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1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13节(1 / 2)

不到五岁的桓升,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怯生生地站在桓玄的身后,这个平时养尊处优的楚国太子,这会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给人一下子从宫城里接了出来,然后就慌忙地在一片喊杀声中,被父亲抱上了马,一路狂奔到渡口,接着上了这条船,顺流而下,这是这个小孩子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那刀光剑影就在身边,而尖叫和眼泪也多是在路上就已经用光,现在的他,又累又饿,可是看到父皇的这副模样,却不敢开口再发一言。

庾颐之从后面走了上来,对桓玄行礼道:“陛下,现在我们应该是安全了,后面没有反贼追杀。只是,我们赶得太急了,和新安王(桓谦)他们的船失去了联系。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平安。”

桓玄喃喃地说道:“那敬祖呢,他人在哪里?”

庾颐之摇了摇头:“卞侍中在江陵城的时候就跟我们失了联系,可能是陷在了城里,从江风渡上船时,两条船里都没有他。”

一边坐着的一个四十多岁的黑胖中年人,正是桓玄的堂兄,楚国荆州刺史桓石康,冷冷地说道:“只怕,我们的卞侍中,就是这次袭击陛下的主谋!那个行刺的,就是他带来的车夫!”

桓玄的脸色一变,斥道:“石康,慎言!敬祖对我一向忠心耿耿,绝不会背叛我的!”

桓石康冷笑道:“殷仲文以前表现得比他还忠心呢?结果怎么样,看陛下兵败就劫持了王神爱去投奔京八贼了。只怕那卞范之也是打了同样的主意,只不过,他的心更黑,不仅想要手握司马德宗兄弟,更是要陛下的命。陛下啊,臣早就说过,只有我们桓家人,才是血浓于水,是真正的自已人,其他的,都是可能弃我们而去的。因为我们桓氏一族,才是没有退路!”

说到这里,他看着脸色难看,有些惊慌的庾颐之,笑道:“当然,象庾将军这样现在还跟随着我们的,那才是真正的忠良,大难临头,方能看出人心哪。陛下,这回你应该真正地明白,谁才是你真正值得信赖的人了。”

桓玄咬了咬牙:“罢了,不谈这些,你说得对,现在只有我们桓家人才值得信任,只是不知道振儿在这个时候,还会不会认我这个叔父。”

桓石康连忙道:“陛下,阿振是我们桓家年轻一代中最英勇善战的将才,这些年你不在荆州,而我跟他一直相处,深知其心,他是恨不能为陛下效力啊,一直说陛下若用他,必然能效死力。这次大厦将倾,如果您能充分地信任他,放手让他领兵作战,那局势还有挽回的希望,我们可以暂避京八贼的锋芒,转而西上攻取巴蜀,先打下一片基业,再图…………”

桓玄突然来了劲头,笑了起来:“放心,巴蜀那边,我已经早作布置了。修之何在?”

船尾传来一声应诺,一个二十多岁,英姿勃发的军将,披甲而来,正是毛修之,对着桓玄行了个军礼:“陛下,有何旨意?”

桓玄满意地对着毛修之说道:“不错,毛校尉,在这个时候,你还跟着朕,朕从你的身上,看到了毛家的诚意,之前朕和毛家约定的条件,仍然有效。只不过,可能朕这次需要摆驾西川,在你们毛家的地盘上,住上一段时间了。”

毛修之淡然一笑:“陛下是天下之主,想去哪里都行,即使在荆州一时受挫,我毛家的大人也相信,早晚会东山再起的,北府军不可能一直留在荆州,只要他们离开,那荆州,还是陛下的。如果这时候不支持陛下,那刘毅等人一定会顺势继续西进,攻我西蜀,那没了荆州作屏藩的我们毛家,也不会存活多久,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毛家还是明白的。”

桓玄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麻烦毛校尉再跑一趟,向你们家的大人说明一下这个道理,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从蜀中出兵三万,扼守白帝城,而朕会带着桓振所部精兵一万,在白帝与你们会师,白帝是入川的门户,地势险要,只要守住,那北府军就无计可施,甚至,荆州也无法再留了。”

毛修之正色道:“诺,末将的叔祖父毛公讳蕃,卒于宁州刺史的任上,上次和议之时,陛下曾允许他的灵柩经江陵返回建康,料想这会儿也快到了,末将这就出发,也许运气好,能遇到护灵船队呢,正好保驾护航,护送陛下去桓振军中。”

桓玄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去吧,早点回来。”

毛修之对着桓玄行了一个军礼:“我会很快回来。”转过身,跳上了一条挂在船边的小舟,他挥了挥手,带上两三个护卫,升帆划桨,飞驰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第2336章 枚回洲上终没回

桓石康的眉头一皱:“陛下,您真的就这样相信这小毛校尉吗?”

桓玄笑道:“修之在朕落到这步境地时仍然不离不弃,足见忠诚,有什么不可信的。再说,上次谈判就是靠他在中间穿针引线,现在我们就这一船人,连水匪盗贼来袭都对付不了,如果有毛家的护灵船队帮忙护驾,也能让我们早点平安到桓振那里,石康,你就不要太疑神疑鬼啦。”

说到这里,他的心情很不错,转头看向了桓升:“升儿,刚才父皇忙着国事,冷落了你,怎么样,你现在感觉好点了没,饿不饿?”

枚回洲西,十五里,枚回渡。

一支由二十余条中等黄龙舰组成的船队,静静地停在这里,舰上的人都身着皮甲,外面罩着黑白色的孝服,而一面在夜空中高高飘扬在中间最大的那条主船上的大旗,分明写着一个“毛”字,也同样只有黑白二色,显然,这是一个运送着身份高贵的死者灵柩的船队,而船队的主人,分明姓毛。

毛修之就坐在这大船的船舱之中,一脸兴奋,对着其他三个全副武装的军将,说道:“费参军,佑之,冯都护,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桓玄现在就只有一条船,加起来不过二十余人,连一船的护卫都没有,而那船后面还拖着他那装着字画的小舟,一眼就能认出,算起时间,明天辰时,就会经过这里,枚回枚回,就叫他有来无回!”

那个被称作佑之的,则是毛璠之子毛佑之,这回他是作为孝子,扶父亲的灵柩回去安葬的,毕竟毛家的祖坟都建在建康,他有些迟疑:“可是,我们明明是和桓玄暗中结盟,就这样下手,恐怕…………”

毛修之叹了口气,看向了坐在左首,四十多岁,一脸精明强干的参军费恬,他也是毛璠生前的头号助手,曾经在毛球的手下征战多年,甚至被视为毛家的大总管,这次,由这位重量级的人物亲自押船,显然也不是扶灵回乡这么简单,在这个船队中,真正具有决策权的,正是此公。

费恬缓缓地说道:“上次的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毛家一向忠于大晋朝廷,世代忠良,怎么会和篡国逆贼桓玄为伍?只不过巴东太守柳约之兵败,白帝城不稳,巴蜀有门户洞开的风险,现在毛家的大军主力远在梁州,来不及回防,要是桓振趁势进攻,那益州和成都就危险了,所以璩公(毛璩,现在毛家的掌门人,益州刺史)才假意与桓玄谈和,就是要拖住此贼,等到西征军大军杀到,梁州部队返回,再一举两面夹击,为国除贼!而我们这回的使命,也有刺探这一路上楚军的部署和情报,为大军探路。”

毛佑之瞪大了眼睛:“这么重要的事,怎么我不知道?”

费恬正色道:“这是你伯祖父的密令,只向我一人下达,这回我们出来前,你伯祖父曾经跟你交代过,关键时候,可以由我便宜行事,现在你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吧。”

毛佑之点了点头:“明白了,只是,先父大人的灵柩在此,带着它与贼人作战,恐怕…………”

冯迁哈哈一笑:“佑少爷不必担心,我们这回出来了三十条船,有二十条对付那桓玄足够了,少爷到时候只需要留在渡口,十条船保护你,我等灭贼成功后,你再继续前进便是,万一我们作战不利,半天之内没有回来,你就可以迅速地返回益州。不过,请记得上岸,走陆路,因为这里西去五百里,西陵一带是桓振的大营,走水路会给此贼截杀。”

毛佑之松了口气:“那就有劳费参军和冯都护了。佑之很想参与此战,但护灵更重要,我会在这里为你们祈祷,助你们除贼顺利的。”

冯迁看向了毛修之:“修少爷,你这几年在建康,跟刘裕刘大哥可曾熟悉?”

毛修之笑了起来:“寄奴哥当年宿卫宫中时,可是我们的老大哥呢,跟我们成天谈天说地的,当真是盖世英雄,对了,他跟我提起毛家兄弟,蜀中豪杰时,还特意提到了冯都护你呢,说当年跟球伯祖和你同在铁匠营中的往事,记忆犹新,要我见到你问好呢。”

冯迁的眼中闪过一道得意之色:“难为寄奴了,事隔多年,他已是名震天下的大英雄,还记得我这个当年的穷兄弟,冲着这个,我也得给他送上一份大礼,桓玄的首级,我一定要亲手取下,献给他!”

费恬笑着拍了拍冯迁的肩膀:“冯都护,你可是我们蜀中第一勇士了,这回就让天下人见识一下,我们巴蜀男儿的厉害!”

毛修之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要防着桓振,这人可是真的厉害,要是真让桓玄逃掉了,跟此人合流,那我们巴蜀可就危险了。”

费恬正色道:“桓玄一死,桓振就没了名份,手下必然星散,他一个人就是再厉害,又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所以,这一战,必取桓玄首级,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毛修之一指那舱中的沙盘之上,江陵方向而来的一条孤零零的小船:“桓玄现在一直抱着他那小儿子坐在船头,一看便知,假不了。明天开打前,我先去喊话,最后一次确认他在船上,如果桓玄不出来,你们千万不要出手。”

费恬点了点头:“按你说的办!”

第二天,已时。

枚回洲的江面上,二十条黄龙船,全都升起了大晋的旗号,战鼓声咚咚作响,喊杀声响彻整个江面,而所有黄龙船射出的弓箭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江中心的一条艋冲小船,这正是桓玄的座舰,小船之上,已经是遍布箭矢,桓石康和庾颐之的尸体,给射得跟刺猬一样,各自倒在前后的甲板之上,而二十多个护卫,也都倒毙在他们的身边,血流遍地,船舱之中,一个孩童稚嫩的哭声在响着:“父皇,你醒醒啊,你醒醒啊。”

第2337章 斩草除根绝人情

冯迁一身盔甲,威风凛凛,站在一条黄龙船头,他一挥手,箭雨停歇,他的座舰搭上了这条艋冲小船,而他本人,提着大刀,直跳上船,一刀就劈开了船舱那虚掩的门,只见万盖和丁仙期这两个伶人的尸体,背上尽是箭枝,那是他们以身护卫桓玄时所中的箭,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让桓玄现在还能喘气,只不过,这头肥猪一样的皇帝,这会儿身上也中了十箭以上,血流满身,只有喘气的力气,几乎连动也不能动一下了。

桓升趴在桓玄的身边,他倒是没有受伤,哭啼不止,冯迁一挥手,几个军士冲上前,把桓升抱到了一边,桓玄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哭着给拉走,却只能喃喃道:“终究,终究还是到了这一天。阁下,阁下何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