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65节(1 / 2)

王镇恶叹了口气:“大帅,现在城中都是鲜卑人,用这招并不为过,并不会害到我们汉人的。”

刘裕沉声道:“我说过,鲜卑人也是人,而且,如果投降,那以后也会是大晋的子民,这一战,我们要消灭的是南燕慕容氏和黑袍,不是屠杀所有的鲜卑族人,这一点,我不想再重复,前面说了这么多赏赐的事,也是要让大家向将士们说明,不用破城后抢劫和掳掠,也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反之,要是不遵号令,继续在城中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那就别怪我以军法从事了!”

所有人都神色严肃,齐声应诺。

刘裕勾了勾嘴角,看向了王镇恶:“镇恶,我知道你是用了心,对五龙口断水的打法有所研究,但在我看来,这招没什么用,别忘了,当年慕容恪用了这个打法逼得段龛投降,但慕容德仍然以广固为都城,那一定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防别人用这招。五龙口那里出的是山泉水,本就是在地下,如果城中也早早地挖好水道,引外水入城,那这招就是无效的。何况,齐鲁之地降雨也不少,现在时值初夏,正是梅雨季节,想靠着断水让城中投降,怕是不可能。”

王镇恶面露惭色:“属下考虑不周,胡言乱语,干扰了大帅的计谋,还请大帅治罪。”

刘裕摆了摆手:“你是中兵参军,任何想到的打法都可以提,而用不用,则是我这个主帅的事。大家继续说,对于广固城的打法,还能想到什么?”

檀韶眨了眨眼睛,沉声道:“广固之所以给慕容德选为都城,就是因为那北阳河居于城西,而城南有三座大山,驼山,云门山,劈山自西而东,延绵不绝,整个城南地区,那是一连串起伏的山地,大部队难以展开。而城北则有尧王山为塞,城西有北阳河环绕,可以说,三个方向都靠了地势限制大部队的展开,又完美地挡住了来自西边,北边,南边的三个方向,大军若至,恐怕只有靠了东面展开,连营围困,顺便占据尧王山的高点,以凌城池了。”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但如果我们在东边和北边扎营,就会面临南边的粮道给袭扰的问题,燕军可以出动骑兵从西边绕出去,然后经三山南下,断我军的粮道。所以,我军的进军,不能为了图省事,就绕到东边,而是要从南边进军,先控制三山的高点,以掩护大军通过。”

檀韶点了点头:“可是,燕军会不会在南边的山上有伏兵?”

刘裕摇了摇头:“他们现在需要的是集中兵力,如果要扎营,肯定是先要夺取北边的水源地作为至高点,但现在阿寿传回的消息,无论是通过南边的三山,还是在北山上,都没有敌军的大队人马,所以这个伏兵扎营,可以排除了。只是,这也许是黑袍故意诱我们分兵之计,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诸葛长民讶道:“分兵之计?他是要我们四处扎营防守,然后突击一面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具体的我也说不上,但总感觉以黑袍之能,就这样仓皇逃走,然后在外围不安排任何防守,甚至坐视我军杀掉上万没有进城的鲜卑人,总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说到这里,刘裕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我想到了当年战国时期,田单复国的那次,也是在齐鲁之地,虽然是在即墨,但他也完成了一个城池的逆袭奇迹,你们可还记得,除了火牛阵,他靠的是什么?”

朱龄石沉声道:“之前的田单,用尽一切办法让城中的人愤怒,也断了他们的退路,故意派人出城,让燕军俘虏,然后派奸细散布消息,说齐人最怕给人割了鼻子,这样没脸见人,看到这样没鼻子的人也会害怕。于是燕将下令,把俘虏的鼻子割了放回,这就断了齐军投降的想法。”

朱超石正色道:“是的,除此之外,他还派奸细散布谣言,说是齐人最是崇敬祖先,要是挖了齐人的祖坟,那他们定会痛哭流涕,不战而降。于是燕将也下令刨了即墨齐人祖先们的坟,当着城中守军的面,在城下把尸体挫骨扬灰,这让所有齐军将士恨得牙齿都咬出了血,所有恐惧,畏惧之情,全都不复存在,反攻之时,个个悍不畏死,以一当十,暴发出了最强大的战斗力,这才以一个城池,区区万余守军,大破数十万燕军,奇迹般地复国成功。”

刘裕点了点头:“那么,杀掉我们的汉人乐师俘虏,断了和谈之路,再让我们城外斩杀万余鲜卑人,不就是在做同样的事吗?”

第2954章 分遣诸将回家乡

众将们全都倒吸一口冷气,诸葛长民喃喃自语道:“娘的,原来这个黑袍是在断本族胡人的后路,也刺激他们的愤怒啊。知道杀了我们的人,必无生理,又看到城外的同族给我们斩杀,那既怒又恨,就算战死饿死,也不可能投降了。”

刘裕叹了口气:“是的,守城最需要的就是人心齐,而攻城最怕的也是守方的意志坚决如铁,死战不降。因为攻城是要吃大亏的,往往要付出三倍甚至五倍的伤亡,才能拿下,若是守城方意志坚决,又有厉害的守城武器,那就更难打了。现在我们都知道他们有木甲机关人,还有孔明灯,这些都是在守城中威力无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我们将士的血肉之躯,若是想要强攻,只怕会是伤亡惨重的。一旦攻城不克,师老兵疲,那黑袍就有可能在等来外援,时局有变的情况下,全线反击,就象田单的孤城复国一样。”

檀韶不信地摇着头:“外援?现在他们哪里还可能有外援?所有鲜卑人集中在广固城,而汉人不可能助他们,北边的北魏又是南燕慕容氏的死敌,还指望天兵天将来救他们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这回出兵如果灭燕,那北魏和后秦都会人人自危,尤其是后秦,是南燕名义上的宗主国,有出兵救援的义务,我们需要作好后秦来袭的准备。”

向弥哈哈一笑:“来就来吧,还怕他们不成?后秦军的战斗力,连个胡夏的赫连勃勃都打不过,更不能和甲骑俱装的燕军相比。至于北魏,那是南燕的死敌,又在国丧期,不太可能来的,寄奴哥要是不放心,可以派一支兵马在北边方向防守北魏可能的来袭。”

刘裕摇了摇头:“除了后秦和北魏外,我其实更担心的还是天道盟,黑袍说他南边有个同伙,会在南边生事,这点,我不能完全否定这个可能。”

孙处摇了摇头:“南边有希乐,无忌和道规这三员大将镇守,还有很多青年将校助守,我想,靠些阴谋诡计,是揿不起什么大浪的。再说,京城里还有徐羡之和孟昶呢,也是我们的人。”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总归让我担心,当年天师道起事,一夜之间,吴地八郡全部沦陷的可怕情景,现在还经常在我脑海中出现,以前我们一直奇怪天师道哪来的这种本事,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现在我们知道,是天道盟在后面助力,那这么看来,这回他们也有可能故技重演,继续在南方生事。”

说到这里,刘裕看向了朱超石:“超石,我需要你率本部回防江州,归无忌哥节制,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让他提高戒备,集合分散在江州各地的兵马,以防不测。”

朱超石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大帅,师父,这眼看就要打广固了,你让我这个时候回去,是不是…………”

刘裕沉声道:“后方的防守,在我看来任务要比前方的战斗更重要,你在荆州呆过,又曾经驻守过豫州,所以,你的部下可以很方便地在荆州到豫州一线机动,临朐之战的功劳,我会给你记住,这回你去帮一下无忌哥,不至于让荆州和江州新收之地出事,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朱超石叹了口气,满脸的不情愿:“好吧,听从师父的调遣,我回头就去清点人马出发。”

刘裕看向了檀韶:“檀祗现在在湘南的武陵,檀道济现在在道规手下为将,加上到彦之也在道规那里,我会给他们修书,说明这里的情况,要他们万分戒备,天师道的妖贼可能是黑袍的那个同伙手下,我们一定要留意岭南那边的变化。”

檀韶正色道:“我可以分出八百精兵,让我族弟檀和之率领,直接去荆州,加强道济的部下。”

刘裕点了点头:“如此最好,我会把新近投军的青州义士,优先补充到你的部下,以弥补这八百精锐的损失。”

檀韶哈哈一笑:“都是为了大业,做这点事,应该的,我回去就吩咐和之出发。”

刘裕的目光又投向了沈云子等人:“吴地也是妖贼可能起事的地方,前些年在江北俘虏为奴的前天师道弟子,在这几年的多次大赦中,很多重获自由,不少人回到了吴地,如果有黑袍这样的人重新再暗中组织,挑拨他们起事,那吴地就有再次混乱的可能。”

沈云子认真地点了点头:“不错,吴地那里的情况不是太好,自从世家大族们又回到了庄园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他们为了挽回以前的损失,甚至对百姓比以前更加苛刻,还有谯王司马休之,他当了吴国内史,就成了这些世家大族们的靠山,凡有百姓被侵夺田地,抢走子女的,要上告朝廷,都是到他那里有去无回。现在的吴地,对朝廷有怨望,人心思变的人,并不在少数。”

刘裕的眉头一皱:“还有这样的事?”

沈云子正色道:“千真万确,我们沈家在吴兴为县令时,就处理了好几家这样的世家子弟,但送到吴国时,很快就会给司马休之放了。这些情况我曾经向胖长史举报过,但他说那时候要执行大帅你的江北移民大计,需要世家的配合,这个时候不宜节外生枝,让他们赔点钱,放了人,退了地就算是息事宁人。但大帅你想想,在我管的地方他们都这么嚣张,要是换了别的地方,那还了得?”

刘裕的神色严肃:“这一年多我忙于军事,对地方的政事管得不够,没想到现在的吴地是这样的情况,那看来这回打下广固后,是不是允许世家大族在这里圈地置业,我也得重新考虑一下了。”

诸葛长民马上说道:“那将士们的赏赐…………”

刘裕沉声道:“这点不用担心,我总有办法让他们交钱。先不谈这个,云子,庆之,你们先行一步,带一千乡兵回到吴地,持我的令牌,让司马休之加强戒备,严惩那些害民夺田的世家子弟,以安抚民心,若是在他这里出了乱子,我回去亲自收拾他!”

第2955章 受制世家心不甘

沈云子微微一笑:“有大帅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们沈家倒是有很多子弟,还有庄客们是想参加北伐,为国效力的,这回我回老家,如果一切太平,那再送个几千子弟过来助战,可否?”

刘裕沉吟了一下:“还是不要大意,我都让你回去了,你还要送人过来,这样可不太好。”

沈云子勾了勾嘴角:“大帅啊,要是我不回去还好,就是因为这一回去,带回去的部下个个立功得赏,那让老家的其他后生如何心安呢?只说这里可能有人要谋逆,就不让人上前线报国,这也说不过去啊。”

刘裕叹了口气:“好吧,不过,不要超过两千人,你主要的精力,仍然是得盯着吴地,而不是这里。”

沈云子面露喜色,郑重行了个礼:“放心,我绝不会让大帅失望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