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0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05节(1 / 2)

“一旦来自齐地方向的胡人大军攻来,就会配合官军作战,官军正面作战或者是守城,他们则是四处出击,断敌粮道,绝敌后援,这样相互配合,虽然看起来兵少,但是胜在了解地形,敌军占不到便宜,自然就会撤退。”

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至于上次南燕军队突然袭击,一下打到六郡的中部,三阿和盱眙一带,掳掠数千百姓,那是因为后来淮北各寨在我爹死后,逐渐地分崩离析,我归国之后,他们大批地离开山寨坞堡,成为我的部下,四处征战,而继任的北青州刺史更是暗通北魏,反叛大晋,这才导致淮北几十年来的军民联防的体系崩溃,让南燕占了便宜。”

“不过,现在随着南燕的灭亡,淮北之地也终享太平,这里不再需要这么多山民与坞堡户了,寄奴你也可以考虑战后把他们迁到城邑之中,分给土地,编户齐民,我可以…………”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好了,阿寿,我现在不是想说淮北的事,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即使是淮北这种看起来无险可守的地方,只要军民联防,情报及时,一样可以通过少量的官军加上这些亦兵亦民的地方势力,挡住胡虏的大军。淮北可以这样,青北也可以。”

沈田子这回叫了起来:“青州北部一向是贺兰部在镇守,跟我们淮北的情况不太一样吧。”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贺兰卢镇守青北多年,跟河北那里的豪强大族有很多联系,这是他屡次可以守住北魏的进攻的原因,每次北魏准备集结军队攻击,那些汉人大族就会跟他通风报信,而他可以调集燕军在北魏军队必经之路上给与痛击,又分出散兵潜入河北,跟一些化装成马匪盗贼的河北本地势力联手,切断魏军的粮道与补给,逼其退兵。”

刘敬宣点了点头:“是的,北魏在河北很难驻有主力大军,真要调兵攻打南燕,往往要从草原一带大规模调兵才行,这个消息很难瞒得住,而南燕如果贺兰卢的兵力不足,甚至还可以从广固出动大军支援,北魏自拓跋硅死后,这几年是休兵罢战,贺兰卢的防守,也是功不可没。这个打法,跟我们守淮北是一样的,难道,你准备继续派贺兰卢去镇守青北?”

刘裕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你怎么看,能不能让贺兰卢率本部人马去青北呢?”

刘敬宣沉声道:“万万不可,贺兰卢在青州北部呆得太久了,自成势力,以前在南燕的时候就几乎是听调不听宣,这回我们攻城时也看得明显,他连黑袍的命令都可以拒绝,我们这回收复青州,要的是青州彻底地并入朝廷,成为大晋的州郡,而不是再弄出一堆地头蛇来,最后尾大不掉。不然万一贺兰卢有了叛心反意,引北魏来攻,那青州可就完了!”

刘裕笑着点头道:“说得很好,所以,贺兰卢不能放到青北去镇守,那让段宏去,怎么样?!”

第3921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

这句话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即使是刘敬宣也不免动容,讶道:“让段宏镇守青州北部,统领大军?就在白天,他也不过是个民夫队长,虽然说不拘一格提拔人材,但这也太破例了吧。”

刘裕淡然道:“阿寿,比起我当年从小兵给提拔成一军之主的速度,这也不算太夸张吧,王师撤回后,青州这里本来就没有留下大军,即使是镇守青州北方,也不过是正式统领几千人到万余人的兵力,谈不上是大军。段宏今天攻城战时作为镇恶临时提拔的副将,已经指挥了数千人攻城,这个任命,也不算过分。”

王镇恶也摇头道:“可是,白天是战场上的权宜之计,这回可是正式任命啊,今天虽然段宏也立了大功,可是负责一个方向的镇守,起码是要加个将军名号的,他今天的功劳,还不足以加这个名号吧。”

刘裕摇了摇头:“段宏原来在南燕的时候就是将军,虽然他年纪轻轻,但已经打过很多仗了,以前是因为在南燕给卷入谋逆之案,给诛杀全族,他孤身一人逃亡到了北魏,这才失去了所有的官职军号,并不是他就只有一个士兵的身份,听说王师伐燕后,他又扔掉了北魏的军职,跑来我军之中宁可当一个普通的民夫,这正好证明了他对大晋的忠诚,对这样的人,我们的提拔,就要不拘一格。”

沈田子咬了咬牙,说道:“大帅,军中有军中的规矩,就算你看中的人,想要提拔,也是需要有足够的功劳才行,段宏只在今天的这一战中立了功,而且这个功要给个军主可以,给个将军,有点过了,只怕众位兄弟会有不服啊。”

刘裕冷冷地说道:“起码有十几个世家子弟,连战场都没有上,挂个名在军中,就靠着部下的功劳,能混到将军的名号,段宏起码今天在战场上是浴血奋战过,扭转了南城一度危急的情况,我不知道有什么不可以授予将军名号的理由。”

朱龄石叹了口气:“大帅,段宏虽然今天表现出色,但他毕竟不是我们北府兄弟,而是鲜卑胡人,在今天之前也只是一个民夫队长而已,要是您强行因为一战的不错表现就给予将军级别的高级军职,跟我们这些人同等的待遇,大家都不会心服的。”

向弥跟着沉声道:“是的,而且这个段宏真的能守住青州北部吗?贺兰卢毕竟是威名赫赫的贺兰部族长,很多河北大族和豪强都跟他有联系,但段宏这小小年纪,恐怕没这样的威望吧,而且他先逃离南燕,再叛出北魏,要是北魏借口要追杀叛将,主动地攻他,他真的能顶住这个攻势?”

刘裕点了点头:“你们终于说出心里话了,实际上,你们是看段宏身为胡人,不想让他就这样成为将军,跟大家同列,对不对?”

帐内一片死一样的沉寂,显然,这是无声的默认。

刘裕正色道:“那么,有哪位将军自认为非常熟悉河北的情况,可以联系到那里的豪强大族,对北魏那边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或者说,只需要两千人马,就敢立下军令状,守住青州的北方?”

说到这里,刘裕的目光投向了向弥:“铁牛,你敢吗?”

向弥没好气地说道:“寄奴哥,莫要拿俺铁牛寻开心,我虽然是个粗人,但还没傻到敢说用两千人马,就能守住青州北部,你寄奴哥也许是有这个本事,但我不相信这个大帐内除了你以外,谁还有这个本事。大家伙说是不是?阿寿哥,你行吗?”

刘敬宣笑着摆了摆手:“两千人守住青州北方?你不如给我五千人让我灭了北魏收复河北好了。牛皮吹起来也是要有点限度呢。”

向弥哈哈一笑:“就是说嘛,寄奴哥,连我们都没这个本事,段宏这小子何德何能,难不成他可以撒豆成兵吗?”

刘裕摇了摇头:“铁牛,你似乎忘了一件事啊,我要段宏去守青州北方,只给两千是我们晋军的兄弟,但除了这些兵马外,原来南燕的胡人兵将,尤其是非慕容氏和贺兰氏部落的其他胡人,都可以划归他的名下,而且,他如果有本事,可以主动地扩张队伍,吸引齐鲁一带的散兵游勇和河北一带的绿林响马,只要他能拉得来队伍,我就能提供他足够的军粮,军械,用这些人来充实守军。”

向弥瞪大了眼睛:“他能做到这一切?不可能吧,段宏没这个号召力。”

刘裕正色道:“段宏作为一个胡人前来投军,还是进的民兵队伍,不到三个月,就靠着过人的豪爽和义气,成了几百人的大哥,给公推为队长,这本身就证明了他除了打仗之外的领导能力,今天,在一度情况危急,有全线崩溃的危险时,他主动反击,靠着冷静而准确的判断力,在军令下达之前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守住了阵线,这才给火线提拔授予了指挥权,这个人有勇有谋,具有名将的基本素质,也有很强的号召力,把他放在青州北部,一定可以吸引到很多人来投奔的。”

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而且,如果一个民夫队长,一战之后就能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军,这正好证实了我们大晋求贤若渴,只要有本事,只要忠于国家,那不管是何出身,都有机会取得荣华富贵,段宏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裕这番话,说得帐中众将连连点头,向弥佩服地说道:“还是寄奴哥你想得深远啊,这么一说,小段还真的是合适的人选呢。只是,他真的对我们大晋忠心吗?还是只是一时利用我们报仇呢?”

刘裕点了点头,对着帐门口高声道:“来人,传唤民夫队长段宏入帐议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大家亲口问他。看看此人是不是能让大家伙儿信服,愿意给他一个镇守青北,为国效力的机会。”

第3922章 国仇家恨男儿报

须臾,段宏一身队正的妆束,皮甲布袍,头戴皮弁,掀帐门而入,与帐内一众精钢铁甲,按剑而立的将校们,肉眼可见的异常,恰似当年刘裕以小兵的身份入北府中军帅帐议事时的那种感觉。

众人投来的目光,多是那种怪怪的,仿佛在看着一个异类,段宏显然也感觉到了这种压力,虽然不知唤他前来所为何事,但仍然行礼道:“卑职民夫辎重营第三营第六队队正段宏,见过大帅,见过各位将军。”

刘裕点了点头:“段队正,免礼,今天一战,你表现出色,临时奉了前军参军王镇恶的命令,指挥了南城的军队,稳定了战线,立下了战功,按大晋的军制,应该对你加以封赏,你进帐时是队正,出帐后,可就不是了。”

段宏仍然神色从容,正色道:“卑职只是尽一个军人的本份而已,并不图什么封赏,无论卑职在何位置,都会为大晋尽忠尽力的。”

沈田子冷冷地说道:“段宏,你又不是大晋的子民,你是段氏鲜卑的贵族,就在几年前,你还是南燕的将军,若不是你兄长牵涉进了谋反之事,你们段家全族给诛杀,你恐怕还会成为南燕的大将,跟段晖一样,与我们战场上杀个你死我活呢,又谈何为大晋尽忠尽力?”

段宏点了点头:“沈将军说得很对,如果不是我阿兄给诬陷谋反,那我一定是为南燕效力,与大晋刀兵相见,就算战死沙场,也是无怨无悔。因为我段宏一家生于燕国,长于燕国,是燕国子民,受的是燕国的国恩,自然是要为燕国效力,这才是身为一个人,身为一个军人的本份。”

沈田子点了点头:“说得不错,你燕国人,胡人的身份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所以,就不要说什么为大晋尽力效忠的话,如果是你儿子,生于晋,养于晋,那还差不多。”

段宏摇了摇头:“沈将军此言差矣。卑职刚才所说的,是说我不能选择出身,燕国待我以国士之礼,我必以国士报之,当年是慕容德带了战乱中的我们段氏族人逃到了这齐鲁之地,让我们在北魏野蛮人的马刀之下活了下来,我们自然要报恩。”

“但到了慕容超的时候,却是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我们段氏一族只是领兵镇守临朐,并未参与他们的夺位之争,公孙五楼向我阿兄索贿不得,就诬陷我们和慕容法等人一起起兵夺位,冤杀我一族三百余口,早已经由恩变仇,成为不死不休的死敌了。”

朱龄石看着段宏,说道:“可是出了这事之后,你可没有投奔大晋,而是逃去了北魏,按说你们段氏一向在南部领兵,离大晋更近,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对北魏,比对大晋更加忠诚呢?”

段宏摇了摇头:“朱将军,请您注意一点,慕容超杀我全族的时候,大晋和南燕还有互不侵犯的盟约,不仅是不能互相起兵攻打,还包括了不能收留对方的逃亡重犯的约定,一旦捕获,是有义务遣返回国的,这点,朱将军不会忘了吧。”

朱龄石笑着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条,是我疏忽了,这么说来,你确实不能在当时来大晋,而另外相邻的后秦,是南燕的宗主国,你过去了也是死路一条,这就只有去北魏一个选择了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