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龙生眯着眼睛,点头道:“结果他们两个玩砸了,江州和豫州都直接丢失,一个身死,一个也是全军覆没,名声大损,虽然刘毅起用了建康城的地下势力,算是部分地重建了自己的军团,但是他从此也再没有在建康入朝执政的可能,就象你之前分析的那样,他只能主动地外出就藩,成为一方刺史,再慢慢地重建自己的势力了。”
黑袍笑了起来:“是的,所以刘毅盯上的,肯定是荆州刺史之位,这点,我会帮他去争取,只有刘毅来了荆州,才有可能跟刘裕暴发全面的冲突,也会是北府军全面分裂和内战的开始。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刘裕的这些徒子徒孙们,那些比他小一辈的年轻人,会先一步地开始抢占各地地盘,形成各路少帅军团的。”
罗龙生扳起了手指头,开始一个个地数落起来:“是啊,刘裕手下的这批少帅们,在这两年的战争中成长了起来,在军中的名望和军功都很不错,随着老一辈的将军们的淡出,他们开始成为现在的北府军中的中坚力量,象檀家三杰,檀祗,檀韶和檀道济,檀韶算是作为长子继承了檀凭之一系的力量,本人也是一直随刘裕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战后被封为了琅玡内史,去管理原来南燕的山南诸郡,也就是原来的南青州之地。”
“不过,檀韶是个典型的猛将,军人,擅长于作战和突击,对于民政治理,一窍不通,而且平时喜欢饮酒骑猎,毫无政绩可言,和向弥一样,成为世家官员们指责与弹劾北府军将们有勇无猛,扰民乱政的典型,所以,他不太可能成为一方大员。最多是留在军中,保留军职而已。”
黑袍点了点头:“不错,檀韶就是这样的人,而且他为人性格豪放,即使是在刘裕看来,也是桀骜不驯,以前多次对他降职和处罚,也不能让他有所改变,所以,刘裕这几年开始有意地把檀家的军队向檀祗和檀道济转移,其实是想让这老三和老四来代替这个让他多少有点失望的檀家大哥。”
罗龙生继续说道:“檀祗倒是比他大哥稳重了不少,但也并不是与民相安无事之辈,每到一地,也是喜欢结交当地的豪强,饮宴交游,这或许就是檀家的家风,作一个豪强和大哥可以,但地方官员,还是不能跟当地的豪杰这样过于亲近,看看他跟那个峒蛮阿西巴队长的关系,就有点超过了上下级之间的界线,如果换了世家当政的时期,恐怕会有人弹劾他在地方上树立私恩,甚至是私建这些豪强出力组建的军队,图谋不轨呢。”
说到这里,罗龙生突然笑了起来:“不过,这回檀祗在马头之战中,可以说是打光了老本,他的军团作为前军,几乎全部战死,连阿西巴队长手下的峒蛮族人,也是损失殆尽,战后,恐怕他要回武陵花很长时间再重建军队了,而且,这还需要刘裕拨给他大量的北府军部队,才能重组核心部队。”
黑袍摇了摇头:“檀祗是不会回武陵的,以前的武陵和江州重要,只是因为这块地方是要用于监视广州的天师道军队,进而作为攻打天师道的前锋,而这次,刘裕应该是铁了心要灭天师道的,檀祗必然也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随大军行动,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檀祗在战后,不会长留此地,刘裕对他还会有别的任用,就如你说的那样,会让他去吴地或者江北六郡这些地方,去重组他的北府军团。”
罗龙生的眉头一皱:“这些地方不是诸葛长民和刘道怜控制的吗,还有向弥的地盘也是在江北六郡,怎么会给檀韶呢?”
黑袍冷笑道:“诸葛长民为人贪婪,而刘道怜不仅贪婪,还没有能力,向弥打仗虽勇,又听刘裕的话,却无治理地方,征丁收税的能力。”
第4896章 青州移民实江北
黑袍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江北六郡在南燕灭亡之后,一下子从大前方变成了稳定的内地,这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必会成为世家大族接下来大举移民之地。几年之内,这里的人口,老兵的数量都会大大增加,这徐州之地,会起码提供一个五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军团。”
“刘裕要借此地大量征发北方流民和庄丁部曲们来组建更多的军团进行北伐,檀祗在这次战争中虽然损失惨重,但证明了其独当一面的能力,我想,江北的实际掌权者,以后非他莫属了。”
罗龙生勾了勾嘴角:“那刘裕得先赶走诸葛长民这个现任的彭城内史和徐州刺史才行,诸葛长民肯答应?”
黑袍平静地说道:“诸葛长民要的是钱,而不是地盘和军队,刘裕有的是办法来处理他,保留他现有的万人左右的军团的前提下,让他去豫州南部或者是吴地呆上一段时间,甚至在打败天师道后让他当几年广州刺史,有机会搜刮那些南洋的奇珍异宝,诸葛长民都是会欣然接受的,他不过是北府军中的另一个鲁宗之罢了,早没了当年搏命去拼富贵的劲头,如果成为一方大吏的代价是要继续上战场,诸葛长民是不愿意的,不过…………”
说到这里,黑袍眉头一皱:“诸葛长民的弟弟诸葛黎民倒是一员猛将,而且野心勃勃,和那鲁轨倒是一路人,他恐怕还是想拼一拼的,以后诸葛军团如果要分家,他自领一军,可能会愿意出去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罗龙生笑了起来:“这个诸葛黎民可是北府军中出了名的不服刘裕的家伙,刘裕多年来也只是借着诸葛长民来压制此人,要真让他放手去干,那他打下来的地方,就不会听刘裕的号令了,恐怕刘裕不会这样做吧。”
黑袍平静地说道:“这就要看刘裕的本事和跟诸葛家谈的如何了,明升暗降,让诸葛长民他们入朝为官,交出军团从此不问军中之事,也不是没可能,诸葛黎民虽然勇猛,但为人强暴蛮横,几乎无人愿意与之共事,要是让他单独作战,不排除大败亏输的可能,一旦打了败仗,他就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罗龙生笑了起来:“这么说来,江北之地要交给檀祗了,加上之前的山南之地,这等于是把整个大江以北,大岘山以南的地盘交给檀家了啊,刘裕真的能这么放心吗?”
黑袍勾了勾嘴角:“檀家出身青州的高平,当年檀凭之带着孟昶,魏咏之两家南下,他是明显的大哥,现在魏家已经随着魏咏之病死,魏顺之逃跑被斩杀而没落,孟家也是孟昶死后只剩下了孟怀玉这根独苗,南下三家中只有檀家是人丁兴旺,军政两道都有涉猎,把他们安置在这个靠青州的地方,也有利于他们吸引一些青州的流民南下,在江北之地建立由新一批南下流民组成的军队。”
罗龙生的眉头一皱:“要这么麻烦吗?直接在青州之地组建军队不就行了?还要再吸引人来江北和徐州之地来建军?”
黑袍摆了摆手:“没这么容易的,镇守青州的刘敬宣是外来的大将,并非本地大族,他对青州的控制,还是要靠自己带来的北府军团来实现呢,而羊穆之作为其副将,和刘敬宣现在南下讨伐天师道时的实际军队长官,虽然有泰山羊氏的这层关系,但多年来他们家在南方,早就被本地的同宗视为支流,面子上客气客气可以,但要想羊氏族人全力支持羊穆之,组建一个小军团,是不可能的事。”
“也正是因为羊氏没有象原来想象中的出大力,所以东晋在青州之地的统治,也只能靠拉拢韩氏,封氏这些本地大族来合作,而辟闾氏则是刘敬宣用来沟通本地大族的一个代言人,这些家族都有当年见势不妙时割据自立的往事,所以是不可信的,刘穆之处理掉韩范和封懿,也是因为这些本地大族对他阳奉阴违,听调不听宣后的无奈结果。”
罗龙生笑了起来:“刘裕打下了青州,本以为能有了一大块征兵收税之地,成为北伐的前线基地,可看起来,远没有这样的效果啊,反而要投入大量的力量来镇压此地呢。”
黑袍摇了摇头:“现在是这样,那是因为南燕初灭,而且一年就亡国了,当地人还没有作好接受东晋统治的准备,南燕的鲜卑部众给迁走,本地的汉人豪强坐大,而刘裕因为回国平叛,又带走了北伐大军的主力和大批本要用于本地统治的随军文吏,导致本地的治理,仍然要依靠这些本地的汉人豪强地主,这给了他们各种不服号令的本钱。”
“可是,刘穆之斩杀韩范和封懿,以及牵边了十几个与他们亲近的家族之后,当地豪强受到了震慑,尤其是这些豪强地主名下的那些佃户和农奴们,也意识到了这回东晋不会象以前那样随意地撤离了,如果连天师道大军攻打京城这样的事,也没让东晋放弃青州之地,那以后肯定是要长期治理了,土断,编户齐民这些事情,是很快就要做的,而只要查出这些民户,就要分给他们国法所规定的田地,这些地从哪里来?还不是从这些本地汉人豪强大族的现有庄园来吗?”
罗龙生哈哈一笑:“所以,这些豪强地主会先把一些庄客们给赶走,以避免自己的损失,而这些人的去处,就是地多人少的江北之地,这里既安全,又会有同乡的檀祗来关照,是绝佳的去处,这就是你说的让檀家兄弟在江北之地招纳青州流民的操作吧。”
黑袍微微一笑:“是的,这样也削弱了青州本地豪强的势力,今后会以北伐为名让大批北府军的军户和想要建功立业的士人子弟去青州,而让青州本地的豪强和他们的佃农们南下江北之地,如此,才可解决青州数百年来的强大本地势力和离心趋势!”
第4897章 吏校人才控天下
罗龙生长舒了一口气:“我明白了,神尊,其实刘裕或者说刘穆之这样安排和布置,也是用意深远啊,青州作为新收复的地盘,既要用这里的人力和物力,又不能在这个博奕的过程中让当地的豪强地主坐大,或者是一下子激起他们的反抗,所以先要杀一批带头的大族,以震慑其心,同时也打掉青州本地的领袖人物,让其形不成合力。”
“此后,借着土断和北伐的名义,要青州的这些豪强地主,按国法的规定出力,出丁,这样就会让一些小地主或者是豪强的支流,被迫流落他乡,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土地可分,为了让其不至于流往北魏,后秦这些番邦国家,刘裕他特意要让檀韶,檀祗这些信得过的兄弟来管理邻近的南青州和徐州江北之地,这里地多人少,而且一直是刘裕搞直辖领地的试点地区,青州流民若是肯来,是皆大欢喜的事,而且这里不象以前那样是前线,战区,相对来说很安全,恐怕就连一些上层的豪强地主,也会主动移民这里呢。”
说到这里,罗龙生的眉头微微一皱:“只是,檀家这两兄弟治军打仗堪称名将大帅,但是治政一向不行啊,要他们来管这地方,到时候安抚不好这些新流民,反而让他们白白流失,岂不是会坏了刘裕的大事?”
黑袍的眉头一挑,沉声道:“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但最近我接到了情报,刘穆之他们在临朐一带,开设了一个叫什么蓝翔吏校的组织,有点象以前他们在京口搞过的庠序,只不过以前的庠序说是用来教育北府军有功将士们的子弟,让他们免费入学,由朝廷来承担那些教书先生,祭酒和博士们的俸禄,而这个蓝翔吏校,规模就大了很多了,有数千原来南燕鲜卑贵族的子弟,在这吏校里学习汉家语言,包括朝廷的礼法制度,识文断字,说是以后要靠这些人来教化鲜卑人,使之编户齐民。”
罗龙生咬了咬牙:“这个不新鲜,以前汉家的中央王朝,在安抚那些四方来投的蛮夷时,也是让其贵族子弟到都城来学习汉家文化,一方面是汉化和儒家仁义这些思想让他们接受,以后这些信了仁义礼智,忠君孝父的蛮夷子弟,回到部落之后,也会跟他们族人传统的那套,格格不入了。这可比当人质要利害得多。”
黑袍微微一笑:“正是,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的拓跋氏的太子拓跋沙漠汗,因为在中原当了太久的人质,回去后身上的那套汉人的做派,跟老的拓跋氏鲜卑贵族格格不入,这些人联合起来逼着当时拓跋代国的国主拓跋什翼健了沙漠汗,另立他子,此事也造成了拓跋氏部落后面多年的内乱,最后被前秦所灭,可谓教训深刻。”
“不过,现在南燕被刘裕所灭,以后这些鲜卑人,也不可能再以部落的模式继续保留了,慢慢地会变成编户齐民,成为普通的晋人,这好像也是慕容兰毕生的夙愿,甚至说是遗愿,刘裕没有屠灭所有的鲜卑人,又不想让他们象以前五胡乱华时刘渊那样,继续被这些部落贵族所控制,就只有走这条路。”
罗龙生冷笑道:“只是这些鲜卑人野蛮粗鲁,吴地的,建康的那些个世家高门,贵族豪强们是绝对不想让他们过江的,这些人以前连北方流民都看不起,不许他们绝大多数人过江,更不用说这些鲜卑人了,所以就近在南青州和徐州之地安置,将其教化,是最正常不过的操作,即使要北伐作战,也可以很方便地让他们集结成军,然后北出大岘山,与青州军团合并,可以直接攻击北魏或者是后秦的中原地区。”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不仅是鲜卑军队,就连檀韶和檀祗的军团,也可以北上青州,成为从东路北伐的一支大军。这些鲜卑人现在还是暂时保留了部落编制,但其俱装甲骑,这回已经是在段宏的带领下,在建康投入战斗了,以后,他们有可能成为专门为北府军提供重装铁骑的军户部队,不过,我想说的不是为这些鲜卑人提供教化的事,而说,这个什么蓝翔吏校,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可以当村长,啬夫,里正,乃至各级县吏的这种下等士人。”
罗龙生的脸色微微一变:“下等士人?担任吏员?你的意思是,象刘裕和刘穆之这样的落魄士族,或者是你我这样出身的人?”
黑袍的面沉如水,点了点头:“不错,我说的就是这样的人,这种人在世家高门垄断了上升途陉的情况下,很难靠举荐入仕,现在虽然刘裕的规矩改了,非爵不为官,非功不得爵,但是他仍然是对世家高门作了妥协和让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从军的文吏指标上,以及最后的功劳评定上,是有利于世家子弟的,他们可以以各种参军,文书的身份跟随大军行动,但最后打了胜仗立的功劳,却有很多是算到了他们头上,普通士人想随军为吏,名额是非常有限的,即使随军立了一些功劳,也不足以让他们承袭高等爵位,更不可能靠这些当上大官。”
罗龙生冷笑道:“所以,普通的士人,想要当官几乎不可能,只能当吏员,你说的这个蓝翔吏校,如果是类似以前京口的庠序,那不过就是给这些世家子弟看不上的士族进修学堂,让从过军的吏员们,有机会在这个学堂学习一些朝廷的法度,以及管理基层的办法,以后就是从村长,里正们当起,最后实现刘裕控制基层的这种想法,由下而上地慢慢架空世家高门的权力,对吧。”
黑袍叹了口气:“龙生,你的见识真的很准,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刘裕想要人人平等,但现实中这样做,会触犯大贵族大世家的利益,,会引起强烈的反弹,所以,他只能在新征服的南燕青州之地,悄悄地打这种擦边球。而这些吏校出来的士人,就会成为檀家兄弟们治理州郡的人才!”
第4898章 荆州分解安人心
黑袍顿了顿,继续说道:“青州的豪强子弟,晋国境内的这些上升无门的中下层士人,都会想着靠这个蓝翔吏校来改变命运,扭转乾坤,只怕,这次平定了天师道之后,在这荆州,雍州,甚至是广州之地,都会搞这些吏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