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3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36节(2 / 2)

“其实,北府诸将们并不把世家子弟们放在眼里,就是因为他们在军中的这些表现,根本不象个军人,而经历了京口建义之后,这些以往对世家高门需要仰望,惟惟诺诺的军人们,也不再把这些世家子弟们奉若神明了,以前他们高高在上,拿个玉如意颐指气使,对于军中诸将视如家奴,还会让这些军人们觉得这是名士气度,胸有成竹,可后来,经历了三次昌道内战和一系列对外的惨败之后,他们才发现,除了谢玄谢琰这个别人以外,其他的世家出身为将为帅的这些子弟,都不过是酒囊饭袋,刻意装出这种名士气度,而实无一用罢了。”

“越是有真本事的世家将帅,越是会礼贤下士,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而那些没本事的人,才会高高在上,因为他们心底里根本就没把将士们当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只不过是看成猪狗而已。以前世家高门手中有权力,掌握了军械粮草,将士们不过是被他们征发而来的平民百姓,甚至是庄客奴仆而已,所以就算这些将士们内心看不起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依他们的命令行事,刘牢之,就算是最典型的一个。”

罗龙生笑了起来:“这个一人三叛的北府大帅刘牢之,其实大家也都看走了眼,以为他不过是谢家的一个家将,帮着谢家来掌握军队而已,可实际上此人是有野心的,一旦找到机会,就趁着谢家的两大主将身亡之后,无人领军的机会,把谢家一手组建的北府军给抢到了自己的手中,这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大晋的军事大权,第一次落到了这种寒人武夫的手中啊。”

黑袍不屑地勾了勾嘴角:“你只看其表,不知其里,刘牢之仍然是那个内心深处畏惧和仰望世家高门的武人,和刘裕他们这辈年轻人不是一回事,他夺取北府,不是靠他的本事或者是他本人的意愿,而是因为当时王恭想跟谢家争权,所以利用了刘牢之曾经在北府多年为将,部下众多的这个特点,保举了刘牢之出来夺权,谢家因为自己家族将星殒落,而那时候刘裕又是和慕容兰远在塞外,所以面对黑手党和王恭他们这一明一暗的双重压力,只能交出军权。”

“只不过刘牢之对谢家表面上也是很恭敬,谢家虽然没落失了政权和军权,但是刘牢之仍然保护了谢家在江南的土地,奴仆之类的根本利益,后来司马道子父子夺权上位,与王恭交恶为敌,而刘牢之作出了背叛王恭,倒向司马道子的选择,只此一点,就说明刘牢之没有大志,没有长远的目光,只是看谁地位高,谁权势大,就会倒向谁。”

“司马道子明面上是皇帝的亲弟弟,会稽王,其实未来有作为皇太弟而登上大位的可能,加上王恭本人也是那副名士作派,对刘牢之呼来喝去,以为给了刘牢之官职就可以不尊重他,而司马道子的世子司马元显却是在当时多次亲自拜访刘牢之,许以高官厚爵,甚至允许刘牢之真正地掌握北府军而不必听人号令,这才是让刘牢之下决心背叛王恭,转投司马元显的原因。”

罗龙生点了点头:“刘牢之其实只是想当一个能掌握军队的武将,还是需要世家大族掌权执政,为他提供军需和粮草,甚至是征兵的兵源,也不是他能控制的,自从在北府为将之后,以前淮北老家的那些山寨,就是处于废弃的状态,而南下的流民也是越来越少,刘牢之复出之后的北府军,收编了大量的山贼马匪,散兵游勇,其实这些是需要大量的金银财宝才能招募的,他本人并没有搞钱的本事,仍然是需要朝廷,需要世家高门为他提供这些招兵的资源。”

黑袍叹了口气:“只是刘牢之反复地背叛之后,把自己陷入了死局,世家高门已经不再信任此人,而他以为司马元显能给他搞来所有军需与补给,却不曾想这个小王子却是只想给自己捞钱夺利,哪会把搜刮来的钱财全用于组建军队呢?”

“最后无法维持军队的日常开销,因为吴地的世家高门借口淝水之战后连年战乱,要求减免税赋几年,司马元显其实没有在名义上归属朝廷的吴地掌控的能力,最后一怒之下,强行要在世家的庄园里征兵,发动乐属行动,这反而给了天师道起事的最好借口。”

“为了供养刘牢之的北府军,世家和司马元显互相扯皮,最后让真正可怕的强敌借机起事。当然,这也让刘牢之有了真正摆脱世家和朝廷在经济和资源上的控制,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军阀的可能。”

罗龙生笑了起来:“孙恩起事,刘牢之双眼一亮,终于有了借口能去世家大族经营百年的,富庶居天下之冠的吴地去烧杀抢掠了,以前一直以各种理由扣着军粮补给不给他的那些世家庄园,这回成了他可以合法抢劫的大肥羊,于是刘牢之就带着他的土匪多过战士的新北府军,一路杀到吴地。”

“对世家大族,尤其是谢家王家这样的顶级豪门,他可能还要客气点,但对那些吴地土豪地主,中下等士族,如沈家,陆家,张家这些家族,他可就不客气了!”

第4926章 汉室之后复祖路

罗龙生说到这里,眼中的杀气一现,语气也变得阴狠起来:“先安上个通贼的罪名,再敲诈勒索,如果不那么听话的,就直接毁村灭庄,抢掠一空,孙恩能在吴地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这刘牢之功不可没啊,他把数十万,上百万的平民百姓和下层地主,都赶到孙恩一边了!”

黑袍微微一笑:“是的,刘牢之这时候手下的人马,很多就是那些乱世中的兵匪强盗,只要好处,不讲义气,更不可能是约束军纪了,刘牢之本人就是两次跳反,先叛谢家,再杀王恭,这样的人带出来的兵,根本不可能以常规的国法军纪来约束,如果让这些人不满意了,他们甚至会转头就去投奔天师道的军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就连谢琰,也是这样给部下的天师道信徒所杀呢。”

“当然,刘牢之这么干,也是当时黑手党中的郗超给了他一些暗示和信心,以桓温的先例来诱惑他,让他可以在吴地割据自立,郗超当时是察觉到了王凝之这些人对他起了杀气,所以想先下手为强,让刘牢之干脆把这些吴地的王谢大族也一扫而空,直接断了他们的老巢,这点,是我们神盟不能允许的。”

罗龙生的脸色一变:“难道,郗超之死,也是我们神盟所为?”

黑袍平静地说的:“是的,他的那个大力金刚,是当时最高的机关术科技,以前他和慕容垂做交易的时候,把这些机关术拿到手上,并加以改进,此人的能力,确实深不可测,几千年来连神盟也只能做到木甲机关,他却可以做成精钢铁甲,按理说,刘裕是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在戏马台的最后一战中,郗超是有着必胜的把握,可以绝杀刘裕的。”

“可是,这铁甲机关人的秘密,尤其是黑色妖水的弱点,刘裕不知道,但慕容垂却是一清二楚,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慕容兰,然后让慕容兰易容出使晋国,在戏马台出现,与刘裕联手,他们夫妻之间一个眼神就能交流心事,刘裕也顿时明白了这大力金刚的弱点所在。”

“除此之外,当时的斗蓬在给郗超的大力金刚的图纸之中,也是故意留了缺陷,那就是这大力金刚的排气口,他们把那种设计,故意地让运行大力金刚所以用的黑手妖水,接近这个排气口,一旦火箭从这个孔射入,就能让整个大力金刚在内部燃烧,可以说,若不是神盟的两大神尊联手,故意在大力金刚上留下了破绽,又派出慕容兰和刘裕联手,盯着这个破绽进攻,就算刘裕再强再利害,那天也绝无可能活下来的。”

罗龙生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只可惜,神盟恐怕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刘裕是比郗超更危险的敌人吧。”

黑袍咬了咬牙:“是的,这是神盟最大的失误,但再来一次,恐怕我们还是会以消灭郗超为首要目标,因为郗超当时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以他的精明,一旦决定脱离黑手党自立,那没了刘裕的阻止,会很快夺取天下,因为天师道是郗超一手扶立的,孙恩很听他的话,一旦让郗超杀了刘裕,那东晋再无可以制约他的力量。”

“而且当时无论是黑袍慕容垂,还是斗蓬谢玄,都还有拉拢刘裕的心思,谢玄本来是计划着让刘裕继续以北伐胡虏的名义一步步地掌军控权,到最后刘裕发现被国内的世家高门所阻碍时,他再出现,把刘裕彻底拉进天道盟之中,让刘裕有足够的寿数和绝对的权力和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大业,同时助自己登仙成神。”

“至于慕容垂,他的想法就更夸张了,他以为刘裕能和苻坚化敌为友,最后保护前秦,那就是赞同这种胡汉融合,长期共存的路,加上有慕容兰的关系,以后可以扶立刘裕登上东晋的帝位或者是权臣之位,南北双方和平相处一段时间,让刘裕给他足够的资源以完成万年太平计划,一旦成功,慕容垂位列仙班,刘裕终归是个凡人,总有一死,刘裕死后,他可以通过刘裕与慕容兰的后代,把南北合并一统,而慕容垂自己,就可以永世在人间为神皇。”

罗龙文瞪大了眼睛:“慕容垂不想升仙,只想在人间为神皇?就象是秦始皇那样的吗?他难道不知道这个有违天道?”

黑袍脱口而出:“是的,有违天道轮理,不过那万年太平…………”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沉,收住了嘴,沉声道:“好了,这个问题不用再说了,慕容垂机关算尽,想要逆天行事,但最后仍然是失败了,我们要引以为戒。而斗蓬谢玄,则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修仙问道失败,也是身死魂灭,这两条路,都不是正确的道路,我们要选择人间合作者的伙伴,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能找刘裕这样的人。”

罗龙文跟着点了点头,沉声道:“明白了,神尊,我们不能象他们那样好高鹜远,只是,现在天下是乱世,各路群雄林立,征战不断,这样有利于我们修仙的大计吗?”

黑袍微微一笑:“乱世有乱世的好处,太平年代有太平年代的作用,这是天机,不可泄露,有的时候,维持这种天下分裂,相互征战的局面,更有利于我们找到一些关键的修仙资源呢。不过,刘裕的存在是我们的大敌,这个人,必须要阻止。现在他的威望非常高,可以利用这种威望做他想做的事,尤其是现在他会把我们和天师道放在胡虏之前作为头号敌人,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困难,他不会直接篡夺司马氏的江山,而是会先立下收复两京,恢复中原的大功,然后利用自己是汉室后人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取代本就得位不正的司马氏晋国。”

说到这里,黑袍冷冷地说道:“要走刘邦,刘备的老路,那刘裕接下来的讨伐目标,在天师道之后,不是北方的胡虏,而会是蜀中的谯氏政权!”

第4927章 重走高祖建汉路

罗龙文有些意外,瞪大了眼睛:“谯蜀?这蜀地应该和争夺天下没有太大关系吧,偏处一角,与世隔绝,夺取它并不足以进取天下,以蜀兵出祁山进取关中,那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再说,东晋现在也算是有梁州汉中之地,完全可以出荆州走南阳进关中,何必要取这蜀地呢?”

说到这里,罗龙文顿了顿:“说起来蜀地物富民丰,粮食很多,有天府之国之称,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入蜀只有外水中水和内水这三条水路,而且三峡一带暗礁众多,想逆行而入蜀很不容易,向北方的陆路出蜀,则是要走数千里的山中蜀道,连路都没有,全是盘山的栈道,以前诸葛亮出蜀北伐的时候,就是受限于粮草后勤,次次无功而返,难道刘裕会比诸葛亮还利害吗?”

“再说刘邦当年虽然说是以汉中王的身份取得天下,但他甚至在蜀地都没有停留几天,蜀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期与外界隔离,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加上物产丰富,来这里的人都不想离开了,刘邦就是怕自己的部下在这里失去了斗志,所以一有机会就出蜀入关中,这才取得了霸业,而留在这里的割据政权,从公孙述到成汉,无一不是被外界所消灭,我要是刘裕,绝不会把攻取蜀地作为首要目标,这里既出不了强兵,粮食又运不出来,反而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来治理,要它何用呢?”

黑袍微微一笑:“龙文啊,你只看到了其表,这些分析是很有道理,但是刘裕要取蜀地成事,就跟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是一个登基帝皇之路,证明自己是天命之子的必要程序,这么说吧,如果他是要复兴大汉,重建刘氏天下,借以号令天下,让人真心地臣服,就得走这条路。”

罗龙文的脸色一变:“为何重建大汉必须要这样呢?刘秀建立东汉也不是先取蜀地啊,还有刘渊这些胡人,他们在北方还自认是刘禅之后,汉室公主的子孙,也建立了汉赵呢。刘裕自己又不是出身蜀地,又不是蜀汉后代,为啥就得非要取蜀地才能有政权的合法性呢?这和隆中对又有何关系?”

黑袍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因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躲过了鸿门宴上的暗算,最后以汉中王的身份夺取天下,不管他在蜀地留了多久,都是从蜀地出兵,推翻项羽的,之前虽然在彭城的时候就起事推翻了暴秦,咸阳也是他率先攻取的,但天下人看来,灭秦是项羽的功劳,而不是刘邦,刘邦灭的是西楚,并不是秦国。”

罗龙文点了点头:“是的,世人皆知楚汉相争,刘邦灭的是项羽,这么说来,刘邦从蜀地起兵,灭西楚,夺取天下,开启了汉家的江山,刘裕如果想要以汉室刘氏后代的身份再次建立汉朝,就必须走这条路?可是刘秀,刘渊他们也没走啊,刘备想走却没走成,为何刘裕就一定要走?”

黑袍叹了口气:“因为刘裕和刘备一样,只是自称自己是汉室宗亲,高祖之后,刘裕甚至还不是刘邦的直系子孙,只是汉朝的楚王刘交的后代,这层关系,是非常疏远的,早就出了五服,并非高祖嫡系,刘备的那个中山靖王之后,也只是自己说的,没有宗室族谱为证,当时世人都以为刘备是伪造的这个身份,这就是诸葛亮必须要设计隆中对,让刘备夺取蜀地,重走刘邦老路的原因。”

“刘秀是天下皆认的汉室宗亲,正牌的汉景帝之后,他不需要通过走刘邦的老路来证明自己的血统,至于刘渊,他一个匈奴人,无论再怎么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都不会有人把他视为高祖子孙的,他拼命地把自己往汉人身上靠,连国号都取为汉,甚至认了刘禅为先帝,就是因为他想要夺取中原,取得中原汉人的认同和支持,但是胡汉当时毕竟无法相容,尤其是刘渊,石勒这些胡人,久居内地,他们的族人受尽了汉人的压迫,一旦起事,就是象孙恩卢循那样为了复仇而起兵,哪怕你国号用个汉,他们的胡兵胡将对汉人也是照杀不误,视如牛羊。”

罗龙文咬了咬牙:“是的,那几十年里汉胡完全是种群之间的仇杀,刘渊可能还想着汉胡和好,自己能坐稳中原之主的位置,但是从他儿子开始,就不吃这套了,你对汉人好,那手下的匈奴人和羯人就不会满意,所以,到了石勒的时候,国号就从汉改回了赵。”

黑袍点了点头:“所以刘渊不过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这个刘氏后代的自称,就是个笑话,而天下也不会有人把他看成是刘邦的后人,他的国家也不是什么大汉,这点就不用提了。刘秀的身份不需要走刘邦老路来证明,刘备和刘裕却是需要的,所以,血缘上相隔得远或者是来路不明,就要在功业上尽量贴近,之前我说过,司马氏的晋国得国不正,是靠篡位和阴谋手段夺取的,本身对于结束乱世也谈不上大功,所以天下人的心底深处,还是向着大汉,而非晋国的。”

“刘裕想要登基为帝,以帝王的权力来号令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捡起大汉的国号,重归汉室子孙的身份,现在的他,老实说功业可以让平民百姓信服,但是世家大族对他是不服气的,觉得他出身太低,但如果是汉室后代,高祖的子孙,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世家高门,最讲血缘出身,太原王氏的祖先上溯到春秋时的周朝王子,而刘裕如果能把自己跟刘邦联系到一起,那就无人再敢嘲笑他是京口刘大了。这一步,是他压制世家高门,从身份和血缘上高他们一等的最关键一步。”

罗龙生长舒了一口气:“所以,攻灭谯蜀,然后从蜀地出兵打入关中,夺取长安,重走刘邦老路,才是刘裕唯一的选择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