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云的脸色一变,沉声道:“陶先生,你这是在嘲讽本宫吗?本宫敬你是一代名士,礼敬有加,却想不到,换来的是你的这般羞辱,蝼蚁尚且偷生,你以为本宫就想死吗?可是现在连陛下都不想带着本宫,只想把升儿从本宫这里带走,那一旦大军战败,本宫断无生路!”
陶渊明摇了摇头:“桃花源里的楚国宗室活了下来,西晋皇后羊献容也活了下来,为什么你就非死不可呢?”
刘婷云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我,我不一样,我跟那刘裕有刻骨铭心之仇,他一定不会放过我的,这中间的过节,你又不知道。”
陶渊明微微一笑:“不就是在邺城的时候你假扮王妙音,害得他们差点反目成仇吗?”
刘婷云这一下惊得从墩上站了起来,退后三步,杏眼圆睁:“你,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娘娘可别忘了,我陶渊明不但是当今名士,也是你丈夫的幕僚,他的很多军机参议,皆出自我手,这些陈年旧事,我也一清二楚。不但是此事,甚至娘娘这时候摆这架式,也无非是做给那些世家的耳目看的,若非如此,我又何必要你摒退左右呢?”
刘婷云咬了咬牙,坐回了墩子上,恨恨地说道:“久闻陶公智计无双,连陛下也一直推崇不已,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也是要来帮着他夺走升儿,把我扔下的吗?告诉你,别妄想了,要么把我们娘儿两一起带走,要么就准备给我们收尸吧。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我会给所有的世家推出去当替罪羊的,到时候生不如死,还不如现在这样一了百了。”
陶渊明微微一笑:“你回荆州,才是死路一条,难道娘娘这样的聪明人不明白这点吗?”
刘婷云睁大了眼睛:“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现在的荆州,比可能要给京八们打进来的建康还要危险?”
陶渊明收起了笑容,平静地说道:“娘娘,这等军国之事,小太子还是不要听到的好,这对他的成长不是太有利。”
刘婷云咬了咬牙,突然一掌击出,正好切在桓升的脖颈之上,这小孩子头一歪,沉沉地睡去,刘婷云把儿子抱在了腿上,沉声道:“你可以继续说了。”
陶渊明点了点头,正色道:“这次如果陛下战胜,那一切好说,如果战败,只怕最后只能带着少数亲随逃往荆州,想想吧,连娘娘都无法带上,更别说将士们了,也就是说,跟着他进建康的十万荆州大军,可能除了桓振,桓石康带回荆州的那三万将士,剩下的七万健儿,只怕都要成为异乡的鬼了。”
刘婷云沉默不语,久久,才叹道:“也就是说,荆湘之地,差不多会村村丧子,处处戴孝,一片哀声。那魂兮归来的招魂之声,会响个不停,是不是?”
陶渊明叹了口气:“正是,我是荆州人,对荆州人的心态最是了解不过,他们不会管什么刘裕还是刘毅,每个江东的人,在他们眼里都是仇人。而这时候他们能在荆州找到的最显眼的荆州人,就是要跟陛下逃回荆州的娘娘了吧。”
刘婷云的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起来:“你,你是说他们会,他们会杀我?!”
陶渊明冷冷地说道:“你既是世家贵女,又是扬州人,逃回荆州后,会给荆州将士看成祸水,灾星,所有人要找一个负责的,出气的,报仇的,总不可能去找陛下吧,那除了你以外,还能有谁?”
刘婷云的眼中尽是恐惧之色,只见陶渊明上前一步,声音变得急促而可怕:“按楚地风俗,如果要杀人祭旗,可是要把这人先扔进大锅里煮成白肉片,再一刀刀割下来,剁成肉酱,然后再洒上各种佐料,然后…………”
刘婷云突然尖叫起来,双手掩着耳朵,大声道:“别说了,不要再说了!”
陶渊明突然一个箭步,几乎是眨眼之间,就冲到了刘婷云的面前,就在她双手上举掩耳的一瞬间,他出手如电,一把就把躺在刘婷云怀中的桓升抢在了手里,在刘婷云反应过来,想要冲上来的时候,陶渊明已经站在了五尺之外,紧紧地抱着还在沉睡的桓升,一手伸前阻止道:“娘娘且慢!”
刘婷云咬牙切齿地说道:“陶渊明,你这个无耻小人,竟然敢这样偷袭,你以为这样就能抢回太子了吗?殿外都是我的人,只要我一声令下,你就…………”
陶渊明微微一笑:“娘娘,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要抢夺太子,就是抢来了我也走不出去啊,只是太子刚才给您这样一惊吓,几乎要从你腿上摔下,我是接着他而已。”
刘婷云咬着嘴唇:“那你现在把太子还给我,我谢谢你。”
陶渊明平静地把桓升放在了脚边的地上,说道:“大人说话,最好不要让小孩子知道,等娘娘听完我的话后,我抬腿就走,你是不是让太子跟我一起出去,悉听尊便!”
刘婷云沉声道:“那你说,我听着。只是你的话,我现在开始都不会信多少了。我这个人最讨厌给人欺骗!”
陶渊明叹了口气:“其实,带不带回太子,与我又有何干。我这次前来,是为了娘娘你,而不是太子。”
刘婷云睁大了眼睛:“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不是为我夫君来取回升儿的吗?”
陶渊明冷笑道:“尊夫是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不过,我以前助他多次成事,却始终得不到他的信任,这次是卞范之逼着我来,一个时辰内,如果我不能带走孩子,他就会要我的命,也会要了娘娘的命,这样的人,值得我效忠吗?这样的丈夫,值得你追随吗?”
刘婷云很想开口反驳,却是无一字可以辩解,只有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陶渊明沉声道:“回去荆州,你一定会给当成替罪羊处死,你丈夫在这里就准备抛下你,就算你跟着跑回荆州,他也不会护着你。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2197章 楚军押阵驱北府
陶渊明目光如炬,口若悬河,一步步地逼近身子在微微发抖的刘婷云:“当年你倾慕桓玄的世子地位和才华,想着跟了他,不仅可以得到爱情,也可以给你刘家找个强有力的靠山,可惜,事实上,你所托非人,这二十年来,桓玄一直在利用你而已,想必当年少女时的种种梦想,现在已经不再有了吧。”
刘婷云终于忍不住,崩溃了,这个可怜的女人,把脸深深地埋在手心之中,失声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摇头道:“可我能怎么办,我还有选择的权力吗?我是他的皇后,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就算是一死,也只能跟着他!”
陶渊明轻轻地摇了摇头,叹道:“刘皇后,人生不止一个选择的,你的好姐妹王妙音,不就可以易容改名,重新换个身份活下来吗?这次对你来说,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呢。”
刘婷云猛地抬起了头:“这怎么可能,还有这种机会?”
陶渊明微微一笑:“事在人为,不过,想要换个活法…………”他的目光看向了脚下的桓升,嘴角边勾起一丝邪邪的笑意,“就得看你肯不肯舍得跟自己的儿子分离了。刘皇后,我得提醒你一句,如果你想继续做桓玄的皇后,在他兵败之后回荆州,那留在建康的你的刘家的家人,兄弟,子侄,可就会给受到诛连了,这阵子你刘家人欺负那些王谢高门有多狠,他们就会加倍地回报的,所以,你以后得另找个有力的靠山才行!”
刘婷云咬了咬牙:“这个孩子,本身就是我被桓玄玩弄的产物,姓桓不姓刘。我对他的爱,也随着我对桓玄的爱一样,烟消云散了,只要能保我一命,我愿意听你的安排!只是,在我彻底相信你之前,我必需要问,我夫君也许会抛下我这个对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妻子,但你如此城府权谋,跟他是一路人,他应该重用你才是,你为何要背叛他?”
陶渊明的眼中冷芒一闪:“就是因为他太了解我的才能,知道我的厉害,所以才会处处防着我,随时要杀我。我不想这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所以,让知道我这些真实面目的桓玄,永远地从这个世上消失,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
刘婷云叹了口气:“你就不怕你这些话,我去告诉我夫君吗?现在他仍然大军在手,未必会输。”
陶渊明微微一笑,盘膝坐了下来,看着外面的一缕初升的朝阳洒下的晨曦:“皇后,还有大半个时辰的时间,不如你我在这里坐着等等,我想,半个时辰左右,城外的决战就会分出胜负了,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应该站在哪边。”
卯时,三刻,建康城外,覆舟山。
桓谦骑着战马,紧张地在阵后来回地逡巡着,在他的面前,是如大海一般,人山人海的军阵,两万北府军将士,在最前方列阵,摆开了左中右三翼,延绵十二三里,完全挡在了覆舟山通向建康城的所有路陉之间。
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三万装备精良的楚军,桓谦自领中军,左翼的殷仲文,右翼的何澹之各自率兵一万,在北府军的身后督战,两千余名楚军的执法军士,则在各自的将校带领下,持着双手大刀,立于北府军的阵列之中。
各队的队正与军官,在大声地宣布着军纪与赏格,刺激着军中的士气,可是与以往不同,这些高声的吼叫,并没有换来一阵阵的欢呼与战嚎之声,任谁看到,都会清楚,今天的这些战士,战意低迷,心存恐惧,看着对面覆舟山上,那漫山遍野的旗帜,那一声声响彻天际的战鼓,想着要面对当世第一战神刘裕,如何不会让他们颤抖呢?
桓谦紧紧地咬着嘴唇,对身边全副盔甲的庾颐之说道:“庾将军,看来陛下还是圣明啊,身在太庙,却对前线军情,一清二楚,想不到刘裕竟然在几天之间,有如此大规模的贼军,我们的兵力一点优势也没有啊。”
庾颐之点了点头:“是啊,我原以为他也就最多几千人,可没想到,这规模,起码也也有三四万贼徒啊,难怪三大营会失利,难怪刘裕敢直攻建康,看来胡藩这家伙谎报军情,或者是他逃命的时候根本没看清楚敌军的数量,真是罪该万死!”
桓谦咬了咬牙:“这时候顾不上他了,先想着怎么打赢这一战吧,贼军气势正盛,又占据了覆舟山的有利地形,我军若是强攻,会损失惨重,最好就是这样列阵相持,等着刘裕来进攻,然后我们以北府军为头阵与之相战,反正打死敌军平外患,打死我军平内乱,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