世的时候,因为念及旧主的恩情,悲痛过度,以至于呕血而死,这对兄弟一下子成了孤儿,幸亏其父亲军中故旧不少,于是托了关系送进京城当了宿卫,靠着兄弟二人本身就非常出色的军事天赋,以及这些年对于刘裕所留的那些兵法战策的苦心钻研,现在二人已经是宿卫军中的直阁军主,算得上是中高级的将校,比起刘裕现在的军职,也是平级了。

今天正好是刘裕来宿卫军中报道的第一天,朱超石因为有值守任务无法前来,只有朱龄石正好有空,带着一堆交好的宿卫军将士们前来参见刘裕,这些人多是京中的官宦子弟,要么是将门之子,早就对刘裕的大名心驰神往,上次的那三场戏马台格斗,更是在京城中的酒肆,赌坊,青楼之中的各路说书人,艺人的嘴里,神乎其神,若是这个时代有后世的签名笔,摇摇棒等追星道具,这些军士们也肯定会人手一个,前来追寻心中的超级英雄了。

一个二十出头,脸上稚气未脱,高大健壮的小伙子凑了过来,咧嘴笑道:“刘大哥,我叫毛修之,以前见过你的。”

刘裕看向了这个少年,平静地说道:“毛修之?你姓毛,跟在益州,梁州的毛家兄弟是什么关系?”

毛修之双眼一亮,边上的朱龄石说道:“这位是右将军,宣城内史毛穆之将军的孙子,梁州刺史毛谨的公子,毛修之是也。跟我也是多年好友了。”

刘裕叹了口气:“以前我在北府军中时,曾经犯了事,到了铁匠幢,在那幛里最好的一个兄弟,就是你的伯父毛球,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前一阵在洛阳,我还借了你毛球伯父的兵马,大败西燕慕容永,本来我这次洗清冤情,还想跟他一起喝酒,可惜,竟然已经天人永隔了!”

毛修之的表情也变得忧伤起来:“伯父大人一直有旧伤在身,去年冬天气候寒冷,关中两秦的散兵游勇,以及仇池的杨定轮番骚扰梁州,伯父大人衣甲不解,终于积劳成疾,竟然,竟然就这样一病不起,他老人家临终的时候,还一直念叨着刘大哥的名字,说是要来为您作证,绝没有那些罪名呢。”

刘裕拍了拍毛修之的肩膀:“现在你父亲接任了梁州刺史,你另一位伯父毛璩则是益州刺史,大晋的西部,就拜托在你们毛家了。毛家是世代将门,为大晋奋斗几代人,修之,你可不能辱没了毛家的威名啊。”

毛修之激动地点着头:“一定,一定,我毛修之有机会跟刘大哥在一起,能学到如何去当最优秀的军人。刘大哥,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有多羡慕你呢,那些英雄往事,听起来真的跟神话一样!”

刘裕哈哈一笑:“羡慕我?我还羡慕你们呢,你们能跟着大晋最伟大的勇士刘裕在一起当兄弟,能跟着他一起练武,学兵法,我哪有这么好的命啊。”

众人先是一愣,转而齐声大笑起来,刘裕这个自我吹捧式的玩笑,一下子把原来有些拘谨的气氛给活跃了,刘裕笑着看着四周的军士们:“玩笑归玩笑,现在题归正传,我刘裕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过人之处,不比任何人强,也不比任何人差,我的这身武艺,这一身兵法军学,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在北府军的时候,我也跟你们一样,转眼十多年下来,打的仗多了一点罢了。”

“但我之所以能在这些战斗中活下来,变成今天你们眼前的刘大哥,就是因为我平时多流汗,每天天不亮就在训练,每天三更天也在苦读,这样才能在战时少流血。你们都是宿卫军士,都是将门子弟,担负着保卫皇帝,将来有战事还要保卫大晋,北伐中原的重任,所以,千万不能懈怠。”

朱龄石趁机说道:“听到了吗,我师父说的可对了,我们没有偷懒的本钱,平时叫你们勤学苦练,你们一个个都说反正是宿卫京城,不会有什么战事,练那么辛苦做什么啊,现在我师父亲自这样说了,你们总该信了吧。”

不少宿卫军士惭愧地低下了头,刘裕笑道:“在这里,就不必师徒相称了,我跟这位朱校尉,也不过是当年在寿春时有过几天的缘份,严格来说,可是算不得师徒的,不过,他要真这么叫,我也受着就是。”

朱龄石一下子急了,说道:“师父,你可不能不认我啊,要不然,我以后在兄弟们中间,还怎么混啊。”

一个沉稳清亮的声音响起:“就你小子要混,可也别拿着刘大哥的名头来骗人啊,你要真的有军学的本事,不用抬刘大哥,也能让人佩服的。”

刘裕循声看去,只见两个龙行虎步的矫健身影,带着百余人走了过来,这兄弟二人相貌有七八分相似,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显然是一母同胞,只见他们对视一眼,同时对刘裕行起军礼:“太原王氏兄弟王仲德,王元德,见过刘大哥,荥阳一别,今日重逢,我兄弟二人给您行礼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