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谧看了一眼四周,带着刘裕走到了一边一处僻静之处:“寄奴啊,桓抚军应该跟你说过,今天来要做什么吧。”
刘裕点了点头:“今天是满朝文武要集体向桓相公劝进效忠的朝会,我已经知道了,恩公啊,当着你的面我也不说客套话了,我既然肯来,就是同意了此事,到时候断不会让你为难的。”
王谧叹了口气:“你这里的事好说,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皇后!”
刘裕的心猛地一沉,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可以为了复仇桓玄,一时假意地忍辱,但是他也知道,这场禅让,等于当众剥夺王神爱的皇后身份,也直接剥夺谢家的顶级世家的身份,这样一个既出了皇后,又出了驸马的家庭,在前朝有多风光,在后朝就会有多凄惨,自己在事前从没有机会跟王神爱有过沟通和联系,今天这场大宴之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真的无法预料!
感谢白银大盟月未央qd的厚爱
天道在此鞠躬谢过。来起点写作六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得到白银大盟的支持,这让天道不胜感激,也给了我继续创作的动力。当然,我也为月盟主准备好了一个书中的角色,嵌入后面的剧情之中,希望能让你满意。
接下来本文将进入刘裕起兵,夺取天下大权的全书高潮部分,希望老朋友们能继续支持,新朋友们欢迎加入,书友群号在本书简介中有,天道欢迎所有喜欢这部小说,有兴趣对这段历史探讨的朋友加入。
顺便,提前祝大家五一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第2100章 妙音求救赌性命
但刘裕心中虽然一团乱麻,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轻轻地“哦”了一声:“皇后不同意劝进,是自然的事,毕竟改朝之后,她就要降成普通王妃了,怎么,你们还没谈好吗?”
王谧咬了咬牙,低声道:“连谢大姐都让步了,可皇后却说,要她交出玉玺,除非从她尸体上拿!除非是你能从她手里拿走玉玺。寄奴啊,今天我没别的办法,只有指望你了,普天之下,妙音她,她只会听你话了!”
刘裕的脑子“轰”地一声,饶是他镇定如斯,也差点要晕倒在地,王谧一下子扶住了他,讶道:“你难道不知道,不知道王皇后就是妙音吗?啊,也难怪,她当年易容改姓,又重入皇宫,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呢。”
刘裕回过了神,他顺着王谧的话,继续说道:“你说,你说王皇后居然,居然就是妙音,这,这怎么可能呢?”可是他一边在说,一边心里却是在想,妙音这样说,如果要玉玺就拼上一命,究竟是实话还是虚言,王谧说的只有自己能救她,又是什么意思?
王谧叹了口气:“你跟妙音的恩恩怨怨,现在知道的人不多,前日里夫人带我进宫的时候,王皇后,妙音她当着我的面取下了一直戴着的面具,我这才知道,原来王神爱皇后,居然就是她!王献之的女儿,居然是她易容改扮的!”
刘裕咬了咬牙:“那现在知道她身份的人,有多少?”
王谧低声道:“她说,桓玄知道她身份了,当时就想霸占她,直到她以皇后身份相拒,才让桓玄住手,一旦让桓玄篡位得手,那她一定会成为桓玄的人,这是她宁死也不愿意的。她要我来找你,告诉我要你救她。还说,你以前答应过她,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救她。现在希望你实现自己的承诺!”
刘裕闭上了眼睛,在飞快地盘算着,在这个时候,王神爱公开地通过王谧带话,要自己救她,是何用意,是真的指望自己阻止桓玄的篡逆吗?她难道会不知道自己的一向想法吗?难道,她现在真的如这次说的这样,极度危险,宁可保全跟自己的爱情,绝不让桓玄染指吗?妙音绝非为爱不顾家国之人,但也绝对会忠于与自己的爱情,难道,是要以自己的性命殉情,以斩断自己的最后一丝牵绊,让自己放手反桓吗?
刘裕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沉声道:“恩公,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了,你放心地去安排吧。玉玺的事,我一定会让你,让她都能满意的。”
王谧露出了笑容:“还是你有办法,你还是先缓缓,毕竟是多年前的旧情,她这回特意提到你,应该是希望你能保护她,不过,桓玄可能对她有意,在这个时候,我劝你不要做蠢事,反正她已经是皇后了,你又有慕容兰,跟她,始终是没有可能。大楚代晋,已经是不可扭转的事,你我都不可能抗拒,请明白这点。”
刘裕点了点头:“这一点,我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请恩公放心。以后在新朝,还希望恩公多多提携才是。”
王谧满意地转过了身,走向了大殿,刘裕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之上,桓修笑着看向了他:“怎么样,王仆射跟你说了些什么?”
刘裕微微一笑:“无非是叫我不要再纠结于以前跟刁司马之间的恩怨,以后要好好地同心协力,共同为新朝,为桓公效力。”
桓修笑着点了点头:“你们的事情,我以前知道一些,刁司马嘛,我也知道,人家是求个财,没你寄奴这样的雄心壮志,我堂兄也多次警告过他们,不要在京口吃相太难看,所以现在把刁逵弄进建康当中领军,让我来出镇徐州和京口,就是要保护你们北府旧部,不要跟荆州将校和从龙功臣起了冲突,不过,他们毕竟跟了我堂兄多年,你也要明白这个先来后到的道理。以后只要立了功,那高官厚爵,又岂在话下呢。”
刘裕笑道:“这个道理,我当然明白,桓公多年前就邀请过我共图大事,但我当时没认清黑手党的面目,还傻乎乎地以为只要为朝廷效力,就不会有事,结果这些年碰得头破血流,直到受了桓公的邀请,才终于有重见天日的时候,这个机会,我一定会珍惜的。”
他顿了顿,说道:“今天,我就要为桓公立上一功,让他看看我的本事!”
桓修微微一愣,却只听到大殿外的司仪高声道:“桓丞相到!”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目光投向了殿外,只见胖得如同一堵墙般的桓玄,走路都有些困难,穿了一身金色的袍子,缓步而入,戴着幂离的刘婷云,挽着他的胳膊,莲步款款,走上了大殿,秋水为眸,秀眉之间,点着一枚梅花妆,云鬓高耸,绿色宫装,长纱及地,飘然若仙女一般,站在桓玄的边上,让刘裕的脑子里顿时就蹦出了五个字:美女与野兽!
只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头野兽的身上,一个二百四五十斤的大胖子,如肉球一般,碾过了这道长长的红毯,刘裕心中一直在奇怪,也就一年左右不见,上次不过二百斤上下的桓玄,是怎么跟吹气球一样地从一个壮汉变成了一头肥猪。本以为刘穆之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胖的家伙了,可是在今天的桓玄面前,却可以说是一个苗条的帅哥啦。
桓玄的脸上,肥肉挤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一路不停地向着向他行礼的官员们轻轻挥手致意,一直到了刘裕和桓修这里,看到刘裕也低头向自己行礼,满意地笑道:“阿修,你们也来了呀,太好了。”
桓修哈哈一笑:“哥,你这么大的喜事,我怎么能不来呢?”他说着,看了一眼刘裕,笑道,“寄奴已经跟我说好了,还说一会儿要为您立个大功呢!”
第2101章 皇后登场玉玺出
桓玄哈哈一笑,看着刘裕:“寄奴啊,你一向言出如山,世人皆知,我很看好你哦!”
一边的刘婷云的一双大眼睛,在刘裕身上扫来扫去,突然笑道:“刘内史,你果然如你当年所唱的一样,出人头地了,妾身要恭喜你,不过,不知道一会儿,王皇后会不会也这样恭喜你呢?”
刘裕的脸色一变,一边的桓玄笑道:“寄奴啊,一会儿见到熟人的时候,不要太意外啊。”
他说着,执着刘婷云的手,笑着走向了左边第一位,那独一份的相位之上,而王谧在引他们夫妇二人入座之后,也坐到了右首第一的位置上,所有人安坐之后,一个内侍太监,捧着拂尘,从殿后的屏风转了过来,沉声道:“陛下龙体欠安,今日,由皇后娘娘代陛下主持大宴,群臣请行礼,恭迎皇后大驾。”
所有人都跪伏于地,齐声道:“恭迎皇后娘娘大驾,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裕的心情复杂,他感觉自己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尽管他的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这会儿仍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他甚至害怕自己一时控制不住感情,在大殿上做出什么冲动的事出来。内心的深处,一个声音不停地在说着:“刘裕,你是京八党首,你是京八党首,你的行动,关系着几十名兄弟的身家性命,关系着天下的未来!”
当刘裕抬起头时,只听一阵悦耳的丝竹声响毕,王神爱戴着珠冕,幂离,轻纱之后,一双秀目,神光闪闪,正看着刘裕这里,她端坐在龙椅一边的绣墩之上,而在她的面前,小案之上,则放着一个盒子,盒盖打开,可不正是那传国玉玺!
殿中众人也都抬起了头,发出了一阵不小的骚动,不少在后排的官员,尤其是那些非世家子弟的各部官员,并不知道前几天王谧他们逼宫夺玺之事,看着这玉玺给摆了出来,全都一片惊呼声:“啊,王皇后她,她怎么把这玉玺拿出来了?”
“难道,今天会有什么重要的诏命要当堂下达,直接盖玺?!”
“荒唐,就算要下达诏命,也应该是在中书省里盖玺啊,这不合规制!”
“难道,难道是前一阵的那些劝进,今天要变成事实了吗?”
“不会吧,就算,就算是桓丞相要受让,也应该是建封禅台啊,由皇帝亲自献上传国玉玺,君臣易位行礼,怎么会就在这里…………”
听着下面的一片议论之声,王神爱的凤目之中,神光闪闪,扫过殿上的每一张脸,议论声渐渐地平息了下来,只听到她换了一副深沉的声音,缓缓说道:“各位,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国家不幸,连降灾祸,自吾皇登基以来,先是有妖贼作乱于三吴,再是有殷杨谋乱于荆湘,然后是司马元显一党图谋不轨,挑起内战。”
“幸得桓丞相力挽狂澜,忠勇的将士们为国浴血,才将这些逆党奸贼一一铲除,自桓丞相入主京城之后,国泰民安,百废复兴。但还是先后有叛将刘牢之,孙无终等人先后起兵作乱,又有大水冲垮堤坝,水淹建康城,无数士人百姓,被无情的水灾卷去!凡此种种,钦天监的王监已经说得很清楚,这是主星暗淡,君王无为,所以上天才会降下这样的灾祸,以示警我们,如果再不作出改变,更会有大难临头!到了那个时候,只怕桓丞相,也救不了我们啦!”
左首站起一人,三十多岁,黑面微须,双目炯炯,正是那司马德宗的亲弟弟,司马德文,他不仅是当今的琅玡王,更是身居太宰,主祭祀与礼仪之职,虽无实权,但是地位尊崇。
司马德文沉声道:“皇后,您这话,臣弟大为不解!皇兄登基以来,仁善爱民,只可惜身有沉疾,不能理事,以至于朝政被司马元显一党所把持,种种乱象,皆是元显父子所为,岂能推到皇兄的身上?桓丞相为国平叛,有大功于国,也按朝例,授予他大丞相,太尉,甚至晋爵为楚王,与我司马氏宗室诸王一样,地位尊崇,而桓丞相前一阵面对一些人的某些劝进奏折,也是谨守臣节,甚至退出建康,驻节姑孰,高风亮节,让人敬佩!至于那天象之说,本为虚妄,若是凡事都以天定,那还要我们这些臣子做什么?皇后身为六宫之首,保管传国玉玺,理应代皇兄分忧解难,协助桓丞相一起,带领文武百官,治理好大晋的天下,又怎么可以在这庆功大宴之上,说出这样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