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无法消灭,就得想办法共存,王猛教化胡人,让他们成为和汉人一样的百姓,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这与刘裕的想法不谋而合,而王家在北方胡汉民众中,有极高的威望,尤其是在关中一带,这个威望不是因为现在的王家人位高权重,或者是手握重兵,而在于这种理念,因为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知道王丞相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也不会赶他们走,现在王丞相不在了,但如果是他的亲人,后人继承他的遗志,那也是会得到他们拥护的。”
罗龙生恍然大悟道:“噢,原来如此,这王镇恶就是北伐的一面大旗,除了军事能力外,还是要向北方的胡汉军民们表示,刘裕会用以前王猛的政策,保护和教化胡人,而不是把他们斩杀或者是驱逐,这样用来攻心,以求得胡人们的归降与放弃抵抗吧。”
黑袍冷冷地说道:“王猛不仅是对胡人不错,就算是对汉人百姓,也是很好,打仗的时候基本上不征发多少汉人的丁男上前线,几乎全是用胡人,尤其是氐人的兵将,汉人则是在豪强地主们的管理之下,实现各个村坞的自治,只需要按国法交足税赋就行,王猛深知,前秦是没有足够的汉人基层吏员们来维持整个庞大国家的运转的,而胡人只知打仗,不知治理,所以,让汉人治汉,是最好的,也是惟一的选择。”
“因此前秦治下,虽然州郡一级的官员和几乎所有的军将都是由胡人出任,但是到县,乡,村一级的吏员,却往往是由身为豪强的汉人乡贤们来治理,不仅是胡人念着王猛的好,这些汉人地主们,也是对他感恩戴德,至少,有了这些律法的保护,胡人再不能象以前那样,随时过来以各种名义和借口巧取豪夺,甚至是杀人放火了。”
罗龙生叹了口气:“这和刘裕现在在青州面临的局面有点象,但刘裕好像是想要把所有的基层权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让地主豪强们代管,这岂不是跟这样的做法有冲突吗?”
黑袍微微一笑:“青州是青州,关中是关中,刘裕在青州是要搞一些试点,看看此法是否可行,成功以后才可能向全国推广,关中也好,中原也罢,离得太远,即使拿下,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只能靠当地豪强的力量代管,尤其是关中之地,多年来各自结坞自守,以应对乱世,百姓也是民风好斗,只认坞主,不听官府,至少在收复初期,刘裕是需要王镇恶这样的人来镇守安抚,以安人心。”
罗龙生咬了咬牙:“就是说,刘裕是想让王镇恶在消灭了后秦之后,割据关陇,成为一方诸侯?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吧,用王镇恶去夺取关中,没什么毛病,但让有如此大影响力的人来镇守关中,那岂不是很容易就能让王镇恶割据此地自立谋反吗?刘裕再信任王镇恶,恐怕也不会这样做吧。”
黑袍点了点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所以,我料刘裕会亲自北伐,只不过用王镇恶为前部先锋,攻掠关陇,真的灭秦复国之后,刘裕定会亲自镇守长安,以图后举!”
第4920章 帝王修仙离人间
罗龙生有些意外:“刘裕不回建康,要坐镇长安?不太可能吧,难道他不怕后方的这些世家大族趁机夺权生事吗?”
黑袍的眼中冷芒一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刘裕要想真正地终结晋朝司马氏,变成大权在手的未来帝王,也彻底摆脱江南的那些吴地世家的控制,那就只能走这条路,要么在洛阳,要么在长安,最好是在长安,才能让他有着走上帝位的可能。”
罗龙生若有所思地自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刘裕只有自己坐镇长安,才有可能恢复汉朝,而不是晋朝,他本就是汉高祖刘邦兄弟的子嗣后代,其实最适合他的国号,不是晋,而是汉。”
黑袍摇了摇头:“不,其实严格来说,他如果想走帝皇之路,代晋自立,那才可能从名份上来压制与他同朝为臣的那些世家贵族们,但要做到这件事,一来是需要更大的功绩,起码是要北伐成功,收复两京,二来嘛,也是要世家贵族起码不能成为他的反对者,要站在他的这一边。你可知道,为何当年刘裕建义成功后,天下人皆以为他会自立为帝,可他却选择了继续拥立司马氏的晋皇呢?”
罗龙生笑了起来:“如果有兵有势就能当皇帝,那这天下不知道几人称帝,几国并立了。看看北方的那些胡虏,一时兵强马壮,占个邺城,洛阳,长安就敢自号皇帝,结果这种国家根本没人认可,不出几年就会给消灭和推翻,因为你可以兵强马壮为天子,别人也可以,尤其是你的部下,战友们,看着你这个先例,都会滋生出野心和想法,一旦天下有变,那就会有新的马上皇帝出现,这就是百年来北方纷争不断,伪政权不停地兴起,又不停灭亡的原因。”
“刘裕要的是一个长治久安,延续到子孙后代,持续几百年的王朝,这就决定了他不会走这些胡人君主或者是桓玄的老路,只有天下基本一统,立下不世之功的同时,世人皆甘心奉其为帝,也愿意接受他子孙后代的统治,这种时候,他才可能顺理成章地登上这个帝位,当然,也许他会学曹操,司马懿,自己只拥大权,不占帝位,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孙子们再来完成这最后一套禅让的程序。”
黑袍微微一笑:“如果是从一个只想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家看来,这套是标准的流程,但刘裕要的,是他的那套理念能推行于天下,他自己并不是想当皇帝,而是要利用皇帝那种生杀予夺的大权,加上这种代天牧民的神性,来强制地推行他的那套思想,所以,他不会按寻常的篡位帝王,如王莽,如曹丕,如司马昭的那套,以权谋诈术来夺取皇位,而是要走另一条路。”
罗龙生的神色一凛:“你说的,是那种天降正义,除暴安良的天命之路吗?”
黑袍收起了笑容,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自上古以来,有夏之后,能真正开启天下皆服的王朝的,可以说是有夏,商,周,两汉这些朝代。夏朝大禹靠着治水,救了全天下的人,以此大功得了天下人心,为儿子启的即位铺好了路,所以夏朝的首任君主虽然是启,但一般认为夏得天下,自禹而始。”
“夏朝持续了数百年后,末世的夏桀昏庸无道,于是商汤趁势而起,推翻夏桀,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立下大功,终结乱世,这才有了商朝的六百年天下,同样的轮回,到了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昏庸残暴,随意地诛杀方候,发动战争,更是以酒池肉林来满足自己的享乐,以炮烙这样的酷刑来残害忠良,在他之前,商朝因为过于迷信人祭人殉,不停地对外发动战争,捕捉大量生灵用于残酷的祭祀,可以说早就天怒人怨,而周武王顺应天命,起兵翦商,虽然是臣子以下犯上之举,但也是拯救天下生灵的大恩大义,这种就是正义之举,不可以等闲的臣灭君,下克上来论之。”
罗龙生笑了起来:“这些听起来更应该是从世上的那些饱学大儒们的口中说出,从神尊你的嘴里说出,总感觉有点奇怪啊。”
黑袍摇了摇头:“我们神盟也是要讲天道循环,天命昭昭的,如果一切没了规矩,就算成了仙,成了神,也会一团糟,这些符合天道天命的事,是我们神盟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世人看我们也许是些隐藏在历史暗处的阴谋家,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恰恰是最讲这种天道循环,等级规制的,就算我们要突破天道,逆天改命,以凡人之躯成神,也是要顺应我们自己的规矩和天道,不可随意妄为,不然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登上人间的帝王之位,以整个国家的资源来修仙问道,之所以不能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有自己必须遵循的规矩,那就是我们的修仙之路,不能和管理亿万凡人的世间政权,完全合一,换言之,我们不能明着用全天下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修仙所服务。”
罗龙生有些意外:“这些道理,我倒是第一次听你说呢,以前我还以为我们神盟是可以发动这天下的人力物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呢。”
黑袍冷冷地说道:“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可以统治天下人的权力,那他再想要成仙成神,就会强迫天下的百姓,民众只信奉他,而不再去供奉天上的诸神们,甚至到了最后,他宁可不去修仙成神,只要拥有了无尽的寿数,也可以永远地留在人间,永远地奴役天下民众,这是天上的诸神们所不能接受的。一个人间的帝王,不能再拥有无穷的寿命,这个基本的天道,是我们神盟千百万来所遵守的,之所以我们要这样极力阻止刘裕成事,也是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刘裕并不想成神,甚至想通过那套人人平等,来毁灭天上的诸神,不再让他们受到凡人的膜拜与供奉,只这一点,我们就是死敌!”
第4921章 阴影魔头论天道
罗龙生笑了起来:“也许只有等我以后跟你一样,坐上这神尊之位时,才能明白你说的这些话,不过,听你的意思,是这神仙之道,也是要讲规矩的,也是有等级高下之分的,刘裕妄想着在人间人人平等,那就是想绝了满天神佛的香火之道,不再受到凡人的供奉,他哪来这么大胆子敢跟老天斗?”
黑袍勾了勾嘴角:“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而满天的神仙居然能看着他就这样胡作非为,我也是不能理解的,也许,他也只是仙人们放出来的一个试炼,看我们这些神仙的信众们,有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样一个区区凡人,也许,老天有天条,不允许神仙们随意地向着一个凡人出手,而只能让我们这些现在还是凡人的未来仙人们,亲自来解决这个麻烦,证明自己的能力,道家有个说法叫渡劫,这也许就是我们修仙之路上,必须要经历的劫数吧。”
说到这里,黑袍的眼中冷芒一闪:“夏商周的创立先王,都是立下了有功于全天下子民的大功,才能得到天下,建立王朝,而这个王朝,也是有了数百年的气数,这是天命,就象人的寿数终有穷尽一样,也是天命。”
“周朝之后,天下纷争,天子失权,秦国靠了变法图强,秦皇扫六国,平天下,也把松散的王朝,建立成了大一统的帝国,这是秦皇赢政的功绩,但秦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杀戮过重,生灵涂炭,又是推行暴政奴役万民,所以寿数不久,二世而亡。”
“这就是典型的开国君王建立霸业,而这霸业却是不能造福万民,甚至是让生灵涂炭,他想要千秋万代,长生不老,永远地以人皇的身份坐在帝皇之位上,世世代代地统治万民,这也是犯了天条,逆了天道,所以不仅自己没有修成真仙,长生不老,还让整个帝国二世而亡,这也是我们神盟历代祖师传下的教训,要我们不要有违这些天道,逆天行事!”
罗龙生的眉头一皱:“秦始皇也是想要长生不老,却又不肯升仙而去,才会最后是那个结果?”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他到处想用举国之力来为他的个人长生来服务,结果就是逆天行事,受了天谴,他自己连本应有的寿数都没活到就死了,而秦国也是二世而亡,这个事情上,神盟的前辈有参与,所以我也知这内情,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象前辈神尊们阻止秦始皇那样,要阻止刘裕,因为他要的,恐怕比秦皇赢政更可怕。”
罗龙生倒吸一口冷气:“你说什么,神盟之前有神尊阻止了秦始皇?我们神盟的历史有这么悠久吗?”
黑袍微微一笑:“神盟的历史,比你想象的还要长久,不过现在还不方便对你透露,赢政是想要自己活上千秋万代,所以不立储君,不考虑身后之事,这是给我们抓到的弱点,终于利用他追求长生之心,阻止了他,至于刘裕,嘿嘿,他有别的弱点,那就是他割舍不下他心中的执念,又不肯抛弃一切,为了这个执念斩断人间那无用的感情,将来如果他输,就一定会输在这上面,如果我们把目标不对着刘裕本人,而是对着他的亲人,爱人,兄弟们下手,就一定可以成功。”
罗龙生哈哈一笑:“还是神尊看得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件事,现在说到秦皇了,那后面的两汉开国,又是怎么回事?”
黑袍勾了勾嘴角:“汉高祖刘邦,本是沛县一个小吏,因缘际会,生于秦末,其实我们神盟虽然对秦皇赢政之死有所贡献,但那之后的秦末群雄并起,陈胜吴广大规模起义,却不是我们能操纵的,只能说顺势而为,推进了一把而已,刘邦斩白蛇起义,攻入咸阳推翻暴秦,后面又楚汉相争,四年之后取得天下,让天下不仅摆脱了秦朝暴政之苦,又避免了项羽那种让天下再度倒退回分封时代,重新开启数百年乱世的倒车,所以刘邦还是对于当时的乱世,有着救民于水火的大功,凭此大功,他也可以抛弃以秦朝臣子和官吏的身份,以下犯上,改朝换代的这种逆天之行,成为人们,也是上天心中的英雄。”
罗龙生喃喃道:“你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我差点忘了刘邦严格来说和周武王他们一样,也是以臣叛君,起兵夺位之人,按说这是有违于这天道吧。”
黑袍冷冷地说道:“天行有常,命数早定,并非这世上有万年不易的王朝霸业,就象人一样,有生老病死,王朝到了末年,,气数已尽,如果出一个昏君暴君,为祸天下,那就是需要将这个暴君昏君铲除,儒家说的五行更替,其实就是为了这种造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当然,刘邦推翻暴秦,救民于水火,被所有人视为英雄和救世之主,而功成之后没几年就死去,没怎么享受人君之福,也是对于天命的一种补偿,他活得越久,会越有损子孙后代的气运。”
罗龙生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种说法?那照这么说来,以前商汤曾经为了求雨而不惜自焚献祭自己,周武王灭商之后也是没两年就死了,这和刘邦一样,也有建立王朝的开国帝王,折自己的阳寿来增加王朝寿数的补缺天道啊。”
黑袍微微一笑:“确实可以这样理解,想要占尽人间的权势富贵,那就要在别的地方有所付出,一般来说,这种付出得是寿数或者是健康,刘邦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而助他成事之人,有的鸟尽弓藏被诛杀,有的功成身退登仙极乐,可谓不同人,不同命,西汉建立于这种分封贵族相助,亲戚互助以乡党得了天下,所以也亡于外戚干政,篡权夺位,岂非天意使然?”
罗龙生笑了起来:“这么说来,篡位的王莽就是反面例子,所以身败名裂喽?”
第4922章 邪盟亦有护国时
黑袍的眼中冷芒一闪,点了点头:“是的,就是如此,王莽虽然有些虚名,但对天下没有大功,反而是四处征战,用兵无度,导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这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从天道上来说,王莽是上天降下,用于终结汉室的一个人,但成不了开国之君,更无法将自己的国祚延续下去。他只能是一个为王先驱之人,是注定要为刘秀的霸业作铺垫的。”
罗龙生笑道:“按这个说法,刘秀在乱世之中平定了各路群雄,终结了前汉末年的乱世,让天下重新统一起来,是有大功于天下,符合天道轮回的新一代伟大帝王了?”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汉朝气数应该是有四百年,虽然给王莽篡过一次,但那跟夏朝时一度也是太康失国一样,并不是真正的终结,只要还有一个刘氏的宗室后代能复国成功,那还是再兴大汉,刘秀就是这样的人,他能把乱世终结,消灭了篡位的王莽和趁势而起的各地群雄,再造一个大一统王朝,这功劳是有天大的,所以他也能建立起自己的二百年王朝,只要不逆天行事,这就是他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