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微微一笑:“陶渊明至少表面上没有实权,可是我们手上是有兵有权的,殷仲文其实没的选择。而且,我听说无忌对殷仲文这个文坛领袖很是崇拜,上次因为去晚了一步,没有接到殷仲文,还遗憾了好一阵,要是你力推殷仲文出任宰执,那无忌一定会同意的,以京八的规矩,两巨头同意的事情,寄奴也只能照办。再说,首相还是王谧,而副相换成殷仲文,他也不会极力反对。到时候两个副相,一个是我,一个是殷仲文,足以在朝堂上压制王谧的提案了,就算让他继续占着那个位置,又能如何?”
刘毅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这么办吧。只要寄奴在这次的事上不跟我为难,那我也放弃继续跟他作对。不过,陶渊明不是我指使的,他的事,与我无关,这点我要找机会跟寄奴说清楚。”
第2521章 陶公暗访殷仲文
孟昶叹了口气:“这是现在最麻烦的事,你为了意气之争,他为了独掌大权,斗成这样,其实想想有啥必要呢,再苦再难再委屈,能比得上当年桓玄为帝,日夜要担心给诛杀的时候吗?这么多年,枪林箭雨,刀山火海都一路扶持着闯过来了,现在都有了富贵,不需要成为仇人吧。寄奴要北伐,怕给人在后面黑了,所以需要牢牢把握权力,这点你也多少理解他一点,等他打完胡虏,这天下总要文治的,到时候,还是你我的江山啊。”
刘毅咬了咬牙:“哼,能打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大不了,他打他的南燕,我去打我的中原,到时候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孟昶笑着拍了拍刘毅的肩膀:“这才好嘛,跟寄奴好好聊聊,把荆州拿回来,别的事就随他去了,我也去跟刘穆之谈谈这药方的事,你看,以前我也是跟这死胖子一直斗来斗去的,现在也可以握手言和啊。天下这么大,一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权力总是可以分享的。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北府兄弟,不要内斗让外人占了便宜。”
刘毅点了点头:“我去见陶渊明,安排殷仲文的事,其他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孟昶的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那就祝你一切顺利。对了,最近不要让刘婷云再出来,她刚吃了那虫子,估计也是害怕得紧,出来也不太可能帮到你什么。”
刘毅笑了起来:“好了,出来跟你聊聊后,我也得回去哄哄她了。这些事情多麻烦你,希望接下来能一切顺利。不过,寄奴那里要是有诚意的话,你可以给刘穆之带个话,让他把刘怀肃先调离荆州,征还回京,我不希望他再把手伸到荆州。”
孟昶笑道:“交给我吧。”
殷仲文府,密室。
烛光摇动,茶香四溢,照得殷仲文的脸上阴晴不定,他一动不动地看着对面的陶渊明,紧紧地咬着嘴唇:“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刘毅要对我下手?”
陶渊明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上的茶杯,说道:“难道你不知道,自从你救了王皇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跟刘婷云为敌了吗?”
殷仲文恨声道:“可当时你不是这样对我说的,你说只要救了王皇后,那荣华富贵,自不待言,你还说…………”
陶渊明摇了摇头:“世事无常啊,当初你在桓楚朝中,早就身居高位,享尽富贵,那时的你,巴结刘婷云,投其所好,甚至为其专门写的马屁诗赋都有几十篇,我看了都恶心得要吐,但她倒是很受用,若不是如此,你又怎么能当上桓楚的宰相,风光了这么多年呢?!”
殷仲文咬了咬牙:“她跟王神爱的恩怨,我从不参与,这种女人争风吃醋的事,与我何干,我以前在桓楚时对刘婷云尽心尽力,就算我救了王神爱一次,她也不至于对我下手吧。”
陶渊明笑了起来:“殷公啊殷公,你是不是太高估了女人的心胸了?这次刘毅送给王神爱的画你不知道吗?那可是有冯婕妤当熊啊。如果说王神爱是冯婕妤,那傅昭训是谁?这种女人之间争个面子的仇恨,都能在三十多年后报仇,比我们十年报仇而不晚的君子,还要厉害。更何况,她们之间的那个仇,是简单的争风吃醋吗?这世上对女人来说,只有两种仇恨是不死不休的,一种是杀子之仇,一种是夺夫之恨,你自己想想吧!”
殷仲文的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他的声音也变得哆嗦起来:“陶,陶公,你可得救救我啊,当初,当初在建康,是你救了刘夫人,求你,求你在她面前美言几句,就说我当时是走投无路,只能靠着救王神爱而自救,这绝不意味着我投向王神爱啊。我愿意,我愿意为她效忠,为她做事,再为她写一百首,不,一千首赞美她的诗赋!”
陶渊明叹了口气,摇头道:“我说殷公啊,这人呢,可以审时度势,顺应时局,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只会给世人所不齿,那刘牢之就是前车之鉴,本是当世虎将,但一人三叛,何以立于天地之间?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跟了他一辈子的部将说的,最后这些人全都弃他而去,而刘牢之也只能自挂东南枝,你算算看,你之前一叛殷仲堪归桓玄,现在二叛桓玄归王皇后,现在,难道想叛第三次?”
殷仲文整个人都一下子瘫住了,他的脸色惨白,喃喃道:“难道,难道我真的就没有活路了吗?”
陶渊明的眼中冷芒一闪:“你现在这情况,只有一条活路了,那就是以进为退,直接劝进刘裕!以此作为晋身之阶。”
殷仲文一下子瞪圆了眼睛:“陶公,你这是说什么啊,你,你这是要叫我谋反吗?劝进?这可是要灭九族的啊。刘裕可不是桓玄,他对这个,可是毫无兴趣的啊。”
陶渊明微微一笑:“所以我要拉你来这密室相商啊。有些事情,不可以放在明面上说,说了就要掉脑袋,比如,这刘裕跟王皇后那不得不说的旧事。”
殷仲文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哎呀,这个呀,刘裕的那些个风流情事,什么王谢贵女,什么燕国公主,那可是大晋上下,无人不知啊,我听了本来都想给这事写个评书段子什么的,后来想想这些丘八一个个蛮得很,还是算了。不过,自从刘裕公开地娶了那个慕容兰,王神爱也成了皇后,还当了两次,他们之间,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了吧。”
陶渊明不动声色地喝了杯茶:“现在这样,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不过,王皇后现在仍是明艳动人,如同仙女,却要守着一个行尸走肉过这一生,你若是她,能忍得住吗?”
殷仲文张大了嘴巴,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渊明,你,你这是…………”
第2522章 劝进称帝为自保
陶渊明微微一笑:“我的意思是,现在慕容兰已经回了南燕,而且以刘裕执意北伐的性子,两国必有一战,他们不会有未来了,这是王皇后的机会,只不过,大将和皇后,天然没有可能,除非…………”
殷仲文猛地一拍桌子:“除非刘裕学桓玄一样篡位代晋,然后学那些胡虏君王一样,继娶前朝皇后?!”
陶渊明满意地点着头:“这下你应该知道,我为何要来找你了吧。若不是我早看出刘裕有自立称帝之心,又为何要离开他呢?!”
殷仲文坐了下来,经过了刚才的震惊,他现在还有些迷糊,看着陶渊明的脸,不解地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劝进从龙,而要我做这个事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因为我一向只是个性情散淡的人,并不热衷于权力,无论谁当皇帝,若是为了一已私欲,横征暴敛,荼毒百姓,我都不愿意为之效力,我可以现在无官一身轻,归于山野,可是殷公你可以吗?离了荣华富贵,跟我一样自耕自种,每天吃粗茶淡饭,穿平民布衣,这样的生活,你能接受?”
殷仲文勾了勾嘴角:“这个嘛,陶公你是久居山野,能受得了,我殷家累世豪贵,我这活了几十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这种苦,吃不得了啊。”
陶渊明笑道:“所以嘛,你要求富贵,就只有走这条路,我是想当名士,隐士,所以只能暂时为民请命,如果将来刘裕能认清自己的行为会苦了百姓,放弃他那不切实际的梦想,能真正地仁义对民,那我是愿意为之效力的,就象这回,我出使后秦,为他要回南阳十二郡,成就了他的赫赫威名,就是希望他能通过这种兵不血刃的方式收回失地,而不是靠发动战争。”
殷仲文笑道:“这种好事,可一不可再,若不是后秦要跟胡夏大战,也不会答应你的这些条件。其实你自己最清楚,这回有多幸运,要是让你去南燕要求割地,只怕那慕容超会先割了你脑袋。这天下,还是要靠兵马钱粮,一寸寸打下来的。”
陶渊明摆了摆手:“这道理我岂会不知,只是胡虏强悍,以前大晋立国百年,多次北伐,最后得到了什么?除非是胡虏内乱,我们有机可乘,才可以出动王师,吊民伐罪,如此能得到故国百姓的支持,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战果,可现在北方诸胡,内部都还算稳定,若是只靠着强力,与之争战,怕是会重演以前的失败,到时候外战失败,会引发内部的纷争,甚至内战,上次谢玄的北伐失败,最后不就演化成昌道内战,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呢。”
殷仲文点了点头:“我能理解陶公你的想法,这些个武夫想要通过打仗来立功,取得权力,其实又是何必呢,南北分离,长达百年,这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又没有定数,自己过好日子不就行了?只是现在从刘裕到刘毅,他们为了争权夺利,都想把北伐的主导权抢在自己手里,只怕也不好阻止啊。”
陶渊明微微一笑:“所以我需要你去向刘裕劝进,只有你以这个功劳,荣登宰辅之位,那说话才有份量,也只有这时候,才能让刘裕放弃对外征战的想法,能真正地安定内部,如此,则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殷仲文讶道:“这话又是怎么讲?”
陶渊明正色道:“刘裕成天嚷嚷着要北伐,不是他真的有多想北伐,要是他这么痛恨胡人,又怎么会娶了那个慕容兰呢?听说,以前他还在草原上和北魏国主拓跋珪结为阿干呢,也就是兄弟。可见,此人的北伐,也只是个口号,骨子里,还是和桓温等人一样,想要军功上位,一步步地掌握大权。”
“现在的刘裕,已经有了大晋最高的权力,但还没到一家独大的地步,不说跟世家高门的微妙关系,就算是北府军内,也有刘毅,何无忌甚至刘敬宣等人与之势力相去不远,他之所以最近会和刘毅吵翻,就是不肯让出江北,说白了,就是不想把北伐的机会,让给对他威胁最大的刘毅。”
殷仲文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他是想在江北占田圈地,然后高价卖给那些吴地世家,以牟取私利呢。”
陶渊明摇了摇头:“这些是以前世家高门的做法,但刘裕要的,比他们更多,他是真正地想大权在手,当一个实权皇帝,所以,必须要建立不世的功业,至少得灭掉一两个胡人国家,收复一州以上的失地,才能压服刘毅,若是他真的自己现在就登上皇位,那就不会去北伐了,而是会想着,如何巩固权力,那就要解除兄弟们的兵权,安抚百姓,让利世家。如此,天下才可安稳。所以,现在让刘裕当皇帝,是能平息战争,安定天下最好的办法了。”
殷仲文眨了眨眼睛:“你也说了,刘裕没有绝对的实力压过刘毅和何无忌他们,现在他还没有攻灭胡虏的大功,那怎么劝进?没人信服啊。我要是敢这样提,只怕会给刘毅直接当谋反诛杀全族了。”
陶渊明微微一笑:“最想要刘裕当皇帝的,除了刘裕自己,就是王神爱王皇后了,这点,咱们刚才已经分析过。这回刘毅为了保刘婷云,向她出手,以女史箴图逼王皇后交出玉玺,退居后宫,但以她的个性,绝不可能就这样咽下这口气的,她会更加紧地让刘裕登上皇位,压过刘毅,到时候逼刘毅亲自杀了刘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