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音继续说道:“桓玄固然是治国无能,倒行逆施,引得天怒人怨,所以你这样的英雄才会得到支持,但这个支持,仍然需要名份,不然你何必要打着恢复晋国的旗号才有大义名份呢?你为何不自己称帝起兵呢?你这么做,恐怕除了几千北府兄弟,无人跟随,就是连刘毅这样的人,也会离你而去,这就是名份的重要性!”
“再想想当年慕容氏的燕国灭国,慕容纬衔壁出降,所有慕容氏族人给苻坚赦免后严加看管,分散各地,但一旦前秦淝水战败,这些慕容氏的族人在各地也是纷纷起兵,除了慕容垂自己拉起的队伍,认慕容垂为吴王外,别的各地的鲜卑族人,全部以慕容纬这个亡国之君为大旗,尊他为帝,就连慕容垂,也一度遥尊慕容纬为帝,这就是名份的重要性!”
“你今天是灭了南燕,但不服气的慕容氏宗室仍然不在少数,慕容镇死了儿子,绝了后,所以要找你报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一旦侥幸杀了你,就可以自立为燕国之主,这次灭国,我们杀了这么多燕军将士,所有慕容氏宗室,都跟你有血海深仇,加上他们自己身上的慕容氏血脉,不管是自己有意还是别人煽动,都会成为起兵的旗号,只要还有一个慕容氏的宗室存在,就永远有复国反叛的可能!”
刘裕睁开了眼睛,看着王妙音,这个绝色的美人,现在脸上写满了热切与真诚,看得出,饱读了前代史书,知道历代兴亡的她,这些肺腑之言,虽然手段酷烈,但真的是一了百了,斩草除根的做法,慕容兰死前也不再提保护她的宗室血亲这些事,只说要保护百姓,大概,也是已经放弃了这些野心难填的同宗了吧。
刘裕叹了口气,看向了刘穆之:“如果这样做,要杀多少人?”
刘穆之淡然道:“所有在籍的慕容氏宗室,男女老幼加到一起,三千七百一十三人,我刚刚查过。”
刘裕咬了咬牙:“包括未成年的孩子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最小的一个,比义真还要小三天,刚出生一个多月。”
刘裕摇了摇头:“这种婴儿,就算是夷族,也是可以放过的吧,能不能留他们一条命?”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想当年,秦国灭赵时,抓获了赵高的母亲和全家,因为其是赵国宗室贵族,年纪又幼小,所以秦法虽然残酷,但也只是对赵高施以宫刑,让他绝后,留了一命,结果就是这个赵高,掌握权力后疯狂地报复秦国,甚至可以说一已之力毁了整个秦国,这就是斩草不除根的结果。”
“又如慕容冲,是你亲眼见过的,他因为年幼而给苻坚赦免,作为娈童,成年后才放出,这个当年的幼童,亲自起兵灭了秦国。相隔几百年,两个秦国都是毁在当年一念之仁,好生之德而放过的幼儿身上,寄奴,我的历史故事说完了,该怎么选,你自己决定。”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那就一个不留,慕容超我亲自动手让他上路,上路之前,我要见他。”
第3899章 汉人大族亦剪除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裕哥哥,我知道,要你作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你一向是以仁义待人,但是,在这个乱世中,这样的仁义会给人利用,成为你的弱点,人性是畏威而怀德的,但那些想自己独掌大权的野心家,会利用你的这些仁义,去煽动那些普通的民众,对他们威逼利诱,这点,从苻坚身上,从孙恩卢循身上,你应该充分认识到了。”
说到这里,王妙音深吸了一口气:“杀一人以救万人,诛一族以安天下,这样才会让你成为真正的帝王,只有登上帝王之位,执掌天下大权,你才能跟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邪恶力量全面对抗,今天对慕容氏如此,明天,你对司马氏,也必须这样。”
刘裕的手轻轻地抖了一下,看向了刘穆之:“一定也要如此吗?”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司马氏治国无能,搞阴谋诡计,祸乱天下可是最拿手,现在你只是掌权执政,他们的远支宗室都已经在不停地捣乱了,要是以后真要登上大位,想必八王之乱的事情也会一再发生,所以,在你上位之前,就不能让司马氏诸王象八王之乱前那样掌握权力和土地,更不能让他们掌军,这点,我会帮你安排。”
刘裕点了点头:“好的,一切麻烦你,慕容氏无论男女,无论亲疏远近,都是对权力野心勃勃,以前大晋对他们恩深情重,让他们称霸辽东一方,国难当头,他们却是趁机自立,入主中原。苻坚消灭他们后,也赦免了他们全族,换来的却是他们趁淝水之战后起兵反叛,哪怕是四个燕国统治的时期,他们自己的宗室贵族也是你争我夺,内乱不断,才会有这四次的亡国。我确实不能对慕容氏的忠诚报任何的希望了。全灭了吧,也就清净了,如果真的上天震怒,有什么惩罚,就降在我一人身上吧。”
刘穆之淡然道:“送这个野心家族归西,让他们不再祸害世人,这是积德行善之举,至于杀那些小孩子,确实让人于心不忍,但要是想想,哪怕这些小孩子长大之后再生野心,或者是给人作为叛乱的大旗,祸害更多的人,那早点解决他们,是功德无量,而且,这些小孩子,如果父母早早地给我们所诛杀,那留在世上,对他们难道是什么好事吗?怀着杀父杀母的仇恨,在别人的嘲笑和鄙视中长大,自己还要身受宫刑绝后之类,这样的生命,又有何乐趣可言?”
刘裕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杀一人以救万人,斩断未来祸乱的可能,这是我作为掌天下之权的人,必须要做的事。不通过这样的手段,也震慑不了这些野心家。”
刘穆之正色道:“是的,就是这个道理,慕容氏在史上多次起兵反叛,而慕容部的族人,又相信他们有王者的血脉,一旦朝廷失去压制的能力,那慕容垂,慕容冲这样的人就可以煽动族人叛乱,就象前秦的灭亡那样。现在看来,哪怕今天的投降仪式中,慕容镇都是直接反叛,这背后,恐怕还会有那黑暗邪恶势力的影子,我们接下来还要跟天道盟,跟他们所控制的妖贼大战,在这青州之地,不可留下隐患。不止是慕容部的宗室,我们要斩草除根。”
刘裕的眉头一皱:“对这里的汉人大族豪强,你也要下手?有这个必要吗?”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寄奴,你还看不出他们的意图吗?今天韩范劝你要仁义,劝你不要屠戮全城,你以为他是为了什么?”
刘裕的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说道:“他这是想树立一个为民请命,阻止了残暴的晋军屠戮无辜百姓的形象,以后收复这里的人心,包括那些活下来的普通鲜卑族人的人心,对吗?”
刘穆之正色道:“是的,孔子说过,惟名与器不可假人,而韩范就是现在想要求名。他知道,我们的大军在这里不可能长久驻扎,很快就要回去,所以先要夺名,这样在战后,本地人都会感念他韩范的恩德,最后就只知有韩氏,封氏,辟闾氏,不知有大晋,青州之地,之所以百年来叛服无常,屡次得而复失,就在于这些本地的地头蛇势力盘根错结,朝廷在这里毫无威望可言。”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是要把这些汉人大族,也跟慕容氏一样宗室全部斩杀,连根拔起?这得杀多少人?!太残暴了吧。”
刘穆之摇了摇头:“当然不能象对慕容氏宗室那样,三千多人杀个干净,但也不能放任韩范,对本地的汉人大族,需要敲打和警告,而不是随便地赏赐,给官,要让他们知道,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再想架空大晋朝廷的权力,割据一方,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就是带头争名者的性命。”
刘裕点了点头:“你是说,要处死韩范,放过其他人和家族?”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正是当年南渡的世家大族,平定吴地时的手段,妙音,你对这个,应该不陌生吧。”
王妙音微微一笑:“是的,其实这些本土大族,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同样提矛盾重重,遇外敌入侵时会联合,但如果外力失去,自己也会争权夺利,韩范当年在南燕刚入主时,也曾带着其他几个大族,对辟闾氏落井下石过。”
“现在,是我们利用他们的内斗,先打掉韩范,还有高家,封家这几家的家主,让这青州之地,没有一个可以一呼百应的带头大哥,然后提拔一些新冒头的家族,比如垣家,辟闾家等,取而代之。”
“换言之,势力不足的,新附的中小家族,我们扶持,而对于老的,势力大的豪强大族,则打击几个冒头的,但首要的事,是要给韩范找个罪名,用他的脑袋,来震慑齐地!”
第3900章 生生世世与魔斗
刘裕摇了摇头:“韩范如果没有反行,只是因为他想挣人望,就要安个罪名杀害,有违王道的原则,即使要走帝王之路,这样做也会失了人心啊。”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等到他真的反了,那悔之晚矣,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不能等人有了谋反的行迹后再动手,他具备谋反的动机和能力时,就不能犹豫了。”
“韩范这样收买人心,已经说明他有把自己的声望凌驾于朝廷之上的心思,而齐鲁之地的豪强大族,几百年来,甚至上溯春秋战国起,就不停地割据自立,外来强敌入主时则依附,其势力衰退或者撤军时则独立,这就是他们的本性。”
说到这里,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按你的设想,我们占了南燕后,要动员和迁过来大批的吴地世家子弟在这里圈地占田,这无异于与这些本土大族抢夺资源和人力,是跟他们争夺根本,韩家封家能老老实实地服从?”
“大军在时他们也许只能暂时隐忍,大军一撤,必然生事作乱!即使他们本人不出手,也会千方百计地煽动和收买散兵游勇,资助那些遍及各地暂时无法平定的山贼马匪们作乱。朝廷没有兵力平定,就只能求助于他们出丁出粮。”
“最后他们会以自己平定这些势力的功劳,逼朝廷让步,把齐鲁之地从官职到军队这些权力全给他们掌握,甚至可以观望我们与妖贼作战的结果,长期实质割据!”
“寄奴啊,我们费了这么大力气,花了这么大代价打下的齐鲁之地,你就想要这样为他人作嫁衣吗?”
刘裕叹了口气,说道:“当然不能这样,所以,你准备以什么罪名来诛杀韩范呢?就算要按你说的来,也得让人信服,不能杀一人而反过来让人心惶惶,酿成民变啊。”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个罪名倒是不难,韩范之前出使过后秦,又负责在出降仪式时进城维持秩序,现在出了慕容兰的事,他是要负全责的,安一个受了后秦的指使,回来后与慕容镇和慕容超勾结,想要谋杀你刘大帅的罪名,因为慕容镇已死,慕容超也很快会斩杀,所以死无对证,他也是百口莫辩。”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那别的家族能服气吗?会不会兔死狐悲,也生出自立之心呢。要是杀一个韩范而跟本地大族离心,那就不值得了。”
王妙音笑了起来:“裕哥哥还是对这种权谋之道不在行啊,其实,就象我们这些世家当年平定吴地大族一样,也是找各种罪名一一把当时的沈家,周家,陆家这些大家族给铲除了,或者诛杀了他们的首领,但并没有让吴地世家抱团反击,何也?”
“因为我们把消灭的那几个大豪强的家业,奴仆,拿出一部分分给了其他的吴地本土豪强,今天我们靠沈家打周家,打完后周家的地给四分之一给姓沈的,明天靠张家打沈家,再把沈家的地分一部份给姓张的。”
“这些本地的大族,因为几百上千年来都在这里,其实内部矛盾很多,争斗多年结的仇也深,外敌来时也许他们会暂时抱团,但外敌一去自己会先打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