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7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73节(2 / 2)

大殿之中,很快就只剩下了几个人,桓玄看着站在下首,身上到处裹着绷带,散发着浓烈的草药味道的胡藩,叹道:“胡将军,前线撤回的兵马,最后还有多少?”

胡藩咬了咬牙:“江乘和罗落桥两战逃回的溃兵散卒,在覆舟山和蒋山的集结点报道的,一共是两千七百四十三人,也就是说,三大营的一万三千多精锐,回来的不到三千,这两战,我们的损失真的很大。”

桓玄的脸上肥肉跳了跳:“该死,朕自起兵以来,全靠三大营横扫千军,无往而不利,这次一战,算是全完蛋了,朕早就说,刘裕极擅用兵,勇冠三军,没有绝对的优势,最好不要轻易跟他拼命,最好是以大军扼守要道,以逸待劳。可你们呢,一个个只想贪功冒进,不听朕言,现在如何?”

胡藩单膝下跪,沉声道:“是末将的责任,请陛下按军法处置末将,末将也愿意领兵再战,一雪前耻!”

桓玄叹了口气,摆摆手:“罢了,胡将军,你也尽力了,现在重伤而回,再上战场不合适,你和回来的将士都是忠勇之士,这回决战,朕连宫城的御林军也不留了,全部上阵,这宫卫之事,就由你来负责吧,有你看守朕的后宫和百官的家属,朕放心。”

胡藩的眼中泪光闪闪,重重地行了个军礼:“陛下如此信任罪将,罪将,必粉身碎骨回报。只是刘裕现在气焰正盛,正面迎击,绝非上策,还请陛下千万要忍一时之气,在覆舟山扎营固守,以待各路援军。”

桓玄的眉头一皱:“好了,胡将军,你累了,先去歇息吧,这决战之事,朕与其他的将军,还有卞侍中他们好好商量一下。”

胡藩叹了口气,行礼而退,桓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嘴角边勾起一丝冷笑:“他的胆子,豪气,都丢在罗落桥了,这就是朕不能让他参与军议的原因,败军之将,果然不能言勇啊!”

卞范之正色道:“陛下,请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胡藩的话,他绝非胆怯懦弱之人,这时候跟你说的也是肺腑之言,我们虽然兵力有优势,但一半以上是北府和西府降军,可不可靠很难说。虽然他们的家属在建康城,但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看管他们的家人,这一仗是不是要打,我们最好再商量一下。”

第2182章 婷云出场斥智囊

桓玄的脸色一变:“怎么了,敬祖,你也不主张迎战?”

卞范之叹了口气:“是的,正如胡藩所言,刘裕现在连战连胜,气焰正盛,我军名将阵亡,锐卒战败,军心现在动摇,建康城内的这些个世家高门,也有可能再次见风使舵,现在我们的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主动迎战,那会把这些家底也全部送掉,以后即使回到荆州,也很难再翻身了。”

桓玄咬着牙:“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要投降刘裕,自去帝号不成?”

卞范之摇了摇头:“不,这当然不行,陛下既然登上了帝位,就没有回头路,成王败寇,就是这样的残酷,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暂时退出建康城,以大楚军队护送北府军和西府军将士的家属回荆州,然后让北府军和西府军断后,与刘裕对抗,这是上策。”

桓玄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你是要朕不战而逃,把建康给放弃?敬祖,你今天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出这种馊主意?!”

卞范之叹了口气:“这个办法听起来难以接受,但恐怕是陛下唯一的正确选择了。刘裕兵锋正盛,如果我们用楚军来对抗,且不说胜负如何,损失必然惨重,一旦失去了能弹压北府军和西府军的兵力,那刘裕要是让这些降军倒戈,我们可能连荆州都回不去了。陛下的大业来之不易,荆州才是我们的根本,这回我们的教训就在于建康城并非我们的地盘,想要强行控制,就会引起刘裕这些人的反弹,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那些建康的高门世家,也会有各种小动作,比如王谧,这家伙今天称病不来朝,不就是开始留后路了吗?”

桓玄咬牙切齿地说道:“国难当头,就能看出人心了,王谧敢跟朕耍滑头,哼,朕先灭了他全家,也算是给这些墙头草的一个警告!”

卞范之脸色一变:“陛下,万万不可,这时候千万不能再逼反城内的高门世家了,建康我们可以退一次,以后还能回来,刘裕毕竟丘八出身,无人理政,又死抱着那个夺世家土地,把吴地庄园里的田地,粮食,人力收归国有的想法,必然会跟这些高门世家起了冲突。现在黑手党覆灭了,吴地的庄园,可以说是无主之地,桓氏宗室和元从功臣还没来得及控制多少,这反倒是好事,丢出这块肉骨头,让丘八和世家们去咬,正好可以给我们喘息之机啊。”

桓玄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嗯,这个办法听起来倒是不错,只是,只是朕作为天子,拥有重兵,居然输了一些先头的战斗就要迁都逃跑,就不怕人心动摇,无人再追随朕了吗?”

一个清亮的女声从殿后响起:“陛下说得很有道理,这个时候,我们绝不可以撤离京城!”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后殿,只见刘婷云一身凤冠霞帔,皇后打扮,从后殿的屏风后快步而入,甚至没有一个婢女跟随,她柳眉倒竖,杏眼含威,对着桓玄匆匆行了个礼,然后就对卞范之怒目而视!

卞范之等人对着刘婷云行了个礼,脸上却是一副不以为然之色,桓玄叹了口气,说道:“皇后,这是在议国事,大楚的规矩你也知道,后宫不可以…………”

刘婷云冷冷地说道:“陛下,臣妾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后宫,只知生儿育女,和女人斗来斗去,您可别忘了,咱们夫妻这么多年,为什么臣妾大多数的时间都要留在建康,您要我为您的帝王霸业奔走的时候,可没说不可以干政吧。”

刘婷云说到这里,转头看向了卞范之,冷笑道:“卞侍中,你说,陛下的江山,大楚的军国之事,本宫是不是有资格发表一点意见呢?”

卞范之抬起了头,看着刘婷云,说道:“那请问刘皇后,您现在是以大楚皇后的身份,还是以京城中的世家推出的代表身份,在这里跟微臣说话呢?”

桓玄咬了咬牙:“卞敬祖,虽然这是私议,但你对朕,对朕的皇后,也太无礼了吧,如果是在朝会上,朕现在就可以斩了你!”

卞范之朗声道:“灵宝,你想杀我是你的权力,但现在事关江山大业,这些礼节就先拿一边吧,皇后既然这样否定我的建议,那应该有足够说服我,说服你的理由,时间紧迫,军情如火,请快点说吧,你说得有理,我当然会遵从。”

桓玄叹了口气,看向了刘婷云:“敬祖说得有道理,你有话快说,这时候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刘婷云沉声道:“我刘家并非京城一流世家,但以前我跟王妙音关系好,所以也算是跟谢家能搭上关系,后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跟王妙音反目,这么多年不敢见他,但是也因此,我转而跟其他的不少世家发展了关系,一部分是我刘家在建康几十年的旧人脉,另一部分,则是我夫君的威名,也引得不少家族主动来投,尤其是以前给王坦之,谢安这些高门大世家压得透不过气的中小世家或者是大世家的庶流,比如,王谧,王珣家族,郗家,庾家都和我关系不错。陛下能成就大业,当初进京之时,这些家族也是主动通过我来向陛下表达了效忠之意,这些事情,卞侍中难道忘了吗?”

卞范之沉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灵宝兵势正盛,刘牢之举全军投降,谁都知道他入主京城不可阻挡,至于平时,那不过是两边下注,谁也不得罪的结交,并不是可以托以身家性命的。就好比皇后你说的王谧,现在不就是称病不来,准备弃我们而去了吗?”

刘婷云笑道:“若是他真要弃我们而去,那就会直接逃离京城,去投奔刘裕了,卞侍中,我在建康几十年,对这些世家高门的想法,再是了解不过,他们从内心深处,是绝不可能接受刘裕在他们之上的,这就是世家的尊严和骄傲,你明白吗?”

第2183章 降军断后主力撤

卞范之胀红了脸,大声道:“卞某虽然不才,但好歹也是开国忠臣之后,我卞家在大晋一代,虽然不是王,谢这样的顶级世家,也没入过黑手党,但也算得上是百年世家,难道这些道理,我还不明白吗?我就是因为太了解这些世家墙头草,两面三刀的本性,才极力建议要撤出去的。皇后,这事关大楚,事关你夫妖的性命,来不得半点侥幸和赌气。如果我们在前方作战,这些世家在城中反水,到时候你将如何自处?”

刘婷云哈哈一笑:“只有我们摆出决一死战的样子,这些城内的世家才会保持忠诚,我前面就说过,他们不可能内心里真正地接受和承认刘裕的,更不会接受那些京口农夫。但是,如果我们不战而退,这些人就会有别的想法,可能会转而支持刘穆之这样的士人出任台面,或者,是让王谧这样的人出头为刘裕打理朝政,你所设想的京八党和建康世家会二虎相争的情况,不会出现的。他们只会联合。”

卞范之冷冷地说道:“不,他们会争斗,因为刘裕要的是彻底掌握天下的土地,人口,为了他的那个北伐梦,这次起兵,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想要的,陛下都可以给他,但他还是反了,为什么?因为他不信任任何别人的承诺,只相信抓在自己手里的权力,我们如果退回荆州,只要有我们现在的实力,就算不能马上反攻建康,也至少可以自保无忧,刘裕不能从我们手上抢夺土地钱粮和人口,就只有去占吴地的,这就必然会让他跟这些建康的世家起了冲突,到时候我们再施点计谋,挑拨京口丘八和世家子弟的矛盾,那他们一定会掐起来的。”

刘婷云微微一笑:“就算掐起来,也一定是在消灭了我们之后的事,因为刘裕绝不会给我们第二次东山再起的机会,就象当年的王敦之乱,苏峻这样的流民帅和王导庾亮这样的大世家,暂时可以放下一切矛盾,先灭了王敦,然后再开战,陛下是称了帝的人,天无二日,刘裕和建康城中的世家只会效忠以前晋朝的废帝司马德宗,万万不会向陛下称臣,只冲这点,他们也不可能在消灭我们之前先打起来。”

卞范之咬了咬牙:“就算如此,我们回到荆州,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们手中,刘裕在京口这里可以如鱼得水,但真要他过了江州向西,那就是寸步难行。江上的水军是我们的天下,而陆地之上,我们可以水陆连营,进可以水军弓箭助战,退可以舟师袭其侧后粮道。”

“如果刘裕不能速胜,那我们就有跟建康城中世家再次合作,让其在刘裕身后发动致命一击的可能,比起现在这样把所有的力量投入这一场没多少胜算的赌博之中,要强得多,好得多。陛下,这军国大事,你应该相信我的判断,皇后她只考虑和世家的关系,却不懂军政之事,若是赌上国运,悔之晚矣啊!”

一边的何澹之突然开口道:“陛下,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桓玄的眉头一直在深深地锁着,显然,他也一时难以决断了,他看着何澹之,沉声道:“何将军,你想说什么,尽管开口直言。”

何澹之正色道:“这次的大战,末将跟刘裕可是在罗落桥打了整整一天,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刘裕也是前军几乎尽没,连他的左膀右臂檀凭之也战死了,刘裕本人也是身受多处创伤,差点就死在皇甫将军手上,要不是檀凭之的那一箭,只怕我们已经胜利了。”

桓玄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现在说如果有何用,事实就是我们败了,他胜了,你想说什么赶紧说。”

何澹之点头道:“末将的意思是,刘裕的损失同样很大,而且他损失的是最精锐,最优秀的老兵,老兄弟,这个损失,不是随便招些民夫就能弥补的。末将以前也是出身北府,在北府军中呆了很多年,而末将手下的那些重盾槊兵,是原来孙无终的中军护卫,按说都不算是老楚军,但我们的忠诚,在这一战中陛下还要怀疑吗?卞侍中总是说北府军和西府军的新附军士不可靠,会谋反,但实际上,末将认为,他们还是忠于陛下的,就象末将和末将的部下,会忠于陛下,一样的道理!”

一边的桓谦满意地点头道:“何将军说得好啊,其实,刘裕这个人在北府军中,影响力只怕是给大大高估了,他没有这么重要,没有真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如果真的能这样,当初为何要解甲归田,为何不拉起队伍取代刘牢之,跟我们打到底呢?当兵的大多数只是吃口饭而已,谁当皇帝对他们有什么区别?刘裕是自己想夺取上位,可普通士兵又能有什么好事?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作乱,不值得啊。现在北府军和西府军的将士,家属尽在建康城中,只要我们能看住这些人,那他们是不会被刘裕说动,参与谋逆的!”

桓玄的神色稍缓,点头道:“这么说来,北府军和西府军的战士,还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对付刘裕是吗?”

卞范之急得一跺脚:“陛下,就算要用他们出战,也一定要用楚军将士在后面监督押阵啊,要不然万一他们临阵倒戈,可如何是好?可是他们的军队数量比楚军还要多,监视他们,城中的家属就无人看管,所以我才给您出了让他们断后,而楚军将士护送着他们的家属撤往荆州的计啊,到了荆州,我们的兵力不足问题就迎刃而解,到时候这些北府和西府军士,也可以分散编组,永绝后患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