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的眉头一皱:“那当初我们建义的时候,不也是私结兵马吗。在京口,人人为兵,随时可以拉出队伍,如果都是这样打压,还有北府军吗?再说了,希乐这回只是在建康城拉起了军团,在豫州,在兖州,在吴地,他这样留下的地下军团有多少,我哪知道?要是动了希乐,引发这些地方的反叛,那可就麻烦大了。除了希乐外,其他诸将如长民他们,也有编制外的私兵军团。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刘敬宣长叹一声:“所以,你准备把荆州或者是豫州再给希乐,让他带着所有人马过去,这样建康就太平了,对吗?”
第4492章 青荆藩镇大挪移
刘裕叹了口气:“老实说,我确实要找个地方安置希乐,如果长期让他留在京城,经营他的势力,以后真的可能会出大乱子,只有让他去一个州郡经营,把他的势力调离,尤其是切断他和世家高门之间的联系,我们之间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刘敬宣的脸色一变:“你真的是想对希乐下手了?这算是调虎离山之计?”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我不想这一天的到来,但我必须要为这一天作准备。因为,希乐的野心是无法阻止的,如果他通过正常的军功体系升迁,立下大功,取代我的地位,我没有意见。”
刘敬宣不屑地吐了口唾沫:“呸,你没有意见,我的意见可大了去了,这位子你要是不坐也可以留给我,为啥要给他刘希乐?他一直跟你作对,也对你下过杀手,这次还全军覆没,是败军之将,他要是能掌天下大权,我起码比他更有资格吧。”
刘裕笑着拍了拍刘敬宣的肩膀:“没看出来啊,阿寿,你小子居然也有这种权力欲,想坐我的位置了啊,嗯,让我想想,把你发配到哪里,是交州呢,还是宁州呢。”
刘敬宣没好气地推开了刘裕的手:“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跟我开这种玩笑,寄奴,咱们熟归熟,这种国家大事,可是来不得马虎的,希乐这个人野心大私心重,他真坐上这个位置,必不容你我,更是会勾结世家高门,让天下回到以前的那种样子,那我们这些年不是白白奋斗了吗?”
刘裕收起了笑容,正色道:“阿寿,你这话我最爱听。我们奋斗这么多年,可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要实现一个人间天国,人人都能奋发向上,有得到回报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外逐胡虏,内安天下。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带头的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利益,也不能只保自己一家一族,而挡了天下人的路。”
刘敬宣点了点头:“我确实已经完全服了你了,你要我做啥我就做啥,可是希乐,他从来不是这样的。而且,他是联手世家高门,利用这些人的力量来跟你为敌。以前他是靠刘婷云作中间人来完成此事,现在,这个女人死了,他恐怕会转而跟谢混,郗僧施这些人联手,直接先支持他们夺取世家领导的地位,再图其他的事情。”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所以我警告过他,如果再有割据州郡,祸乱国家的举动,那我绝不会再手下留情,刘婷云死了,他再无这种值得依赖的中间人,我觉得他倒未必会象以前那样勾结世家了,但有可能退而求其次,会到荆州这样的大州,割据自立,象桓温那样搞一个独立王国。”
刘敬宣沉声道:“你既然看出这点了,为何还要答应他?”
刘裕叹了口气:“如果我不答应他,他既在朝中不能与世家高门勾结,又不能放外州郡,那等于把他所有的路都堵死了,希乐不会甘心的,可能会放手一搏,到了这步,对谁都不好。是大晋内部的损失。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还不如让他先出放外地,带走他在建康,在豫州的地下力量,能堂而皇之地成为州郡大军,如果他识相,一心为国,不搞分裂,甚至是把这股力量用于北伐,那就是我们最好的帮手和兄弟,我会按他的功劳,给他升官加爵。”
刘敬宣冷冷地说道:“要是升官加爵就能满足刘希乐,那他也不会跟你作对几十年,直到今天了。就算你把半个天下给他,只要他不是掌权的那个人,都不会满足的。我看,你最好是早点找个机会把刘希乐拿下,让他回家做个富家翁,不再拥有权力,这才是对他的最好结果。”
刘裕摇了摇头:“希乐不会甘心这种结果的,如果是诸葛长民,倒可能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结局,但刘希乐绝不会。所以,如果他真的起了反心,那我只能大局为重,把他连根拔起,再不给任何机会了。在这之前,我得把他调离京城,不能给他和世家高门合谋的机会,尤其是不能让世家高门或者是其他秘密组织能给他钱粮军械,让他有大规模扩军的机会。”
刘敬宣叹了口气:“可是你要是把他调往青州,跟我对换的话,青州那里的汉人豪强大族,有可能会成为他新的助力,这更容易让他割据一方啊。你难道不考虑这个因素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就是因为考虑到这点,我才不能让他去青州,也不能让他去荆州,所以要先让你去荆州镇守,这样他就没有理由跟我吵着要荆州了。而道规,我有意以后让他去青州,专门筹画北伐之事。”
刘敬宣的脸上露出喜色:“这就对了嘛,咦,你刚才不是说要让道规去广州,巴蜀之类的新收复之地安抚吗?”
刘裕摆了摆手:“刚打下的时候需要他安排一段时间,长久了肯定不行,我怎么舍得把道规这样的人才,长期地扔在这些地方呢。青州那里,暂时由胖子看守,等消灭了妖贼之后,你先回青州,替换胖子回京,然后就要做好交接之事,准备到荆州赴任了。”
刘敬宣哈哈大笑道:“你最后还是要把荆州给我管上几年啊。到时候是要我为了北伐而准备吗?还有,我要是去了荆州,却不给希乐,他会不会发怒?”
刘裕淡然道:“我跟他谈过了,先让他重掌豫州,以后他能得到多少利益和地盘,要看他后续的表现了,真的要是北伐中出大力立了大功,那中原归他,也没什么话好说,不过,我不准备让他有再回朝廷中央的机会了,换言之,我不想让他有跟世家高门联手勾结的机会。”
刘敬宣点了点头:“知道了,不过,我们现在说的这些都是空对空的设想啊,妖贼还没灭呢,我们这里就在谈以后天下如何分配,是不是有点过了?”
第4493章 阿寿面前吐真言
刘裕微微一笑:“你说的也有道理,妖贼还没有击破,谈这些战后的利益划分,有点太早了,我们现在还是得集中精力,先灭妖贼再说,其他事情都要放一边。你抓紧休整兵马,毕竟从海上过来,不习水性的话,会非常疲劳,后面跟妖贼决战时,我还要用到你呢。”
刘敬宣的眼中冷芒一闪:“跟妖贼的恩恩怨怨,也有几十年了,是时候要作个了断啦,只是荆州那边,你完全不去支援,就等着道规硬扛妖贼,真的没问题吗?妖贼毕竟还是有二十万大军哪,要是压到荆州,我怕道规撑不住。”
刘裕长叹一声:“刚才当着众将的面,我必须要表现得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在只有你我二人,我可以说实话了,道规可是我的亲弟弟啊,我怎么可能置他的安危于不顾,又怎么可能真的就这样对他如此放心,以为他靠着荆州兵马,就一定能打败妖贼?”
刘敬宣咬了咬牙:“既然如此,那何不马上大军出动,水陆并进,先取历阳,再逼妖贼与我们决战?”
刘裕的眉头一皱,沉声道:“哪有想象的这么容易。妖贼攻城不克,但是主力未受损失,这时候的退却,是真的退兵,还是诈败诱敌,再布下埋伏,象消灭谢琰,何无忌,刘毅的大军一样,消灭我们主力,你敢确定吗?”
刘敬宣的眼中光芒闪闪,喃喃道:“确实不敢打这个赌,妖贼太狡滑,经常杀这种回马枪,我们不可大意。”
刘裕点了点头:“我们的水师,就算加上高云烟的百条战船,在大江内作战,仍然谈不上优势,没有水师的优势,就做不到水陆并进,只靠陆军,随时可能象希乐那样,给人反过来水师抄了后路,两面夹击,最后全军覆没,我不能冒这样的风险。再说了,建康城看似安全,但是不是还有天道盟和妖贼的内应,会不会我们大军尽出后,这些内贼在城中谋反生事,甚至是反攻建康,都不好说啊。”
刘敬宣有些意外:“你居然还怀疑城中有妖贼的内应,还能反攻建康?这未必有些太过小心了吧,怎么可能他们还有这样的力量?斗蓬都完蛋了啊。”
刘裕冷冷地说道:“还记得我们当年灭桓楚之战吗,就算桓玄身死,悬首江陵,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桓振还能靠着几百部下,反攻江陵,赶走司马休之,斩杀留守的王康产等人,来个死灰复燃。如果他没有城中的内应,只靠这几百部下,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前日里的建康保卫战,最凶险的一次,不是几个月来的江岸攻防战,或者是妖贼的小船偷袭登陆作战,而是南塘之战,上万妖贼,就这样从地里冒了出来,直接出现在南塘,而城中的斗蓬,也能马上利用各种关系,偷出皇帝和琅玡王,引他们到太庙成为人质,来逼我跟他单独见面,想到这些,你还觉得这城中内外安全了?”
“就算是斗蓬灰飞烟灭,那徐赤特一样会刺杀我,整个徐家的护卫,同时反叛,你觉得这天道盟或者是妖贼在城中的势力,就随着斗蓬的死而完蛋了?我可没这么乐观啊,我的好兄弟。”
刘敬宣的神色变得凝重:“这么说来,城中还有敌对势力的残余?你可查出什么没有?”
刘裕摇了摇头:“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谁是敌人,谁是内奸,但我相信,城中仍然有敌人潜伏的力量,如果这时候大军尽出,那后方就有人可能会兴风作浪,甚至在吴地,谢混和郗僧施他们以招兵的名义外出,但他们上次就是想借机拥立司马元显的儿子,另立朝廷,他们是不是忠诚,是不是天道盟的人,我都不确定呢。”
刘敬宣的脸色一变:“什么,那个什么司马元显之子,是他们推出来的?”
刘裕点了点头:“这件事我已经查得很清楚了,当年司马元显伏法之后,谢混就秘密地救下了司马元显之子,送往大别山中的氐人部落,然后又在此时偷偷把这孩子接来建康,想要恢复其会稽王之位,让他有借口回吴地征兵,如果建康这里战事不利,他就能拥立这个会稽王登位,另立朝廷呢。”
刘敬宣恨恨地说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一直没安好心,都这个时候了还在内斗,他不是希乐的盟友吗,这样做,是希乐的授意?”
刘裕摇了摇头:“不是的,那时候的希乐兵败来投,已经失去了谈判的本钱,谢混这样做,应该是冲着我来的,而这次的皇帝私自逃出城,虽然是琅玡王的所为,但想必也和谢混脱不了干系,毕竟,让皇帝出宫的令牌,就是晋陵公主,谢混的夫人提供给琅玡王的。”
刘敬宣的脸色一变:“居然是她?这么说,这个晋陵公主也有很大的嫌疑会是内鬼,甚至是天道盟的人了?”
刘裕的神色凝重:“此事我交给了专人去密查,现在还没有结果,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公开地查办大案,让人心惶惶。所以,现在建康城内并不太平,各人都有各人的打算,如果有内奸还未消灭,再加上我们自己贪功冒进,中伏丧师的话,可能之前的所有战果,都会化为乌有啊。”
刘敬宣叹了口气:“本以为是形势一片大好,就剩趁胜追击了,可没想到,还是谍影重重,并不太平啊。看来我这回带兵回来,还真的是正确选择。”
刘裕点了点头:“现在,你是我为数不多可以绝对信任的人,尤其是打仗,非你不可,道规虽然重要,但远在荆州,一时帮不上忙,我也不能因为急着救他,而贸然出兵,所以只能靠他自求多福,拖住妖贼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