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猛地一拍大腿,他全身的肥膘都随之一抖:“对啊,来人,把刘迈带过来,朕有话要问他!”
第2120章 渊明毒计稳准狠
很快,刘迈就给提溜了回来,四周火把的光芒照着他的脸,让他不敢抬头直视桓玄那杀气腾腾的脸,只能听到这个皇帝愤怒的声音:“刘迈,今天夜里来跟你接头的人是谁?现在何处?”
刘迈连忙道:“是周安穆,此人原是北府军中刘毅的亲随,现在官至江北大营中飞熊军第二幢幢主。臣,臣没有答应跟他谋逆,他,他就离开了。”
陶渊明哈哈一笑:“既然刘太守一心效忠陛下,那当时为何不扣下此人呢?”
刘迈一下子软到了地上,他知道这回彻底坏菜了,只听到桓玄愤怒的声音在他耳边回荡:“啊哈,朕想起来了,这厮刚才就在拿铜钱算命是吧,他哪里是忠于朕,他分明是在投机取巧,在算着哪边可能胜出呢。”
陶渊明笑道:“他刚才就说得清楚,连续十几次都是天意要他出首啊,只怕这十几次中有一次要他谋反,他这会儿已经会跟着周安穆去行刺陛下了吧。”
桓玄咆哮道:“来人,把这个反贼给我推出去,砍了,悬首大航,作为这次谋逆大案中的第一个正法逆贼!”
刘迈的哭声,哀号声随着被拖走的这一路,越来越小,最后伴随着一声惨叫,再也没了下文,桓玄看着陶渊明,松了口气:“陶公,你就是眼光独到,连敬祖都没有想到这一层啊,这个周安穆现在已经走了,想必会去通知各地的叛贼,这可如何是好?”
陶渊明淡然道:“陛下,这个周安穆如果真如刘迈所说的那样,只怕会直接离开京城,回去广陵和京口那里了。”
桓玄的眉头一皱:“何以见得?这建康城中的同党,他难道不通知了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如果我是这个周安穆,刘迈如果当时就不跟随起事,就会直接杀了他,但这个周安穆,是刘毅的手下,有这兄弟的关系,他不敢下这个手,也无法强迫刘迈起事,所以马上离开。事情紧急,逆谋有泄露的风险,为了保全主谋,只有舍弃在建康城中的同伙,无论刘迈是否泄密,陛下的精力都会放在破解建康城中的反贼这一路上,毕竟,这里是都城,是根本。”
桓玄咬了咬牙:“若是他们的首领,比如刘裕,就在建康呢?那不是直接擒贼擒王了吗?”
陶渊明的眼中冷芒一闪:“若是刘裕亲自来建康,那来找刘迈的就一定是他本人,不会是这个周安穆了,而且如果刘迈当时不跟随,刘裕一定会直接斩了他,这种大事,要的是果决坚定,来不得半点犹豫,更不能有半点泄密的可能,周安穆是小角色,不敢擅杀刘迈,但刘裕是首领,不怕刘毅事后的责难。所以,刘裕绝不会亲自在建康的,这一路,最多只会是疑兵而已,能侥幸得手最好,若是不成,也可以拖延时间。”
桓玄点了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么说来,周安穆是回去给刘裕和刘毅报信去了吗?”
陶渊明咬了咬牙:“一定是这样的,刘裕在京口,刘毅在广陵的江北大营,按刘迈的说法,周安穆已经走了两个时辰以上了,这会儿怕是已经到了京口,再捉刘裕已经来不及了,桓修和桓弘两位将军,只怕是凶多吉少,陛下要做的,应该是赶快控制历阳那里,周安穆想必还没有分身之术,江西边的历阳,只要控制住了,那陛下至少退路可保无虞。”
胡藩在一边厉声道:“陶渊明,你胡说些什么,什么退路不退路的?我十万精兵,还会派几个反贼不成?陛下,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愿意领兵为先锋,讨伐这两个反贼!”
桓玄咬了咬牙:“胡将军忠勇可嘉,但现在朕要听陶参军把话说完。周安穆的事暂且放在一边,你且说,还有一件朕没想到的,是什么?”
陶渊明正色道:“反贼起兵,一定会打着恢复晋朝旧帝,也就是安阳王的名义,陛下只要把这面大旗给管好,就不会给反贼可乘之机。一旦大家发现他们手中没有安阳王,那只怕很快就会散去的。”
桓玄陷入了深思之中,而一边的卞范之冷冷地说道:“以陶参军高见,安阳王司马德宗兄弟,妻妾,子,哦,这个就算了,他没子女,他这一大家子,怎么个管比较好?”
陶渊明微微一笑:“总之不能留在京城,在城中有乱党,万一前方大战,后面让他们绑走安阳王,可就麻烦了。而历阳那里也不太平,最好是送到江州,因为荆州现在在平叛,只有江州,才是现在相对安全的。”
卞范之点了点头,在桓玄耳边低声道:“他这话倒是有点道理,陛下可再试探此人,如果他自告奋勇要主动监护司马德宗,其心可诛,就马上杀了他,另派他人执行,如果他不自已趁机随司马德宗走,说明他还是对陛下忠诚的,以后可留可用。”
桓玄的眉头舒展开,看着陶渊明,说道:“陶参军所言极是,只是这里离江州的郭刺史,足有数千里,现在各地都出了乱党,朕这里又要出兵平叛,不可能派大军护送,你看谁来护送安阳王,比较合适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乱党还没发动,各地的变民也没有蜂起,这个时候通往江州的路上,还是安全的,不用派大军护送,陛下只需派一二信得过的将佐,带几百军士,即可连夜启程。”
桓玄轻轻地“哦”了一声:“陶公难道不想亲自押送吗?此计是你所提,按说你来执行,最是合适不过啊。”
陶渊明哈哈一笑:“陛下,作为您的属下,受您知遇之恩,在这个时候,要做的是在这里跟着您出兵平定北府群贼,为您出谋划策,为王前驱,怎么可以为了区区护送之事而离开呢?我要这样做,跟临阵脱逃的逃兵,又有何异?陶某虽一介文人,但只愿陛下给我一副皮甲,一根长矛,让我当个小兵,为您出战!”
第2121章 生离死别兄弟情
桓玄满意地点了点头,站起了身:“陶公拳拳报国之心,朕深感动,等朕平定了逆贼,必有厚报!”
一抹晨曦透过天边的云层撒下,照在了每个人的身上,全城的公鸡,齐声大叫,桓玄看着天边的朝阳,喃喃道:“天亮了!”
吴甫之带着两千名全副武装的军士,五百骑兵,一千五百步兵,飞快地在建康城的街道上疾驰,所有的军士们,口衔枚,马嘴套着嚼子,马蹄包着厚厚的毡步,在飞快地奔跑着,甲叶碰撞的声音,和军靴踏地的声音,在建康城的大街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协奏曲,而不少刚刚起身的建康百姓,睡眼惺忪地从窗口向外一看,眼见这副光景,全都吓得缩回了屋内,毕竟,一年前的战乱,城中的杀掠,让这些多年未经战火的京城百姓,全都记忆犹新,不少人颤抖着在猜测着,难道,难道又要打仗了吗,这次来的,又是哪路大军?
白雀坊,王氏大院。
王元德已经全副铠甲,在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在他的身边,这个院内,四十余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提刀举槊,坐在各处,或磨刀,或整甲,在作着战前最好的准备,人人的眼中,都闪着坚毅的神色,那是壮士出战,烈士赴死前的那种镇定与渴望,混杂在一起时的表情。
王元德的兄弟王仲德,就坐在他的面前,兄弟两人,相对无言,一抹晨曦,从东方而起,映在了他们的身上,王元德的嘴边勾起了一丝微笑,一边的后院里,突然闪过一丝婴儿的啼哭之声,王仲德哈哈一笑:“大哥,小方回醒了!”
王元德笑道:“这小子,感觉一向准得很,上回还是妖贼来京口的时候,他娘正要临盆,我们无处可走,走急呢,结果呢,这小子就钻了出来,哈哈,他出来的一瞬间,寄奴哥就来了啊。想起来,仿佛就象在昨天呢。”
兄弟二人,放声大笑,而全院的战士们,也跟着笑了起来,刚才的那股子沉默中难言的紧张,一扫而空。
王仲德渐渐地收起了笑容,看着紧闭的大门那里,喃喃道:“只可惜,上次方回出来,大嫂她却…………”
王元德的眼中闪过一道泪光,摆了摆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嫂子用生命护下了小方回,所以,这个孩子对我们王家才这么重要,仲德,你答应哥哥一件事,今天的行动,你别去了,带着小方回,去找寄奴哥。”
王仲德咬了咬牙:“不行,大哥,我们兄弟二人,说好要同生共死,共取富贵,这么多年,从不分离!”
王元德大声道:“这次不一样,仲德!以前我们在战场上,千军万马,总是跟着自己的同伴在一起,没什么可怕的,但这回,我们是九死一生,即使刺杀桓玄成功,估计也难幸免。你大嫂不在,大哥没有给你娶上一门媳妇,现在家里只有小方回一个人,万一我们都死了,他也不能独活,我们太原王氏这一支,就要绝种啦!”
王仲德沉声道:“这也是命,我们兄弟自从选择了这次的建义,就是如此,小方回也是我们王家的一员,这也是他的命!”
王元德摇了摇头:“我只想要你留下这根独苗,仲德,趁着我们现在还没出发,大哥以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命令你,现在带上小方回,马上从地道撤离!”
王仲德的脸色一变:“出什么事了,大哥?!”
王元德喃喃道:“我跟老辛约定过,晨曦一出,他就动手夺门,如果成功,马上鸣宫城鼓角,吸引楚军过去,而我们,则趁机直扑宗庙,现在晨曦出来已经一刻了,鼓角没响,老辛和老童,非叛即败!”
王仲德大惊失色,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哥,既然如此,我们一起走!”
王元德惨然一笑:“你忘了吗?我们是京八同志,这次建义,就是革命,哪有不流血牺牲,就能成功的道理?!我们就算必败,必死,也要在这里战斗到最后,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争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为了寄奴哥和希乐哥,还有长民哥他们争取一丝成功的可能。现在,带着方回,快走!”
王仲德的眼中泪水成行,跪了下来:“大哥,不要赶走弟弟,请派个别的兄弟带小方回走,弟弟在这里跟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