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61节(2 / 2)

沈田子叹了口气:“奶奶的,别影响我杀胡狗就行,三十棍就三十棍吧。”

刘裕点了点头,二将也各自退下,刘裕的目光环视帐中诸将,沉声道:“刚才镇恶有句话说的有道理,那就是身在狼穴,命不由已,有些事情,不是靠着以杀止杀就能解决的。燕军杀我百姓,那我们这次出兵就只有打到底,原来是要索回百姓,惩罚一下就可以收兵,但现在,不灭燕国是不行了。但是,我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大晋不是伪赵,我也不是石虎,不是慕容恪,攻灭南燕,是要解救包括鲜卑各部在内的所有胡汉民众,屠城杀民,断不可取。现在我下令,诸将各自回营准备,明天早晨卯时,全军开拔,攻打广固,路上如果有屠杀民众,抢劫村落的,别怪我刘裕翻脸无情!”

第2938章 将士征战为富贵

诸葛长民的嘴角勾了勾:“只是大帅,这次屠杀我们的汉人被掳百姓,可不止是燕国军队的事啊,广固城的鲜卑百姓,也都参与了,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吗?”

刘裕的心中一阵感慨,沉声道:“至少,现在一路之上,还没有逃进广固城的鲜卑族人,还有其他的胡汉百姓,手上并没有沾这血吧。”

诸葛长民点了点头:“这倒是,所以一路之上,大军仍然遵守军纪,不去杀掠所见到的胡人百姓,这点我等皆会严格约束部下,但是,那广固城…………”

向弥嚷了起来:“长民,你没听到前面的话吗,大嫂现在还在城中,那些百姓已经给杀了,你就算屠再多的鲜卑人也不可能活过来,接下来咱们得灭燕国,还得救大嫂才是。你现在就要大帅下令破城之后鸡犬不留,不是逼着他们动手要大嫂的命吗?”

诸葛长民咬了咬牙:“不是我要大帅如何,而是将士们现在群情激愤,我们能明白这些道理,可是那些血气方刚的将士们能完全理解吗?本身这次出兵,经历了血战,只是录功,却没有拿到什么现实的好处,这一路上不允许掳掠,破城之后要是还没有相应的回报,只怕军心难安啊。”

檀韶的眉头一皱:“长民,咱们可是王师啊,就算不出这事,也没允许说是攻破城市后就能随便地抢劫掳掠吧。”

诸葛长民勾了勾嘴角:“在以前大帅手下时,咱们老北府军就是这个规矩,这两年寄奴哥重整北府军后,除了扫灭桓楚,可没有什么大战,自然也谈不上以前的规矩,但现在北伐南燕,出征敌国,将士们可都乐坏了。我们这些当将校的可以升官晋爵,可是普通将士们却没什么晋升的机会,这一仗里能拿多少就是多少。我说句不怕得罪大家的话,这回将士们经历了如此大战,仍然是斗志高昂,连轻伤的人都不肯回家,想要继续作战,有多少人是象大帅这样高尚,为的个驱逐胡虏的理想?”

所有人都眉头紧皱,一言不发,诸葛长民的话虽然不中听,但说中了每个人心中的所想,诸葛长民慷慨激昂,站出了队列,看着刘裕,沉声道:“寄奴哥,这里都是咱们京八党的高级党众,也有不少是二十多年前就一起投军的生死兄弟,我在这里说话直,还请见谅。”

刘裕点了点头:“就是因为兄弟才会说实话,长民,你继续说,把你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我们都是带兵之人,不能违了军心。”

诸葛长民点了点头,说道:“当年我们北府军组建,是因为前秦南征,要灭我大晋,我们一来是为了保家卫国,二来也是想从军建功,得到晋升。我知道寄奴哥你一向是有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理想,我也一直佩服你这点,但包括希乐哥,无忌哥,还有我诸葛长民在内,还有兔子,瓶子,彦达他们这些人,甚至胖子,我们从军,主要还是为了自己,能在战争中有所表现,战后能得富贵。”

诸葛长民说到这里,看向了站在一边的孙处和虞丘进,沉声道:“三蛋子,小贵子,你们说,当年咱们一起结伴投军,是不是这想法?”

孙处点了点头:“是的,虽说打击胡虏,恢复河山是每个男儿的梦,但要是拼了命却没有相应的回报,那我们也不会主动投军的。”

虞丘进哈哈一笑:“没错,是因为朝廷当时开了高于普通部队几倍甚至十倍的军饷,又许诺微功必录,我们才进的北府军,不然的话,进别的普通部队就是,也是可以灭胡报国啊。何必吃那么多苦,受最严格的训练,打仗时也是承担最危险的任务呢。”

诸葛长民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是,因为当年是谢家牵头组建的北府军,粮饷,装备,训练都是最好的,我们这些人,很多也是游侠浪客,甚至在加入北府军前不少人手上还有案底,是在逃亡中,只有从军,才能让我们光明正大地去争个富贵,当年我们这些人当小兵时是这样的想法,现在我们一个个成了将校,可是当年我们一起从军的兄弟,还有多少能跟我们这样享受富贵?”

向弥的眼中泪光闪闪,声音也有些哽咽了:“瓶子哥,兔子哥,还有水生,牛蛋,二狗,老尖儿,他们都没了,我们当年训练时新兵幢的五百四十七个兄弟,现在还活着的,不到一百。”

檀韶的声音也透出一丝悲哀:“我瓶子叔,还有百十来个老兄弟,都葬在那覆舟山上,我们兄弟几个年年都去拜祭清扫,叔生前常念叨的一句就是我们这些人好福气,跟着大帅,才有了今天,就算是战死沙场,也可无憾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寄奴哥一句话,我们这些老兄弟,刀里来,火里去,眼皮都不眨一下,这是我们的兄弟情义,但是,现在我们手下的兄弟,那些跟我们当年一样的年轻后生,我们不可能只用忠,义这些来让他们拼命作战。”

刘钟突然开口道:“大家这一个个是怎么了,难道朝廷没有给我们相应的回报吗?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战后自然有功劳会纪录,事后按这些纪录给予封赏,将校可以升官晋爵,将士们也各有赏赐,又不是让大家白跑一趟。非要屠城抢掠,才能让人人发财吗?”

诸葛长民冷笑道:“阿钟,你没去西征过,不知道这中间的差别。朝廷的封赏,那就是做做样子,就算斩首三个甚至五个,也就四五百钱打发了,这钱能做什么?回家三亩地都买不起。你从军之后一直跟着大帅,每战后都有升迁,可是普通士卒却没你的好运气。以前刘镇北在的时候,那是让大家战后可以自己找敌营和敌城中的财宝,这才对得起大家拼命的努力,所以人人用命。”

第2939章 人各有志难求一

说到这里,诸葛长民更加激动,语调也抬高了一些,这让他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着:“寄奴哥,你也知道,这才是我们北府军多年来的规矩,战胜后允许掳掠,让兄弟们拿到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从君川之战到刘镇北的平定吴地八郡,哪次不是这样?”

“在你的指挥下,京口建义,参与的兄弟们不过一千余人,都得到了官爵回报,这就不说了,可上次西征荆州,你说要安抚荆州人心,不允许掳掠,兄弟们本身就很不满意,这回伐胡虏,还是跟我们有深仇的胡虏,慕容氏横行北方多年,无数藏宝都在广固,就这样让兄弟们眼睁睁地放过?只怕众心难安啊!”

刘裕轻轻地摇了摇头:“长民,这么说来,这回在你的所部,肯来北伐的兄弟,不是因为想要驱逐胡虏或者是朝廷的调令,而是听到了什么慕容氏在广固有着大量藏宝的消息,想来发财的?”

诸葛长民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对其他众将说道:“难道只有在我军中有这种传闻吗?你们的军中,应该也到处有这种流言吧。”

檀韶点了点头:“不错,出兵之前就有很多军士主动从军,说要北伐南燕了,不仅可以报仇雪恨,打回老家,还可以得到南燕百年来的藏宝。”

向弥也沉声道:“是啊,连我在吴地种田的三个侄子都来了,上次西征时死活不肯来,这次倒是主动跑来,可以说军中大多数的人都在流传,说什么慕容氏自入主中原以来,统治北方多年,有着从石赵到前秦的大量珍宝,富可敌国,所以每次燕国被攻击,都要召集全国各地的鲜卑族人回都城,就是为了防守这些藏宝,不被外人得了!”

刘藩笑了起来:“不但是在扬州,江北,就连我们豫州和兖州,也是一个月前就流行了这些传闻,听说之所以有几万户鲜卑人肯离开家园,甚至象贺兰部这样叛离北魏,投奔南燕,就是因为有这些慕容氏的宝藏,后赵石氏的不说,就连前秦苻氏的多年积蓄,也在长安给那西燕慕容永所劫走,最后带着一路想回辽东,却被慕容垂所灭,这些宝藏最后也归了慕容垂,后来后燕灭亡,慕容德带着大部分的藏宝,逃向了青州,现在这些宝贝全在广固,要不然,这区区青州的一州之地,怎么可以给他动员出几十万兵马呢?”

随着刘藩的话,帐中众将都交头结耳,个个在点头称是,显然,他们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想不到,这次出兵集结如此顺利,居然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谣言,也怪我这次过于着急出兵,居然都没有了解军中的这些传言。”

孙处说道:“寄奴,这些流言是出兵前就传得到处都是了,但只在北府军中和老兵里传播,普通民间没有这些流言。你大概是都在朝中或者是帅府,并不知道底下的这些士卒间的传言了吧。只是这次出征之后,按军法禁止这些流言传播,所以将士们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并不说什么。”

刘裕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大家其实这次从军,是为了得到攻破广固之后的所谓百年藏宝?”

虞丘进正色道:“寄奴,我知道你不喜欢听到这些,但事实就是如此,普通的士兵,已经没有几个象你当年那样想着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了,这次也不是保家卫国抵抗胡虏入侵,而是北伐灭国,老实说,北方沦陷胡虏之手,已有近百年,尽管其中也有数次收复,但都是很快得而复失,无论是北方的民众对大晋,还是我们这些北方流民在南方的后代,已经是三四代人相隔了,不象瓶子,兔子他们本人南下,还有着收复故土的迫切想法。要所有人都不惜生死只为打回祖父甚至是高祖时就逃离的地方,有点强人所难了。”

刘裕的眉头轻轻一挑:“确实如此,三代人,其实是出五服了,我爹的时候还天天教诲我要打回北方,恢复中原,但就连我自己,也很难有时间再去教导兴弟这些道理了。贵子,你说的确实是人之常情。但是,哪怕是正常的朝廷征募,也不是没有回报的,在军中有军饷,在家中可以因为自己从军而全家免役,战后还有赏赐,难道这些,还不够回报吗?”

诸葛长民笑着摆了摆手:“要是说平时剿灭个山贼,讨伐一些据庄园作乱的吴地土著,那当然这些就足够招得到人了,毕竟难度很低,完成起来很容易,只靠朝廷的封赏,那就可以让全家免税三年,这种事情,大家会争着来。”

“可这回是北伐啊,对手又是纵横天下百年,几乎所向无敌的慕容氏南燕,不说远的,就是十几年前,五桥泽一战,京口几乎家家戴孝,可以说我们大晋历次北伐,输的最多,死的最惨的,就是败在这慕容氏的铁蹄之下,出征这样的强敌,能不能活着回来,谁都不知道,要在这时候从军,那可真的是要作九死一生的准备,我们这些老兄弟可以说你寄奴哥一声令下就刀山火海,因为你救过我们的命,带我们取得了荣华富贵,但是那些年轻人呢?能强求他们也不顾生死,只为了实现你刘大帅心中的理想?”

说到最后的时候,诸葛长民已经双眼圆睁,手也紧紧地握成了一个拳头,终于,能把多年埋在心底的一吐为快,也让他感觉到了无比的舒爽。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裕,是的,诸葛长民说出了他们所有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现在大家都在等刘裕最后的决断,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施行仁义,而是恢复到刘牢之时期的政策,战胜后放抢以刺激士气,就在于刘裕的这一句话了。

刘裕的神色平静,目光从一张张充满了复杂神色的脸上扫过,最后回到了诸葛长民的身上,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让人听得清清楚楚:“众家兄弟,请问你们,当初少年从军时,想要的是什么?”

第2940章 遥想当年从军心(一)

诸葛长民的眉头一皱:“这些我们大家不是刚才都说过了吗,寄奴哥你…………”

刘裕平静地,但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现在要听你们每个人,自己亲口再说一遍。长民兄弟,从你开始。”

诸葛长民咬了咬牙,说道:“我们诸葛氏三兄弟一起投军,就是想趁着谢家组建北府军的时候,建功立业,而且,当时我们一起去杀过刁逵这个时任刺史,我们怕他事后查到,也有去军中避难的意思。”

刘裕点了点头,看向了刘藩和刘粹:“你们二位,还有你们的大哥希乐,也是这个原因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