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太君眉头深锁:“那,我们要不要把这南康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人百姓们都撤进南康城,坚壁清野呢。鲍号之的军队还有两天才到,紧急撤离的话应该还来得及。”
朱超石沉声道:“南康是大郡,方圆数百里,要通知各乡各村的百姓都撤回来,这五六万人,根本不可能两天内回来,我们如果把他们留在城外,那就是妖贼刀下,任人宰割的羔羊,而且,这么多人进城,而城中是没有足够的粮食的,大量的屯粮是在丁家米行这样的城外,我们两天时间是无法搬进城中的,城中也没这么大的粮库,这一点,不用考虑了。”
张裕咬了咬牙:“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们毕竟兵力不足啊,如果不能伏击一次就消灭全部妖贼,那我们可就危险了。”
朱超石微微一笑:“放心,我对我的军队有足够的信心,他们一定可以战胜妖贼的,无论是守城还是野战,何况,我们这回是伏击,只要鲍号之敢走这莲花寨的山道,那他的六千人马就不可能完全展开,会分成数段通过,以鲍号之的老奸巨滑,他不会一马当先地在前面开路,会派前军试探通过,前军顺利通行之后,他才会率主力跟进,而后面的辎重部队则是最后通过,所以,我们可以放头,断后,只击其中段,那就是我们在山中的两千多伏兵,去攻击鲍号之中军的这两三千人,加上山道的险要,他一个兵也别想逃出来。”
说到这里,朱超石的两眼放光,沉声道:“一旦我们全歼了鲍号之的部队,他前军的人马定然会不战自溃,城中鲍号子的守军也只会缴械投降,杀了或者是绑了那些领头的妖贼将校向我们投降,到时候,甄别挑选一下士卒,如果是老贼顽固的那种,杀无赦,要是普通的军士,可以收编进军队,成为新的江州军团的一员,出去作战,如此一来,妖贼损失上万人马,而我们的江州军团则可以壮大,四周的各州郡,还有那些打着妖贼旗号但实际上处于观望,骑墙状态的各地豪强,皆会纷纷倒戈易帜,加入大晋一方打击妖贼。则大势定矣!”
张裕猛地一跺脚:“太精彩了,听到朱将军你的一席话,真的让我是茅塞顿开啊,你真不愧是刘大帅的高足,我们大晋未来的将星啊,这回有你挂帅来攻打江州,真的是找对人了!”
朱超石平静地摆了摆手:“张长史,你误会了,这回攻打江州,是由江州刺史庾悦庾将军挂帅,我只不过是他的前锋,前来辅佐他罢了,如果不是我非常想要亲自夺回南康,报当年的失守之仇,我甚至是不会来这里的,庾将军有足够的资源来组建新的江州军团,而他的身边,得到了陶渊明和罗龙生一文一武的相助,其领导团队已经比以前强了很多,足够胜任了。”
张裕的脸色一变,他对这个人事变动非常吃惊:“什么,陶渊明居然到了荆州,居然加入了庾悦的幕府?”
朱超石点了点头:“正是,就连罗龙生也是他招募,向庾悦推荐的。他在建康的时候被徐道覆攻城时劫持,一路到了荆州,徐道覆战败后他借机逃跑,遇到了罗龙生,然后一起加入了庾悦的幕府之中,这回的江州攻势,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张长史,陶渊明绝非一个简单的文人,名士,其韬略非常厉害,不亚于顶尖谋士,恐怕这南康光复之后,你们都要听他的号令了。”
张裕咬了咬牙:“这个人深不可测,我,我不太想后面在他的手下做事,庾悦倒是和我交情不错,可是听你说的,他只是个挂名的刺史,实权是在陶渊明的手中,那说不定我这两年来效力妖贼的经历,都会给他象魏顺之一样斩了呢。朱将军,你能不能后面带我走,我愿意暂时在你的军府之中,戴罪效力。”
朱超石微微一笑:“放心,张长史,象你这样的情况,暂时都督江州以西诸军事的刘仆射,就是胖长史刘穆之,已经下了大赦令,而且,这个大赦令就是陶渊明陶长史亲自向刘仆射讨来的,为的就是安定江州人心,让那些各地豪强们打消顾虑,反正归顺大晋,他是绝不可能害你的,丁老太君,你也可以安心。”
第5077章 城中局势分各方
丁老太君平静地说道:“我们丁家是有罪之人,当初救援不力,后来又被迫为妖贼效力两年,可谓误国误已,如果朝廷对我们进行处罚,我们也是无话可说,我和得章都是丁家主事之人,也理应为此负责,只是希望朝廷能念在这回我们也反击妖贼,多少赎了些罪的份上,能赦免我的两个孙儿,他们一定会以后带领丁家,世代效忠大晋朝廷的。”
朱超石笑道:“丁老太君过谦了,我说过,之前我们刘仆射有过明令,是赦免江州各地加入过妖贼的地方豪强,就算这回没有立功,也不会追究以前的罪行,你完全可以放心的。至于丁无忌,丁有为这两位丁家的后代,这回如果立了功,更是会论功行赏,鲍家这回是一定会给铲除的,以后的南康,就会是丁家的封地,而南康的百姓,也要靠丁家的保护和治理了。”
丁老太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我,我不是在做梦吧,朝廷以后会舍得把南康交给我们丁家来管理?”
朱超石微微一笑:“截止到目前,你们丁家是在这场南康光复行动中出力最多,贡献最大的本地豪族,不仅是莲花寨那里已经倒向了我们,丁老太君更是在这回捉拿鲍号子的事件中,出了大力,居功至伟,如果不是鲍号之的贼军正在接近,现在的南康城已经可以说落到我们手中了,即使是以现在的功劳,这南康郡守的位置,也应该由丁得章来担任了。我说的南康以后要拜托丁家,就是这个意思呢。”
丁老太君笑着摆手道:“不不不,这个南康郡守,轮不到我们的,应该是由朝廷派员来担任,就算按这次的功劳,也应该是张长史官升一级,担任郡守更加合适呢。”
朱超石看了一眼张裕,正色道:“张长史的情况和丁老太君你们有所不同,他就是朝廷委派到地方州郡治理的士族子弟,在这里并无根基,妖贼作乱这两年来,所到之处,朝廷当初委派的官员多已不在,象张长史还被迫陷入贼营一段时间,这段经历,再在本地担任官员,并不合适,他这回也立了不小的功劳,足够将功折罪了,但以后应该是会回归朝廷吏部,另有任用。”
张裕叹了口气:“我作为晋安太守有失地之罪,事后屈伏于妖贼为其效力又是附逆之罪,别说另有任用了,能保一条命都是要感谢大晋的法外开恩,朱将军,我刚才说的是真心话,你的幕府好像还没有长史和司马,我不敢奢求这些位置,只愿意以白身从军,戴罪立功,哪怕是为你写写文书,管理后勤辎重,也能赎我罪过之万一。”
朱超石微微一笑:“这里毕竟是江州,你的人事任免,担任何职,首先是要由庾将军和陶长史来决定,如果你不想在这里担任他们分配的职务,想跟着我,那我们到时候再说,我很感谢张长史你对我的信任,我也相信,有机会的话,我们是可以合作的。”
张裕一直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笑道:“这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们现在说这些事还有点早,鲍号之的贼军两天后就会到达,我们必须在一天之内处理好南康城的事,城中忠于鲍号子的军队,如何处置,而那个苏奇都,我们还没有拿下,是不是要先把这些事给解决了呢?”
朱超石淡然道:“我觉得,做戏就得做全套,得象一点,鲍号子只要控制在我们手中,不让他乱来,那这城中即使是鲍号子的军队,也没什么关系,之前两年怎么样,现在仍然是怎么样。”
丁老太君勾了勾嘴角:“别的还好说,鲍号子如果一死或者是一下令,那就必然会树倒猢狲散,但是这鲍号子之前从岭南招募了一千蛮夷,都是些凶悍残忍的家伙,刚才被我们射杀的,就是这些人,看到他们死后,剩下的鲍家家兵反而多数是投降了。就算鲍号子死了,只怕这些蛮夷也会战斗下去,不会轻易投降的。”
朱超石看着那一地卷发黑皮,身上中了很多箭矢的蛮夷尸体,说道:“这些人确实凶得很,恐怕来南康这些时日,也没少祸害南康百姓,不过先别急着打草惊蛇,可以让这些蛮夷先出城列阵扎营,以迎接妖贼鲍号之的先头部队,而城内留下鲍号子在南康的本部人马,这些人有多少?”
张裕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加起来八百多人,城中还有四五百各大家族的家丁,护卫之类的,都是在各自的家中,不成规模。”
朱超石微微一笑:“这个好办,到时候让各大家族的主事们都到这郡守府集中,正好有理由可以让他们的家丁护卫们也集结到郡守府,让鲍号子的部下去看守鲍家大宅和上城防守,那些岭南蛮夷出城迎接鲍号之,如此的安排,不会有人起疑心的。”
说到这里,朱超石顿了顿:“城中有没有妖贼留守的官吏或者是大师兄之类来监视南康的人呢?”
张裕笑道:“原来倒是有一个大师兄,带了两百多手下,驻守在郡守府中,监视鲍号子,当然,也是监视我,但是,鲍号子也不想被人这样管着,于是后来就通过鲍号之向卢循求情,说这南康城有他来管理即可,如果是外来的神教中人在此,会让本地百姓有所不满。而且他愿意把丁家的旧部交给我这个外来的长史带兵。”
“卢循那时候正要全力进攻建康,也缺人手,加上庾悦那时候在江州四处游击,于是他就让那大师兄带着手下撤出了南康,调往他处,现在整个南康城,只有城南的一处万寿观,是天师道在这里开的道场,有一个四十多岁的香主,带着五十多名弟子在此驻扎,算是天师道自己的人马了。”
朱超石的神色一凛:“那听起来这个道观象是卢循留下的眼线,今天的龙船大会,这个香主参与了没有?”
第5078章 道观亦是情报站
这下丁老太君和张裕的脸色也跟着变了,他们也突然意识到,这个道观可能是他们一直以来忽略的一件事,丁老太君正要开口,却听到一边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大家放心,万寿观那边,我已经清理掉了。”
朱超石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而从一边的草丛之中,缓步走出了一个一身长袍儒衫的身影,手里轻轻地摇着一把羽扇,头戴纶巾,可不正是陶渊明?
张裕瞪大了眼睛,讶道:“陶,陶公?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朱超石微微一笑:“在我们消灭鲍号子手下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了,而且一直呆在这里,想听我们的交谈,不过,陶公,你太屈尊了,明明可以出来跟我们一起讨论,就这样在草丛中,不是太难受了吗?”
陶渊明微微一笑,摇了摇手中的羽扇:“我又不是那些世家公子,养尊处优,我走遍天下,比这更艰苦的地方也去了很多,如果我刚才就现身,张长史和丁老太君恐怕是放不开的,不能说出所有我想听的话,就象这个道观,要是我刚才就在这里,恐怕他们多半是想不到的。”
张裕的脸微微一红:“刚才我言语中对陶公多有唐突,还请陶公原谅。”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要换了我是你,也会这样想啊,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来个杀官斩将立威的,也是正常。就算是刘大帅,保卫建康打大战之前也是先斩了魏顺之这个老弟兄呢。而且我知道,吴地的世家子弟和士族精英们,就象张长史这样,一向是看不上我这个荆州诗人的,这种互相间的不信任,是因为荆扬之间长年对立,我又曾效力于桓玄所导致的,我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这回我要在庾公的手下先效力一段时间,如果我能跟庾公也相处愉快,那以后也请张长史愿意和我做个朋友,如何?”
张裕连连摆手:“岂敢,岂敢,我,我收回刚才的话,我愿意也在庾公的幕府中效力,为陶公分担一些压力。”
陶渊明摇了摇头:“暂时没这个必要,南康夺回之后,我们是要趁机拿下江州,后面我要做的就是辅佐庾公,治理好光复后的江州,为荆州大军后续的出师讨贼提供各种支援,张长史你是要按你说的立功赎罪,多挣军功才行,在我这里是很难的,只有后面跟着朱将军,在追歼妖贼的后续战斗中立了功,才能达到你的心愿,至于平定妖贼之后,我们之间以后是否有共事的机会,那是后话了。”
张裕讨了个没趣,尴尬地笑了两声,退到了一边,陶渊明看着丁老太君,正色道:“丁老太君,我也不怕跟您说实话,江州这里,以后就算刺史是庾悦庾将军,也不太可能象以前那样,从朝廷里空降一些世家子弟来担任各郡的郡守了,因为很明显,这样外来的人对本地人情事故不清楚,手上又没有足够的力量能控制局势,实际上本地的大权还是要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而这些郡守们往往也知道这点,并不图在这里长住或者长期为官,于是本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在这里盘剥本地大族,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与其这样,不如让本地豪强担任这里的长官,一来了解民情,二来也能处好和其他大族的关系,朝廷只要能在这里有足够的税收和力役,就没什么损失,至于以后,按刘大帅的规矩,在地方官任上官声出色的人,也可以入朝为官,并不是说朝中权力就由吴地的世家子弟们一直占有的,是吧,朱将军!”
朱超石勾了勾嘴角,说道:“刘大帅确实是有这样的明文规定的,不过,他说的更多的是要立军功得爵之类。”
陶渊明笑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是对外有战事,那肯定是人人上阵,保家卫国啊,就象丁老太君这里,如果是以后要铲除妖贼,那不就还是得让子侄继续随军出征,建功立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