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7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78节(1 / 2)

“而我击破桓玄,掌管大晋朝堂之后,向姚兴提出的归还南阳十二郡,也不是为了我刘裕的个人威望,而是因为这些地方,本就是我大晋的江山地盘,是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在淝水之战后北伐夺取的!”

“再往前数,那是我们大晋,是我们汉家百姓的天下,却被羌贼和胡虏借我大晋内乱之时出兵窃取,更是成为桓楚灭亡之后,那些桓氏叛贼和各路残兵败将们盘踞的巢穴。”

“桓振,桓谦等人借这些地方不停地招兵买马,多次反攻荆州,我要求羌贼归还这片土地,乃是出于国事公心,他若不给,我必出兵夺取,以安荆州,怎么成了我欠姚兴的人情了?”

第4235章 忠义之心昭日月

刘裕的话,掷地有声,在整个大殿内回荡着,每个人都在静静地倾听,刚才还尘嚣而上的那些声音,都听不见了,直到刘裕说完后,郗僧施才干咳了一声:“刘大帅的话,说得很好,很有气势,只是,当时姚兴毕竟是交割了南阳十二郡,世人看来,那是有恩于大帅你的。助你提高了声望。”

刘裕哈哈一笑:“郗尚书此言差矣,我是代表大晋,提交国书要求他归还窃取的南阳十二郡,而且之所以只要南阳十二郡,没有进一步地要给他们在同时窃取的洛阳和中原之地,是因为当时桓谦这些伪楚余孽,是蟠踞在南阳之地,不停地骚扰雍州和荆州,我真正想要的,不止是南阳之地,更是要姚兴交回这些乱党,让我们处置,这点,当时陶渊明作为使者最清楚不过,你们可以找他求证。”

谢混瞪大了眼睛:“可是姚兴只还了地,没有交出桓谦等人啊。”

刘裕冷笑道:“那不是因为姚兴有多善良,而是他看得清楚桓楚已经彻底完蛋,即使是在雍州和荆州也不会再有人支持,南阳之地的百姓人人心向大晋,不想在异族胡虏的统治之下,他如果不主动归还,那我们北伐军一出,此地士庶会向着我们王师,他们远道出兵,到山南一带作战,完全没有机会,一旦失了南阳,那我们趁胜再进攻中原,只怕他们连洛阳都无法守住。”

“除此之外,桓谦这样的废物,无人认同,他带的那些散兵游勇,不仅打仗无法取胜,还需要后秦不停地提供支援,出粮草军械,以维持其生存,这种没有好处,反而得罪我大晋的事,在当时姚兴看来,没有必要做,所以让出地盘的同时,他们还收留了桓谦等反贼,为的是将来有朝一日,大晋内部生乱时,还可以把桓谦放回荆州,以留后手。”

说到这里,刘裕看着郗僧施,继续道:“如果姚兴真的给大晋面子,真的想要和平,为何又会支持西蜀的谯纵谋反自立呢?为何会在我们大军讨伐谯纵时,出兵两万,助谯纵挡住了王师呢?就是因为谯氏在蜀地经营数百年,颇得人心,不需要靠后秦的兵马,也可以割据立足与大晋为敌,而桓谦在南阳之地没有这个百姓的支持罢了。”

“当时的后秦,一边要出兵凉州,一边要渡黄河与北魏争霸,另一边还要应付刚刚叛离自立的刘勃勃的胡夏,在这种情况下无力与我们大晋开战,所以才会暂时地让出南阳之地,这并不是给我刘裕什么面子,而是从他们的国家利益考虑,有所取舍而已,以后诸如什么我刘裕受了姚兴的恩惠,却是忘恩负义,倒打一靶之类的谣言,我不想再听到。”

谢混的眼珠子一转,打了个哈哈:“刘大帅说得极好,看来这些宣传,都是姚兴他们多年来别有用心的谣言,用来蛊惑人心罢了,只是在南燕的时候,姚兴派鸠摩罗什来劝大帅退兵,因为南燕是后秦的属国,你灭南燕,就无异于不给后秦面子,而且你当时公开地说要是秦兵敢来,你接下来就要灭后秦,这话虽然气势十足,但也是跟后秦宣战了,这才给了姚兴这个由头起兵哪。”

刘裕冷笑道:“我为什么会说这话,难道谢尚书不知道吗?后秦之前出兵助谯蜀的时候,已经与我们大晋正式交兵开战了,就在我北伐南燕的同时,他们也先后放回了桓谦,并派了陇右甘凉一带的羌人部落,以苟林为首,几万步骑护送桓谦回荆州作乱,这些人名义上是秦国的子民,打的是秦军的旗号,几乎整个荆州,都要给他们攻取,若不是刘道规和鲁宗之等荆州将士危难之时浴血奋战,消灭了这伙恶贼,只怕荆州和雍州现在已经落入秦军手中了。”

“我在广固的时候,说那话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秦国在此之前,已经正式,公然地与大恶为敌,收留大晋的反贼,与大晋的军队交战,派兵侵攻我大晋的州郡,都是铁一样的事实,对这样已经公然翻脸的敌国,不以威对之,难道还要示弱服软吗?这种情况下,任何退让,都只会助长敌军的气焰,若是我真的退兵,那不仅南燕会缓过劲来,我们的荆州,豫州一线,也会马上迎来秦军的全面入侵了,这绝不是我的凭空想象!”

谢道韫点了点头:“刘车骑所言,非常正确,这些北方的胡虏,都是窃居大晋的汉家江山而立国,早晚都要消灭的,只不过,现在妖贼是大敌,而羌贼又在此时前来,一边说刘车骑你跟他们有私怨,不允许你再掌大晋军政大权,要退守江北青州,不得入朝。另一边又说要赦免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等人,为他们平反,允许他们回归大晋,如果说前一个条件,还可以来个缓兵之计,这后一条,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了。”

刘裕正色道:“我跟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等人,更不是什么私怨,也绝非什么要消灭司马氏的宗室,有不臣之心。如果我真有此心,当年还用得着恢复大晋,扶陛下归位吗?就算同样的司马氏宗室,象谯王殿下,还有琅玡王您,不也是位高权重,手握大权吗?我犯得着跟两个司马氏的远亲宗室计较,迫害他们?”

司马德文连忙说道:“我皇兄能登回帝位,我司马德文能死里逃生,都是刘车骑你的恩德,我们就算怀疑自己谋反,都不敢怀疑您有任何异心的。”

司马休之也跟着说道:“是啊,若不是刘车骑你,我们早就死在南燕贼人手中了,就连我自己,上任荆州刺史时就犯了大错,失了江陵,按律都应该夺爵问斩的,你却没有对我下手,还让我当了吴国内史,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都是有野心的反贼,罪证确凿,大晋军民人人得尔诛之!”

第4236章 义正辞严拒秦书

刘裕叹了口气:“羌贼是想把他们当成桓谦来用,施恩于这两个奸贼,然后扶他们回来掌权,把我排挤出朝堂,以后他们会一步步地借这两个反贼而蚕食我大晋,其用心之险恶,不可不查,这个条件,我们万万不可答应!”

谢道韫跟着说道:“不错,刘大帅说得非常对,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在国内犯法获罪,这也不是和刘大帅的个人恩怨,但他们逃亡胡虏国家,不仅向胡虏宣誓效忠,更是纠集一批亡命之徒,攻占我边境州县,杀我吏民将士,这回更是变本加利,趁着妖贼入侵之机,作为先导引胡虏进犯,如此大罪,已经是十恶不赦,要是赦免了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入朝为官,那会让天下人看到什么?”

“天下人会以为,这种叛贼我们朝廷无力去剿灭,甚至要在胡虏敌国的压力下,被迫让他们重享富贵,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这回的妖贼作乱,就是我们当年一时权宜之计的恶果。桓楚作乱时,我们的主要精力用于消灭楚军,无力同时与当时袭占广州的妖贼作战,为了稳住他们,当时还是我极力建议,先赦免妖贼的罪过,让他们在广州效命赎罪,我本意也是想给他们一个重新作人的机会,结果却成了养虎为患!”

刘裕连忙说道:“谢夫人,当年赦免妖贼的事情是我们共同的朝议,不是您一个人的建议,您不必…………”

谢道韫摆了摆手:“提议是我提的与你们无关,我们世家大族不象你们军人那样,快刀斩乱麻我们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着能不动用刀兵就尽量不动用,却低估了妖贼本性的残暴,当时为了赦免妖贼,我甚至一家家地出面劝说那些有很多子侄死在妖贼手中的家族掌门,放下对妖贼的仇恨,以国家大局为重,暂时姑息他们。”

“我还说岭南太远,瘴气横行,妖贼就算占了此处,也活不了多久,掀不起什么风浪,事实证明,我犯了大错,只想着我们自己的恢复元气,却低估了妖贼也同样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站稳脚跟,甚至能在天道盟这样的强力组织的帮助下,还能卷土重来,今天的祸事,我要负最大的责任!”

刘裕咬了咬牙,沉声道:“谢夫人说得太过了,当年的赦免之事,是朝堂公议,也几乎是所有人都同意的,即使是我,也没有反对的意见,因为当时大晋刚刚复国,百废待兴,如果不承认和赦免妖贼,他们继续作乱,那荆州也永无宁日,我们当时没有远征岭南的人力和资源,只能承认现状,以后再找机会消灭这帮妖贼。若说是始作俑者,我当年在吴地平定妖贼时,也亲自放过他们一马,真要追究责任,应该是我的责任最大才是。”

谢道韫叹了口气:“罢了,事到如今,再追忆往事,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的时间紧迫,我说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权宜之计,给自己留下永久的祸患,羌贼且不说这回出兵是不是包藏祸心,我们宁可不需要他们的出手,也绝不能引狼入室,不然万一打着打着,他们突然说要移屯建康,助守京城,那我们如何答复?”

“而且以羌贼的德性,到了我方国境之后,如果知道这地方最后不属于他们,那势必大加劫掠,豫州的百姓,将受到双重的伤害,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若是回朝,那定会作为羌贼的代表,以后事事出卖大晋的利益,倒向羌贼,看看谯蜀,南燕这些后秦的蜀国吧,曾经也算是占据一州之地的大国,但在羌贼的要求下,如同孝子,今天交出军粮军械,明天送出皇家乐队,我们大晋若是也这样,那跟向胡虏称臣纳贡有什么区别?我们以后还有何颜面,再行北伐之举呢?”

孟昶朗声道:“谢夫人说得太好了,我们这回,不能向羌贼低头,就算再困难,也要自己挡住妖贼的攻击,只是,若是我们不答应羌贼的要求,羌贼恼羞成怒,真的出兵攻击我们的豫州,兖州和青州之地,那可如何是好?”

刘裕平静地说道:“羌贼虽有十万大军,但不可能长驻中原,胡夏的刘勃勃一时攻击不成,撤回草原重整旗鼓,来年势必再回攻后秦的岭表地区,凉州诸胡,也是各不安份,南凉北凉和西秦一直为了争夺姑臧城而征战不休,若是让一支凉州势力一统凉州,那后秦的西方就会崛起一个强大的势力,关中若是兵力不足,则无法震慑胡夏和诸凉,所以,后秦军队在我们中原最多留上三四个月,这个时间,他们无法做太多的事。”

“上次他们援救谯蜀,就是如此,几万军队尽量不正面与我军决战,而是扎营对峙,利用数量优势逼我们退兵,这回想来也是如此,若是他们真的发兵到处攻击,那我们的豫州,兖州各城,只需要坚壁清野,羌贼攻城能力不足,旬月不下,自然就会退去,虽然我们会有所损失,但羌贼的祸害能力,比起天师道的妖贼,还是差了很多的。”

“羌贼这时候派军前来,还是为了夺取利益,这个根本利益,就是把我驱逐出朝堂,让他们的代理人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甚至王慧龙,刁雍这些被我诛灭的家族余党回归朝堂,制造我们大晋内部的分裂,只要我们坚守这条原则,绝不答应,那他们就掀不起风浪,我们在收拾完妖贼之后,最后也一定能把羌贼给我们造成的伤害,百倍奉还!”

孟昶点了点头:“我完全同意刘大帅的意见,请问朝上诸公,谁赞成,谁反对?”

大多数人都挥舞着手臂,奋袂大声道:“拒绝羌贼,不与伪秦言和!”

“对,拒绝他们,拒绝他们!”

谢混和郗僧施对视一眼,眉头微微一皱,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有些不甘心,但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出声反驳了。

刘裕清了清嗓子,说道:“那么,此事就此议定,接下来大家说说,如何回复后秦的国书呢?”

第4237章 秘议暗约国书外

郗僧施干咳了一声,说道:“我看,这回不如暂时不要答复后秦,来个缓兵之计,这样不至于马上得罪后秦,引得秦军在这个时候攻击我们,只要拖过几个月,打退了妖贼,那秦军自然不战而退。”

王仲德马上说道:“末将以为,郗尚书所言差矣,很快,刘大帅回到建康的消息会传遍天下,而羌贼也会知道此事,如果我们不作任何答复,他们当然知道是缓兵之计,只会加速他们跟妖贼合流,进攻我们,我看,不如直接明确地回复他们,不接受这个提议,如果他们敢攻我大晋,那后果自负,这样以威对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谢混冷冷地说道:“王将军,现在不是当时我们围攻广固,兵强马壮的时候,是反过来,我们的形势危急,而敌军势大,要是两股贼军合流,我们就算勉强守住建康只怕也会丢掉大片的江山,若是妖贼回头和秦军联手攻打荆州,那只怕从今以后,豫州以西非我大晋所有,赌一时之气却坏了国事,这不是明智之举啊。”

说到这里,他向刘裕说道:“想当年,西汉开国之时,匈奴的冒顿单于曾经向当时西汉的太后吕雉,下了粗俗下流的国书,以试探汉朝的反应,而吕后忍一时之辱,卑辞下气,不仅没有发怒,反而继续了汉朝的和亲政策,这才没有给匈奴用兵的口实,也维系了汉朝五十多年的和平与休养生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有了全面反击的实力,若是当时的吕太后也咽不下这口气,一怒而兴兵与匈奴大战,恐怕我们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说道:“谢尚书,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此国书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