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8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85节(1 / 2)

第1833章 最服半人女中杰

王珣叹了口气:“先生大才,靠的是比别人吃了更多的苦,今天老夫算是知道了,也许,老夫也应该学你,学着饮这苦茶汤了。”

陶潜笑道:“我所佩服的第三个人,就是一个每天能跟我一样,以苦茶为美酒,过着苦修苦读生活之人,这个人,是你们现在最大的死敌,天师道的…………”

王珣抢道:“孙恩?”

陶潜摇了摇头:“不是!”

王珣点了点头:“那就是卢循了。想不到他北方人,也会喝茶。”

陶潜笑道:“非也!是徐道覆!”

王珣的脸色一变:“什么,徐道覆?他不是个大老粗吗,怎么也会喝茶?你们难道认识?”

陶潜点了点头:“不错,有件事情恐怕你不清楚,徐道覆少年时曾经云游天下,访遍名师学艺,也曾经跟我相熟,荆州江陵城外的大林寺,我曾跟此人在一起两年,而这喝茶的本事,也是在那里一起随着大师所学的。”

王珣的眉头一皱:“徐道覆不是道家弟子吗,为何会入佛门?”

陶潜微微一笑:“那不过是他云游天下时的掩护身份罢了,他走遍天下,寻师学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走遍天下名川大川,险关要隘,就如同当年诸葛亮身在隆中,却走遍西川,是以有隆中对流传于后世。徐道覆还是少年的时候,就来荆州,其志自不必待言。我与之少年同学,深知此人动心忍性,绝非那粗犷的大块头外表所能代表,在我看来,他是不次于刘裕的厉害角色。”

王珣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年朱雀王凝之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徐道覆的兵法天赋极高,超过了孙恩和卢循,是以他会把吴子兵法倾囊以授,也说过徐道覆的军学恐怕不在刘裕之下,想不到,渊明你身在山野,也有同样的看法。”

陶潜点了点头:“他少年时每天练武,体力精力消耗极大,但为了强迫自己晚上还能在做完功课后继续看兵法和史书,就开始饮茶,当时这茶汤味苦,常人绝难下咽,连我都一度放弃,可是徐道覆却坚持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天天自己天没亮就去采茶,我这喝茶的本事,一半多是因为他的原因才学到,所以在当时我就知道,此人今后必成大器,成就只怕不可限量。”

王珣冷笑道:“可是就算在天师道中,徐道覆仍然位置不如孙恩和卢循,他们一个是教主,有全体狂热教众的支持,另一个是北方世家子弟,心机深沉,广结士人,徐道覆就算武功过人,军学超卓,也不太可能凌驾于他的两个师兄之上吧。”

陶潜摇了摇头:“孙恩为人刻薄寡恩,残暴好杀,绝非英主,而卢循立场飘忽,缺乏关键时候拼得了命的狠劲,这是他致命的弱点,而徐道覆则是相反,他的身上,有刘裕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狠劲,用兵果断,狠辣,我一直在研究最近天师道的战例,发现天师道真正的指挥者,是徐道覆,而如果换了孙恩或者是卢循指挥作战,是绝不会有现在的战果。白虎大人,如果以后你们真的要跟天师道决战,一定要当心此人,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王珣点了点头:“明白了,我们对徐道覆会特别关照的。那你最后佩服的半个人,又会是谁呢?好好的人,怎么还会有半个?”

陶潜笑了起来:“最后这半个人,就是谢夫人,谢道韫。因为是女流之辈,而且手上没有实际的权力,所以,我只能把她算为半个人。”

王珣笑了起来:“原来是她啊。谢夫人才名满天下,又是谢家现在的掌门人,以一已女流之辈做到现在的程度,确实值得佩服。”

陶潜摇了摇头:“不,我最佩服她的,不是世人皆知的这些,而是另外的两个方面。”

王珣轻轻地“哦”了一声:“愿闻其详。”

陶潜正色道:“夫人是世家子弟中,第一个意识到了刘裕重要性的人,即使是以前的谢安,也不一定一开始就敢把谢家女儿下嫁给一个粗鲁军汉,但谢夫人身为女流之辈,只见了刘裕一面,就肯点头嫁女儿,这等眼界气魄,想必王尚书也未必有吧。”

王珣叹了口气:“是啊,高门士庶隔如云泥,别说十几年前刘裕默默无名之时,就是现在,我也不会把我的孙女嫁给刘裕的,谢家最成功的一点就在于此,是别的高门世家做不到,甚至不敢去想的。这点上,谢夫人确实让人敬佩。”

陶潜点了点头:“我佩服她的第二件事,就是她为了保全家族,不仅当年可以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嫁给不爱的王凝之,更是可以把自己的女儿也先许婚刘裕,再嫁入皇宫,不仅嫁了一次,还嫁了第二次,甚至狠心拆散她和刘裕的美满姻缘,让王妙音成了王神爱,这等手段,我陶潜承认不如。”

王珣的脸色一变:“你怎么知道当今的神爱皇后就是王妙音?”

陶潜微微一笑:“除了白虎大人外,我在建康还有些别的老朋友,这等秘事,虽然只有极少数的高门世家知道,但我也对此事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即使是桓玄,现在也不知道此事呢。”

王珣低声道:“此事必须绝对保密,一旦泄露,以王家谢家现在的情况,可能会给连根拔起了。”

陶潜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只不过,谢夫人此举看似是保谢家,实际上去是能控制了皇帝,控制了皇帝就意味着可以下达各种诏令,恕我直言,白虎大人,现在你的这个尚书令,已经可有可无了,如何把皇帝的玉玺抓在手中,才是至关重要之事!”

王珣叹了口气:“这个道理,我又何尝不知?但作为臣子,怎么可能去主动要玉玺?上个这样做的是王国宝,结果身死族灭,难道我要走他的老路?”

陶潜笑了起来:“所以我现在要帮你改正错误,不要逞一时意气,在谢公义这个小孩子身上报复,得罪了谢夫人和皇后,也许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第1834章 雪夜陶潜会谢混

王珣勾了勾嘴角:“其实,刘裕虽然反对世家高门,但对谢家的态度却很微妙,而谢家也一直有意扶正刘裕,作为他们在军中的代理人,我并不是很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才想借你的力量,建立自己的军队。之所以对谢公义这样做,也不完全是泄愤,而是给谢家一个警告,让他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既然现在你这样说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带走谢公义吧,不过,别想着留在你身边,你得送回谢家去。这个功劳,我交给你了。”

王珣笑道:“那就谢谢白虎大人的好意了,现在我的三个半佩服的人都已经告诉了你,我们的合作,可否开始了呢?”

王珣的眼中冷芒一闪,沉声道:“很快,我会带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能正式成为新任白虎了。”

一个时辰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靠在建康城外的栖霞山中,十几个锦衣皮袍的护卫,散得远远的,警戒着外面的一切。

车厢内,陶潜看着坐在他对面的谢公义,微微一笑:“看来这些年,你在杜真人那里学的东西可真不少呢,一路之上,我试了你不少次,你都对答如流,世家的少年里,论才学,你这第一,当之无愧。”

谢公义轻轻地叹了口气:“你明知我受夫人所托,要来王珣这里卧底,却要带我走,难道你跟我们谢家的合作,就是这样拆台吗?”

陶潜摆了摆手:“王珣在试探你,夫人怕你通不过,所以早点撤回的好。毕竟,这回他把白虎之位转给了我,自己抽身而退,也算是对上次乌庄之事作个交代了。你继续在他那里呆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反而会有杀身之险,不要以为你年轻小就会让王珣放松警惕,在你这个年龄时,他自己已经是个厉害的谍者了。”

谢公义摇了摇头:“我还是不行,在吴地多年,一点风声也听不到,妖贼起兵的事,我居然在会稽城陷之后才知道,我让夫人,让大父他们失望了。”

陶潜笑道:“这有什么好失望的,你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啊,而且,因为你一直跟着杜炅,所以夫人没有把你作为谍者培养,这很正常。你以后要走的,不是那种见不得光的谍者之路,而会是跟你家先相公大人,大父大人一样的天下名士。”

谢公义咬了咬牙:“可是这回我自告奋勇地去王珣那里潜伏,却半点消息没有打听到,又是空手而归,我不甘心。”

陶潜笑着摆了摆手:“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也有不擅长的事,没什么。不过,这回我把你救了出来,你可得帮我个忙。”

谢公义睁大了眼睛:“我能帮你什么忙?”

陶潜的眼中冷芒一闪:“带我去找你叔,谢混。”

一天之后,同样的地点,入夜,林中夜枭的叫声此起彼伏,月亮隐藏在乌云之中,这建康城外的山中,透出一股子诡异的气氛。

一个全身笼罩在黑色罩袍之中的人,快步入林,而陶潜负手背后,早早地在林中等候了,这个黑袍人走到他的身后,掀下了斗蓬,谢混那张俊美的脸,被地上的雪所反的光,照得格外清楚,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在他的黑袍之中,穿着一身麻布重孝,而他的头上,也戴着麻绳所结的孝带。

陶潜转过了身,看着谢混,平静地说道:“三公子,别来无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