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39节(1 / 2)

刘穆之摇了摇头:“这些只是表面的理由,其实我想说的是,沈家兄弟出身吴地,不是开始就投身北府,并不是你们这种血统纯正,一路走来的北府老兄弟,虽然后来加入了,但毕竟跟檀家兄弟这些人相比,算是半个外人,这点你也是清楚的。”

刘裕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理由,但不止是他沈家兄弟,你真要算起来,王镇恶,朱龄石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是以纯正北府为条件,那反倒是只有檀道济才符合这个要求了。”

刘穆之笑道:“所以,你不放手大用沈田子,是另有原因。因为他器量不足,性格暴躁,总是跟王镇恶作对吗?”

刘裕叹了口气:“这算是排在第二位的理由,沈田子为将无帅都非常优秀,无论是兵法还是武艺都堪称顶级,也确实可以说是后辈中综合起来最象我的一个,但是,有两个理由,让我无法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刘穆之双眼中光芒闪闪,沉声道:“洗耳恭听你的理由。”

刘裕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第一,沈家兄弟自反正以来,一直对我非常尊重,视我为救命恩人,但是对别人,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希乐,无忌他们,就没这么尊敬,换言之,他们只听命于我,未必肯居于别人之下。一个最明显的事,就是他们兄弟当年回家的时候,不顾朝廷的赦免之令,仍然去杀了当年出卖过他们父祖的仇人全家。也因此,沈渊子作为长兄,辞职解职夺爵,回家隐居不出。”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是有这么回事,当年这个事闹得不小,甚至让不少本来归顺的附逆贼人又重新上山结寨自保,为了平息后续的影响,我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甚至让吴地又多免了半年的钱粮税赋,才算勉强平定,老实说,当年我恨不得杀了沈家兄弟,用他们的脑袋来平息那几乎要再次掀起的叛乱。”

刘裕正色道:“我一再地跟沈家兄弟强调,非常时期,不可再生事端,不能为了尽孝而误了国事,可他们仍然不听我的劝阻,当面答应,回乡后就动手杀人,而且绝不是他们后来说的一时冲动,或者是那叛徒横行乡里,实际上他们早有准备,回乡的时候就带了部曲手下,伪装是外来的侠客,攻杀了那仇人全家。当时还在西征,我不想让归顺投降的将士们心中恐慌,才没有深究,不然的话,真的应该借两颗脑袋来平息后续的动乱,也不至于让你为难。”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所以从这事,你就认定了沈家兄弟只图快意恩仇,不顾大局,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刘裕摇了摇头:“你真的以为,他们是一时冲动,或者是放不下父祖之仇,所以才要去报仇?真的以为这只是为了尽孝之举吗?”

刘穆之笑了起来:“要是报杀父祖之仇,那应该是冲着你,冲着刘牢之才是,毕竟那个叛徒乡邻只是举报告发,而动手杀人的是刘牢之,把他父祖俘虏解去大营的,是你亲自带兵搜捕的。”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所以打着尽孝,报仇的旗号,实际上还是利益,那个叛徒因为举报了他们一家,受到了当时朝廷的赏赐,一下子成了当地的豪强之家,也把原来沈氏兄弟世代相传的田地给夺了去,名义上是为朝廷没收逆贼田产,但实际上却归了作为乡吏的自己家。若不是沈氏兄弟后来归顺了我,立了功,当了将官,恐怕连沈家的祖宅,那叛徒也不肯让出来呢。”

刘穆之正色道:“是的,当年这种情况很多,世家子弟和乡间豪强,如果没死的,就会大肆以附逆罪名去侵占当过妖贼的本地豪强的家产。为了处理这些个纠纷,我可没少费劲,沈家兄弟这个案子,就是闹得最大的一个,毕竟灭门血案的影响太大了。”

刘裕叹了口气:“所以他们找了个为父祖报仇的理由,杀了对方满门,而且动手的时机也是挑在我为谢停云报仇,杀了王家满门的时间之后,要处理他们,就得处理我自己,不得不说,他们兄弟是谋定后动,心思缜密,绝不是那种无脑莽夫所为。”

刘穆之笑道:“这么说来,沈田子处处与王镇恶,甚至朱龄石兄弟过不去,也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粗野冲动了?”

刘裕笑道:“这是自然,对王镇恶,朱龄石,沈田子从来都是公开场合发难,却从不在私下来找我提醒要提防或者是限制他们,胖子,你觉得这代表了什么呢?”

刘穆之的眉毛一挑:“这就说明沈田子是大块头有大智慧啊,公开场合质问王,朱,引起众将都会顺着他的指责去警惕他们,而这两位,就是年轻一代中对沈田子地位构成威胁最大的两人,揭发他们的不足,就是削除其他众将对他们的支持,说到底,还是为他自己啊。”

第3659章 私拉将帅心结生

刘裕正色道:“不仅如此,沈田子从不私下找我要将帅之权,凡事只在公开场合说话,显得光明正大,符合他那耿直无私的硬汉铁男的造型,我们北府诸将,多数是直肠子的武夫,就喜欢这种不玩花活的性格。但实际上,沈田子那粗犷的外表下,却是很深的城府,这也是沈家诸子中,只有他和沈林子的兵法水平,堪称帅才的原因。”

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这次在西城,虽然整体上看我军大败,但是沈田子的表现可称惊艳,之前击杀慕容林的时候,就是战法和心理上运用纯熟,全灭了这股俱装甲骑部队,而之后墙陷之时,又是他第一个在全军溃败的情况下守住了木甲机关一线,在最危险的时候挡住了敌军出城的攻击,这些表现,证明了他绝不止是个无脑莽夫,而是真正的帅才。”

刘穆之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他武勇直追当年的你,又是深通兵法,应用自如,那不考虑他出身的话,应该他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才是。为什么你还要把他排除呢,就因为他们沈家有自己的心思?可是按这个说法,是人皆有私心啊,难道朱龄石和王镇恶就没有吗?”

刘裕摇了摇头:“真正让我不能把北府军交给沈田子的原因,胖子你应该最清楚,还需要我点破吗?”

刘穆之的胖脸上,肥肉跳了跳,还是叹了口气:“原来,你早就知道了。看破不说破啊。”

刘裕直视刘穆之:“你和妙音私下接触和拉拢沈家,我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想你自己跟我说这样做的原因。今天,我不能再等了。”

刘穆之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无比地严肃:“首先,你不用担心和怀疑,世家高门拉拢沈田子,或者说扶持沈家,绝不是为了跟你作对,或者是架空你的主帅权威,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要找的就是刘毅,而不是沈田子,寄奴,你这点千万不要误判。”

刘裕冷冷地说道:“郗僧施,庾悦他们去找刘希乐,甚至谢混去找,我都不奇怪,但你和妙音是我最信任的人啊,为什么你们做这事的时候,甚至都不跟我商量一下?”

刘穆之摇了摇头:“那你重用王镇恶的时候,跟我们商量了吗?寄奴啊寄奴,有些事情,即使是夫妻之间,或者是你我之间的关系,仍然会因为大家的立场问题,会有利益冲突的。”

刘裕咬了咬牙:“这么多年了,哪怕是现在,你们也不支持北伐,对不对?”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若是不支持北伐,我们又怎么会在这里?北伐是大义名份所在,也是你毕生的梦想,就算我和妙音,难道就没有报国之心,复土之志吗?但这也要看时机的。就象这次打南燕,我们之前就一直劝你不要太激进,适可而止,可是你听吗?”

刘裕沉声道:“所以就要放任黑袍在南燕发展壮大?就要看着他们这些阴谋家不断地制造大晋的分裂和战乱?老实说,这次北伐前我并不知道天道盟的事,但隐约间感觉黑手党还存在,抱着打草惊蛇的心思出征的,本来我也只想打完临朐,给南燕一个教训就收手,但直到我在这一战中知道了天道盟这个可怕组织的存在,多年来心中的疑惑才彻底地给解答出来,也坚定了我必灭南燕,必破天道盟的决心!”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所以你在这里围攻广固一年有余,反倒是让南方的斗蓬操纵和控制妖贼起兵,弄成现在这样,你还认为这个决定正确吗?”

刘裕不假思索地回道:“我仍然认定这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因为临朐之战后,无论黑袍如何地求和,割地,都不过是缓兵之计,就算我回师回去打岭南的妖贼,他也同样会再次挥师南下,策应他的同伙,不要以为他在临朐出卖过斗蓬一次,两人就真正翻脸了,实际上,他们仍然是在一起合作对付我。”

刘穆之叹了口气:“我们就是知道可能还存在着可怕的阴谋集团,所以才不想在内部清理干净的情况下贸然北伐的,天道盟不说,你之前跟希乐,无忌也是暗中较劲的关系,甚至是力压希乐的反对意见,强行北伐,几大巨头各掌一军,各镇一方,你不是用整个大晋的合力在打这一战,那就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说到这里,他一指对面的城墙,沉声道:“现在的南燕,就象一个吃了一大半,塞在嘴里的鸡腿,吐了可惜,吞下去可能会卡死自己,真的好吗?”

刘裕正色道:“不打这一仗,如何把这些潜在的敌人全部暴露出来?我就算继续在大晋呆上十年,也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夺希乐,无忌的兵马,只有这次灭国,干掉黑袍,才可能解决很多一直无法下手的麻烦事,这点,我不后悔。”

刘穆之咬了咬牙:“若是如此,你就不能跟世家闹得太僵,不是我和妙音要反对你北伐之事,而是那些世家高门,对北伐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许北府兄弟想着要建功立业,要以爵为将,但是那些个世家高门可不这样想,这次你也看到了,占便宜的好事如开始的出征,庾悦这些人都想来,但要啃广固这块硬骨头时,他们都消失不见,若不是北府的兄弟们还支持你,这仗还打得下去吗?”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我为什么一定要依靠建康城中的世家呢?难道这齐鲁大地,来投奔我们大军的齐鲁父老,还有他们背后的这些齐地豪族,就不是可以用的力量吗?不想为我,为大晋效力没关系,有的是人想为大晋效力,自己以后不要后悔就行。”

刘穆之叹了口气:“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寄奴,你看到的是齐鲁这些豪强士族为了自己的利益,肯支持这次的北伐,你却看不到如果青州的利益给了他们,那吴地的世家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这次他们起码开始还会跟来,那下次呢?你给了好处的这些齐鲁豪强,会象这次的吴地世家一样支持你下次的北伐吗?”

第3660章 穆之终吐心底声

刘裕咬了咬牙:“这就是我最不能理解你和妙音的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如此看重建康城中的高门世家?时代已经变了,我也不是没给他们机会,北伐的机会,战后的利益和好处,我都向他们作了大量的让步,甚至很多战死沙场的将士所得的回报,都不如那些躺在后方,只是捐些钱粮,让些家丁部曲从军的世家子弟,这公平吗?”

刘穆之淡然道:“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那些忠勇战死的将士们,拿不出这些躲在后方的世家子弟所能拿出的钱粮,人力,军械。寄奴,我知道你的理想是美好的,也见不得人间有这些不公和黑暗,但你必须明白,这些事情,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改变,高门世家掌握天下的资源已历百年,也不是京八党出现几年就能扭转的。”

刘裕沉声道:“你说将士们从没没受到教育,大字不识,没法治理天下,我必须要依靠士族子弟,我也同意,但我另找一帮士族总可以吧,建康城的世家如果不肯出力,消极避战,那我就让这齐鲁的豪族出力出粮,事后也给他们多分好处,难不成离了吴地的世家,我就不能北伐了吗?”

刘穆之叹了口气:“寄奴啊,别激动,你觉得齐鲁青州的这些豪族,比起建康城中的世家大族,就高尚,就正义吗?他们为什么这次肯出力帮助北伐,你不会不明白吧。”

刘裕冷笑道:“是要借我们的力,打败推翻南燕慕容氏,从那些胡人酋长们的手里夺取更多的领地,人口,在青州能恢复自己以前的实力和地位。”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就是了,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也是他们的基业所在,所以他们这次肯出力,而且现在他们叛离了慕容氏,已经无路可退,只有跟着你打到底了,但就算他们这回出力,到了下次,你想继续北伐的时候,他们就会跟今天的吴地世家一样,不肯继续出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