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5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55节(1 / 2)

刘裕正色道:“万万不可。如果真的那样,就得放弃一切原则,听黑手党的命令行事了。刘大帅能那些新招募来的骄兵悍将的,无非是战后的掳掠与升迁而已,这种东西,是要以伤及天下百姓为代价,我以前不会这样做,以后更不会。军人需要为了大义而搏命,牺牲,怎么能用这种小利诱之呢?今天可以为了小利而杀戮,明天就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叛国投敌。”

刘穆之笑道:“人性本就如此,只有觉得能赚取的比付出的更多,才会听命于人,刘大帅的做法没错,任何一个拥兵自重的将军,都得这么干。你以前去洛阳,兄弟们愿意去,其实也不完全是冲着你的为人,而是冲着一是洗雪邺城战败之耻,二是可以打个翻身仗,得到爵位。虽然在洛阳你没给他们带来好处,但是后来能入宫宿卫,成为天子亲军,很多人觉得这次肯定可以升官发财了,才会从者如云。”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我承认这点,为国效力,浴血沙场,确实应该得到回报,如果是有北伐的机会,我是绝不会落下兄弟们的,但这次,朱雀是要我打内战,去屠戮江南的那些中小世家和百姓,借着追查孙卢徐这天师三杰,去清洗那些不听他们号令的江南庄园,这种事,我是绝不会去做的。不仅我不会去做,也会劝谏刘大帅不要纵兵行凶。”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刘大帅是不可能听你的,他现在手下你也知道多是些以前中原大乱时招募的散兵游勇,很多人就是盗匪出身,你不以厚利诱之,他们是会随时叛离的。就是以前我们刚刚从军的时候,他不也是纵兵杀俘,斩获首级以邀军功的嘛。你有你的带兵之道,但多数人还是象刘大帅这样的。”

刘裕叹了口气:“如果是跟胡虏作战,斩杀俘虏虽然有违仁义,但勉强也可以忍,但这回是要内战啊,祸害的可是我们自己的汉人百姓,你说我等军人,不能收复失地,还要残害百姓,涂炭生灵,对得起谁啊?!”

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所以,你想阻止军士们变成祸害自己百姓的虎狼,就得自己掌兵。黑手党给你这个机会你不要,就得想办法自己去争取了,现在不仅是天师道的问题,荆州那里,桓玄和殷仲堪的矛盾也渐渐地浮现,甚至因为对杨佺期的态度而变得越来越公开化,只怕以后扬州这里大战的同时,荆州的一场内战,也不可避免,寄奴啊,我们恐怕还得早作准备才行。”

刘裕微微一笑:“恐怕我的好兄弟刘希乐,他的那个哥哥刘迈,在那里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吧,对了,还有兔子,他在殷仲堪那里怎么样了?”

刘穆之笑道:“他现在给殷刺史动了手术,嘴给缝起来说,说是半年不能说话,每天只能喝稀粥,我反正是无法想象,兔子这个话唠,要他半年不说话,还不得把他给闷死啊。”

刘裕若有所思地喃喃道:“身在虎穴,也许,这时候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安身立命之道吧。”

第1711章 摆马舞槊刺史前

荆州,江陵,刺史府。

宽阔的府衙前的大院,乃是一座跑马场,这是当年桓温担任荆州刺史时留下的,每次他在堂上署理公务的时候,面前的院子里,就是他的部曲亲卫们射箭驰马的地方,而这位大军阀也会兴之所致,亲自下场,与部下一较武艺,是以众多的江左世家子弟看不上他,甚至当面称他为老兵,将种,几近骂人了,而他的部下们却愿为之效死。

现在的跑马场上,则是马蹄声声,桓玄一身将袍大铠,骑着自己那匹通体雪白,一根杂毛都没有的飞雪驹,正在院内来回奔驰着,马上的他,弯弓搭箭,对着二十步外的几个箭靶,就是一阵驰射,而那飞出的箭枝,都无虚飞,虽然不是直中红心,但也是八九不离十,这等骑射功夫,虽然比起一流武将还有所不如,但在以步兵为主的南方,也算是相当难得了,更不用说作为世家子弟的他,相比江东的不少看到战马居然会吓得以为这是老虎的膏梁子弟们,更是判若云泥。

而在刺史殿的台阶之上,殷仲堪一身紫色官服,微笑着捻须而立,刘迈和魏咏之分别一身戎装,站在他的左右,魏咏之的嘴上缝着厚厚的纱布,原来的兔唇和大黄板门牙,已经消失不见,他看着桓玄的来回动作,神色平静,倒是刘迈一直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殷仲堪的身后,不少他的部曲们窃窃私语:“看哪,桓世子可真是厉害,马术如此高超,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那是,他毕竟是南郡公桓大将军的世子,虎父无犬子嘛,从小就习骑射武艺,跟咱们京城的公子可不一样。”

“我们来荆州这么些时日,看过太多武艺高强之人了,那皇甫将军,吴将军,可都是一等一的虎将啊,听说,桓世子的功夫,就是他们教的呢。”

“就是就是,咱们自己也是当兵的人,要是只靠身份,手上没点真功夫,想让手下服气,也是不可能的啊。”

刘迈终于忍不住了,回头怒目而视:“胡说八道些什么?你们是不是对殷刺史有不满,才说这样的屁话?!”

几个部曲吓得连忙收住了嘴,不敢再开口,殷仲堪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仅剩的那只独眼眨了眨:“哎,刘参军,不必这样,他们说的有道理哇,这荆州是处于抗胡的前线,自然需要有真武艺,桓将军当年可以出镇此地,发动几次北伐,确实是靠着这武风,我们这些江左文人,应该多多学习才是。”

刘迈讨了个没趣,正要再说,只听一阵马嘶声响起,桓玄的战马突然直冲着殷仲堪冲了过来,而所有人都看得真切,这回桓玄居然已经弃了手上的弓箭,换了一根足有一丈五尺的长槊,夹在腋下,几乎是整个人站在马镫之上,而那闪闪发光的的槊头,如同毒蛇吐信,奔着殷仲堪的面门而来。

殷仲堪睁大了眼睛,面如土色,两脚却是跟生了根一样,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这个从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文人,在这种搏命突击的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样,连本能的闪躲都忘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出乎意料之外,刘迈的脸色大变,大吼一声:“刺史快趴下!”可是他一边吼,一边自己却一下子抱头缩到了地上。

魏咏之二话不说,整个人一下子挡到了殷仲堪的面前,如同一道铜墙铁壁,让在身后已经面如土色,甚至裤档都有点湿的殷仲堪,顿时心里有了一点安慰。

“呼”地一声,桓玄的长槊,就在魏咏之的面门前不到一尺的地方,变刺为划,直接掠了过去,强烈的劲风拂过魏咏之的脸,让他的那兔唇之上的纱布,都扬起了一个小角,可是魏咏之就是这样站在那里,连眼睛也不眨一下,身形更是纹丝不动。

飞雪驹一声长嘶,前蹄人立而起,而桓玄在马上一阵大笑,当飞雪驹的双蹄落下的时候,他手中的骑槊,也已经插到了地上,而他的披风一阵飘起,说不出的威武气概,刺史府内,所有桓氏的家将部曲们暴发出一阵欢呼之声:“世子威武,世子威武!”几百个嗓子吼出的声音,却暴发出上千人的气势,震得殷仲堪和他身后的十余名部曲耳膜鼓荡,连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刘迈从地上跳了起来,指着桓玄大骂道:“桓世子,你什么意思,在这刺史府内,公堂之前,在殷刺史面前如此行凶,无礼,你,你这是想要刺杀上官吗?”

桓玄冷冷地说道:“刘参军,你这是小题大作了吧,这是荆州,我是朝廷的官员,在这里跑马演武,乃是常事,当年先父大人站在殷刺史的位置上时,皇甫将军和吴将军他们也是这般驰马舞槊的,这是致敬主帅的军礼,何来的无礼?皇甫将军,你说是不是?!”

站在校场一边,持戟而立的皇甫敷上前行了个军礼:“末将可以做证,在老主公在的时候,我等便是这样演武于前的,并没有人说过这是无礼之举。殷刺史可能新来荆州,不知道我荆州将士有这样的传统。”

刘迈给噎得半句话也说不出来,气得浑身发抖。

桓玄看着沉默不语的殷仲堪,微微一笑:“殷刺史,刚才小弟一时兴起,忘了你是文人出身,不习兵事,有点唐突了,抱歉啊。不过…………”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起魏咏之:“阁下好像就是北府军中号称兔八哥的魏咏之魏军主吧,来我荆州,却是无声无息,只是在殷刺史身边当了护卫,这样有些不太友好吧。”

魏咏之没有说话,扭着走到了一边,殷仲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整了整衣冠,走上前去,说道:“魏军主是向本官求医问药,治他的面疾,现在正在上药,百日内不能说话,桓相公(桓玄现在官居南郡相),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问本官。今天,本官见识了你的骑射与突刺武艺,大开眼界,以后无论是北伐逆胡还是诛讨逆贼,都要有赖桓相公多多出力了。”

第1712章 兔爷建言殷仲堪

桓玄哈哈一笑:“这是自然的,我们荆州男儿,枕戈待旦,勤学苦练,就是为了用兵一时,现在虽然王国宝等人伏诛,但是奸党仍在,我辈仍然不能松懈,还得辛苦操练,只等皇命一到,就起兵讨逆,建功立业,荆州男儿,可愿随我一起讨贼?!”

所有的桓家部曲齐声大吼:“讨贼,讨贼,讨贼!”

这阵子吼叫之声,配合着军士们有节奏的以剑击盾或者是军靴踏地的声音,形成了共振,让所有在场之人的心中都是一阵阵的血气翻涌,殷仲堪以下,身后的一帮文吏们更是面如土色,汗出如浆,而桓玄则骑着大马,在这满院的军士之间,策马而行,不时地举起马鞭示意,简直就象一个将军在现场检阅自己的部下,而殷仲堪等人,则彻底地成了被遗忘的一个角落。

殷仲堪的嘴唇在微微地哆嗦着,手已经握成了一个拳头,这种侮辱,大概是他从小到大从没有受过的,仅剩的一只眼睛里,瞳孔已经收缩了,几乎要喷出火来,死死地盯着远处的桓玄,牙齿都咬得格格作响。

桓玄却是连看也不看殷仲堪一眼,甚至没有回过头,他在马上远远地一拱手:“殷刺史,下官这就要去巡视城外的军营了,告辞!”

他说着,一鞭打在马臀之上,飞雪驹长嘶一声,四蹄奋飞,直冲出刺史府门而去,而院中林立的将士们,也都一路小跑,跟在桓玄身后,烟尘漫天,混合着尘土中军士们军靴整齐的踏地之声与甲叶碰撞的声音,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偌大的刺史府院中,只剩下了还留在堂前阶上的二十余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落满了尘土,为首的殷仲堪的须眉都已经变得一片发黄,除了魏咏之仍然屹立如山之外,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殷仲堪,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刘迈咬了咬牙,打破了这个平静的局面,大声道:“刺史大人,桓玄今天如此以下犯上,公然地欺凌您,是可忍,孰不可忍,请您下令,免去他的一切职务,拘拿下狱,卑职愿意亲自带兵将之捉拿!”

殷仲堪长叹一声:“捉拿?刘参军,你拿什么去捉拿人家?刚才的事情,你也看到了,整个江陵城中,尽是效忠桓玄的人,你想捉他,只怕刚出这府门,就会给他的部众拿下了!”

刘迈沉声道:“那总不能就这样算了吧,不然刺史大人威信扫地,只怕以后也无法再发号施令了!”

殷仲堪转头看向了身边的魏咏之:“魏军主,你怎么看?”

魏咏之看了一眼刘迈,又看了看殷仲堪身后的部曲们,殷仲堪心领神会,摆了摆手:“你们都先退下,本官要与魏军主单独议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