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52节(2 / 2)

徐羡之的脸色一变:“白虎大人,慎言,可别真的这么来啊。”

刘毅咬了咬牙:“如果面对这种压力,一再退缩,只怕再过个一两年,等刘裕把所有功劳全占了,从世家到庄客们全都归心,然后他再领兵北伐,回来后就会直接夺我军权了,那个时候就是想反抗也没这实力,只能任他宰割,就象桓玄玩死刘牢之一样。我不到最后不会跟他真的起兵大战,但也得让他知道,逼急了我刘毅,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庾悦瞪大了眼睛:“白虎,你不会是说真的吧。我在这里说几句气话,你可,你可别当了真,我们世家…………”

刘毅冷笑道:“行了,青龙大人,只靠你们这些舍不得命,吃不得苦的世家显贵,再斗一万年也不是寄奴的对手。要是我倒了,以寄奴那种解放平民,人人有其田的设想,怕是你们这些贵族子弟,以后连吴地的庄园也不会再有了。现在是我还在护着你们,弄清楚这点!”

庾悦的嘴唇微微地在发抖,很想说点什么,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孟昶和徐羡之对视一眼,看着刘毅,说道:“好了,白虎大人,表现一下态度是可以的,但也不要过了头。我们的关键,还是朝廷大权这块,世家子弟嘛,以刘裕的这种练法,只怕也没几个能呆得下来,最后还是会来你这里。”

刘毅看着庾悦,眉头一挑:“青龙大人,帮我个忙,刚才那个话,不要急着放出去,我刚才也想了下,这样公然地跟寄奴抢人,不是太好,在这件事上,我的优势很大,犯不着用这种手段。”

“你去跟京城各大世家联系一下,就说抚军将军刘毅,这次灭了桓楚逆贼,凯旋回京,缴获了不少桓氏历年来所收藏的诗文书画,有些是珍贵的孤本,比如顾…………”

说到这里,刘毅突然双眼一亮,看向了徐羡之:“那顾恺之和他的那些个画,这回都来建康了吗?”

徐羡之点了点头:“是你格外交代要带来的,荆州没有什么能让建康的高门心动的书法家,文赋诗人,要有也只能算个陶渊明,可是这顾恺之,却是当世画圣,他的画作出神入化,以前因为他跟桓玄的关系好,一直呆在江陵,这回桓氏灭亡,他为了保护自己的那些个画作,甚至不去逃命,要不是你和桓振不约而同地下达了保护他的命令,只怕他早就会死于乱军之中了。现在桓氏已亡,江陵也不再有可以欣赏他,供养他作画的达官贵人,来建康,也是他的要求。”

刘毅冷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原来只是想带个画圣过来结交建康城中的高门世家,可现在,我倒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庾悦笑道:“这顾恺之虽然一直有官身,也是吴地顾家这个土豪家族的后代,但他自己可是对权力斗争毫无兴趣啊,也一直只是当个散官,领个俸禄,为的是能更好地作画,其人作画成痴,疯疯颠颠的,连我们建康城的世家也人尽皆知,就是因为其狂态,这些年来无人邀请他,也只有桓温这个他幼时的同学才受得了他。你若是指望他能帮你对付刘裕,怕是做梦。”

刘毅微微一笑:“刘裕他自然是对付不了的,但是刘裕的老相好,我们的王皇后,也许只有这个疯子才能治得住。”

孟昶的眉头一皱,刚要开口,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你的意思是,要针对的,不是寄奴,而是…………”

刘毅笑了起来:“不错,他不是刚刚完成那个女史箴图吗?这回带来建康作他画展的主要作品,就是这个女史箴图,青龙大人,你就以我刘毅的名义,在城中最著名的画坊里,连包一个月,作为画圣顾恺之的作品大展,一应费用,由我来承担,而展出的主题,就是那女史箴图!”

徐羡之叹了口气:“你现在就要跟夫人,跟王皇后这样起冲突,只怕…………”

刘毅冷笑道:“那就要看我们的王皇后,是想当班婕妤,樊姬,还是想当贾南风,吕雉了。”

第2494章 北府帅台训公子

京口,北府军大营。

刘裕一身戎装,站在帅台之上,而在台下,则是四百多名身着皮甲,戴着皮盔的军士,只是,这些军士和平时的北府军战士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多数人瘦得跟豆芽菜一样,站在那里,歪歪斜斜的,很多人的脸上还抹着白色的香粉,一阵风来,本应是带着浓烈男人味的这个校场,竟然更多的是脂粉的味道,若是闭上眼睛,恐怕会以为自己置身于秦淮河的十里画舫,而不是北府军大营呢。

孟龙符瞪着眼睛,看着台下的这帮由世家子弟们组成的新军,厉声道:“奶奶个熊,你们不知道今天大帅要亲自来看你们的列队吗?都是汉子,成天涂脂抹粉的,要不要给你们每人发套裙子?”

刘裕轻轻地摆了摆手,止住了孟龙符的继续咆哮,他看向了台下,一张张脸上,有愤怒,有惭愧,更多的则是一种无奈之色,他的目光从这些人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到了站在前面的谢晦脸上,微微一笑:“谢晦,你为何不象其他人一样,脸上抹粉呢?”

谢晦大声道:“谢某既然从军,那就要立身许国,白粉涂面,香膏抹身,这是我们世家子弟玩名士风流时的那套,我既然穿了这身军装,那就要成为大帅这样的铁血男儿,自然不能再象以前一样。”

刘裕微微一笑,看向了站在另一边的傅亮:“那傅亮,你又为何要抹这些粉末在脸上呢?”

傅亮正色道:“军规里没有说不能涂脂抹粉,而大帅曾经说过,军中最需要的就是团结,是跟大家保持一致,世家子弟涂脂抹粉的风气,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可解,既然大家初入军营,一时难以割舍以前的作派,那最好就不要强行地跟从军已久的北府军将士完全一样,毕竟,卑职现在是在世家子弟们组织的新兵营中,而不是在大帅的幕府中当参军。”

刘裕哈哈一笑,点头道:“二位参军,说得都很好,但要我说,本帅更倾向于傅参军的说法。”

孟龙符的脸色一变,讶道:“大帅,你…………”

刘裕摆了摆手,制止了孟龙符,他威严地看着台下,不少世家子弟们的眼光中,变得热切起来,刚才的那种迷茫与畏惧截然不同,都眼巴巴地看着刘裕,刘裕干咳了一声,沉声道:“诸位,都是我大晋世家高门的子弟,你们有的姓王,有的姓谢,有的姓庾,还有的姓张,姓陆,姓顾。你们的每个家族,都是大晋的名门,你们的祖辈,都有为大晋立过大功的人,名垂青史,为万民所影仰。”

不少人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可是刘裕话锋一转:“但是,那些都已经是过去了,你们的祖辈的功劳,是他们自己的,虽然可以福泽后代,但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明白,大丈夫当功名自取,而不是仰仗先人。就是因为有一段时间,大晋的有些世家子弟,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甚至为了一已之私,祸乱国家,这才让江山倾覆,黎民受苦,最后不仅自己身死族灭,还败坏了祖先的名声,这样的人,如王氏,如桓氏,如刁氏,诸位当以此为戒,勿要走其旧路。”

谢晦大声道:“大帅说得好,我等必不重蹈此辈覆辙!”

一片宣誓效忠表忠心之后,刘裕平静地说道:“各位,你们肯舍弃安逸的生活,放弃家中的美食,宠姬,家人,以贵胄子弟的身份从军,我很感动,也很欣赏,这说明我大晋的世家子弟,还保留着祖辈的进取之心,你们祖先的热血正在你们体内复苏,只要有一不怕吃苦,二不怕战死的决心,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不辱没祖先的名声,建立自己的功业。这点,如果连我们京口农夫们都能做得到,你们这些贵族子弟,也没有理由做不到!”

傅亮大声道:“从军报国,光宗耀祖!”

几百个嗓子同时把这八个字吼了几遍,虽然中气还是一如既往地不足,几乎响了一下就语调消散了,但原本香气扑鼻的那种场面,也多了几分男儿本色。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这股子气势很不错,这里是北府军营,就是要锻炼出真正男子汉的地方,各位以前长于琴棋书画,诗文歌赋,对于体力方面的训练,欠缺一些,所以,为了让各位以后能跟上大军,从军报国,我们需要安排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不然的话,大家空有一番报国之志,却是没有报国的力量,那就太遗憾了。”

“这次的军训,会持续一个月,一个月后,本帅会回到这里,安排一次考核,如果各位能在一天之内,全副武装地徒步往返三十里,在太阳下山之前回到这面帅旗之下,那就可以留在我的镇军幕府之中,以其文才,各任军吏之职,不过,要想建功立业,起码得跟得上大军的速度,六十里,是我们北府军一天行军的最低距离,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那也不必留在我的军中,因为,我刘裕的军队,每个人都得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人都不能拖后腿。”

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大帅,一个月后,如果达不到日行六十里的成绩,是不是就不能留在军中了呢?如果想要继续训练,可不可以继续留下来?还有,如果骑马能日行百里,可不可以?”

刘裕看向了声音的来处,只见一个三十左右,黑瘦矮小的年轻人,穿了一身绛色皮甲,一双眼睛,闪闪发光,他笑了起来:“原来是张邵啊,你不是来我幕府的第一天就随我骑行了百余里吗?按说不必参加这次军训考核。”

张邵大声道:“既然是所有人参加的军训,那我也没有理由缺席,尤其是这么多世家子弟中,有些是我的好友,比如王弘,王华他们,我有责任帮他们通过这次的考核。”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声道:“很好,同袍互助,是我北府战士优秀的传统,不管各位是不是要上阵搏杀,希望这一个月的军训下来,你们都能明白同袍的意义,这次的军训,会是你们人生最宝贵的一次锻炼,我敢保证,因为…………”他突然诡异地一笑:“身体要是好了,下次睡女人也不用磕药了啊。这一个月下来,不管你们能不能留下,起码会成为真正的男人,我保证!”

第2495章 赏画之意画外存

当刘裕回到中军帅帐的时候,人还没进去,一阵肥肥的肉手拍巴掌时特有的那种,带着油腻味道与脂肪抖动的声音传进了他的耳中,他勾了勾嘴角,转身对着身后跟着的孟龙符和刘钟说道:“你们暂且到营外守候,任何人都不要进来。”

掀帐走入,只见刘穆之一人坐在左首第一的席位之上,轻轻地拍着手:“精彩的演讲,寄奴啊,你这慷慨陈辞,鼓舞人心的本事,越来越厉害了。”

刘裕微微一笑,就在刘穆之的对面盘膝坐了下来:“你怎么把张邵也送来了?这阵子你在江北这么忙,谢晦和傅亮这两个高门世家子又要带头军训,能帮上你的,也只有张邵了吧。”

刘穆之摇了摇头:“张邵虽然不是高门世家的子弟,但也是吴地大族,中等世家子,他的父亲可是官至尚书,廷尉,并不是我们这种底层士族出身,你我考虑的是江北移民需要得力的帮手,但在他想来,这是给排除出世家子弟的圈子了,那当然不愿意了。”

刘裕点了点头:“是我们想得简单了些,不过,张邵可是精力过人,身体很好,我观察过他,每天清晨都要早早起床,主动地在附近跑上个十里八里才回来,这点连很多普通的军士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一个文人了。”

刘穆之微微一笑:“这是他多年来的自律了,也许,他一早就有从军建功的心思,所以很注意对身体的锻炼,这两个月受他的影响,连谢晦和傅亮都天天跟着他跑步去了,所以说,我们看重的这几个人,这一个月下来通过那个考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