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7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75节(2 / 2)

刘裕的眉头一皱,正色道:“谢将军,卑职真的是一片公心,绝没有任何算计您的意思,再说这个提议,对您没有任何损失啊。”

谢琰的脸色一沉:“你就是借口要防备妖贼,所以找个理由在句章长驻吧,哼,要是你自己去,倒也罢了,可惜你最后的话暴露了你们真实的意图,说什么要有力部队驻于上虞,不就是要找个借口,让你们北府军在我会稽,上虞一带打万年桩,再也不走了吗?”

刘裕咬了咬牙:“句章小城,上虞更是残破,连民户也没有了,现在这时候北府军入驻,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要承担最大的风险,谢将军,卑职的提议真的是出于公心,想要灭妖贼,绝无半点别的意图啊。”

谢琰哈哈一笑:“是吗?本帅要感动地哭了啊。如果本帅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北府军是什么样的军队,还真就会信了你的话。刘裕,也就在刚才,你还慷慨陈词,说北府军现在是如何在吴地烧杀抢掠的,现在刘将军所治的北府军,已经成为吴地让人闻风色变,连家都不敢回的骄兵悍将了,民众畏惧和憎恨你们,胜过对妖贼,这种没有好处,只有辛苦和风险的仗,北府军会打?刘大帅,你会么?你的这些个无利不起早的部下,会么?”

刘牢之沉声道:“谢将军,本帅再说一次,本帅的部下,是朝廷的官军,可不是强盗,更不是你说的什么无利不起早的土匪,我们来吴地,是为了剿匪平叛,有时候手段酷烈了一些,误伤了一些跟妖贼们混在一起的百姓,也在所难免,那些外面的传言,多是歪曲不实之词,只怕很多都是妖贼的奸细们为了离间百姓,阻止民众对我们的支持,而有意为之,你身为一军主帅,对于前来援助的北府军也是这样的态度,不免令人齿冷。”

谢琰冷笑道:“本来出兵的时候,本帅就跟皇帝,跟会稽王说过,妖贼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朝廷大军一到,立马土崩瓦解,不需要他人相助,但是会稽王被那些妖贼的恫吓所惊,把北府军也出动了,哼,现在看来,刘大帅这次带着虎狼之师来我吴越之地,妖贼是没杀多少,可是我们王谢世家的庄园,倒是给你们清扫一空,若是你们再在这里呆上半年,只怕我江左世家,百年的基业,没给妖贼们毁了,倒是会成为北府军将士们的战利品啦。”

刘牢之再也无法忍受了,直接拍案而起,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北府军的人,我们走,江左八郡,留给卫将军好了,咱们回家!”

第1794章 北府撤军寄奴忧

刘裕的眉头紧锁,站在殿上,他没有料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妖贼未灭,强敌环伺,居然谢琰都会借题发挥这样公然地驱逐北府军,如此地心胸狭窄,实在是突破了他的认知,即使是北府军有掳掠之事,但跟平叛的大局相比,孰轻孰重,仍然是不言而喻,可身为世家子弟,甚至可以说是高门世家最后希望的谢琰,却还是看不明白,被嫉妒之火烧昏了头,也难怪当年谢安宁可把北府军交给侄子而不是身为亲生儿子的他,知子莫如父,真是一点不错啊。

刘牢之那魁梧的身躯从刘裕的身边带风而过,他的脚步半点不停,嘴里却是说道:“刘参军,这回你满意了吗?”

而当这句说完时,他的人已经走到了殿门那里,整个堂中的北府军将校,全部跟随而出,甚至没有一个人向谢琰行起码的军礼,毕竟,这次这位卫将军,侮辱的是整个北府军。

刘裕摇了摇头,也是转身而走,谢琰冷冷地看着北府军将校们鱼贯而出,才长舒一口气,自语道:“这帮惹事精总算打发走了。各位,接下来咱们可得自己争点气,别给这帮丘八看扁了。”

多数将校全都行礼称是,只有一个中等个子的军将,名叫刘宣之,一脸的忧虑,说道:“琰帅,刚才那刘裕说的有些道理,天师道的妖贼主力跑了,只留下些吴地土豪在后面打掩护,我们这次并没有消灭敌军的精锐,万一他们再来,仍然要面临苦战啊。”

谢琰哈哈一笑:“没有北府军难道还不打仗了?你们可别忘了,你们是京城的宿卫兵马,兵精器精,装备不比他北府军差,他们现在也不是当年跟北方强胡血战的精锐了,很多也只是新兵蛋子,各位很多都是我们世家子弟,难道还不如这些京口寒门吗?”

刘宣之咬了咬牙:“可是当年的老北府兵,很多都是跟刘裕,刘毅一样,成为军主到队正级别的中下层军官,一支军队强不强,就是看基层军官是不是能把部队组织起来,我军的基层军官多是世家子弟,学过些兵法,但仍然缺乏战场经验,如果碰到强敌突袭,只怕会因为缺乏经验而自乱阵脚,上次妖贼作乱吴地,各地守军一触即溃,就是教训啊。”

谢琰的脸色一沉:“难道妖贼的基层军官就是百战精锐了?不也就是些只会神神鬼鬼的邪教弟子吗?上次他们侥幸得手,一是因为吴地承平百年,久不习战,州郡兵马又多混进了敌军奸细,给其渗透,二是有吴地土豪作为内应引他们来犯,这回我军精锐,内鬼又除,妖贼现在有几万部众,每天的粮草消耗巨大,在那小岛之上根本无法长久维持,最后只能冒险再次反攻大陆,到那时候,一切就尽在我掌握之中了!”

张猛哈哈一笑:“琰帅说得好。前秦百万逆胡,都不在话下,更何况区区妖贼呢?这可是王,谢家族经营了百年的吴地,琰帅又怎么会和那些昏庸的郡守,内史们一样,不知敌军动向呢?诸位,只需要听琰帅军令行事,必然可以旗开得胜,这回我军入吴地以来,连战连胜,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谢琰满意地点着头,看着沉默不语的刘宣之,说道:“本帅相信,那些京口武夫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同样可以,赶走北府军,本就是本帅的诱敌之计,不然孙恩卢循他们还不敢再来呢,哼,茫茫大海,要找到这些妖贼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要是他们主动前来送死,那就是最好的结果啦。”

刘宣之叹了口气:“既然这样的话,还请琰帅拨精兵五千,让末将防守句章,上虞一带好了,妖贼若来,也可迎头痛击。”

谢琰摆了摆手:“给你三千兵马,驻守浃口,余姚,我大军集中在山阴一带,等妖贼前来送死!还有,即日起公告全吴,就说北府军这帮瘟神走了,乡亲们可以出来回家啦,我这里有的是钱粮和来年的种子发给大家,来晚了可没东西啦!”

城外,北府军营,帅帐之中,刘牢之怒容满面,看着站在中央的刘裕,厉声道:“刘裕,都是你做的好事,给了谢琰赶我们走的借口,这下你满意了吗?”

刘裕咬了咬牙:“不管琰将军如何行事,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本份,现在两军分开,一定会让妖贼有机可乘,我们万万不可与琰将军一时意气相争,坏了大事啊。”

刘毅冷笑道:“寄奴,咱们倒是想助他防守,可是人家不让啊,还担心我们想在这里赖着不走呢。毕竟,这里是王家谢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呆着都碍人眼呢。”

刘裕叹了口气:“消灭了妖贼之后,我们自当退兵还镇,这回朝廷给我们的军令是消灭妖贼,这个目标没完成前,我们就有理由留下。”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刘裕,不必多说了,这回谢琰才是主帅,我们北府军不过是配合他行事,换言之,他是最后的决定者,也要承担一切的责任。既然他要我们走,那就是军令,我们只有离开,不过,本帅同意你的意见,如果我们彻底离开吴地,回到广陵,那妖贼若回,可能局势无法收拾,谢琰刚愎自用,必会败在妖贼手上,所以,我们得早作准备才是。”

刘裕心中暗喜,说道:“卑职请大帅分出一军,两千人即可,驻守句章一带,必不使妖贼偷袭得手。”

刘牢之冷笑道:“句章?刘裕,你想多了,本帅说过,江南八郡,都是他谢琰的,咱们北府军,一刻也不在此停留,全军速速拔营北上,回到建康一带,等谢琰兵败,再回这里平叛!”

刘裕睁大了眼睛:“大帅,万万不可,这时候不可以因为意气之争,而坏江南大事啊,还请…………”

刘牢之的眼神如电,直刺刘裕:“刘参军,你可以退下了,本帅如你所愿,给你五百人,去乌庄看守粮库去吧,也许,你的好朋友袁内史,可以让你不被谢将军赶走。”

第1795章 看守粮仓亦自立

刘裕的眉头一皱:“乌庄?现在不是吴兴的妖贼全给平定了,而乌庄也成了吴兴郡的粮仓了吗?”

刘牢之冷冷地说道:“妖贼已经没了,这次的平叛任务,也随着谢大帅宣布让我们北府军离开,而告一段落了,刘裕,你是冠军将军的部下,来我这里本是借调,仗打完了,你也应该回原部队了,不过,你既然说妖贼们还会重来,不能离得太远,那本帅就给你个方便,让你随孔靖的辎重营行动,他有三千部下,现在也是配合吴兴郡的袁内史一起管理和重建乌庄的粮库,你就去那里好了,那地方你熟悉,相信你在那里,可以发挥最大的本事。”

刘裕的脸色微变:“大帅,你这是要赶我出北府军吗?”

刘牢之摇了摇头:“你本就不是北府军的人,不过这样一来也好,你不是北府军的编制,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吴地了,毕竟谢将军是要北府军都滚蛋,并不包括你。本帅的各营人马不能分给你,但辎重营所部,本来也是各地征召的民夫,倒是可以让你挑选人手。不过,本帅有言在先,这回若是还有人跟上次一样,耍小聪明自领军法,去辎重营,那也别回来了,即使回来,也只能从小兵做起,别想着再独领一军!”

他说这话时,眼神犀利如电,狠狠地盯着向靖,何无忌,蒯恩等人,刺得他们不敢抬头。

刘裕正色道:“那就依大帅的军令行事,不过,卑职还是想说,东南事关大晋的根本,如果再次失陷,那朝廷就会万劫不复,无论是荆州的桓玄还是北方的胡虏,都会趁火打劫,大帅是识大体的忠臣良将,还请万万以国家利益,万民福祉为念,不要意气用事,如果妖贼真的大举前来,还请迅速来援。”

刘牢之面无表情地说道:“留你在这里就是为了监视敌情的,谢琰就是再差,好歹也是一代名将,身经百战,手下也有数万宿卫兵马,断不会象王凝之那样装神弄鬼,把希望寄托在什么鬼兵身上,即使一时不利,也可防守会稽数月,有这时间,本帅定会率军前来的。不过,已入隆冬,春耕将至,将士们也出来几个月了,怎么说也不能误了来年的耕作,我们暂且回去休整一下,完成春耕,然后就会重新集结,视情况来援,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一旦敌军有什么异动,就迅速来报。”

说到这里,刘牢之顿了顿:“还有,除了妖贼的主力之外,那些给打败,溃散的吴地土豪的余党,也不在少数,他们遁入深山,时不时地出来袭击我们各地驻军,胁迫百姓不得回家,你在乌庄,也要配合袁内史行事,剿灭这些残匪,收拾人心,来年我北府大军回归之时,希望这里被你建设成你所说的人人心向朝廷的王道乐土,而不是这片兵荒马乱之地。”

刘裕咬了咬牙:“这阵子我们北府军在此地抢掠杀戮不少,这人心只怕一时难以收复,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才是。”

刘牢之冷笑道:“谁让他们附逆呢?这就是作乱的代价,本帅需要大兵诛讨反贼,加兵威于吴地百姓,后面的安抚之事,就交给你和袁内史他们办,毕竟你们现在不是北府军,刘裕,你得告诉这里的人,如果想要安居乐业,就不能再从贼附逆,不然下次北府天兵一到,只会比这次更惨。明白吗?”

刘裕长叹一声:“若按大帅所为,只怕吴地人心会更加不稳,更加不服朝廷。”

刘牢之哈哈一笑:“谢相公当年还在时,就说过,对于民众,要恩威并施,不可骤恩,你看这回吴地叛乱,谢家对庄客佃户们上百年的恩情,最后又有多少回报?有多少谢氏子侄,是死在自己庄客手上?我北府军这次清扫吴地,也是要让这里的人知道,刀子在谁手里,该听谁的话。好了,刘裕,你可以走了,我们这里,还要继续商讨后面撤军的事。孔靖现在人在乌庄,你拿了我的令箭,直接过去找他吧。对了,转告他准备好沿途后勤补给之事,迎接大军回转。”

刘裕行了个礼,转身就走:“也请刘大帅转告卑职在京口的家人,这几年,卑职怕是无暇回家了。”

当刘裕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向着营门方向走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大哥,等等我。”

刘裕转头一看,只见刘道规一身盔甲,也同样骑了一匹马,马鞍两侧挂着行囊,正向自己挥手示意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道规,你这是做什么,快回去,别胡闹。”他一边说,一边目光落到了刘道规的右腿之上,叹了口气,跳下马来,上前系起他那散乱的绑腿:“看来你这辈子都学不会自己系好绑腿了,也许哪天在战场上会死在这上面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