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祗点了点头:“明白了,道规哥你作为荆州刺史,征西将军,居然肯亲自到这集市上,见见这些峒蛮战士们,真的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过,你的安保护卫之责,我一定要搞好,我这就回营,派出所有的中军护卫,到现场去维持秩序。”
刘道规微微一笑:“不必,真的不必,本就是让将士们逛个集的事,不要搞这么大的压力,我过去转转看看就行,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打仗,不要舍本逐末啊。”
檀道济正色道:“道规哥,你毕竟是刺史,而且是整个荆州的统领,身份尊贵且不说,万一有什么意外,那会动摇大局的。弟兄们当然都是好样的,是自己人,但若是有个别妖贼派来的奸细,趁机行刺,那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了,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刘道规沉吟了一下,说道:“道济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阿祗,你派出你的中军卫队,我这里再派八十名白缨卫士,林子浩现在带了大多数的护卫去了乌林渡,我这里身边的护卫不多,只有百名左右,先去八十人,维持秩序,也作安保之事,至于你这里,来个百人左右即可。也别让峒蛮将士们和市场上的商贩觉得太有压力。”
檀道济笑了起来:“二百人左右的护卫,应该足够了。道规哥,这军府中的事情,我可以代行处理,你不必担心。”
刘道规点了点头:“江陵城内的事情你就处理一下,城外的布防,包括马头大营和乌林渡那边的交接,我还要找镇之他们办一下,护卫们可以先过去,我随后就到,阿祗,你现在可以回部队了。”
檀祗转身就走,他的声音随风而入:“我们等会儿集市见。”
当檀祗的身影消失在府门之外时,檀道济轻轻地摇了摇头:“道规哥啊,刚才我一直忍住了没说,虽然你爱兵如子,亲近士卒是出了名的,但为这区区千人左右的峒蛮军士,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又是开放集市,又是亲临现场的,规格是不是过高了点?我们汉军将士看到了会怎么想呢?”
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道济啊,你觉得五胡之乱,是怎么引起的呢,是怎么祸延至今的呢?”
檀道济不以为然地勾了勾嘴角:“那是因为从曹操开始,再到西晋的武皇帝,为了那点名声或者是看中了蛮夷的战斗力,把这些蛮子从各种地方招进来,给他们土地,分为匈奴五部,关中则是汉羌各半这种,所以我刚才一听你要让这些峒蛮出山,划给他们土地,举村而居,我心就是一沉。我三哥是因为身为武陵内史,这种招抚蛮夷是他的政绩,对他有好处,但你是荆州刺史,得谨慎啊,蛮夷非我族类,有机会也是可能要作乱的,不可不查,不可不防。”
刘道规的眉头微微一皱:“所以,你还是要把这些峒蛮当成敌人一样地防备着,甚至打完卢循之后,就要进山清剿吗?”
檀道济咬了咬牙:“武陵那里的事情我不管,但我们这荆州之地,各处的山中,可是有大量的这种板楯蛮,我们各地现在的驻军,不就是为了防着他们吗?这些人在三国时为山越,现在为板楯蛮,时不时地出山袭扰掠夺汉人村落,桓氏在荆州六十多年都没收拾服贴他们,我这些年在荆州,清理他们可没少花力气。”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所以,你在这里清除平叛打仗打了三年,然后后面还准备打多少年?你清理的这些战斗中,有多少是板楯蛮自己作乱的,有多少是受人唆使的,自己不清楚么?”
檀道济的眉头微微一皱:“有区别吗?不就是桓楚余孽们跑到这些山里,煽动这些蛮夷作乱,从不交税赋到出山袭击汉人村落,不都是这样吗?我听你的指示,只诛这些首恶,放过胁从,可他们经常很快又再次作乱,有的山寨,我都攻打了三次之久了。如果不是妖贼作乱,我都准备把这些山中的蛮夷,全部给抓出来呢。”
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平日里我没有好好跟你聊过这事,只让你带兵平叛,但现在,我必须要跟你好好谈谈此事了。”
说到这里,他高声对府门外喊道:“来人哪。”
几个军吏小步跑入,向着刘道规行礼道:“征西有何吩咐?”
刘道规把刚才迅速写好的一道便笺递给了为首的书吏,说道:“把此公文迅速呈给王镇之长史,让他按上面写的办理,还有,让副卫队长张伟恩,挑选八十名卫士,着白缨套甲,去江陵市集执勤,我一个时辰后过去。在我到之前,让他们服从檀祗将军的指挥。”
军吏们接过了便笺,行礼而退,很快,整个刺史大堂上再次回到了只剩二人相对的状态。
刘道规看着檀道济,平静地说道:“还有点时间,我需要跟你聊聊治理荆州,如何处理山中的各种峒蛮,板楯蛮的想法。咱们荆州,自古以来是楚地,各种部族众多,很多是更远的时候就在这里生活的三苗氏族,到了三国的时候,还有很多汉人为了躲避战乱而逃进了山中,与蛮夷杂居,融合,我们称之为山越,这些人在山中生活,靠山吃山,与我们平原中农耕为生的汉人,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夷汉对立,说白了,仍然是一个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区别,而不是这些人是异族,所以如洪水猛兽一样,就是和我们天然为敌。”
檀道济不以为然地说道:“道规哥你说的都是大道理,但大道理也解决不了这些矛盾,他们与我们汉人是完全不同的,自己也是举部落而居,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外来的汉人占了他们的家园,把他们赶进了山里,过着苦日子,所以向我们报复,是理所当然的事,只不过因为我们大晋的军队强大,驻在这里,他们不敢作乱而已,哪怕是这次卢循他们作乱,这些人都在蠢蠢欲动,我们本可以与卢循直接作战的军队,一半多现在还得驻守各地,防备这些蛮夷,真是太可惜了。”
第4537章 异心未必只异族
刘道规的眉头仍然是微微地锁着,平静地说道:“道济啊,你说,之前我们防备各路蛮夷,能防得了多久?从曹魏甚至是三国时期,再往前推几百年,上千年,春秋时华夏才多大的地盘,现在可是拥有整个天下,那么多原来的蛮夷都同化成了汉人,对于这些山中的峒蛮,板楯蛮,就没有办法变成我们汉人吗?”
檀道济冷笑道:“道规哥你和寄奴哥一样,有些事太想当然了,人家民风民俗,哪有这么容易变的?人家在山中靠山吃山,为何要改变几百上千年的风俗,要出山受我们汉人的统治和管辖呢?”
说到这里,檀道济顿了顿:“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风俗民情的问题,实际上,就象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一样,人家在山里自由自在,不受人统治管辖,不必交税,受官府的盘剥,过得不要太开心,出来后也许物质生活上会好一点,但要受朝廷官府的管控,这是他们不愿意的吧。”
刘道规微微一笑:“道济啊,桃花源记里说的那些一个村没有人管理,全靠各家各户自觉,家家可以自给自足,你觉得现实中可能办得到吗?”
檀道济笑了起来:“那不过是陶渊明的自说自画而已,寄奴哥跟我们谈过,不过是借文讽今,吹吁什么天下不要官府,不要朝廷,没有税赋,人人自觉的王道乐土罢了,根子上是想要反对我们这些官员将领,这小子坏得很呢。”
刘道规点了点头:“是的,天生万物后,就有了君长,这个君长,就是要完成各种管理,各种资源的分配和调度。你说就象我们北府军,如果不是有大哥在,能有今天的成就吗?如果是刘牢之刘大将军一直带着我们,恐怕我们早就散伙了,甚至连性命都不保。”
檀道济正色道:“确实如此,蛇无头不行,一个好的领袖,胜过千军万马,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些山中的蛮夷部落,也是有其首领,带头人的,就象之前曹魏招览南匈奴,也是要让各部渠帅,直到南匈奴单于愿意入塞,这才能成事,对吧。”
刘道规叹了口气:“蛮夷入山的问题,上溯可以到千年之前,因为各种战乱,天灾,才遁入山中,虽然说靠山吃山,但山中的环境,毕竟不如平原之上来得舒服,尤其是农耕可以保证收成,我们看到的很多蛮夷出山劫掠,包括北方草原上的北狄,时不时地南下入塞抢劫了就跑,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其受了灾,没了食物来源,没吃没穿的,只能来抢。”
檀道济冷笑道:“没的吃就来抢劫杀人,那是不是我们的饥民灾民们也可以办这事?道规哥啊,你这人就是心太好,对于这些虎狼和蛮夷,只想着感化,却不想着让他们改变这些强盗习气。”
“而且五胡作乱的时候,是没吃没喝吗?我们汉人可怜他们,把他们引入塞内居住,并州和关中这些地方,是我华夏的腹地,甚至是秦汉的都城地区,结果这些人不念这些收留之恩,反而趁着八王之乱时就起兵作乱,真的是狼子野心,要我说,就不应该想着留他们在腹地,成为祸乱之源,所以道规哥啊,你的这个要让他们出山居住的想法,趁着还没正式讨论,还是收回的好。”
刘道规摇了摇头:“道济啊,你说这些胡人,蛮夷是狼子野心,不知感恩,那请问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那可是司马氏的血缘宗亲啊,最正统不过的汉人血脉,龙子龙孙,不也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都挑起战乱,祸及天下了吗?难道有异心的只有胡人,蛮夷?现在天下的大乱贼首的妖贼,卢循,徐道覆,乃至各个坛主,大师兄他们,又是汉人还是胡人?”
檀道济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没有说话。
刘道规正色道:“除山中之贼易,除心中之贼难啊,这个心中之贼,是不分胡汉的,异心也与是不是异族无关,自陈胜吴广以来,引发天下大乱的,往往多是汉人,所以,我们不能只盯着异族峒蛮,只认为他们是要作乱的,而区别对待,五胡作乱,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是异族,而在于他们的组织模式。”
檀道济讶道:“组织模式,这又是何意?”
刘道规笑道:“你刚才不是说了么,南匈奴五部入塞,是把他们匈奴人划为五部,集中居住,所以这五部首领就是匈奴人,他们有回到自己的部落里一呼百应的能力,因为族人们平时只见到这些首领,头人,酋长们,没见到朝廷官府的官员,久而久之,他们也只听这些头人们的,不听朝廷的,让他们交税就交税,让他们造反也就造反。”
檀道济喃喃地自语道:“这么说来,好像还真的是如此,就象那天师道的妖贼,他们就是通过传教,五斗米互助的这种模式,让教众们信任他们,胜过信任朝廷和官府,一旦教主要反,那几十万教众和其家人,也会盲从。”
说到这里,檀道济叹了口气:“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不过能让我们信任,让我们盲从的,是寄奴哥而已。这么说来,道规哥你的意思,是得想办法教化这些蛮夷,让其知道,国家的号令,大过于他们受到酋长,头人们的控制,对吗?”
“可是这样一来,你得尽可能地弱化酋长,头人们对于这些族人,部众的控制力,而不是反过来,让他们出了山,建了村后,还是继续受这些酋长,头人们的统治,道规哥你是弄反了吧。”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不让这些酋长,头人们也能出来继续当乡长,村长,继续让他们能管理和控制这些族人,部众,又怎么会哄得他们愿意出来呢?如果这些峒蛮们不出山,不编户齐民,又怎么能跟我们汉人一样耕作生活,转化为和我们一样的中原诸夏呢?”
第4538章 约束部下得民心
刘道规顿了顿,继续说道:“要是他们自己不想出来,就会哄骗族人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可怕,汉人有多坏,吓得他们不敢出山。所以,我一方面要让峒蛮族人们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得保证这些酋长,族人们眼前的利益不受损,这才能让他们从上到下,愿意出山,至于以后的事,等出山后,再一步步看吧。”
檀道济沉声道:“我们要管这些事做什么,要想这些蛮夷出山,有的是办法,没必要这样哄着,你看,寄奴哥灭了南燕后,那些鲜卑人不也得乖乖听话吗?虽然说让人心服是最好的,但是花太多的精力也不值当。”
说到这里,檀道济的面色凝重:“而且,你要他们举村聚集,这样讨好了部落头人,但还是让这些蛮夷归于这些头人,首领的统治之下,就不怕再出第二个刘渊,再来一次五胡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