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8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835节(1 / 2)

刘裕摇了摇头:“不行,这些女人自己不愿意回来,如果我们强行拉人,那是破坏这次的协议,而且人心不肯来,你就是拉过来,她们也会寻死,反而会增加守军的士气,现在城中无论军民都怕我们,以为我们打赢了会屠城报复,这也是黑袍敢于挟持全城军民死守到底的原因。”

王妙音幽幽地叹道:“这战争,真的是摧残人性的可怕魔物,这次我跟着大军北伐,当初的那种收复失地,驱逐胡虏的豪情壮志,已经没多少了,只希望这场劫难能早早地过去,裕哥哥,你真的要开始强攻吗?”

刘裕的目光投向了远处的城墙,喃喃道:“我还是希望阿兰能说动黑袍,说动慕容超,让黑袍离开,这样才能解救双方的数十万生灵。”

刘穆之正色道:“如果黑袍肯接受这个提议,前天慕容兰回去时就会接受了,现在都没动静,那就是想继续打。而且他明明有这么多粮食却不分给城外的这些女人吃,显然是在屯粮,作长期抵抗的准备。”

刘裕冷冷地说道:“强攻的话,他粮食再多也没有用,我放粮入城,收尸埋葬,也可以减少城中的疫病,已经是仁致义尽,这些女人肯为自己的家人继续运粮,说明她们还有牵挂的事,还有希望,而城中的军民,如果有活下去的希望,就会减少死战到底的意志。这场战争,已经是在打人心胜过打仗本身,只有取得了人心,才能结束战争,才能在战后,长治久安。”

刘穆之点了点头:“不过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今天传来的消息,刘道规派荆州司马王镇之率兵追击卢循,也给打败,现在卢循已经提兵东进,要跟徐道覆会合了,一旦他们合兵一处,刘毅的压力可就大了,必须得尽早结束这场攻城战。”

刘裕叹了口气:“我恨不得现在就能全军飞回大晋,只是此事急不得,不解决了广固的黑袍,我们就是撤军也会给追击的,三天之内,我要拿下广固城,穆之,张纲那里有什么动静吗?”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卷轴:“张纲自从醒过来之后,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把这广固城所有的城防机关布置,全画出来了,然后就是去亲自监制各种机关战具,他说,他要亲自杀进广固城,生剜黑袍和公孙五楼的心,为母报仇!”

第3254章 围顶纵论攻守道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一直忘不了前两天城头的惨剧,为了胜利,我们牺牲了张纲的老母亲,这件事让我有愧于心。”

王妙音摇了摇头,沉声道:“寄奴,你不能这样想,慈不将兵,张纲毕竟是敌人,她的母亲也是要受他的牵连,如果你怜惜每个敌人的无辜家人,那是不是在战场上也要畏首畏尾,不能杀敌了呢?就象这广固城中的人,就象这些女人…………”

她说着,伸手一指那些还在艰难吃力地拖着米袋,向城墙边上走去的鲜卑妇人:“这些女人都是死了男人,只剩下孤儿和老人,这才给放出城来搬米的,她们现在的悲惨境地都是我们造成的,我们杀了她们的男人,又把她们困在这孤城之中,难道你也要向她们谢罪,要觉得于心有愧吗?”

刘裕咬了咬牙,沉声道:“不会的,只要是战争,就会有伤亡,就会有这样的悲剧,为了这样的悲剧再也不出现,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地,彻底地结束分裂,结束战争,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所以,一些必要的牺牲,也是需要的。”

刘裕的眼中光芒闪闪,表情却是变得无比地坚毅,他继续说道:“即使是跟阿兰,我和她多年夫妻,也终于是走到了这一步,哪怕是明天的攻城,跟她面对面地战斗,我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寄奴,你说这城外的壕沟,这些鲜卑人为什么要填平?只是为了防止疫病吗?”

刘裕有些意外,他看着前面给填平的那块空地,说道:“还有别的原因吗?这些壕沟中有不少尸块和残肢无法捞出,继续留在那里腐烂长蛆就是疫病的根源,就象我们要把战死的将士都深埋,敌军填平外壕,也是防疫之用。”

刘穆之若有所思地说道:“以那黑袍的凶残,之前这么多天不顾城中人的死活,无论是疫病还是断粮,这回居然借着我们运回尸体而变得仁义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王妙音睁大了眼睛:“可是这攻守城的战斗,越是城外平坦,越是对攻方有利,这样我们可以畅通无阻地接近城墙,那些壕沟本就是用来阻止我们的攻击速度,前次攻城时,外面还布有鹿角,拒马,地上撒了铁蒺藜,我们冲击过程中,给城头的机关和弓弩射击,伤亡惨重,这些不都是教训吗?他们怎么会为了一点残留在沟中的尸体,就放弃这样的屏障?”

刘穆之看向了刘裕:“所以我才觉得奇怪,寄奴,自从我们围城以来,南燕军队就没有出城野战过,上次我们在临朐大破燕军,但也没有全部消灭他们的俱装甲骑,这回他们闭城不战,有没有可能关键时候,从城中杀出甲骑,冲击我们攻城的部队呢?”

刘裕的眼中光芒闪闪,还是摇头道:“还是不太可能,这甲骑的威力在于全面突击,一两匹,或者数十匹战马的冲击,用处不大,若是全线城墙,有两千匹以上的战马构成一字横阵,全线突击,那倒是可以收到奇效,只是,他们怎么可能把这骑兵在攻城时直接杀出呢?那城门不算宽阔,两千骑从中间鱼贯而入,得走上半个时辰不止,我们的攻击部队不可能给他们这样列阵的机会。”

王妙音的秀目流转:“那他们能不能在我军攻城之前,就先从城门杀出,列阵迎击我们呢?”

刘裕笑道:“这背城列阵,乃是兵家大忌,我们现在用长围挡住了城外,他们就是列阵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空间突破长围。”

“反过来要是数万步骑出城,就算我军不趁着他们出城时攻击,而是等他们列好阵,这不到五里的空间,人挤人密集一团,我们攻城用的投石车和弩机在这个位置可以对他们的军阵进行一边倒的屠杀,他们连转环的余地都没有。”

“如果是数万人马冲出来,那除非是强攻我们的大营,才有用,或者是在我们立围前,就得找一高地立营,一城一营互为犄角,这才有用,现在这种情况,出城列阵,是自杀之举!”

刘穆之自嘲式地笑了笑:“也许,是我多心了,也许,只是这些鲜卑人为了方便城外的女子们拖运粮食,要赶在这三天之内把五十石石军粮都运进城,这才填平了壕沟,以加快速度呢,毕竟,反正城外的尸堆给收捡完了,这些沟也没太大的作用啦。”

刘裕叹了口气:“城头的布置,张纲全都交代了吗?那些机关和杀器,他们会不会趁这三天都改变位置或者拆卸走?”

刘穆之说道:“不太可能,张纲当初在设计这些机关时,是特意按城楼的尺寸设计的,不少塔楼,哨橹,就是特意设计成可以遮挡那些弩机,发石车之类的机关,要是换个地方,就不好用了,而且这些机关为了追求发射的速度,减少那种震力,很多都是固定在城头的,想要搬运非常困难,就算拆走,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安置,以我看来,八成以上的机关,是无法行动的。”

刘裕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我方的攻城武器,能摧毁这些城头的机关吗?”

刘穆之笑道:“前些日子张纲给我们督造的一些器械,他为了留一手而故意改变了弹射的皮筋的弹力,我们如果用那些投石机,是不能准确地打到城楼的,这回他是使出了真本领,几乎每台投石机都是亲自调整,到明天的时候,应该都能调整完毕,所有的攻城器械,都能直接攻击到那些城头机关的位置,或火攻,或用巨石,我已经制订了充分的计划,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部摧毁城头的这些防御了。”

刘裕微微一笑:“看来,这种技术才是让我们此战胜利的根本,得一张纲,胜得十万雄兵啊,胖子,麻烦你再辛苦一下,赶快去再作攻城前最后的检查吧。”

他的话音未落,只听到一阵马蹄声响起,刘钟的声音在身后出现:“大帅,营中有急事,请你速回!”

第3255章 后秦国师充使节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对着一边的刘穆之说道:“胖子,还要麻烦你继续在这里观察一下,盯紧城头的变化,如果有他们大规模改变城防的动向,要及时调整。”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来找你的恐怕是要事,你先去处理吧,这里有我们,妙音也需要继续观察这附近的动向,尽可能地收拢城中的军民来降,一时也走不开,如果有大事你最好等我们回来一起商量了再决定。不要急着独断!”

王妙音笑道:“我相信寄奴会自己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毕竟,应该不是大晋的事,不然情报是先报给我们两人才是,恐怕是营中有什么军务需要你处理,这种事,我们就不用参与了吧。”

刘穆之微微一笑:“这倒也是,恐怕又是某些后方的粮草到位了,或者是齐鲁某地的民兵丁壮来投,又或者是建康城那里有公文需要你处理,比如要你早点回去之类的,这些你自己看着办吧。”

王妙音勾了勾嘴角:“嗯,反正你已经定下了不破广固不回师的决心,那就不要动摇,哪怕建康城沦陷了,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建立临时的都城,再想办法大回去,大晋以前也亡过一次,你能复国,这次也一样,我和穆之都会陪你一直走下去的。”

刘裕哈哈一笑:“有你们这些话,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这里就拜托你们了,我去去就回。”

他说着,转身就跳下了长围,一匹空着鞍的骏马顺势奔到了他的身边,他翻身上马,一阵烟尘卷过,便驰向了中军帅帐,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妙音,你觉得这回是什么事?”

王妙音淡然道:“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就算天塌下来,也不会改变寄奴拿下广固,消灭或者是驱逐黑袍,还有那个天道盟的决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帮他做成这件事。”

刘穆之转过了头,意味深长地笑道:“恐怕妙音你真正想一劳永逸解决的,是另一个人吧。”

王妙音樱口轻轻地动了动,喃喃道:“一切,都要看天意!”

当刘裕走进中军帅帐时,只见两侧已经站着刘敬宣和檀韶,二人面色凝重,而帐中则立着一人,手中持着一根带着九团旌节的节杖,身上披着大红袈裟,竟然是一个僧人。

刘裕微微一愣,转而快步走向了大案,刘钟拖长了的声音在帐内回荡着:“大晋车骑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豫章郡公刘裕到!”

刘裕坐到了大案之后,这回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来人了,这是一个年约七旬的老僧,尽管已经上了岁数,却仍然是眉目清秀,须眉皆白,长髯飘飘,站在那里持节不动,却别有一番让人望而生敬的仙风佛骨,溢出着知识的力量,要真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得道高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