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11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110节(1 / 2)

就在三人的议论声中,刘裕已经站到了太庙的台阶之上,而那个白布覆盖的东西,也被放到了他的身边,一众将校们,朱龄石,王仲德,王镇恶,沈田子,沈林子,沈庆之,胡藩,刘钟,徐赤特等,分列其左右,个个英姿勃发,阳刚之气,隔着十几丈都能感觉得到。

众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刘裕的身上,只见他向着台阶之下的众多世家子弟们,以手按胸,微一欠身,行了个军礼,然后朗声道:“各位,国家不幸,正处多难之秋,外有妖贼作乱,大军犯京,内有宵小谋反,欲起事于内。刚才,大家都在菜市场看到了一场阴谋,有人想假借已故会稽王孙的名义,骗取富贵,甚至图谋不轨,幸亏负责京城谍报事务的谢晦谢公子,及时出手破获了这个阴谋。而那些间谍奸细,也被我们果断处决,这场危机,化于无形。”

谢混率先行了个礼,说道:“赖我大晋历代先帝保佑,列祖列宗,忠臣良将们的在天之灵护卫,破获了此案,有刘大帅在,一定可以带领我们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渡过这个难关的。”

所有人齐声道:“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我大晋国祚永续!”

刘裕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今天,我刘裕召集大家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看到我的决心,我这次回来之前,几乎没有人能对守住建康城报有希望,无论是孟仆射还是别的官员,都是想着拥护圣驾去别处,暂避妖贼的锋铓。”

谢混的脸色微微一变,站了出来,摘下了头上的官帽,跪伏于地:“去吴地避难的提议,是我当时一时糊涂,失去了信心而提的,请刘大帅治我的动摇军心之罪。”

郗僧施也跟着出来摘下官帽下跪:“下官当时也曾附议,请大帅治罪。”

有十余名谢混和郗僧施的党羽纷纷跟着照做,一时间,太庙前的台阶下,跪了不少人。

刘裕平静地说道:“谢尚书,郗侍郎,二位不必如此,这不是你们的错,当时我军新败,妖贼逼近,败报从前线不断地传来,我军战死将士的尸体,顺江而下,别说你们,就是我在过江时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是给吓住了,加上当时天雷滚滚,我甚至是在怀疑,是不是上天要亡我大晋了,是不是我在广固杀戮太重,触怒了上天,这才要降下如此大祸,要我们大晋以灭国来偿还呢?”

刘裕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在四周回荡着,他没有用铁喇叭,但这方圆数里之地内,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所有的议论之声,全都沉寂下来,直到王华的声音从后方的那颗大榆树下响起:“那敢问刘大帅,又是如何过的大江呢?”

刘裕微微一笑:“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其实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我刘裕有罪,罪就在我一人身上,让我孤舟过江,给天雷所劈,给江水淹没,以我的性命,来赎我这么多年灭国破军,杀人无数之罪。来换取我大晋的平安,换取百姓的安宁。”

“就在这样的想法中,我过江了,可是,当我跳上船的一瞬间,风平浪静,雷止雨消,一切都变得好了起来,于是我明白了这个天意,它是希望我回到建康的,这让我起了信心,再不犹豫,在你们商讨迁都移驾之时,赶到了京城!”

谢混抬起了头,不可思议地说道:“真的是太神奇了,真的,真的是上天在护佑我们大晋啊。”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但现在,我却是觉得,这回我回来,也许是上天的旨意,但这个旨意未必就是那么地美好,我一回来,就与大家想要暂避一时的想法冲突,矛盾,然后就是妖贼大军到来,然后就是我多年的兄弟孟昶,与我意见相左,以至于服毒自尽,然后就是有奸人作乱,搞出会稽王孙这样的大案。”

“我刘裕自建义以来,只凭我个人的喜好行事,一意孤行,甚至是与世家高门的意见相左,今天我大晋遇到这样的祸事,也许真的是上天降下对我的惩罚,所谓天人感应,五行更替,上天让我刘裕回京,也许就是要惩罚我。最后仍然是要取我的性命。”

“所以,今天在这太庙门口,我刘裕带了这个东西过来,以表明我的决心,请大家一看!”

他说着,上前一步,一把扯下了那个东西上的白布,在众人的一片惊呼声中,一块一丈多高的青石墓碑,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而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晋故车骑将军刘裕之墓!”

这下连王弘都失声道:“这,这是墓碑啊,难道,难道刘大帅已经不抱活的希望了吗?”

张邵摇了摇头:“不,休元,恰恰相反,这是刘大帅表明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不惜拼上性命,也要守住建康城!”

第4378章 自书自读墓志铭

在众人的言论与惊呼声中,刘裕清了清嗓子,说道:“古人有抬棺出战的,而我,则先给自己树个墓碑,不仅如此,我还有一篇墓志铭,请诸君静听。”

说到这里,刘裕拿出了一卷绢帛,上面是鲜红的字,即使是隔着十丈外,都能看得清楚,每个字都有巴掌大,显然,这是刘裕的亲笔手书,因为刘裕文化水平不高,字写得极为难看,拿不出手,后来还是刘穆之给了建议,让他写大字,一页纸只有四五个字,这样看起来气势宏大,能让人忽略这字很丑,所以这刘裕写大字,后来竟然成了千古佳话,而在此时,大晋上下,全都知道,大字是刘裕的专利。

刘裕拿着这卷绢帛,读起了自己亲手书写的这段墓志铭:“大晋故车骑将军刘公讳裕,大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生人,卒于义熙七年。公自幼家贫,出生即丧母,寄养于亲戚之家,直至五岁,故有寄奴之名行于世。六岁之年,又历丧父之痛,幸赖继母萧氏,母慈过人,将公辛苦拉扯大,公自幼习武,惆怅有大志,事母极孝,友爱手足,美名传满乡里,有京口刘大,拳横腿霸的豪侠之名,成丁之后,更是连夺三届京口武魁首,有万夫不当之勇,时人方之关张!”

“太元六年,前秦胡虏南下,欲侵攻我大晋江山,时任宰相谢公讳安,临危受命,组建北府军以御胡虏,刘公时年十八,毅然从军报国,与同伴刘毅,何无忌,刘敬宣等,投身北府,累功以为幢主。”

“太元七年,秦军犯我彭城,三阿,公随军北上抗敌,转战君川,奔袭千里,大破秦军,秦将俱难,彭超或死或逃,秦军八万主力尽丧,公于此役,居功至伟,累迁至军主。”

“太元八年,秦主苻坚,亲率百万虎狼之师南下,进军寿春,兵临淝水,公随北府军出征抗击,先战洛涧,再至淝水,百万秦军,灰飞烟灭,公于此役先登,大破秦军,论功当属第一,战后献俘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公于耀武之师中,排名第一。”

“淝水战后,公奉谢相公之命,潜入长安,与秦主苻坚斗智斗勇,终于不辱使命,在前秦败亡前拿回玉玺,使天命归于我大晋,再立旷世奇功。”

“北伐之役,公随军前出邺城五桥泽,因主帅刘牢之轻敌冒进,公亦受累,自此流落草原,受人非议,但公矢志报国,毅然借机回归大晋,并于戏马台上,揭穿黑手乾坤之阴谋,大破郗超等丑类,得以赦免归国。”

“洛阳之役,公亲率两千同袍,千里驰援大晋旧都,大破西燕慕容垂之铁骑,安然接应回数十万中原百姓,回归故土,又立新功!”

“孙恩之乱,战火遍及三吴之地,苍生涂炭,大晋江山危矣,而公再次从军,奋击妖贼,先战乌庄,再战句章,独守海盐,千里奔袭京口,救大晋江山社稷于危难之中,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非公,孙恩难破,妖贼起兵,何其凶猛,所过之处,我大晋劲兵名将皆不能挡,惟公孤提一旅,兵不满千,将校不过十余人,却能频挫妖风,前后斩杀俘虏妖贼精锐达十几万之多,非公之才识实过人,安能如此?”

“苍天有眼,妖贼败退,贼首孙恩授首毙命,余众乌合蹈海远去,可是荆州贼首桓玄,精通诈术,借机进京篡位,夺大晋之天下,公虽有报国之心,无奈主帅刘牢之执迷不悟,投降桓玄,最后身败名裂,可悲可叹,而公不愿与篡国之贼为伍,解甲归田,却是暗中联络忠臣义士,以图后举。”

“我大晋列祖列宗护佑,桓玄丑类,残暴不仁,倒行逆施,终至天怒人怨,而公顺应天命,借机而起,树义旗于京口,复大晋于旬日,不过七天,桓玄兵败如山倒,仓惶逃离建康,其后公遣将军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人,跟踪追击桓玄,终于将之击毙,亦收复桓氏经营一甲子之荆州,此等壮举,虽赖我大晋列祖列宗在天护佑,亦得我大晋忠臣良将之奋战,天下百姓之拥护,但若非公带头建义,登高一呼,从者如云,又安能如此迅速复我大晋之江山?”

“公自复国以来,为保天下苍生社稷,不辞辛劳,亦因执掌大权,被迫妻离家散,与伪燕长公主慕容兰就此分离,可笑燕国鲜卑丑类,贪心不足,虽居齐鲁一隅,亦兴兵作乱,犯我大晋江山,杀我将士官吏,掠我无辜百姓,公身为大晋守宰,拍案而起,兴义师,起大兵,战临朐,围广固,血战三千里,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苦战一年,终得以尽灭伪燕余孽,收复齐鲁失地,自永嘉丧乱以来,首次攻灭胡虏国家,扬我中国人之志气于四海,复我大汉子民之江山,可谓功高盖世,彪炳史册,皆赖公之英明神武!”

台阶下的众人听得热血沸腾,就连王华,也是神情激愤,刘裕的这些丰功伟绩,这波澜壮阔的一生,简直听起来如同神话一般,却又不得不让人击掌叫绝,即使是谢混,也不免喝了一声彩,而这次,绝不是为了拍马屁。

刘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往事历历在目,那些强敌,同袍,爱人,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光,让他的心潮澎湃,语速加快:“国家不幸,妖贼趁乱再起,征南将军何无忌壮烈殉国,征西将军刘道规退保荆州,平西将军刘毅讨贼不利,妖贼大军二十余万,直扑建康城,建康城中,兵不满万,人心惶惶,朝中重臣皆议迁都别走,以避妖贼锋芒。”

“此时此刻,公不顾刚刚攻灭南燕之操劳,不顾全军上下苦战之余,又染疾疫之疲惫,毅然孤身回京,只为与国共存亡,若是京城有失,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去?公回京之日,即立下血誓宏愿,必与大晋,与建康,与所有京城将士百姓,共存亡!”

第4379章 痛饮血酒明心迹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着,刘裕洪亮的声音,在他们的耳边回荡着,而急促的语速让他们的心跳加快,目光热切:“妖贼犯京,贼徒势大,公以弱击强,亲冒矢石,冲锋陷阵,覆舟山决战,妖贼十余万兵马,疯狂冲阵,公身先士卒,率王师逆袭,一日数十合,所向披靡。”

“公以伏兵迂回妖贼两翼,中军为饵,诱妖贼大军突击,最后铁壁合围,妖贼十余万,一日内灰飞烟灭,贼首卢循,徐道覆授首,而公亦身被数十创,英勇战死,临死之前,犹手刃徐道覆,大呼杀贼不止,公之忠义正气,感天动地,苍天亦为之垂泪,将士们睹公之忠勇,无不深受鼓舞,大破妖贼,公亦实现不让妖贼踏入建康一步之宿愿。”

大多数人的眼中,已经是热泪盈眶,随着刘裕最后有些颤抖的声音,甚至现场响起了一片抽泣之声,人们已经分不清楚现实与幻想,甚至是错把这篇虚拟的墓志铭,当成了真实发生的事情,直到刘裕读完这所有的铭文,深吸一口气,大家才反应了过来。

王弘抹着眼泪,说道:“太感人了,太壮烈了,刘大帅这读得,让我差点当了真,幸亏只是假的,要是真的刘大帅这样牺牲了,那是苍天无眼啊。”

王华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条布帕,擦着自己眼角的泪水:“看起来,刘大帅可能真的是要用这种打法,身先士卒,主动吸引妖贼的攻击,来弥补实力和兵力上的差距啊,他作这墓志铭,可不只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也是向妖贼透露他以后的打法呢。”

张邵摇了摇头:“要是妖贼知道了他会亲自顶在前面,诱妖贼来攻,那岂不是不会上当了?”

王华摇了摇头:“这墓志铭里说了,一日数十合,所向披靡,到时候刘大帅会主动向妖贼突击,直扑其中军,这个打法,一如他在君川,在淝水时的打法,要是妖贼怕被合围,把兵力分散集中在两翼,那刘大帅真的可以一举破敌了。所以这种打法就算是明牌,妖贼也是很难防御的。”

王弘笑了起来:“这么说来,妖贼就无计可施了吗?难道他们不会布下陷阱埋伏,来等刘大帅进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