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羡之恨声道:“可是你居然唆使刘婷云做出这种事,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吗,还能继续合作吗?”
陶渊明冷笑道:“刘婷云跟刘裕的仇深似海,比我深上百倍,对她来说,只要刘裕活着一天,只要王神爱活着一天,她就睡不着觉,那些个布置,是她早就安排好的,可不是我帮她找的杀手,献的毒策,她以为这样可以挑拨刘裕和世家的关系,让刘裕和他的老情人王神爱反目成仇。其实,如果不是她太笨,早早地让刘胖子盯上,这一招,还真是个妙棋呢。”
徐羡之恨恨地啐了一口:“妙他娘个鬼,自以为是,希乐,你这回真得好好管管这个女人,不然以后要闯大祸的!”
刘毅咬了咬牙:“我的女人我回去后会管,想必她现在也知道坏事的严重性了。陶公,咱们得眼光向前看,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我能做什么?”
第2464章 毁人名望假公知
陶渊明淡然一笑:“我嘛,这回出使成功,靠着唇枪舌剑拿下南阳十二郡之地,成了大英雄,可如果大英雄对抗刘裕的新政策,那就能让刘裕之前所有移民江北的布置,顿时就失了人心!”
刘毅的心中一动:“什么,你不想借机加官晋爵,反而要跟刘裕正面对抗?你今天来找我,是想重归我的幕府之中吗?”
徐羡之沉声道:“希乐,现在不能收留此人,他如果这时候公开得罪刘裕,我们收留他,就是正面跟寄奴为敌,加上之前刘婷云的事,那可能你和寄奴会直接起了大冲突,不可收拾啊。”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朱雀大人但请宽心,我没有在这时候挑起北府巨头内斗的意思。现在你们也没有直接跟刘裕正面对抗的实力。但这步棋,是我出使之前就想好的,不然也不会接这个任务。我要的就是先利用刘裕试探我的这次机会,一举成功,夺取名望,然后就可以象竹林七贤那样,以名士的身份表达对刘裕的反抗了,让世人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是有人敢正面对抗刘裕的。二位黑手党的镇守大人,这不正是你们求之不得的事吗?”、
刘毅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之色:“只怕陶公高估了自己吧,以你现在的地位,无官无权,甚至都不能象我家那个臭婆娘可以去连接世家,你拿什么去跟刘裕对抗?”
陶渊明微微一笑:“正因为我无官无权,两袖清风,又是国家的大功臣,所以别人才不会怀疑我的动机,我本可依附刘裕,飞黄腾达,可是我却主动放弃,从此转入山野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为所有世间的不平和百姓的疾苦发声。就象刘裕以前多年,拿自己的性命拼出的一个义薄云天,爱民如子的北府大哥形象,而我要做的,就是毁掉他的这个形象!”
徐羡之的眉头一皱:“想法是够大胆的,只是你拿什么去毁?寄奴掌权以来,可是以身作则,亲政爱民,连那刘穆之也是每天忙于公务,有家不回,京城上下的风气,为之肃然一清,而刁家,王家这些巨贪大恶,被灭门之后,百姓可是拍手称快。只靠陶公的一张嘴,就能毁了寄奴的这些形象?百姓可没这么好欺骗的。”
陶渊明笑了起来:“如果刘裕安于现状,不求对外发动战事,那我自然没办法诋毁他。可是他要移民江北,屯粮备战,就是为了接下来北伐。兵凶战危,还要加重赋役,他刘裕有解放汉人百姓,收复失陷河山的伟大理想,可是升斗小民哪需要这些?你们看着吧,很快,就会有无数的移民的悲惨往事,被官吏,世家地主所逼迫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故事出现,到了这一步,那些给迁往江北六郡的百姓,还有他们留在江南庄园的亲朋好友,还会视刘裕为救星吗?”
刘毅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笑道:“还是你有办法,自古的这些自命清高的名士,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子,实际都是在做沽名钓誉的事情,说到底,还是想要通过打倒现在的执政者,自己取而代之。不过,陶公你应该只是想扳倒刘裕,让我来代替他吧。”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不一向是我们的计划和约定吗?刘裕最强大的力量不是他打仗的本事,而是他几十年来的好名声,让天下人心服。这是你刘希乐打再多的胜仗也无法赶上的,所以你要超过他,就得先超过他的名誉。移民江北的事,你不用赞成,也不要反动,保持中立即可,一开始敢公开反对的,除了我之外,只怕也不会有几个人,但越是如此,就越是显得我的不畏强权,仗义直言,刘裕是不会,也不敢在这时候对我动手的。”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然后,你准备挑唆那些不是太情愿移民江北的世家高门也通过在朝当官的人上书反对北伐,搅黄寄奴北伐的大业,让寄奴心灰意冷,主动让权?”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朱雀大人对你的这位老友还是不够了解啊。刘寄奴可不是遇挫灰心的人,反过来,他本性中的争强好胜会让他越挫越勇。哪怕全天下反对他北伐,他也会独立完成。到时候,我会想办法让南燕或者是北魏,甚至是后秦再次出兵挑衅,攻击江北。而刘裕必然会以此为契机,全面备战北伐,到时候必然会大肆地要求世家高门出钱出粮,要求江北百姓从军效力,到了这步,就是他真正地得罪天下人,毁掉名望的时候了。”
刘毅满意地点头道:“而我要做的,就是这时候支持他去北伐,甚至主动请为先锋,这样逼着他只能自己上,对不对?”
陶渊明笑道:“白虎大人果然一点就透啊。世家高门如果只是屯田江北,还能有占了地的好处,自然愿意,可要是真的北伐大战,那就得他们一下子割肉报国,就是要了他的命,哪个心甘?到时候你们就可以通过黑手党,还有你的好夫人,在世家之间推波助澜,让这些世家高门以各种办法和理由拖延前线的军粮和人力,就象以前谢安阻止桓温,你们的前任们阻止北府军北伐一样,让刘裕的北伐,无功而返。如此一来,刘裕的军功和人望俱失,而希乐你如果能出手平定掉一处国内的叛乱,无论是岭南还是西蜀,那就可以全面反超刘裕,到了这一步,北府大哥和朝中掌权者的易主,就是真正的到来啦。”
刘毅笑了起来,抚着自己的胡须,对徐羡之说道:“羡之,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们几乎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且,也不是我们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去害寄奴,只是他自找!”
徐羡之的眉头还是锁着:“兹事体大,我觉得还是回建康之后,再次召集青龙和玄武,共同商议之后再决定吧。毕竟北伐是大事,事关数万将士和数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不要把这个当成搞阴谋的工具。”
第2465章 荆州刺史当属谁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是你们黑手乾坤内部的事,我不参与,只是提个建议而已。如果你们不想在北伐之后阻止,那就最好在北伐之前,联合世家高门向刘裕逼宫。”
刘毅的眉头一皱:“怎么个逼宫法?你也说了,现在这个移民江北的新政,是得到世家高门支持的。”
陶渊明摇了摇头:“只是谢家和王家带头支持罢了,很多其他家族并不是很情愿,毕竟江北有风险,一个不留神,可能所有的投入都会血本无归,现在对多数世家来说,重建江南的庄园,恢复往日的荣光才是首要之事。如果不是因为刘裕灭了王愉满门,这些世家高门举目无援,也不会如此。”
“但是你希乐哥回去后就不一样了,你挟消灭桓楚的大功回朝,会给很多世家看成新的希望,如果有你发话,那刘裕就不能再独掌大权,这些世家就有胆子敢提出一些反对意见,到时候世家高门在前,我在民间发动舆论,让普通民众害怕北迁,甚至聚众反抗,刘裕要是没法执行这个移民江北的计划,那北伐就进行不了啦,他办不成的事,你刘希乐来办,到时候还是出兵讨平西蜀或者是岭南,那朝中大权,就到你手中啦。”
刘毅看向了徐羡之:“陶公这话,你同意吗,朱雀大人?”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凡事等我们黑手党开了会讨论后再决定,陶公,你只需要按你的计划行事即可,不必管我们。如果你真能弄出一片天地,我们这里也不会无所作为的。寄奴若是肯收回经营江北,与世家离心的政策,那就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战友,明白吗?”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就预祝你们的商议顺利了。”
当陶渊明的身形消失在帐门外后,徐羡之不屑地冷笑道:“希乐,此人不可信,,他千方百计地就是想挑起你和寄奴的争斗,为自己争取利益,世家高门和寄奴现在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移民江北的计划也并不损害我们的利益,我们没必要为了这个去和寄奴对抗。”
刘毅摇了摇头:“只为江北之事,当然不必,如果换了我在寄奴的位置上,也会做同样的事,因为北伐大功,我同样想要。”
徐羡之的眉头一皱:“你所图的,还是那朝中大权,北府领袖,是吗?”
刘毅的眼中光芒闪闪:“我跟寄奴从小斗到大,斗了几十年,谁也不服谁,不就是争个高下吗,以前有谢家帮他,他的运气也好,所以领先我一点,可是现在,我也有自己的队伍,还取得了世家的支持,甚至自己成了黑手乾坤的一方镇守,羡之,你说,我现在有这样的实力,要我再居于寄奴之下,如何甘心?”
徐羡之摇了摇头:“都是兄弟,也可以联手一起创一番大业,何必非要分个高下,以前你害寄奴,他也饶过你了,现在建义成功,正是更要携手共进,北伐建功的时候,又为何要为这个什么高下之分,再生争斗呢?”
刘毅冷笑道:“既然这高下之分不重要,那让我高,他居我下如何,他不是想要北伐吗,我一定会满足他的愿望。”
徐羡之叹了口气:“你也知道寄奴的平生所愿就是北伐建功,但如果是你掌大权,那你可能会跟世家高门作出交易,阻止寄奴的北伐,因为北伐只是我们京口人和刘寄奴本人的梦想,世家大族对此并不热衷,这也是大晋百年来北伐总是无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寄奴现在要牢牢掌握大权,不是为了要压你一头,而是要保证北伐大业,不会再向以前那样受到干扰。”
刘毅沉声道:“我同样不想给人在背后控制和指使,就象这次西征,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杀出来个刘怀肃,差点抢了头功,羡之,咱们都是老江湖了,不会把自己的功业和性命,交在别人手上,就算是寄奴也不行,如果他非要占那大权,那起码也要让出一半给我,咱们平分秋色,各霸一方,自行其事。这样总归公平了吧。”
徐羡之叹了口气:“所以你开始布局,准备要割据荆州,以后成为桓温第二,跟占据扬州的寄奴对抗,是不是?”
刘毅冷冷地说道:“他若不肯分权,又要压我一头,那我出镇荆州,就是唯一能避免我们公开相斗的办法了。所以,我得给陶渊明一点面子,真到了这一天,我在荆州用得着他。羡之,我不是看不出姓陶的心思,就跟我很清楚我家那个婆娘想要什么,但至少现在,他们对我有用。跟寄奴斗了这么多年,我很明白一个道理,你只有拥有足以跟他匹敌的实力,才能成为他真正的朋友。”
徐羡之点了点头:“罢了,不说这些,一切等回到建康以后再开会商议,我们何时动身班师?这荆州的防务,你又准备交给谁?”
刘毅沉吟了一下,说道:“本来荆州刺史是司马休之,但我不喜欢司马家的人,而且这个司马休之和司马荣期一样,都是想重掌实权的司马氏宗室亲王,一个想要荆州,一个想取巴蜀,我和寄奴再怎么掐,也不能让司马氏重新掌了权,这次正好借桓振攻下江陵,他作为刺史弃城而逃,把他赶出荆州,回到建康。至于这荆州刺史…………”
他说到这里,收住了嘴,看向了徐羡之:“你觉得谁来当比较合适?”
徐羡之微微一笑:“按理说,无忌出镇荆州,是最合适的,不过,你这回回去跟寄奴会有一番争斗,他若在外藩,出事后无法调和,还是跟你回去的好。至于道规,恐怕你不会同意寄奴的这个弟弟出镇此处吧。同样,刘藩和刘粹现在无论是战功还是跟你的关系,接任荆州也并不适合。我看…………”
他说到这里,欲言又止。刘毅冷笑道:“不用在我面前提阿寿,我可以接受任何人当荆州刺史,甚至是陶渊明也行,但就是不能接受他刘敬宣。哼,就靠跟刘裕的关系,不立战功,就想现成捡个荆州刺史,让他当,我这辈子也别想再回来了。”
徐羡之深吸了一口气:“那只有最后一个人选了,魏咏之,我们的兔子哥,你应该没意见了吧。”
第2466章 荆州人事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