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64节(2 / 2)

檀祗叹了口气:“刚才道济有些情绪,你别往心里去,毕竟,你去南康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换了我也会做同样选择的。你不在的时候,这些兄弟我暂时照看一下,等你报了仇后,早点回来啊。”

他一边说,一边接过了朱超石手中的兵符。

朱超石的神色中闪过一丝哀伤,说道:“现在这兵符里的兄弟,说老实话,那是庾公带到江州的吴地兵马,加上在荆州这里道规哥分配给我的两千兄弟,这些兄弟,都不是我在江州当副将,在南康当大军先锋时的部下,我真正的这些老部下,老弟兄,就只有我现在中军护卫这两百多人了,我答应过要带他们报仇,这次报仇的机会来了,无论是我,还是这些兄弟们,都不能放过,阿祗,代我照看好这些部下,还是那句话,要是我回不来了,以后请你多多关照他们。”

檀祗的脸色一沉,作了个噤声的手势:“你小石头就算只带五十个人,我也相信你能取下鲍家兄弟的狗头,要是你连他们都收拾不了,你就别回来见我了,哈哈,我可没你这样的兄弟。”

朱超石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相互向着对方行了个军礼,檀祗大踏步地向外走去,他的声音也随风而来:“小石头,动作要快点,不然长期在我这里吃我的军粮,我得跟你算饭钱呢。”

在一片笑声之中,这种北府兄弟之间的误会,不满,也随之烟消云散,众将们鱼贯而出的同时,也跟朱超石以各种方式行了礼,打了气,而王镇之等文官则是拱手行礼而出,很快,这个大殿之中,除了庾悦等三人,朱超石之外,就只剩下刘穆之稳坐刺史位了,连护卫的军士们也都离开,最后退出的军士把大殿的门都关上,偌大的刺史大殿,空空荡荡,几乎成为一个密室了。

刘穆之看向了陶渊明:“陶公,现在你可以详细谈谈你的计划了,尤其是对朱将军,要他做什么,但说无妨。”

陶渊明看向了朱超石:“朱将军,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跟丁得章那边,我这几天已经秘密地取得了联系,他承诺只要我们能保护他和其他几个头目在南康城中的家属,他就跟我们合作,加入我们,伏击鲍号之的人马,然后我们再穿上鲍号之部下的衣甲,打着他的旗号,大摇大摆地去南康城,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南康。只不过,战后的南康城,要暂时交给丁得章来代管,赦免他和其他几个没有当初参与叛乱的豪强地主的罪行。并论功行赏。”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个大赦令我可以给你,不过,你有足够的把握吗,丁得章要是不肯合作或者临时反水,或者是朱将军那里无法救出他的家人,你要有强攻拿下莲花寨的实力才行。”

陶渊明微微一笑:“放心,我已经派出了几百人,分批秘密地过了江,他们或是扮成流民,或是伪装成溃军,或是以商队的身份出现,都已经在南康附近分散潜伏了,莲花寨那里虽然易守难攻,但是鲍家祖先当年留下了两条逃生的秘道,这是丁得章不知道的,甚至鲍号之和鲍号子也未必知道,若是我们要强攻莲花寨,走这个秘道,便可得手。”

朱超石讶道:“这种秘道你怎么会知道?丁得章在那里呆了一年多都没有发现吗?”

陶渊明得意地笑道:“鲍家的祖先曾经是在我先祖侃公的帐下效力,立功后才到南康那里定居,这秘道的营建,还是我们陶家当年派人帮他们挖的呢,百年下来,知道这事的人早就故去,但我这里可是有侃公当年留下的地形图呢,想不到居然能在这个时候用上。”

第5066章 谍战南康端午节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陶公啊陶公,你们家族势力可真的是遍布荆州和江州啊,能力很大,能力很大。”

陶渊明不慌不忙地说道:“这有什么,先祖侃公当年初入仕途时就是在江州为官,对当地的情况很了解,鲍家的祖先就是他在江州为官时就结识的人,所以一路相随,只不过他们讨伐苏峻之乱后,不愿意跟先祖侃公去荆州落户,而是回了老家南康,成为当地官吏。只不过,他们的后人混得不算太好,从原来当过郡司马的官员,混成了豪强地主,甚至是那种强盗匪类性质的。”

朱超石点了点头:“确实,鲍家的情况我查过,百年前因功在当地落户,但几代人下来,爵位早就没有了,也被别的家族排挤,在南康城中无法立足,只能去了莲花寨,那边经过了几代人的修建,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山中堡垒,只是,我想不明白,如此险要的地方,鲍家兄弟怎么会就这样放弃,交给外人把守呢?就算进了城,起码老巢也要留下自己人才行。”

陶渊明微微一笑:“因为鲍家内部一直对先祖的选择不满,觉得要是当年跟着先祖侃公去了荆州,而不是回老家,那肯定不会是后来给赶到山中的结果,他们在山里窝了近百年,吃了不少苦头,再也不想回去了,只想着进城过好日子,任何要被强留下来的子侄,都会大闹,甚至一度几乎要火并。”

“最后,鲍家兄弟只能退而求其次,全族离开,但留下了鲍号子和两个儿子留在南康城中,通过控制丁得章的家属,让丁得章给他们看守莲花寨。鲍号之则随着妖贼大军远征,妄图打下建康城,以后就在吴地落户过上好日子了,当然,要是真的给妖贼得手,鲍号子这一家人也是要过去的。”

庾悦不屑地冷笑道:“还想着到建康去建立新朝的美梦呢,哼,没让这姓鲍的死在建康,真的是老天不长眼,不过,这回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陶公,这也算是你们陶家清理门户,为国除奸。”

陶渊明点了点头:“鲍家祖先当年在江州就是曾经附逆过当年在大晋建立之初反叛的流民军,后来被先祖侃公招安赦免,只是他们贼性不改,到了南康后又是经常打劫过路的商队,触怒了其他家族,这才给联手排挤赶到山寨之中的,所以说这一家姓鲍的,都是天生反骨,这回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一定要彻底地灭掉才是。只不过,我们计划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劫出丁得章的家属,不然的话,就算我们能通过秘道消灭丁得章,但若是鲍家来人查看,或者是跟鲍号之接头时,让他看出破绽,那可就不太好办了,这个时候,只能摆开阵势大战一场,就算取胜,也会损失不少好兄弟的。”

朱超石正色道:“只要能有明确的情报,让我们知道丁家家属住在何处,还有那其他几家豪族地主的家属,我就有办法把他们救出城中。”

陶渊明有些惊讶:“这能有什么办法呢?那几家可是分散的居住的,而且在城中也是给鲍号子派人监视着呢。”

朱超石微微一笑:“还有六天,就是端午,以南康的风俗,端午这里是要出城划龙舟来记念屈原的,只要我们先与丁家人取得联系,能换出一个丁家的儿子,然后带着这个人去莲花寨,取信于丁得章,那我们就可以在端午的龙舟会时,把丁家和其他几家的家属都趁乱救出来,而丁家大宅中,可以留一些仆役,下人,易容假扮成丁得章的家属,而我也可以派些部下假扮成他们,潜伏在城内的老宅之中。如此,鲍号子不觉有诈,只要拖过一两天,就大事可定了。”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陶渊明:“鲍号之的军队到达南康还要多久?”

陶渊明说道:“大约八天之后,到达南康,不过,鲍号之老奸巨滑,走山路是为了抢时间,也会考虑到风险,从他这阵子在江州的穿行来说,一向是先派前军两千人通过,打着他本人的旗号,甚至是派部下假扮成他在前军,可他自己却是在后军,也就是说,作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为了保护他自己,他的后军有三千人以上,也集中了大部分的精兵老贼。”

朱超石的眼中冷芒一闪:“那太好了,只要我们救出丁得章的家人,跟他合作,就可以在莲花寨设伏,先打掉鲍号之本人和他的精锐后军,然后换上他们衣甲去赚南康城,到时候跟城中埋伏的兵马里应外合,一举就可以拿下这南康城,哼,上次妖贼是趁着市集日偷袭南康,这回,我要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方式,把这一切都还回去!”

陶渊明笑道:“这样最好不过,我原来的计划中,始终想不到如何能解救丁家家属的办法,如果有你这个端午节的解救行动,那自然什么也不用担心了,不过,几家的家属加起来百余人,你真的能全部救出来?”

朱超石摇了摇头:“这么多人做不到,最多是把丁家和其他几家的妻子,儿子这些直系亲人救出,不过,我想这些人所在乎的,也只有妻儿而已,退一步说,只救丁家的妻儿,其他几家可以暂时缓缓,人数不超过二十人,我是有把握的,再多的话,恐怕是易容换不过来,而且还有女眷,可能还需要一些女护卫或者谍者来假扮才行。”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刘穆之:“胖子,你这里有能办成此事的人吗?”

刘穆之微微一笑:“十个女护卫还是可以借你的,再多就不行了,不过,丁得章的老母,妻妾,女儿加起来应该没这么多吧。”

罗龙生笑道:“没这么多,一共也就六七个,十个女护卫足够假扮了,只不过,我们先要取得丁得章的信物,让他们家人肯配合我们行事才可以。”

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我这里给你们三十个精锐谍者护卫,陶公,由你安排!”

第5067章 龙船大会鲍家办

端午,五月五,南康城外,九十九曲河。

这条赣水的支流,自罗宵山脉而来,流经南康境内,经两百余里,直入赣水,往豫章方向而去,也是联接江州中部和南部两大重镇的水系,当年何无忌就是在赣水入大江之处遭遇伏击,兵败身亡的,如果不是遇到了天师道的船队,恐怕他就会率军随着这九十九曲河,直入南康,夺回这座城池呢。

可是今天的这九十九曲河两岸,却是人头攒动,旌度飘舞,只不过,都是天师道的旗号,按理说,天师道只办宗教仪式,对于端午节龙船会,吃棕子这种祭祀屈原的行为,一向是半禁止的,可是今天,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身为天师道南康郡守的鲍号子,却是亲自组织了这场龙船大会,并带着南康郡内的十余家大户,集体出席呢。

河面之上,十几条五颜六色的龙船,正在奋力而欢快地向前划行着,两岸民众们的呐喊与叫好之声,以及锣鼓之声,震天动地,自天师道占领南康以来,近两年时间,这里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似乎是压抑了两年的民众的情绪,都在今天爆发了出来。

河边的一座观礼台上,一个四十多岁,中等个子的黄须中年人,身着有点象道袍的官服,正襟危坐在台上中央的位置上,正是鲍号子,而在他的两侧席边,则有十余人坐着,只不过这十余人里,除了三四个是未成年的少年人外,其他都是中老年妇人,左首第一位的,则是一个六十余岁,白发苍苍的老妇,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远处的龙船大赛,却是神色平静,不象其他人那样充满了兴奋,甚至几乎要跳起来喝彩呢。

鲍号子的目光落到了这个老妇人身上,微微一笑:“丁老太君,你今天好像是对这龙船大赛并没有什么兴趣啊,是对我的主办,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这个老妇人正是丁建章的母亲,也是丁氏的一个远房亲戚,同样姓丁,嫁到丁家以后,亲上加亲,几十年来也是相夫教子,撑起了丁家这个家族的后院,即使是在丁建章投降之后,她也是带着丁建章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形同人质般地留在了南康城中的丁家大宅之中,被鲍号子监视和控制着,今天的这场龙船大会,鲍号子更是让丁建章的两个儿子都亲自参赛,而让丁老太君也在台上观赛呢,只是为了方便对丁家人进一步地控制,绝不让其离开自己的视线罢了。

丁老太君平静地说道:“老身要感谢鲍太守的好意,南康已经很久没有办这些民间的活动了,今天鲍太守亲自与民同乐,老身和其他的家族当然非常高兴,也是得全力支持的,我的两个孙儿,也正好有机会能参与这赛事呢,再过两年,他们成丁之后,也可以去莲花寨帮他们父亲了。”

鲍号子哈哈一笑,摆了摆手:“二位公子都是文武双全的俊才,去那山中,太可惜了,莲花寨里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毕竟是扼住北方通道的山中要塞,我们鲍家百年来都在那里落户,现在我大哥率军随神教大军东进,北上,我又要进这南康城维持地方的治理,老寨子一时无人看守,只能委屈丁洞主代为看管一段时间,等到神教平定天下,天下太平之后,就是丁洞主,也要撤回南康,接任我的位置,当那郡守呢,到时候两位公子还要发挥大用场呢。”

丁老太君微微一笑:“哦,那要是按鲍太守的说法,我儿回来当这个太守,那鲍太守又要往何处高就呢?”

鲍号子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笑道:“这个嘛,到时候要看新朝,或者说神教的教主们的安排啦,只是有一点,那就是在神教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无论是跟随大军作战的,还是留守地方,为神教效力的,都是有功之臣,以后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丁老太君,你们丁家在这两年立功不少,以后肯定也会有好处的。”

丁老太君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们没有立什么功,比如说攻克南康的大功,我们家就后知后觉,没有来得及参与了,是你们鲍太守兄弟立下此奇功的,所以,我们也只能帮忙看守下莲花寨,以赎我们丁家从龙缓慢的罪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