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68节(1 / 2)

第1764章 重归北府一如昔

刘裕行了个正式的军礼,大声应诺,刘牢之也不再看他一眼,拨转马头,向南行去,刘敬宣本能地想要跟刘裕一起,却被刘牢之回头一瞪,吐了吐舌头,低声道:“寄奴,快点追上来啊,要不然功劳我可不给你留。”

向靖也一边走过刘裕的身边,一边咧嘴一笑:“这回大帅说了,打仗立了功给俺铁牛发媳妇,对啦,蒯大壮也跟在前军先出发了,他可想你啦寄奴哥,你可千万要早点过来啊。”

刘裕微微一笑:“你们要好好听大帅的军令,妖贼狡诈,不是寻常敌军,不要单纯想着以力取胜,以我现在接到的一些消息,真正的天师道主力,现在不知去向,而那些勾结妖贼作乱的吴地土豪们,则是分守各地,你们莫要轻敌,等掌握了敌军的全部情况后,与卫将军的兵马通力合作,互相配合,方可取胜。”

刘敬宣哈哈一笑:“这些事情你跟我们说了没用,早点回来跟父帅说,他是会采纳的,昨天军议的时候,他也说了,就担心卫将军他…………”

刘牢之的声音透着一丝愤怒,在前方响起:“你们两个,不跟随中军,在后面拖拉什么,是不是想吃军棍了?”

刘敬宣连忙拉着向靖就向前奔去,一边跑,一边转头对刘裕吐了吐舌头。

刘裕摇了摇头,就在此时,后面开过了一队人马,领头的一人,虎背熊腰,看到刘裕就笑道:“寄奴,你也来了啊,不过这回的大战可赶不上喽。你得在终叔那里当大军后卫啦。”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诸葛长民,刘裕没好气地说道:“让你失望了,长子,这回大帅特意调我来当中兵参军,我这去报了道,就会赶上啦,你们在前面别冲太猛了,留几个给我。”

诸葛长民一笑而过:“我得告诉希乐哥去,让他动作快点,千万别给你剩太多妖贼。”

跟众兄弟分手之后,刘裕走到了中军帅营那里,与平时的热火朝天,人满为患相比,这会儿的北府中军冷清了很多,即使是不多的留守,也在忙着收拾行装,把一包包的辎重,粮袋搬上大车,捆上绳索,在民夫与役丁的配合下,几十辆一组,从侧门而出。

中军帅帐之下,一排长长的矮几之后,坐着十几名军吏,百余名身装各色军装,显然是从不同部队赶来的军士,大部分是孔武有力的壮士,也有十余个青衫长袍的文吏,矮几之后,是坐成一排的二十余个军吏,面前都堆着厚厚的军帐薄,而他们则一个个在察验前来报道的将士们递上的腰牌,一边高声呼喊着这些人的姓名,军职,顺手在军帐薄上打勾划圈。

刘裕站在一个高个子的后面,只听到他不停地催促着前面的军吏:“你们北府军办事怎么这么慢啊,军情如火,早点办好了我还要上前线打仗呢。”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前方响起:“将军有令,前方妖贼多以细作混入军中,致使吴地八郡一夜之间几乎全部陷落,所以我军必须作好防间工作,严防奸人混入,前来报道的人,都必须有腰牌,与我们这里的相应文书调令相符,违者,以奸人论处,当场拿下。”

那高个子的脸色微变:“什么,就是说,如果调令没到,还要给当成奸细拿下?你看仔细了,我是谢琰将军的亲随张猛,跟着刘大帅来你们这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回将军派我来此作为联络参军,就是为了指挥你们家刘将军的,你一个小小的军吏,竟然敢…………”

那苍老的声音冷冷地说道:“这里是北府军,只听从刘镇军将军一人的军令,别的什么谢将军,王大帅,在这里一概不识,这位兄弟,请你出示你的正式调令和腰牌,如果没有,请回原部队取了再来。”

高个子直接举起了手,扬拳欲出:“好个不识抬举的东西,也不想想你们北府军不过就是我们谢家的一条狗罢了,竟然敢…………”

他正要动粗,却只觉得手腕一紧,本来如千钧雷霆,蓄势待发的这一拳,居然就给生生地扼住了,往前连半分也不能递出,他这一下心下大骇,自己本是勇冠三军的壮士,论气力鲜有敌手,就是一头千斤大牛,也未必能扛得住自己这一下,可却是给人一手控住,来人的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

高个子回过了头,只见一条铁塔般的大汉,站在自己的身后,而周围响起了一阵惊呼之声:“刘裕,是刘裕。”

“真的吗,他就是传说中的刘裕刘寄奴?”

“千真万确,我去年在彭城的戏马台亲眼所见,错不了啊。不是刘裕,谁又有这样的本事,把张都督这一拳给拦下呢?”

刘裕平静地站在原地,手如铁钳一样,紧紧地扣着张猛的腕门,张猛咬着牙,沉声道:“刘,刘裕,你不要多管闲事,我身为都督,教训一个小吏,用不着你多管。”

刘裕沉声道:“张都督,这里是北府军,中军登记处,这里的每个军吏,都是我北府将士,北府有北府的规则,任何人来了都要遵守,不要说是你,就连谢琰谢将军,也是一样。”

张猛瞪大了眼睛:“刘裕,你现在无官无职,白身一个,不要多管闲事,北府军已经不要你了,你为他们强出头,对你没好处。”

刘裕哈哈一笑:“一日入北府,终生是北府,这点难道谢将军没有跟你说过吗?你在这里既然代表了谢将军,就不应该以势压人,造成两军不合。”

他说着,松开了手,张猛向后倒退两步,本来因为发力而胀得通红的脸,也为之恢复了颜色,他一边揉着自己酸胀肿大的手腕,一边恨恨地说道:“刘裕,你给我等着,有你好看的!”

他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身后的人群中,暴发出一阵哄笑之声,刘裕的身边,站过来了一人,笑道:“寄奴哥,我们又见面了。”

第1765章 孝子锅巴忆母亲

刘裕笑着拍了拍来人的肩膀:“陈兄弟,你怎么也来投军了?”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前日里跟着徐羡之一起见过刘裕的那个精干探子陈遗。这会儿的他,已经换了一身皮甲皮盔,普通的中军兵士的打扮,倒是显得英气勃勃,容光焕发。

陈遗说道:“徐大哥入朝任职去了,这次吴地妖贼作乱,他的情报组织也几乎全毁,我在那里的兄弟们和家人都被妖贼所害,只有老母逃过了一劫,前日里被接回了京城,现在在徐大哥那里住着,我也算是没了后顾之忧,这次就来投军报国了,也是要为死难的兄弟们报仇。”

刘裕点了点头,突然鼻子抽了抽,闻到了一股米香,混合着一点焦糊的味道,却是从陈遗背上的包袱里发出,他看着那个包袱,讶道:“陈兄弟可还是带了干粮前来?”

陈遗笑着解下了背上的包袱,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只见里面除了几件随身的衣物之外,就是用一包葛布裹着的硬米块,都已经焦黄焦黄,刘裕抓起了一把,放在鼻子边嗅了嗅,笑着放了回去:“这好像是烧焦的米饭吧,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是每次锅底锅边的,对不对?”

陈遗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是那些锅边或者锅底的焦米,一般人是不吃的,但我家自幼贫穷,我娘每次都舍不得把这些焦米扔掉,总是刮下来,一个人吃掉,久而久之,也就喜欢上了这口,连带着给我们兄弟准备干粮的时候,也总是会放些这个,说是军中有时候艰苦,难免断粮,这锅里的焦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我性命,也说看到这焦米,就知道家中还有老娘在等着我,要我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条性命回家。”

刘裕心下黯然,说道:“可怜天下慈母心,陈兄弟,你心中有老母,把这些东西也留着,更多的还是留个对娘的念想,真的是大孝子啊。”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这位陈兄弟,可真的是至情至孝之人,不知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做个传令亲兵呢?”

刘裕的脸色一变,循声看去,只见一众军士们齐齐地向着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人行礼,此人长须飘飘,气度不凡,在这军营之中,一身文官穿戴,更显得与众不同,刘裕见此人有几分面熟,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也跟着行礼道:“见过袁内史。”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名士,身为新任吴国内史的袁崧,他的祖父是桓温帐下的第一谋士袁乔,足智多谋,文武双全,在辅佐桓温攻灭成汉的战役中,立下头功,后来出任尚书郎,龙骧将军等官职,而其子袁方平也因父亲的战功得以出任琅玡郡守,袁家也因此而为东晋的二等世家。

到了袁崧这一代时,少时就博览群书,文才过人,更是曾经亲自写出后汉书百余卷,也作出过行路难这样的名歌,在当时与羊昙之唱乐,桓伊之挽歌并称为当世三大名曲。当年淝水之战后,刘裕曾经在建康城的奴隶拍卖大会上与袁崧有过一面之缘,想不到一边经年,竟然在这里再次重逢。

袁崧的目光也落在了刘裕的身上,笑道:“这不是我们晋国的大英雄,北府军的第一勇士刘裕刘寄奴嘛,前日里你宿卫先帝的时候,我曾经有几次入宫时远远地看到过你,不过没来得及打招呼,今天终于在这里得见了。”

刘裕想到司马曜之死,神色变得黯然,低头道:“卑职护卫先帝不力,死罪,死罪。”

袁崧叹了口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刘参军已经尽到护卫之责了,不怪你,这点朝野上下早有公议,不过本来以为你受此事牵连,无法为国除贼,还以为是憾事,总算苍天有眼,会稽王为你担保,刘镇军亲自举荐,让你能特旨加入北府军参与战事,可喜可贺啊,刘参军,你这回一定要不负众望,为国再立新功才是啊。”

刘裕正色道:“卑职自穿上这身军装起,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这次正好有了用武之地,百死莫辞!”

袁崧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回我这个吴郡太守,能不能上任,就要看你们打得如何了,现在我的领地都被妖贼所控制,今天我来这里,就是带来我袁家的一些私藏美酒,慰劳各位将士,也希望大家能奋勇杀贼,为国立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