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04节(1 / 2)

所有军将全都抽剑出鞘,剑指上天,大声道:“建功立业,振我北府!”

半个时辰后,营外,一处荒丘,何无忌与刘道规并肩而立,看着一里外的水师营中,小船正来回穿梭,刘道规轻轻地摇了摇头:“无忌哥,这次阿寿哥回来,真的就这么刺激你吗?大哥绝不是想让他来取代你的,请你不要多心。”

何无忌冷冷地说道:“就算我不这样想,我的部下那些曾经跟随阿寿多年的将士们也会这样想的。再说了,我身为北府三巨头之一,遇到这种大战,也应该身先士卒才是,我们在这里一拖半个月,拖到南燕出兵又退回,不就是因为我们各部都不肯打先锋吗?这回好了,我亲自打先锋,大家还有何话可说。你看,希乐不也同意出兵了吗?”

刘道规叹了口气:“之前我们不出兵不是因为畏敌,而是因为水师战船不够,我这三百条快船也是前天才到的,这湓口不是京口,这里江面宽阔,可以摆开水师,以水战为主,我们北府军陆上无敌,就算一万人马,也可轻松击败当面的三万江州部队,但换成水上,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何无忌微微一笑:“反正打输了也有阿寿的兵马补充啊,没什么的,这些天我们也让北府老兵们演练了不少水战,现在他们也能跳船战斗,并不会象开始时那样遇风浪还会呕吐了。毕竟,我们也是生在长江边的啊。”

刘道规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只有明天尽力一战了,既然出战,就不要想别的,观察敌军弱点,全力猛攻即可,敌军楼船战舰高大,我军如果远程与之对射,那必败无疑,只有操小船贴上去,跳船白刃格斗,方有胜机!”

何无忌笑着摆了摆刘道规的肩膀:“明天我们都上我的旗舰江风号,咱们要做乘风破浪的兄弟!”

刘道规哈哈一笑:“乘风破浪,更破楚贼!”

与此同时,中军帅帐之中,刘毅神色轻松,伸着懒腰,一边的刘婷云换了一身军士的打扮,穿着皮甲,素手轻揉,给双眼微闭,躺在胡床之上的刘毅按摩着肩膀,浅笑盈盈:“怎么样,希乐,你看我这回跟着你出来从军出征,没拖你后腿吧。”

刘毅的鼻子轻轻地抽了两下:“是啊,我们的婷云小姐闻多了我们这些臭男人的味道,自己也越来越臭了,自然不会再拖后腿。”

刘婷云粉面微微一红:“人家可是有十天没有沐浴了,再不打完好好地洗个澡,恐怕要跟你们一样,身上生跳蚤啦。”

刘毅哈哈一笑,睁开了眼睛,看着刘婷云:“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你对我是有真爱的了,或者说,你怕离开了我,就会给我的好兄弟寄奴杀了呢。”

刘婷云咬了咬牙:“明知故问,把我一个人扔在建康,你想我死啊。”

刘毅摇了摇头,坐起身:“可是你这回把褚秀之和褚淡之兄弟带来,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两个世家子弟,连马都不会骑,船也坐不稳,可谓百无一用,褚家也算不得一流高门,我不明白你是出于啥考虑。”

刘婷云微微一笑:“褚家可不仅出过前任宰相褚裒,前任太后褚蒜子。更是现任的琅玡王妃的娘家呢。你所看不上的这对褚家兄弟,虽然不会骑马不会行船,但在会写一些公文之余,更是王妃的亲生兄长呢。”

刘毅的双眼一亮:“我居然忘了这层,对啊,司马德宗是个不知冷暖的废人,可是司马德文却是个健康的正常人,而且颇有才能。如果…………”

说到这里,他突然冷笑了起来:“如果司马德宗突然意外身亡了,他没有子嗣,那司马德文岂不是…………”

刘婷云微微一笑:“这就是我来此的目的,司马德宗和王神爱给桓玄带回江陵了,但晋室诸皇以前的牌位,还有这位琅玡王妃和她的两个女儿还留在寻阳,只要打赢此战,突破湓口,那我就可以带着褚家兄弟,去趁乱找他们的妹妹了,毕竟褚良媛深居内宫,我跟她不熟,就是当面站在我面前,只怕也认不出来啊,有她两个兄弟在,一定可以在乱军之中找到真人的。”

刘毅满意地笑道:“很好,先抢回琅玡王妃再说,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只要保了王妃的命,那司马德文也会感激我们的。这个事情交给你来办,如果取胜,我会派阿蕃亲自护送你去寻阳城的。”

第2302章 楚军战守难统一

刘婷云勾了勾嘴角:“可是,这次大战,你为何要让何无忌当前锋呢?依我看,让那刘敬宣来了后推他上前,岂不是更好?”

刘毅笑着摇了摇头:“阿寿就是寄奴推过来抢功劳的,现在的北府三巨头里,他虽是领头大哥,但毕竟有我和无忌的制约,凡事不能随心所欲,所以,拉来阿寿有助于拉拢一批北府军的老兄弟,但这样一来,冲击最大的不是我,而是无忌,毕竟以前的北府军刘大帅旧部,多在无忌手下,其他人是跟着刘敬宣和高雅之去了淮北,这回刘裕直接让阿寿前来,是想让他打头阵,立大功,弥补建义没有参加的不足。”

刘婷云勾了勾嘴角:“我是女人,不懂军阵之事,但现在你们明明只有一万兵马,对方却是有至少三万大军,而且我方只有小船,对面却是有大楼船,我不知道你们何来的自信,觉得这仗能打赢呢。”

刘毅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因为我们是北府军,天下无敌的北府军。”

湓口,楚军大营。

何澹之的眉头紧锁,坐在帅位之上,而帐下两列,军将分立,胡藩站在右首第一的位置,跟着左首第一的老将郭铨,激烈地争辩着:“郭将军,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等刘敬宣的援军一到,只怕连防住大营,都是难事了。”

郭铨须眉皆白,年过六旬,却仍然是精神奕奕,他哈哈一笑:“就算刘敬宣再来五千人,也不过一万五千的反贼,我们可是有三万大军呢,水陆相连,铁锁横江,难道还怕他们强攻不成?哼,这些天他们不是没有试着来攻打过我们,结果又如何,还不是只能无功而返啊。”

胡藩咬着牙:“那些只是试探性攻击,现在我军主力在楼船之上,是水军,如果北府军得到五千精锐步兵的支援,直接强攻陆地大营,只靠我军的陆军,是难以防住的,若是湓口被突破,我们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郭铨的身边,一个四十上下,黑须红面的大将,正是郭铨的儿子郭昶之,伪楚江州刺史,他冷笑道:“胡将军,你在建康大败而逃,几乎是只身逃回,不也是见了陛下吗?当初就是你和吴将军,皇甫将军极力主张出战,结果三大营一战而没,最后累得陛下不得不西狩,现在又想再来一次了?!”

胡藩气得把头盔都摘了下来,往地上重重一扔:“罗落桥一战,我差点亲手杀了刘裕,就差那一点点,这一次,我绝不能再放过这个机会了!”

何澹之突然大声道:“够了,大敌当前,你们还在这里争吵不休,难道让京八们再次打败我们,你们才安心吗?”

胡藩和郭铨父子狠狠地互瞪一眼,转身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何澹之的目光扫过众将的脸,缓缓地说道:“荆州那里传来的消息,巴蜀的毛氏,趁火打劫,想要借着京八乱党起兵西进的机会,也派军东下,听说巴郡太守柳约之,已经带着一万前锋出发,而那毛家诸将,也在巴蜀征兵,准备联合梁州的兵马东进,所以陛下现在的精力,主要要用在西边,只有等击败了毛家军队,才能来与我们会合,也就是说,少则两月,多则半年内,我们是不会再有援军了。”

郭铨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么久?那,那广州那里的兵马,是不是能指望来援呢?”

何澹之摇了摇头:“更不可能了,广州那里,刺史吴隐之也是刚刚上任,连当地民情都没弄明白,自保都不一定够兵马,哪有余力支援我们?要知道,就在两个月前,他还上奏陛下,说是广州的蛮夷不服王化,纷纷作乱,要朝廷派军去讨伐呢,若不是刘裕起兵作乱,只怕我们江州的兵马,已经在广州平叛了。”

郭昶之叹道:“既然如此,我等更应该坚守不出了,这里是江陵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里给突破,京八反贼会长驱直下江陵,陛下就危险了。”

何澹之摆了摆手:“陛下现在正坐镇江陵,调集各路兵马,准备西上迎击柳约之,就算我们战事不利,也可以进一步撤往江陵,与陛下会合。再说了,这次我们可是得了三十艘大楼船的支援呢,如果打水战,可胜三万精兵,北府军虽然勇悍,但他们只是陆上厉害,这水战,未必就是我荆楚水师的对手。”

胡藩满意地点头道:“何大帅所言极是,这陆战水战,完全是两回事。北府军若是水师厉害,也不会这些年来处处给孙恩的水师打击,既追不上也防不住了,这回他们的战船我也见了,不过是些寻常的渔舟所改装,一船不过十余人,与我们的大楼船,根本无法相比。如果我们继续固守不战,只怕得到了增援的北府军,会直接不顾水路,直接强攻我陆地大营,到那时候,就胜负难料了。”

何澹之笑道:“胡将军所言,深和本帅之心,本帅决心已定,就要在刘敬宣的援军到来之前,将刘毅所部彻底击败。这一战,我们水师决胜,而本帅也已经想出万全之策,包管让敌军中计!”

众将全都眼中发亮,看着何澹之,齐声道:“愿闻大帅妙计。”

何澹之得意洋洋地摆了摆手,说道:“这也是我这回在建康看到京八起事,尤其是看到罗落桥之战时,才想到的妙计,当时刘裕孤身犯险,身先士卒,一个人顶在前面战斗,是以可以激励众贼,虽然兵力与我军相比极为悬殊,但靠了他的这种战斗精神,鼓舞了手下,人人奋勇拼命,而我军的所有主力,也都给他一个人渐渐地吸引到了桥边,这才给了贼军江岸登陆,出我侧后的机会!”

胡藩正色道:“不错,当时就是这样的,可这跟大帅的妙计有何关系呢?”

何澹之哈哈一笑:“这一战,我决定把我的座舰火龙号,放在全军的最前面,象是那刘裕孤身突前一样,鼓舞全军的士气,也吸引敌军的所有部队来攻!这回,我的火龙号,要成为江上的刘裕!”

第2303章 心狠手辣诱敌策

众将全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帐内只有何澹之得意的笑声在回荡着,久久,郭铨才回过了神,正色道:“大帅,请你再考虑一下这个决定吧,主帅座舰要是突前,敌军群起而攻之,怕是周围的诸军来不及救援啊。刘裕那是亡命之徒,加上武功盖世,这才敢这么打,而且他是兵少力弱,只有这样拼命才能最大程度地刺激部下的士气,可是我们兵力是敌军的三倍有余,战舰更是远远强过敌军,不必这样冒险啊。”

何澹之冷笑道:“这一战,我要的不是简单地逼退敌军,这些京八贼,都是双手沾满了我们楚军将士的鲜血,我的两个儿子和三个侄子也死于建康之战,这一战,我要把这些恶贼全部消灭,一个不留,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陛下,对得起死难的将士。要是让刘毅不战而逃,那就是我们的失职!”

胡藩也看不下去了,沉声道:“何大帅,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跟了我多年的兄弟,几乎全死在建康一战,但这不是我们冲动的理由,如果你要全歼当面的北府军,应该是用设伏,包围这样的战法,主帅孤身突前,那是给敌军这种以少胜多的机会,这和兵法不符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