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9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94节(2 / 2)

陶渊明笑了起来:“那还不是假仁假义吗?世上所有的宗教也好,百家也罢,都是要劝人向善,不要杀人抢劫,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作为帝王将相,又有哪个能做得到?”

斗蓬摇了摇头:“所以说,行霹雳手段,却有菩萨心肠,征战灭国是为了平定天下,救民于水火,让长痛变成短痛,但内心不忍杀生之事,所以心中有佛,希望能赎罪,这是做给自己的子民看的,说白了,就是要让百姓们相信,自己的君主是个好人,就算不得已杀人打仗,也是为了结束长久的因为分裂而导致的战争,为了攻灭敌国,结束战争,平定天下,暂时地征兵加税,也是可以忍耐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佛门弟子,会很快地跟胡人帝王们混为一体,甚至个个都当了大国师呢。”

陶渊明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还真有些道理,乱世之中,众生皆苦,如果帝王不把自己打造成神佛转世,有菩萨心肠,只怕很多百姓早就会起来反抗了,许诺百姓此生积德行善,死后可以少受业报,是安抚人心的好办法,可是主公说的第二点,就是入了佛门,可以不用交税,这点不就是与君王争利了吗?做的是和世家大族同样的事吧。”

斗蓬微微一笑:“不错,佛家帮帝王们安抚民心,劝民积德向善,让民众相信,这辈子的吃苦,是在为前世消业,为后世积福,所以遇到了不平之事,也不要反抗,要逆来顺受,如此才能修行消业,下辈子享福,就如你刚才说的,死后的事,来世的事谁也不知道,可以为了个虚无的美梦,自欺欺人罢了。”

陶渊明不屑地说道:“可是骗来骗去,最后不过还是在骗自己,就连鸠摩罗什也不过是披着袈裟,实际还是为了自己,当然,他是骗人太多,骗得自己也信了会成佛,所以最恨破了他修行的吕光和姚兴。甚至不惜去勾结刘勃勃来帮他报仇,要是世人知道了这个圣僧的真面目,恐怕理想也会崩溃了吧。”

斗蓬淡然道:“可是这个世上真正的苦修僧,真正信佛的人还是不少,极少数的人是真正地信仰坚定,更多的人,还是为了现实的好处。就象鸠摩罗什,他现在是圣僧,是天下人人尊敬的大国师,享受着超过人间君王更高的荣誉,又不用承担什么世俗的责任,不需要对子民的生死富贵来负责,这种既有好处,又有名声,还不用得罪人的好事,上哪里去寻?”

“但是,鸠摩罗什仍然和世家子弟们一样,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仍然要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仍然需要人来伺候他,他不能象世家士族那样靠庄园里的仆役,佃户们来服侍自己,却可以通过收弟子,让寺里的小和尚来做这些事,你说,这些小和尚跟世家庄园里的佃农,又有什么区别呢?”

陶渊明笑了起来:“他们不用交税,不用征丁,除了不能娶妻生子外,其实过得可是要比现实中的百姓,要舒服得多哪!”

斗蓬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你说,为什么这些小和尚,会过得舒服呢,跟刘裕那套授田课丁的模式相比,有何优劣呢?”

陶渊明正色道:“刘裕那套,虽然分地给百姓,但还是要百姓交税的,按现在的税法,是每口一年交五石粮,每家一年要交四匹布,此外丁男还要为国服役二十天。可是当和尚,就不用这些了,寺院管你吃穿用度,不用交一粒米,只要按照吩咐去劳作便是,也不需要去打仗,有送命的风险。虽然不能娶妻生子,吃肉喝酒,但老实说,比起一个普通的百姓,还是好得多。毕竟,国家需要百姓交税养活官吏,需要百姓从军保家卫国,而当和尚不需要这些。”

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是的,就是这么回事,刘裕分地分田给百姓,是因为他仍然要让国家强大,要让百姓去尽对国家的义务,所以仍然是要抽丁收税的,作为分给子民田地的回报,要破刘裕的这套说辞,只有从他发动战争,杀生造业,还有为了打仗而增税加赋,抽丁扩军这两者作文章,而与世无争,行善渡人的佛教理论,就是打击他最好的武器!”

第3089章 佛家理论怼寄奴

陶渊明笑了起来:“妙啊,主公这招,实在是高,让刘裕的大义北伐,变成了妄动刀兵,挑起战争的不义之举,进而变成了加在普通百姓头上的沉重负担,普通小民是不会想到什么家国天下之类的事情,只会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多交税,是不是要多给盘剥,拿着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之类的口号来攻击刘裕,可比在战场上击败他,要容易了太多!”

斗蓬满意地点了点头:“是的,所以这种事情,只能通过在平民百姓中宣传,甚至在世家高门中,这些话也是不能提的,现在刘裕搞什么功爵制度,非功不得爵,无爵不为官,这套下来,哪怕庾悦这类的公子哥儿,也要上战场,而且北伐以前屡战屡败,南方的世家没得到什么好处,自然没有积极性。”

“可这回刘裕证明了可以打败胡虏,甚至攻灭敌国,那新占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利益,尤其是土地,人口,这些都是世家士族们想要的,他们肯从军出征,不止是为了保爵,更多的还是为了战后的实际利益着想,打输了反正是刘裕的事,打赢了自己得好处,无非是冒点险罢了,对于庾悦这种来说,赌一下还是值得,毕竟当年世家大族们起家时,他们的先辈也是战斗过的。”

“这次刘裕如果能灭掉南燕,那世家士族们都能得到现实的好处,不要指望他们会都意识到刘裕的真正想法,群起而反对,这些人如果要是有这么长远的目光,也不会混到今天这步了。而普通的百姓,却未必会在战争中得到好处,尤其是那些只能加税或者当民夫,立不了功,得不了爵的普通人,毕竟,要真正从战争中收益,得立大功,得到民爵才可以。”

陶渊明正色道:“是的,就象这后秦,虽然也说是战争中可以掳掠,甚至可以因功积官发财,但这些年来,屡战屡败,丧师失地,战死的军士连抚恤都困难,更不用说得好处了,这就是很多丁壮男子宁可自残,或者是遁入佛门,也不愿意当一个大秦子民的原因,这么说来,只要我们宣传得力,再想办法让刘裕失败几次,那就能让东晋也变得和这后秦一样,佛教流行,人人想当和尚尼姑了?”

斗蓬笑道:“所以,你得换换思路了,你写的那个桃花源记,里面说的是没有朝廷,没有官府,人人自治的一个虚无世界,但并不现实,可是佛教可以帮你弥补这个遗憾,因为他们现实中确实可以不交税,不征丁,而且修身养性,积德消业,这样死后可登极乐,这种死后的事,谁也不能否定,人心总是向善,兼具怕死,懒惰的这些天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那是不想上阵冒着生命危险打仗的,刘裕为了自己的理想,想要恢复中原,收复失地,但普通的小民可未必会跟随,对他们来说,过上安稳日子可比什么驱逐胡虏更重要。”

“但刘裕如果只是和世家大族来争夺人心,那他肯定是占尽优势,只冲能给民分地,给民立功的机会这两条,就可以打垮所有的世家高门,即使不上战场的百姓,向刘裕交的,向国家和朝廷交的,也远远少于以前交给世家士族的份子,还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与之相比,连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也是可以接受了。”

陶渊明长舒了一口气:“是的,只有我写的桃花源记,这种虚无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朝廷,大家相约共治,才可能比刘裕做得更好,但那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只有你说的佛家理论,劝人向善,与世无争,却又遁入空门,不需要向朝廷,向国家交税征丁,这才对那些升斗小民的胃口,只是…………”

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只是要是大家都去当和尚了,谁来种田耕作?任何国家也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大量发生吧,君王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善,搞几个寺庙,养上几千和尚尼姑还行,但要是几万,几十万地让人出家,怕是任何人也不会允许吧。”

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这更是好事啊,让不让人出家,那得是皇帝,是朝廷,是官府说了算,在现在和以后的东晋,也就是刘裕说了算,想逃避人间税赋的百姓,被我们引导想要出家,结果刘裕不让,还要让他们继续交税,那之前给的好处,分地给爵这些,都会化为仇恨,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向来如此啊。”

陶渊明笑道:“可是寺院,僧人也是要活啊,也要土地耕作,百姓变成和尚入寺,最多是不用交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娶妻生子,不能喝酒吃肉,所劳动产的一切,也要交给寺庙,我刚才就在想这个问题,相比有自己的地,产出交给国家之后自己能留下大半,真的就是当和尚这么有吸引力吗?”

斗蓬微微一笑,拍了拍陶渊明的肩膀:“所以叫你留下来跟老和尚多学学佛教理论,毕竟我对这块,也不是太了解,尤其是因果循环,善恶有报这套说辞,武夫打仗,其实虽然杀人如麻,但心里也会有所愧疚,有点害怕的,毕竟是杀人,是活生生地屠杀同类,良心也会有所不安,到时候你多从这方面入手,去找那些虽然建功立业,但是不得善终的例子,比如白起啊,李广啊,霍去病啊。哦,对了,那些刘牢之啊,孙无终这些死于非命的北府旧将,也是极好的例子。只要能让大晋的百姓们相信,虽然打仗杀人,能得爵得官,但是那是造业的事,是要有报应的,一时富贵,终将偿命,那恐怕就没多少人愿意再上战场了。”

陶渊明长舒了一口气:“那要是敌人打过来,不去保家卫国,只说敌人是在造业,难道还指望天上降个雷把敌军劈死吗?”

斗蓬摇了摇头:“这些你去多问问老和尚吧,他应该有充分的理由解释。我还要动身去别处,这后秦的事情,就麻烦你啦。”

说着,他转身就向城下走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城下的街巷之中,陶渊明勾了勾嘴角,轻叹一声:“刘裕,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第3090章 希乐自觉上大当

建康城,南平郡公府。

刘毅一身金丝绸缎袍子,峨冠博带,一副名士打扮,负手于背后,在一处密室中来回踱步,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摇头皱眉,显然,这位仅次于刘裕的东晋第二大权臣,现任的抚军将军,建康城的实际主宰者,正遇上了麻烦事。

刘粹一身戎装,站在室内,看着刘毅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道:“大哥,您还在等什么,寄奴哥的这道命令,没有什么不妥的啊。”

刘毅突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刘粹,厉声道:“是不是他刘裕分了你三千斩获的军功,就比得上我这个带着你混了二十多年的大哥了?老三,你现在的屁股歪到哪里去了?我还没死,就想着要去投靠新大哥了?”

刘粹连忙道:“大哥,你可是我的亲哥啊,我就是刀山火海,只要你一声令下,也是会亲自去闯的,刘裕对我再好,也是外人,跟你怎么能比呢?”

刘毅没好气地说道:“那你为什么向着他说话。他要我看家我就得帮他看家,要我去豫州就得去豫州,他是我的上司还是谁?我要听他的号令?”

刘粹叹了口气:“这不是豫州那里情况吃紧,后秦可能有所异动嘛,还有那个反贼司马国璠也叛逃到了后秦,跟司马叔璠,桓石绥这些逆贼余党搅和到了一起,在豫北那里招降纳叛,有几千叛军了,只孟怀玉,怕是无法对付啊。”

刘毅冷笑道:“无法对付?那让他攻广固的部队分出来点啊,几千叛军都对付不了,还谈什么灭胡呢。现在不是来投奔他的青州军民都有几万人了吗,派个一万人出来不难吧,这明明就是他刘裕的借口,想调我离开建康,现在看来,我又上了他的当,当初美其名曰后方交我镇守,朝政由我安排,但实际上呢?我就是他的一条看家狗,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给他看家还得管他前线的补给,供几万大军的吃喝,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刘粹的脸色一变:“大哥,这可是为了国事啊,你是国之大臣,大将,这时候为国出力,不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好处吗?”

刘婷云的声音冷冷地从密室内的屏风后响起,伴随着一道墙壁转动的声音:“是吗?这是谁的国,谁的家?如果国家不是自己说了算的,那又谈什么好处呢?”

刘粹连忙向着一身珠光宝气,长裙曳地,满身名贵香料味道的刘婷云行起了礼:“见过大嫂。”

刘婷云微一欠身,一个万福算是还礼:“三叔远道而来,多有辛苦,你大哥这几个月来日夜操心国事军务,也是身体不太好,情绪有点急躁,你先去休息,东院已经给你收拾好了,我和你大哥还有些小事要商量下,有其他的事明天再说吧。”

刘粹的眉头一皱,本想再说,但刘婷云却是直接走到了密室门口,对外说道:“春儿,香儿,还不快带三爷回东院歇息?”

刘粹叹了口气,只能行礼而退,密室的大门开而复合,很快,屋内就只剩下这夫妻二人了,而那跳动的烛光,则映得刘毅的脸上阴晴不定。

刘婷云微微一笑:“主人,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何必为此而耿耿于怀呢?当时我就说过,刘裕不过是利用你罢了,叫你多留个心眼,你还不信,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吧。”

刘毅咬着牙,恨恨地说道:“本以为刘裕打南燕会是陷入苦战,恶战,甚至会打个大败仗,可没想到,他居然能一战大破南燕主力,若不是有了这样的底气,他又怎么敢违背当初的承诺,敢这样对我指手划脚,全然一副对待下属的态度!”

刘婷云淡然道:“你若是受不了这个气,可以不听他的,现在这建康是你领兵镇守,那司马国璠又公然叛逃了,你可以借口说要甄别或者是防备司马氏中再有司马国璠这样的人作乱,暂时不能离开京城,毕竟,当年司马懿可是装病躺床几十年,最后来个三千死士发动了高平陵之乱哪,这个理由,刘裕也是挑不出毛病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