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9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92节(1 / 2)

杜慧度点了点头,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咦,今天这么多大官大将都到了,怎么偏偏少了…………”

说话间,一个不男不女的嗓子扯了起来:“陛下驾到,皇后临朝,百官拜见!”

一阵鼓乐声响起,只见瘫软在榻上的司马德宗,全身龙袍,盖着锦被,被十六名内侍连着龙床抬着上了殿,而一身凤冠霞帔的皇后王神爱,也是紧随其后,所有的官员全都跪了下去,开始山呼万岁,而杜慧度则一边拜一边低声道:“奇怪,皇后不是已经不再上朝参与政事了吗,怎么会…………”

第2657章 王谧身故相位空

爨龙颜勾了勾嘴角:“可是,可是陛下不是一直不能起身理事吗,所有的决策,最后其实都是通过皇后的嘴来说出的,哦,还有琅玡王。我听我阿大以前说,那玉玺…………”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声拖长的声音:“琅玡王到!”

众人收住了话,只见一身紫袍的琅玡王司马德文,直入大殿,而在他的身后,徐羡之红色官袍,手里捧着一个锦盒,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盒子,爨龙颜咽了一泡口水,低声道:“这,这难道就是玉玺吗?”

杜慧度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大晋的传国玉玺啊,是当年谢尚将军从邺城的冉魏政权手中迎回的,从此我大晋天子不再是白板天子,后来桓玄篡位,也是刘毅将军击灭桓逆,迎回陛下和玉玺,刘将军因此立下大功,位居功臣次席,因为陛下不能亲自理事,所以这些年来,玉玺是由皇后掌握。”

说到这里,他才发现,爨龙颜已经一动不动地盯着远处的王神爱,似乎连呼吸都凝固了,恨不得两只眼睛能飞出眼眶,直接长到王神爱那绝色的容颜上。

他一边看,还一边露出一副痴汉的表情,摇着头,喃喃道:“太美了,真的,真是仙女一样啊,就是画中的九天玄女,也不过…………”

杜慧度叹了口气:“王皇后确实是国色天香啊,神爱这个名字,可真的是太适合了,只是…………”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四周,确定了没人在听他说话时,才又把声音放低到几乎听不见,差不多到了附在爨龙颜耳上的地步:“据不可考的小道消息,这位王皇后,曾经就是王谢两家的高贵千金王妙音,后来当了几年神尼支妙音的那位,而且,她跟当前我们大晋的第一人,刘裕刘镇军,曾经还有过恋…………”

他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外面的广场上,突然鼓角齐鸣,不仅是宫中内侍,连所有宿卫军士的欢呼声,都清晰可闻:“镇军威武,镇军威武!”

杜慧度的脸上闪过一丝崇拜与喜色,迅速地转过了身,跟这殿中几十名北府军出身的中低级官员一样,以手按胸,就这样以朝服在身行起了军礼,当刘裕那魁梧伟岸的身形出现在殿内时,这些人也跟着外面的军士们一样,齐声喝道:“镇军威武,镇军威武。”

刘裕的脸上神色严肃,透出一股子隐隐的忧愁,他直接走向了前方,在右首第一位的武将位置,站在他对面的司马德文,徐羡之,刘穆之,谢混,郗僧施等文臣全都主动向他行礼,而站在他身后的何无忌,刘道规,向靖等人也都笑着跟他打起了招呼,刘毅看到他,也点了点头:“来了啊。”

刘裕先是向着司马德宗行礼,然后对着这些文臣武将们一一回礼,随着他的就位,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也都到齐了,宦官李车儿一挥拂尘,走上前去,尖声道:“今天的朝会,有要事相商,陛下有旨,诸位官员须忠心体国,畅所欲言,一切有用的建议,一经采纳,会加以赏赐,即使是没有采用的建议,也言者无罪,皆是忠义之举。”

刘裕看了一眼刘穆之,刘穆之脸上的肥肉跳了跳,站出来,说道:“大晋不幸,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王谧,半年来一直抱病在家,陛下虽下旨让其安心养病,并派出太医上门延治,只可惜王尚书不假天年,昨天夜里,还是撒手人寰,实为我大晋之不幸!”

朝堂之上传来一片惋惜之声,不少人摇头道:“唉,太可惜了,王公可是好人哪,这两年朝中之事,多靠他了。”

“可能也是过于操劳吧,太突然了。”

“王公这一走,那以后这录尚书事之位…………”

“嘘,小声点,没看刘豫州也回来了吗?上次为了王尚书的事,两位大帅当面顶撞成啥样了。只怕这回…………”

“怪不得,怪不得这回这么多外面的刺史大帅都来了,该不会…………”

“反正现在这大权是人家京八党,北府兄弟的,跟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又有何干,静观便是。”

这些议论声中,刘毅的眉头一皱,低声道:“寄奴,明人不说暗话,王谧的死跟我可没关系啊,我上次跟你讲和了,就不会再生事,咱们兄弟有一说一,就算不满也会明着来的。”

刘裕点了点头:“与你无关,不过,也是上次受了惊吓,一直没缓过来。这事以后再议,这次还有更重要的事。”

刘毅有些意外:“这首辅没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刘裕叹了口气:“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王妙音的声音响起,如同天籁:“国家不幸,栋梁早逝,陛下有意,以三公之礼下葬王尚书,其子王球,袭王尚书之爵位,回家守孝三年,孝满另有任用。”

刘裕点了点头,刘穆之的后面站出了一个身上披着孝带的年轻人,正是王球,顿首道:“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王球退下后,谢混清了清嗓子:“这几年王尚书为国呕心沥血,有目共睹,他现在已经不在了,这录尚书事之位,恐怕还需要另选贤能才是,镇军将军现在是国之栋梁,而文臣之中,尚书右仆射孟昶既是建义功臣,也有极高的才能,我认为…………”

刘穆之突然说道:“谢仆射(谢混现在官居尚书左仆射),此事下官以为稍后再议的好,因为现在,有更紧急的军情需要处理。”

谢混的脸色一变:“还有什么事情,比朝中首辅空缺更重要的?”

刘穆之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份塘报,递向了皇帝:“启奏毕下,鸿翎急报,伪南燕胡虏,三日前起兵两万,以慕容兴宗,斛谷提,南燕宠臣公孙五楼之兄公孙归为将,突袭我淮北,攻陷宿豫郡,济南郡,杀我二郡自太守以下将士千余,掳我百姓三千余口而去,现在江北六郡已经陷入了恐慌之中,自彭城到广陵,三四天内,有十余万百姓抛家舍业,想要逃回江南,即使是各州郡长官,也无法禁止,告急文书一日数百份,皆送于镇军将军府,这次召集各位刺史和大将回朝议事,就是要大家商量一下,此事如何解决!”

第2658章 鲜卑铁蹄震江北

此言一出,举朝皆惊,刘毅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怎么南燕南下这么大的事,我一点也没有听到?”

刘裕正色道:“因为这回南燕出兵,与以往不同,不是那种大军南下打持久战,而是骑兵突进,快打快撤,一下子绕过了北青州,突进到了彭城一带的宿豫,济南二郡,直扑州郡治所,然后掳掠几千百姓而去。二位太守甚至来不及关闭城门,可以说,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刘毅冷笑道:“原来如此,北青州刺史诸葛长民是干什么吃的!几千胡骑越过他的防线南下,居然作不出任何准备和预警?”

刘裕叹了口气:“这次最奇怪的事情就在这里,本来为防南燕的这种突袭,历任北青州刺史都在边境一带设了三十多座烽火台,可是不知为何,这次的烽火台都没有起到作用!”

刘穆之沉声道:“诸葛刺史两个时辰前刚送来的军报,南燕军已经驱民退回了南燕国内,而初步检查这些烽火台,却发现大部分的守台军士,都已经被杀害,少数幸存的士兵说,在三天前的夜里,就有一些不明身份的贼人趁夜突袭这些烽火台,杀散军士,为南燕骑兵南下打了先哨。”

何无忌皱起了眉头:“我记得这些烽火台很多是建在山顶,或者有些干脆就是隐藏在边境的村庄之中,并不是非常显眼,甚至所在之处都是军事机密,怎么会给南燕这样轻易地破解?”

刘毅冷冷地说道:“这点恐怕要去问镇军将军是怎么回事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与慕容兰无关,她前一阵因为得罪了慕容超,给下了狱,这次的突袭,根据前方的情报显示,没有南燕的情报组织参与。”

刘毅勾了勾嘴角:“我没说是慕容兰,我的意思是,之前北青州刺史刘该因为叛国被诛,他的一些手下后来投靠了南燕,还有就是司马国璠,司马顺之等贼人,也比较熟悉北青州一带的情况,这些贼人现在叛国而逃,流窜于两淮之间,恐怕也有足够的动机做这些事。”

何无忌点了点头:“以前武岗男(刘敬宣现在的爵位,武岗男爵,上次伐失败给剥夺了所有的官职和军职,只剩爵位了)在两淮之间的山寨中有很多兄弟,也是监视南燕的第一道防线,那些烽火台很多都是在这些山寨中,后来武岗男尽撤这些山寨义军,加入官军,边境上就缺乏了足够的眼线,太可惜了。”

刘裕看了一眼远远站在后面人群中,神色激愤的刘敬宣,点了点头:“上次尽撤淮北义军,也是当时跟慕容备德的协议,这回南燕主动进攻,杀我将士,掠我百姓,已经主动地毁弃协议,再追究责任没有意义了,今天召各位前来,就是想进行大朝议,如何应对此次的事情。还请陛下,皇后和大王明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