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68节(2 / 2)

陶渊明正色道:“我没有背叛国家,而是在拯救国家,刘裕并不代表国家,上次出使,是因为我相信他要我做的,是正义之事,可以不动刀兵,不害百姓而取得大晋的失地,可是我错了,他得寸进尺,借着要回南阳十二郡的名望,进一步凌虐皇帝,排除异已,甚至迁移百姓,屯田江北,这摆明了是想继续发动战争,要知道,他是跟南燕有过互不侵犯协议的,可现在却是要准备撕毁协议,大动干戈了,他今天可以背叛南燕,明天就可以背叛和天王达成的协议,甚至连理由都是现成的,就冲着天王收留了桓谦等人,他也可以开战的。”

姚兴叹了口气:“归还南阳十二郡,是我们当时一起犯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弥补这个错误了,这回我让桓谦跟着仇池军队一起去西蜀,其实,我现在也有些后悔了。”

陶渊明的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桓谦入蜀?天王是打算是让桓谦就留在那里,招兵买马,将来反攻荆州吗?可是谯纵又岂会容他?”

姚兴摇了摇头:“所以我后悔了啊,当时我多次劝他不要去,但桓谦执意要走,他说蜀人屠了毛氏一门,跟晋国是深仇大恨,不可调和,当年桓温征服成汉时,也有些旧部留守西蜀,已历数十年,现在在关中,他招不来什么旧党,可去了西蜀,也许有些机会。”

陶渊明笑道:“谯纵不要他的命都算是好的了,毛氏给灭,不就是因为强龙压了这些蜀中的地头蛇吗?而他连强龙都算不上,天王最好还是给杨家下令,让他们如果撤军的时候,带上桓谦回来吧,有这个桓谦在,也许将来还在继续在荆州作乱,反攻晋国的机会。”

姚兴勾了勾嘴角:“好了,现在我兵也出了,你应该满意了,国师说,你会给我足够的回报,那这回报,是什么?”

陶渊明正色道:“这次只要你能挡住刘敬宣的讨伐军,让晋军无功而返,你保住的不仅仅就是一个西蜀了,谯纵对你的效忠于臣服,甚至割点川北州郡,其实都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一战如果不胜,在晋国会产生连锁反应,刘敬宣伐蜀,刘道规副之,这可是刘裕力排众议争取来的机会。”

“刘毅和何无忌对这次的出征都很不满意,要不是刘敬宣交出了手中的军队,何无忌是不会同意的,以京八党的机制,三巨头中两人反对,那就无法进行。所以,刘敬宣如果不胜,最后就是刘毅必然会发难,要求重重地治罪刘敬宣和刘道规,如此一来,就会引发北府军巨头的新一轮内斗,只有他们斗起来,才会无暇对外兴兵,大晋百姓和周围的邻国,才会得到安宁。天王,你说,这战是不是很重要呢?”

第2559章 兵进黄虎不得行

姚兴的眼角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点了点头:“陶公,你这样帮我阻止北府军丘八们坐大,恐怕不是象你一向声称的那样为了救民于水火,关心民间疾苦吧,以先生你的本事,我不相信你会这么单纯。”

陶渊明微微一笑:“让您说中了,其实,天下最好的东西就是权力,他们喜欢,我也喜欢,但他们这些武夫,只会打打杀杀,我压根也看不上,这治天下,还是得靠脑子才行。向来只有才智之士驱使武夫,哪有让武人反过来作威作福的道理?我想通过做他们的幕僚,慢慢地开导,教育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主动交权,可是我发现,这些武夫别的本事不怎么样,争权之心却是比谁都强,不要说让权于才智之士,就是他们自己,都要为了至高权力掐个你死我活,连兄弟之义都不顾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去效力吗?”

姚兴笑道:“那陶公之大才,我很欣赏,你就不考虑来我这里发挥你的才能吗?我们可以再来一段前秦苻坚和汉人王猛的嘉话,成为千古美谈嘛。”

陶渊明摇了摇头:“天王,我们可以做朋友,但最好不要做君臣,王猛毕竟是世居关中,出来做官无可厚非,可我却是在大晋家世百年,先祖就是大晋的开国忠臣,要是我现在来投奔了您,只怕我陶家的百年名声,就全毁了。我们的关系,只能在私下,我助你大秦渡过危机,你助我能在大晋步步高升,这样大家各取所需,日后若是我真的在大晋掌握权力,会和大秦世结盟好,永为兄弟之邦的。”

姚兴笑着摆了摆手:“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也许陶公在大晋掌握大权之时,我早就死了呢。罢了,咱们只谈当下,至少这次,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不过,你最好不要在我这里留太久,听说,刘裕和刘毅,都开始怀疑你了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是早晚的事,不过,我来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他们追踪不到我的行迹,只要天王能帮我保守秘密,我就是安全的。”

姚兴点了点头:“放心,我们会做长久的朋友,你的秘密,我会帮你保守的。不过,我希望你能帮我做一件事,就是再走一趟西蜀,帮我劝桓谦他们回来,可以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蜀地我会去走一趟的,虽然有了天王的援军,但北府军毕竟战力强悍,刘敬宣和刘道规又是身经百战的帅才,现在虽然相持,但未必能守得住,我还得想办法去帮帮谯纵才是。这回仇池王杨盛派了侄子杨保宗为将,他们听你的军令吗?”

姚兴微微一笑:“仇池杨氏,本就是叛服无常,在晋国和我们秦国之间同时接受官号,这回我是给了他们三十万头牛羊,才诱他们出兵援蜀,而谯纵也答应事成之后给他们一百万石军粮的酬谢,还允许他们去巴西郡放牧屯田,这仇池兵马,骑兵不少,但是缺乏纪律,只能壮壮声势,真要打起来,恐怕连杨保宗自己也无法号令全军,因为,这些军士是来自各个部落,只听自己酋长的。”

陶渊明的眉头一皱:“蜀兵虽然听话但战斗力不行,仇池有步骑,可是缺乏纪律,看起来得尽量避免与晋军野战,不然一战而溃,不可收拾,天王,我这就动身,战事未定之前,桓谦应该是安全的,我会劝他回来,但你不要抱太大希望,这个人我了解,他是不会轻易听别人建议的。”

姚兴叹了口气:“如果实在带不回来,帮我劝劝谯纵,让他留桓谦一命,或者是看在我的面子上,送他回后秦,不然下次他要是再有麻烦,我可未必会出兵相助了。”

陶渊明的嘴角边勾起一丝笑容:“包在我身上。”

五天之后,成都南,五百里,黄虎川。

一条不算窄的内河,在这里汇入涪水,正是名为黄虎川或者是黄浒水的这条支流,从长江三峡入川,向来是有三条水路,分别称为内水,中水和外水,而黄虎川,则是内水的一条支流,如果过了这里,再向前百余里,则是著名的彭模要塞,从这里下船,可以直接奔向成都,一路之上,几乎无险可守。

但是现在的黄虎川,两岸却是有着几十里的连营,靠着两条大河的交汇处,可以把从南边的水路而来的晋军水师牢牢地挡住,除非强行突破这几十里的连营,不然再也不能向前一步,而依靠了两边的高山与大河,又使这里成为天然的要塞,即使是强悍的北府兵,想要正面突破,也得先越过大河,再强攻河岸之上的连营,并不是容易的事。

陶渊明站在一边的山巅,与黑袍并肩而立,一边看,一边捻须点头道:“果然是营寨坚固,充分地利用了这山势与地形,蜀军中没有这样的厉害人物,一定是师父您的手笔吧。”

黑袍的眼中闪过一丝得色:“蜀军大将候晖,阳昧曾经被我所救,上次发动兵变,也是他们听我命令行事,现在谯纵虽然让谯明子,谯道福等谯氏宗亲领兵,但候晖和阳昧作为宿将,仍然有自己的势力,他们提前赶来此处,布置了营寨,挡住了刘敬宣的第一波突击,可以说,现在的大局,已经基本上稳住了。”

陶渊明笑道:“那是师父神机妙算,没有给刘敬宣分兵外水的虚张声势所迷惑,论起用兵,他仍然不是你的对手。”

黑袍摆了摆手:“那是因为毛修之的部下里,安插了我的人,这小子报仇心切,一路狂突,没有做到隐秘潜行,这才让我判断了行踪,这回刘敬宣要是败,就是败在这小子手中。如果他真的舍得把毛修之当后卫,恐怕我现在也拿不准他的攻击方向呢。”

陶渊明点了点头:“师父,现在刘敬宣的大营里十余天都没有动静了,你说,他们会不会故意示弱,然后突然袭击呢?或者,是分兵他处,比如去中水或者外水,然后偷袭成都?”

黑袍笑了起来:“不会的,因为,他们现在营中粮尽,又是疫病横行,别说进攻,只怕,想要退回去,都不是易事啦!”

第2560章 心有不甘亦退兵

黄虎南,北府军大营。

帅帐之中,一片此起彼伏的咳嗽之声,即使是在这帐中的诸位顶盔贯甲的将校之中,也难掩他们那发黄的脸色和失神的眼神,帐内一角,一个小炉之上,正煎着药,浓浓的药汤味道,更是刺激着这帐内所有人的嗅觉,让他们更是咳得不停了。

刘敬宣的脑门上绑着一条药带,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草药的味道,本来如同熊虎的一条大汉,这会儿也是脸色腊黄,眼窝深陷,主帅尚且如此,余者更不必待言,任谁看了他一眼,都会感慨不已,继而为大军的命运深深地担心。

刘敬宣的目光,从帐下的诸将们脸上一个个扫过,时延祖,文处茂,鲍陋,最后落到了毛修之的脸上,长叹一声:“修之,今天还是无法破敌吗?”

毛修之咬了咬牙:“兄弟们都尽力了,今天还能起来作战的士卒,已经不到三百,敌军又是连夜挖了三条壕沟,我们只填了最外面的一道,就给乱箭逼回,还请大帅责罚。”

刘敬宣长叹一声:“时也,命也,本以为这回温祚的疑兵出外水,我军主力出内水,可以一鼓作气打下成都,可没想到,居然有叛徒细作报信,让敌军早早地作了防备。看起来,是老天不想让我们立功啊!”

鲍陋跟着一声长叹:“我早就说过,西蜀征伐,急不得,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稳扎稳打,小毛将军报仇心切,一路猛冲,却不留意军中有细作趁机泄露了我们的意图,当初你一直怪我不肯助你出兵报仇,说我是老朽无用,可你哪知道,我是因为当年儿子也跟你一样,想要立功,最后中了埋伏,差点还坏了镇军的大业,这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毛修之满脸愧色,一下子就跪到了地上,脱下头盔,哽咽道:“大帅,这次一切的责任,都在末将身上,御下不严,没防住奸细,攻击太快,暴露了大军意图,还请将我军法从事,以谢全军!”

刘敬宣摇了摇头:“事到如今,处分你也是无用,敌军之中,看起来有厉害人物在指点,以蜀军的能力,断然不至于在这黄虎就布下如此连营。如果有这个本事,也不会是战力一向弱小的蜀人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刘道规,看起来是这些人里气色最好的一个,他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一般守内水会在彭模,但彭模虽有要塞,周围却是有大片良田,我们这回出兵,也作好了在彭模大战的准备,即使不能一举破敌,起码也可以收割附近的粮食,就地扎营对峙以待后续。可是这黄虎,周围都是高山大河,没有人烟,就是我们想要就地征粮,也是不可能。蜀人一向追求安逸,不愿意来此艰苦的地方作战,还不用说提前过来布下连营。我们这回,肯定是低估对手了。”

巴东太守文处茂也跟着说道:“是啊,而且这回居然还有后秦兵马来援,若不是有铁骑冲杀,我们前日里都可以打破敌军营寨了。”

索邈勾了勾嘴角:“这鬼地方连个草场都没有,我们的军队刚刚下船,缺乏刍草,不然,就靠我手下的三百铁骑,也一定能打败那些仇池骑兵。大帅,要不我们绕开正面的敌军连营,迂回敌后,再试试能不能转战到彭模一带,如何?”

刘道规摇了摇头:“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敌军的援军源源不断,粮草充足,就连仇池兵马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不是你这三百铁骑就能解决的,大帅,当断则断,要是再拖下去,只怕敌军再出水军断我船队后路,我们连退回去,都会成为奢望了。”

刘敬宣的眼中光芒闪闪,脸上掠过一丝不甘的神色:“你大哥对我等如此信任,在国家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拨出大军让我们伐蜀,给我等这样立功的机会,就这样半途而返,你我还有何面目回去见他?还有何面目去见我大晋的百姓!”

刘道规咬了咬牙:“如果还有胜利的可能,哪怕只有一丝一毫,也要坚持到底,但现在的情况,是连一丝一毫的可能也没有了,再不撤,全都得死在这里。现在不仅是缺粮,更是有疫病流行,而且天气越来越热,人吃的少了,身体不行,更容易得病,只有早早地撤军,回到白帝,才能保住命,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