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70节(1 / 2)

刘裕勾了勾嘴角:“朱超石,檀道济,王镇恶,这些后起之秀打仗的水平都还可以,可以让道规暂代南蛮校尉一职,然后分兵给这几个小将,而他的主要精力用在治政之上,如此当可无忧。”

刘毅咬了咬牙:“那长民怎么办?你要原来当豫州刺史的他带兵去了荆州,现在又要我当豫州刺史,占了他的位置,那你如何安置长民?”

刘裕点了点头:“吴地暂时不能让长民去,那里富庶,是以后国家出粮产兵之地,让他去了怕是要出乱子,还是让长民去淮北吧,我调彭城的羊穆之回来,担任吴国内史,镇守吴地,长民和他的两个兄弟放在淮北,接替原来刘该的北青州刺史一职,而彭城内史刘道怜,我也调回来,任个闲职,如此,都可安定。”

何无忌笑道:“寄奴,你是把自家人的位置让出来,给了长民啊,不过,你原来不是想让怀肃去出镇淮北吗?现在换成了长民,怎么跟他解释?”

刘裕咬了咬牙:“事情有了变化,原来是以为阿寿他们能平定西蜀,这样大家都有地方可去,可现在,征蜀失败,引发了全盘的变化,我们三巨头的既定区域不变,而分给兄弟们的,就只能挤挤了,怀肃我会先让他赋闲回家,一旦后面有战事时,我再起用他。”

何无忌叹了口气:“这样吧,寄奴,长民如果镇守淮北,你未必短时间内有跟南燕开战的借口,而且按我们原来的计划,是先平定岭南的妖贼,再行北伐。如果你觉得实在对不住怀肃,就让他来我这里,不过我有言在先,要是他来,必须完全听从我的命令,不能自行其事,平定岭南,必须要以我为主,这次,我不想让功给任何人,就连你们二位也是一样。”

刘毅冷笑道:“放心,无忌,我想寄奴不仅会把怀肃塞你那里,可能阿寿也会过来呢,岭南就这么点大,你看看到时候你准备怎么把功劳分成三份。”

何无忌的眉头皱了起来,没有继续说话,刘裕摇了摇头:“无忌,放心,我答应了让你单独建功,就不会再派别人,除非,是你主动要求援军来帮忙,我说过,只要你开口,我这里就一定会全力相助。至于怀肃,就算过去,也是完全听命于你,如果他不听令,你可以行使主帅之权,以军法从事!”

何无忌勾了勾嘴角:“这个,到时候再说吧,你先安抚好他,怀肃这个人我知道,他的功业心非常强,明明立了功,却给罢了官,很难接受的。不要因为是自家兄弟,就一味地打压,这样不好。”

刘毅咬了咬牙:“弄了这半天,我好像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寄奴,你的诚意就是这些吗?”

刘裕看着刘毅,缓缓说道:“除了原来的豫,兖二州外,江北的淮南郡,荆州的江夏,安丰,堂邑,江州的庐江,这五个郡的诸军事也都给你都督,这回,你可满意了?”

刘毅的嘴角勾了勾:“你还真的拿出江北一个郡给我啊,不过,原来说的不是广陵郡吗,怎么成了淮南?”

刘裕平静地说道:“广陵要连结江南和江北,我把淮北彭城给了长民,那我亲自出镇江北,只有去广陵城外的北府军大营了,希乐,凡事适可而止,怀肃我撤回来了,他看守的江夏粮仓都归了你,还有,无忌的庐江郡也给了你,整个长江中游到建康的交通,都控制在你的手中,希乐,你要是还不满意,就是太过分了吧。”

刘毅的眉头挑了挑,眼中光芒闪闪,终于,还是一咬牙:“我同意!”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端起案上的一个酒爵:“敬我们死去的兄弟,也敬我们将来的大业,明天我们会各奔东西,今天,不醉不归!”

第2565章 驻足渡口忆往昔

京口,蒜山渡。

一处小丘之上,刘裕一身便装,与刘穆之并肩而立,所有的随从都远在百步之外,而丘下的官道之上,来往于渡口的行人络绎不绝,刘裕勾了勾嘴角:“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当年一样,我仿佛就是在那里,初见兔子和瓶子他们的,而当时羡之开的果脯摊子,就在那边。”他说着,伸手一指,正是左边一排第二个的一个小摊位,一个三十余岁的村妇,正在叫卖着红色的续命缕呢。

刘穆之的嘴角勾了勾,淡然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几乎还是和原来一样,无论是这蒜山渡还是大晋的疆域,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老了,而且一个个手握重兵,执掌大权,以前你来这里,是奉了上面的命令,前来巡视渡口,做一个里正,而现在的你,却是可以一声令下,让所有北方来人都要返回江北,为北伐大业服务!”

刘裕叹了口气:“有时候我一直在想,难道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错了吗?难道大家都不想北伐,只想过平淡的日子吗?是不是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们的身上,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呢?”

刘穆之微微一笑:“你不北伐,那等着北方的胡人来南侵吗?你别忘了瓶子和兔子,彦达他们是为何南下的,不就是苻坚起兵欲灭我们大晋,他们不想攻击自己的同族,也不想给抓壮丁,这才举家南下吗?不过,今天起码北上的人比南下的人要多,这是跟当年的区别了,江北六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建设,无论是人口还是物产,这都是你的功劳。”

刘裕咬了咬牙:“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不可能再回头了,建设江北,终归是为了有朝一日收复失地,而这些,是我们的使命。这一路走来,如此艰难,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本以为,兄弟们建义,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

刘穆之叹道:“其实,希乐也是有远大目标的人,包括无忌也是,如果都是长民这样的人,只安于现状,也不会起这个冲突了,只不过,希乐是想自己当大哥,他不觉得比你差,这是你们根本的矛盾所在。”

刘裕默然半晌,才摇了摇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你当初为何要那样劝我,也许,我以前对他让步太多,助长了他的野心,让他起了不应该有的心思,这是我的错。”

刘穆之笑了起来:“不,未必是你的错,如果你当初也不放权给他,也许他直接就会闹将起来,到时候更不好收拾,起码现在,桓楚是消灭了,虽然西蜀没有打下来,但大晋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得以平定,而你也稳住了朝中大权和江北五郡,和希乐也算是暂时言和,重做兄弟,接下来,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外部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回的事,我一直在想,我总是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挑起我和希乐的斗争,哪怕是我们都有意言和时,也会为了个殷仲文而引出当堂的争吵,甚至差点翻脸,难道,这真的只是希乐的嫉妒心使然?”

刘穆之摇了摇头:“背后一定是有刘婷云,甚至是陶渊明的影子,但现在我们无法动这两个人,陶渊明去见殷仲文的事,我们没有证据,而刘婷云已经在家禁足,不离刘府半步,我们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动他们,只有以后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裕咬了咬牙:“还有就是西蜀那里,我反复地研究了战报,其实,无论是情报泄露,还是后秦出兵,在我看来都不是胜负手,以一向不知兵,不善战的蜀军,居然可以前出几百里,在黄虎这里扎营防守,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能看出这里是阻止走内水的我军之关键,是名将的眼光。在我看来,恐怕无论是西蜀,还是后秦,都没有这样的厉害角色。”

刘穆之微微一笑:“那就是说,现在平空多了这么个厉害角色与你为敌,以后在战场上也可能会相遇了?”

刘裕沉声道:“你还得帮我盯着点西蜀了,必要的时候,尽早帮我查清楚,这次蜀军前出扎营布阵,是何人的决策。现在我感觉好像是在看不见的阴影之中,尽是敌人,甚至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敌人,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刘穆之正色道:“交给我吧,前一阵,我们可能也给刘婷云和陶渊明牵扯了太多的视线,现在我这里的人手,可能很多人都认识,想要暗查不容易,毕竟我是朝廷高官,手下的兄弟们也得有个名份,反而不如以前暗中做事方便。也许,你需要别人的帮助。”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是说羡之吗?可他现在也去了琅玡王那里,再为我效力,法理上不太好,而且,上次你也提醒过我,要留意他。”

刘穆之点了点头:“我没有说他,我说的是,你的两位红颜知已。”

刘裕摇了摇头:“我刚让妙音交出玉玺,对不住她,而且谢家现在为我承受了很多世家的压力,我却不能回报,我一直觉得无颜去面对夫人与妙音。”

刘穆之摇了摇头:“现在不是顾及面子的时候,交出玉玺,也许反而可以更方便地专门搞谍报。妙音是你的极大助力,不要轻易放弃,接下来你我都要去江北,这建康城中,你能指望谁?”

刘裕咬了咬牙:“你说得对,在走之前,我要跟妙音把一些事情给商量好,起码,不能再出个在后面兴风作浪的刘婷云了。我不知道希乐有没有办法让这个女人真正地老实,只有妙音,才能真正治住她。”

刘穆之微微一笑:“你跟世家的关系,也要跟夫人好好地聊聊,这回总算是保住了江北,那你可以分给世家子弟多少官职,给他们多少好处,甚至,让他们占多少田地,都需要重新谈谈了,以前只分了广陵一带的地,现在希乐手上还有个淮南,要是他给的比你更大方,那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倒向希乐了。”

第2566章 京口丘八不读书

刘裕平静地说道:“只要不影响北伐大业,一切都有的谈,从这段时间的江北经营来看,世家派来的由庄头们带领的整村民户,产出要比原来分地的单独军户和江北百姓要高出很多,这是我没想到的。还是你说得对,只有集中在一起生产,才能大大提高这个效率。单家小户,小农经济,是比不过这种庄园式生产的。”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需要有经验的人来组织,协调和管理,那种整村移民,听命于庄头,有时候可以为了全村之利而暂时牺牲一家一户的小利,所以发展得快,尤其是分肥料和灌溉,这决定了粮食产出的上限,现在你需要军粮产出,恐怕以前设想的人人自耕,国家分地到户的模式,暂时不能推广了。”

刘裕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事实证明,大家一起耕作,集体化的庄园式生产,比小家小户要强得多,现在的问题只是这个组织由谁来,目前我们只能依靠这些听命于世家,经验丰富的庄头,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庄头们可以渐渐地积累财产,赎身自由,到了这时候,就可以真正地为国家所用了。”

刘穆之微微一笑:“不错,当年战国时,商鞅变法就是这种耕战政策,如果不当兵,但农活干的好,粮食产量高,一样可以出人头地的。这些庄头们现在欠了世家的钱,只能受其驱使,但现在到了江北,他们攒钱的速度会比以前快很多,只要我们再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早点地帮他们赎身,那成了自由民之后,委任当村长,就象彭家村那样,这样全村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刘裕正色道:“但一定要当心在这种时候,世家会用各种手段阻止庄头们自赎,如果他们发现最后江北移民,这些地和人都不再是自己的,只怕会跟我们反目成仇了。”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只要军权在我们手中,就不怕他们乱来,而且,可以到时候给世家一些钱,或者是给城中的产业,商铺,用来交换他们的这些农村田地,人口,如果北伐成功,那土地疆域能得到扩张,世家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大,我想,并不一定会起冲突的,我最担心的一点,其实还是上次我们谈的那个教育和印刷术上。”

刘裕的眉头一皱:“怎么,世家里有人意识到这会对他们大为不利,想要阻止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