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1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19节(1 / 2)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据我所知,朝鲜半岛上无论是百济还是新罗,也没有多少甲胄护身,虽然有部分铁武器,但多是皮甲或者布衣上阵,高句丽因为在北方,皮甲多一些,但也很少有铁甲的,所以倭人的铁刀和铁箭头,对他们有巨大的杀伤,近身格斗过程中,更是凶悍难制,高句丽的长处在于战车和弓箭,也有少量骑兵,但若是跟倭军对阵,让他们以散兵的方式近身入阵,就会给打成一边倒的大败,想想天师道的妖贼们如何作战,就能猜到倭军的战斗方式了。”

刘裕笑了起来:“妖贼手上的可是精钢刀剑,削铁如泥,就是我们北府军士们的精钢锁甲也难挡其劈刺,倭人应该没有精钢锻造的技术,但铁刀铁甲,去打无甲或者皮甲在身的军士,那也是砍瓜切菜,这么说来,高句丽是想要我们帮他们解决了倭军,这算盘打得倒是挺精的啊。”

第3978章 穆之不助高句丽

刘穆之笑道:“要是他们自己能解决倭军,又何必需要向我们求助呢?而且割地之事,也是慨他人之慷罢了,或者说是借花献佛,背后更是有着精明的算计。”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此话怎么说?”

刘穆之正色道:“他们刚才说的,是割伽倻七城给我们大晋,而这伽倻七城,正是在倭国登陆朝鲜半岛的地方,卡在百济和新罗之间,现在那里有日本的驻军,其所在的都督府,名叫任那。”

刘裕喃喃道:“任那,就是类似以前大汉在西域时的驻军存在,对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倭人也不傻,在这个时候连本州大岛都没有征服,又怎么可能兴大军来吞并朝鲜呢?他们出兵朝鲜半岛,主要是为了获得铁矿资源罢了,所以,只要占了伽倻七城,就可以做到这点。”

“如果高句丽大举南侵,那倭国可以调动三到五万军队,北上渡海抗击,当然,如果打赢之后,还能再狠狠地敲诈一笔百济。”

“若是新罗倒向高句丽,联手攻击百济,那倭国就会先主动攻打新罗,他们在这个地方可以直接兵临新罗的腹地,从而让新罗不敢相助高句丽。”

“就算是百济,若是有背盟弃约之举,倭国也可以随时翻脸不认,当然,这在倭国和百济百余年的交往中,还没有出现过,在高句丽给逐出半岛之前,想必百济也不会傻到跟倭国翻脸。所以倭国在当地留个几千人马,可以监视整个半岛,一旦有事,能根据本国的当时条件,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刘裕冷笑道:“想得倒美,那如果我们直接登陆倭国,攻他们的老巢,如何?”

刘穆之的脸色一变:“你真的打算出兵助高句丽?”

刘裕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没这样决定,但我必须要评估这个可能性,你刚才也说,我们如果真要打,那对手主要不是百济,而是倭国,到时候,我们与其登陆任那,不如绕远一点,在高句丽这回来我们这里的港口登陆,会合高句丽兵马,一起向南方推进,与百济和倭国的联军决战,如果我们不走高句丽登陆,那就直接出兵登陆百济,或者是干脆登陆倭国,这有可行性吗?”

刘穆之的神色严肃,眼中光芒闪闪,沉吟良久,说道:“直接登陆百济和倭国的风险太大,不建议这样,倒不是说战斗打不过或者是海上会给攻击,而是就算登陆成功,当地是敌国腹地,我们的粮草供应,会出大问题。”

刘裕的眉头深锁,点了点头:“是的,海路进攻,粮草供应是大问题,我们要灭百济,破倭军,那起码要有五万以上的精锐,粮草的消耗是巨大的数字,这个,最好是让高句丽来供应,不然的话,我们上了半岛后,独自作战,若是敌军坚壁清野,我们得不到补给供应,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刘穆之叹了口气:“而且百济和倭国的水军都很利害,象倭国,也同样有登陆几万大军到半岛的能力,高句丽这回能派几条船只载着使者过来求结盟,这是可以做到的,但要是几百条大船的大型舰队,恐怕就会在海上面临百济和倭军的联合舰队攻击了,到时候若是在海上损失掉主力,可就太亏啦,如果真要出兵援助高句丽,恐怕还得三思而后行,起码,需要高句丽出动大型战船队来护航才行。”

刘裕勾了勾嘴角:“难道我们大晋自己没有大船队吗,还要高句丽护航?”

刘穆之摇了摇头:“大晋最好的船夫水手,是在三吴之地,但这些人多半跟着妖贼跑了,现在的谢家虽然也能凑出几百条平底大沙船组成的船队,但多是商船渔船,并非战舰,要不是我们的水师战船不如妖贼,当年又怎么会让他们这样轻松地逃入海里,直到广州呢?”

刘裕咬了咬牙:“就是说,如果我们大晋要渡海远征,还得先组建水师才行?或者说得先击败妖贼,再掌握了他们可以渡海远洋的船队,才能考虑此事?”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就是这个意思,你就算有意出兵朝鲜,联手高句丽消灭百济,也起码要等到消灭妖贼,彻底平定国内之后,然后可以先让妖贼中归顺投降的水手船夫们,将功赎罪,组建一个大船队,来回于百济与高句丽,甚至倭国之间,摸清楚大海上的水文,气象,航道后,才可以制订出一个最有利于我们的登陆方案。”

说到这里,刘穆之的眉头一皱:“而且,我们恐怕还得好好商量一下,到时候是助高句丽还是助百济呢,这取决于我们想要什么。”

刘裕微微一笑:“你也觉得高句丽不可信,想要助相对弱小的百济去反过来攻击高句丽?”

刘穆之叹了口气:“虽然历史上的高句丽,几次是中原王朝负了他们,但他们也一向是个野心勃勃,四处扩张的国家,其国北接勿吉,南至汉江,北燕早晚不是他们的对手,会给他们夺走辽东,如果真到了这步,那他们就等于并有慕容氏的故地,战马铁骑,都不在话下,这时候的高句丽,再让它拥有了整个朝鲜半岛,就会成为比慕容氏燕国更强大的一股力量,甚至生出入侵中原,与我们逐鹿天下的野心,也并非不可能。”

刘裕的眉头一皱:“小小高句丽,敢有这样的野心?不太可能吧。”

刘穆之摇了摇头:“看看乱华的诸胡,哪个不是从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部落发展起来的呢,我们不可以有轻敌的想法,而且高句丽跟我们汉人交流几百年,中原的这套组织和国家模式都学到了,远非落后的草原部落可比,真要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我觉得早晚会成为大敌,就算不助百济来对抗他们,起码也不应该主动助他们增强实力,司马懿当年灭了公孙氏,扶持了高句丽在辽东崛起,以至于有了今天,这样的事,我们不能做第二次!”

第3979章 不战屈兵孔明策

刘裕的心中一凛,确实,自己刚才的想法,有点受后世的认知影响,缺乏了起码的客观与理智,在这个时代,倭国毕竟不是后世的那个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灾难的****强国,而高句丽,却是一个已经从一个小部落发展起来,称雄东北的小霸,若是再助他们灭了百济和新罗,一统半岛,那也许当年自己扶持拓跋硅坐上汗位,以至于成为北魏这个大敌的往事,会再次经历。

刘裕想到这里,正色道:“胖子,你说得对,是我刚才有点太冲动了,不知为什么,我非常讨厌倭国,倭人,总想找机会灭了他们,这影响了我的判断。”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倭人确实可恨,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吴越之后人,或者是另一些传言,说是秦朝时的方士徐福出海时带的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但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大岛上,从一个小部落慢慢地称霸崛起,现在眼看着要一统大岛,甚至为了夺取铁器而出兵朝鲜半岛,这也表明了他们的野心,和高句丽一样,这都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能消灭的话,最好还是消灭掉,不要给他们机会,只是,现在并不是要考虑这些的时候。”

刘裕的眉头一皱:“那在你看来,我们如果要帮百济,是不是还得先跟倭国交朋友?”

刘穆之沉吟了一下,说道:“在我看来,最好是两不相帮,让他们自己打去,高句丽那里起码还能给我们战马,但百济和倭国,没有什么我们需要的东西,让他们这样互相牵制,长期征战,是最好的选择,等我们北伐成功,把北魏给驱逐出河北后,就可以考虑灭掉北燕,到那时候,与高句丽接壤,可以考虑正式跟他们开战翻脸了,不过,要实现这个计划,恐怕要很多年,我们是不是还有看到这些的那天,还不好说呢。”

刘裕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那我们就不要高句丽承诺的战马了吗?而且,阿兰和黑袍多次提过什么龙城故地的圣树诅咒,我想,并不是空穴来风,也许这个跟天道盟的阴谋有关,总有一天,我们还是要夺取龙城,去慕容部的兴起之地看看这些呢。”

刘穆之淡然道:“要取得战马,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要从高句丽取得,就算不帮他们打百济,也可以用贸易的方式获取,再说了,要是真的跟百济和倭国开战,那百济和倭国必然会出动舰队封锁海路,我们的大军就算成功登陆了朝鲜半岛,后续能不能从半岛运回战马,都是未知数呢。”

说到这里,刘穆之笑道:“最好的做法,就是两不相帮,只是派使者去劝谕他们以和为贵,不要妄开战端,同时严厉申斥百济,不得奉倭国为宗主,不然我们就会去援助高句丽,甚至出兵,只要能让倭国暂时不能出兵帮助百济,那对高句丽也有了交待,他们冲着这个,也会给我们提供战马的。”

“百济在仍然向我们称臣的时候,不敢公然地攻击高句丽来往于我们这里的商船舰队,最多我们也给百济一点甜头,给他们一些中原的物资作为赏赐,这样我们同时跟高句丽和百济建立贸易关系,两不得罪,也两不相帮,他们就会争相讨好我们,如此一来,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能稳住两个藩属强国,从他们身上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刘裕笑着搓着手:“胖子,还是你有办法,这个听起来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了,那我们就这样安排,跟高云烟回复,然后安排她去建康上路吧。”

刘穆之的眼中闪过一道冷芒:“不,寄奴,我认为,此事不宜去建康,让所有人在朝会上知道,高云烟前来,本就是为了秘约,所以才会先见我们,我们不妨给她一个甜头,答应派使节去百济,逼百济先断绝跟倭国的关系,作为回报,他们需要提供我们急需的物资。”

刘裕的眉头一皱:“百济会接受这样的条件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不说他们一定会接受,但起码会考虑,因为现在的倭国,对百济也是个不小的威胁,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倭国出兵一次,助他们打垮了新罗,但百济未得寸土,打下来的伽倻七城却成了倭国的殖民地,每年还要付大量的铁器给倭国以作出兵谢礼,对他们来说,长此以往,也难以承受。”

“何况倭国军士,在伽倻七城是横行霸道,奸淫掳掠之事无恶不作,百济的官员根本无法约束他们,如果不是为了高句丽的入侵威胁,只怕早就会出兵把这些倭军赶走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对高句丽晓以利害,让他们暂时不要全面攻打百济,先稳住所占的地盘,再图后续,那百济是有可能跟倭国绝交的。”

刘裕笑了起来:“高句丽能忍得住?这高云烟的父王不是即位以来四处征战,从不休兵的吗?”

刘穆之淡然道:“上次不就是给倭军打败了嘛,不然怎么会来主动找我们。我们可以跟他说,现在大晋的兵马还要平定妖贼之乱,一时间抽不出大军援助,但先派使者逼百济和倭国断交,此事若成,那没了倭军相助,他们自己都可以战胜百济,这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嘛。”

刘裕点了点头:“是个很好的借口,那为了表示诚意,是不是要他们先提供个一两千匹战马,一来打通航道,二来也是看看高句丽是否真心呢?”

刘穆之的脸上肥肉跳了跳:“现在对我们最需要的高句丽物资,不是战马,而是人参,要治好这次的瘟疫,非大量的人参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