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7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79节(1 / 2)

“谢琰一定会尽诛沈家五子这些归附的土豪,坏了寄奴所有的安排,吴地将会永无宁日,而寄奴北伐的理想,也会成为泡影,我们绝不能这样坐视。”

徐羡之的眼中冷芒一闪:“所以,你想故意让谢琰输?”

刘穆之点了点头:“虽然谢家对我有恩,但是谢琰不配撑起谢家,夫人现在不在,我就是想帮谢琰,他也不会听我的话,所以此战谢琰必败无疑,我能做的,也只有尽力保他性命而已,你这里要早点做好准备,如果接到谢琰兵败的消息,就要尽快帮寄奴开仓放粮,收集溃散军士,接纳来投的吴地百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能再呆在乌庄了。”

徐羡之微微一笑:“我们这回又想到一起了,放心吧,句章那里,我已经派人秘密去安排布置了,这次谢琰只要失败,那寄奴前出句章驻守,绝无问题!”

第1809章 天师扬帆再登吴

刘穆之的嘴角勾了勾:“还有一件事,就是荆州那里,桓玄已经扣住了所有前往下游的运粮船和漕运船,建康的粮食供应已经不足,米价开始在涨,这背后,可能还有黑手党的影子。”

徐羡之睁大了眼睛:“这跟黑手党有什么关系?他们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再在后面使坏吧。”

刘穆之叹了口气:“看他们的架式,是不希望谢琰和寄奴留在吴地,而限制军队的唯一办法,就是从粮草上卡住他们,吴地去年的战乱,把多年存粮毁之一空,现在寄奴刚刚开始把躲在各地的流民召回,但要耕种,收获,最快也是来年的事了,这半年怎么过?我之所以劝寄奴跟黑手党暂时放下恩怨,合作一回,其实也是为了这个。”

徐羡之笑道:“可是寄奴有办法让吴地土豪拿出自己的存粮渡过这一关,这点是你没想到的吧。”

刘穆之的神色凝重:“这办法可以管用一时,但长远来看,站在吴地土豪的一边,就要与包括谢家在内的所有北方侨姓世家为敌了,包括我们刘家和你徐家,吴地土豪,一向目光短浅,而且贪婪无谋,从这些附逆天师道作乱来看,充分地证明了这点,他们甚至连失败后的预案都没有,只顾着发泄仇恨,把事做绝,寄奴选择跟这些人站在一起,是件危险的事情。”

徐羡之咬了咬牙:“寄奴只是需要他们的粮草,并不是真的要跟他们为伍,胖子,我们应该站在寄奴这一边,毕竟,如果跟黑手党合作,只会永远地受制于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给他们出卖,这次的乌庄之战,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吗?”

刘穆之长叹一声:“可是夫人和妙音的处境,寄奴想过吗,他这样做,把她们置于何地?就算他一心为国,但是这样对谢家,对有恩于他的谢家,以后其他的世家会怎么看他?靠了北府军的这些兄弟,真的可以建立自己的基业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正色道:“这正是需要我们帮助他的地方了。胖子,你如果能帮谢琰保命,还是帮他一回吧,你说得对,谢家对寄奴,对我们都有恩,不管谢琰怎么刚愎自用,但他毕竟是现在谢家最后的希望了,我还是不希望他真的输光所有。”

刘穆之转身就向着仓城外走去:“我知道应该怎么做,这里,就拜托老弟你啦。”

徐羡之望着刘穆之远去的背景,眼中闪过一道冷芒,一言不发。

东海,舟山群岛。

孙恩站在一块礁石之上,一只飞鹰下落,不偏不倚地停在他的肩头,他顺手从鹰脚之上取下了一卷细筒,展开一看,是一卷密密麻麻,写着密语的羊皮小纸,他看着看着,紧锁的眉头渐渐地展开,最后,哈哈大笑起来,对着站在身后的卢循和徐道覆说道:“两位师弟,我们又可以出海啦。”

徐道覆的眉头仍然紧锁着,瓮声道:“上次不好好打一仗就走了,扔下了大部分的吴地土豪,现在谢琰还在会稽守着,我们的机会还不如第一次呢,为什么又可以出海了?”

孙恩笑道:“因为桓玄已经封锁了去建康的所有运粮船和商船,吴地已经开始闹粮荒,刘牢之的北府军现在还屯广陵,因为缺粮,大军已经无法出动,整个吴地,只有谢琰的兵马存在,难道不是我们的机会来了吗?”

卢循面无表情地说道:“可是刘裕还在,有他在,一切都有可能。”

孙恩笑着把手中的羊皮卷递给了卢循:“我们的朋友略施小计,就让谢琰公开赶走了刘牢之和刘裕,现在刘裕给打发到乌庄去看粮库,他所有的精力都在收买人心,召收吴地流民的上面,这个时候,他是既不会,也无力去助谢琰的,就算去了,也会给谢琰赶走。”

徐道覆摇了摇头:“谢琰怎么会蠢成这样,我们大军尚在,他就敢分散诸军到各地去接收庄园田产?”

卢循看完了羊皮卷,笑道:“我们的无面人朋友成功地让谢琰相信,我们已经众叛亲离,不堪一击了,而我们扔下的那些吴地土豪,更是让他确认了这件事,现在谢琰最怕的不是我们打回去,而是刘牢之,或者是别的世家借这次的机会抢夺他们谢家在吴地的庄园,田产,所以他必须要以最快地速度把各地的无主庄园据为已有,这回谢琰带来的,除了三万南徐州兵马外,还有几百个谢家逃到建康城的子侄。带他们回来就是接收那些庄园产业的,慢了半步,也许就再也非谢家所有啦。”

徐道覆从卢循手中接过了羊皮卷:“这无面人居然能取得谢琰的信任?凭什么?郗超和谢家一向不对付,他如果是郗超的传人,那谢琰不应该相信他。”

孙恩冷笑道:“因为这个无面人说,上次他黑了王家的产业,取了朱雀的不少藏宝,现在他引谢琰找到了部分藏宝,也接收了王家的十几个庄园田契,所以谢琰信他,刘牢之在吴地纵兵掳掠,更是让谢琰最后一点理智也失去,现在的谢琰,会稽城兵马不足五千,而且无面人说,其中还有我们的内应。”

卢循叹了口气:“事到如今,我们还是没搞清楚这个无面人的身份,虽然他一次助我们灭了朱雀,另一次也助我们逃过了这次讨伐,但这种给人操纵和控制的感觉,真的不好。”

孙恩冷冷地说道:“这个时候,起码他是帮了我们,而且他说的这些事,也从我们自己的探子身上得到了映证,兵贵神速,三弟,迅速集结一万精兵,一个时辰后就出海,一天之后,我要破浃口,占上虞,三天之后,当与诸公再在山阴城头,对着谢琰的首级痛饮!天师与我们同在!”

徐道覆和卢循对视一眼,笑着同时行起了军礼:“一切谨遵大师兄的吩咐,天师与我们同在!”

第1810章 陶潜入幕桓玄府

荆州,江陵,刺史府。

桓玄面色阴沉,独坐主榻之上,目光从两侧或坐或站的文武两班的脸上扫过,殷仲文那张红光满面的笑脸映入了他的眼帘,两只眼睛已经眯成了一道缝,看着桓玄的目光,直接就笑道:“恭喜桓公,贺喜桓公,大业可成,就在今日!”

桓玄的眉头仍然紧紧地锁着:“何喜之有?”

殷仲文笑道:“咱们的粮食禁运已经起了效果,听说建康城里的米价已经从一斗十文涨到了十五文,各大世家大族都已经在屯粮,不出半个月,一定还会大涨的,到那个时候,江东缺粮,民众恐慌,必然闹事,连军心都会不稳,主公到时候再直接起兵入建康,就再无人可以阻挡啦。”

桓玄没有直接回话,看向了坐在左首第二位,沉默不语的卞范之:“敬祖(卞范之的字),你怎么看?”

卞范之平静地说道:“虽然我们断绝了对扬州的米粮输送,但是世家高门仍然有不少屯粮,一年之内,哪怕吴地颗粒无收,也不至于出现饥荒,黑手党那些家伙,个个精似鬼,在这种时候,是不会允许世家大族哄抬粮价,引发混乱的,我想,靠着这一招就想逼建康就范,希望渺茫,这个计划我一开始就反对,除了失人心外,更是没有作用。”

殷仲文的脸色一变,厉声道:“卞长史,你又翻旧帐什么意思?若不是粮食禁运,刘牢之会回军吗?只怕这会儿天师道早就给消灭了。”

卞范之冷冷地说道:“刘牢之给赶走是因为跟谢琰的矛盾,谢琰刚愎自用,不允许外人势力插手会稽一带的谢家庄园,这跟粮食禁运可没有关系。不过,我倒是认为,主公的机会,要来了。”

桓玄轻轻地“哦”了一声:“你真的这么看?”

卞范之环视四周:“还请主公先屏退左右,我有一人,有大才,今天想要引见给主公,不知道主公是否愿意一试。”

桓玄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坐正了身子,挥了挥手:“各位暂且退下,我要与卞长史一叙。”

殷仲文恨恨地看了卞范之一眼,跟桓振等人一起退下,当所有人的身影消灭在刺史府外后,卞范之轻轻地拍了拍手,廊下一个站岗的军士,放下了手中的长戟,缓步走上殿堂,脱下了皮盔,对着桓玄一揖及腰:“见过桓公。在下陶潜,字渊明,愿为桓公效力。”

桓玄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指着面前这个三十左右,个子中等,脸色黝黑,却有三缕漂亮长须的男子说道:“你就是荆州大名士,陶潜,陶渊明?哎呀呀,你这位陶荆州之后,名动荆湘,之前我几次差人聘你出山,你都不肯,怎么今天却愿主动来投了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贤臣择主而侍,桓公是不是值得在下效仿,在下总得观察一阵才行啊。”

桓玄的脸色一变,冷冷地说道:“陶先生,你这是在讽刺我吗?曾经的我,名满荆州,是著名的贵公子,谦逊仁和,可现在,自从我做了这南郡相之后,手法狠辣,连大世家郗恢都死在我的手上,现在的荆州文武,畏我多过敬我,而你陶先生一向以名士自居,隐逸不出,能看上我这样的人?”

陶渊明笑道:“当年谢安在东山不出之时,不也是跟在下一样吗?非真的隐居不出,而是要待价而定也,要是一个区区祭酒,主薄之类的职务就能满足我,那岂不是愧对这一身的才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