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8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86节(1 / 2)

徐道覆摇了摇头,说道:“不,二哥,我没有这个意思,我也很清楚,没有天道盟的相助,我们赢不了刘裕,也建立不起自己的政权,更何况,以后修仙问道,长生不老的这些秘法,也只有天道盟能提供,和他们合作,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说到这里,徐道覆的眼中冷芒一闪,话锋也为之一转:“可是我同样也认为,我们不能被天道盟所操纵和控制,成为他们的工具,唯他们的命令是从,他们昨天可以下令让我们除掉孙恩,今天就同样可以让我们的弟子除掉我们。这种生死由别人所决定的感觉,你真的觉得好吗?”

卢循叹了口气:“可是接受他们的命令和被他们所驱使,就是这合作的条件,就象杀千摩,和我们合作,可以去平定岭南各部,成为蛮夷之中的首领,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部落酋长,可代价就是要听我们的号令行事,这回也因此搭上了命,你觉得杀千摩不应该跟我们合作吗?”

徐道覆勾了勾嘴角:“这性质不一样,起码我们没有亏待过杀千摩过,更没有让杀千摩的部下随时地去杀了他,取代他。我们跟杀千摩,包括跟这些部落的合作,都是公开我们的目的,告诉他们要付出什么,能得到什么回报,如果不服从我们,会是什么结果,这些是很明确的,对吧。”

卢循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所以你不能接受的,是天道盟作出各种决定时的不可知性,不确定性,我们完全不能参与这些决策,也没有安全保障可言,是这个意思吗?”

徐道覆点了点头:“是的,我不喜欢这种做棋子的感觉,如果要听人号令,服从别人的指挥,那我们就老老实实当个大晋百姓就行了,甚至是当刘裕的部下,也可以当成一个青史留名的将军,何必要加入神教,再受这天道盟的驱使呢?”

卢循苦笑道:“现在说这话有何意义呢?我们就算向刘裕低头,投降,也许我们的弟子,部下们可以活命,但我们自己,还有那些跟随我们,从吴地开始就起兵的老部下们,哪个能活得成呢?我们骗了刘裕一次,两次,现在在所有人眼里,是势穷兵败,必输之局了,这时候我们就是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了。”

徐道覆的眼中凶光一现,厉声道:“我徐道覆的人生信条里,就没有投降二字,就算是死,也要战斗到底,二哥莫要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当初加入神教,图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不受人控制,能轰轰烈烈地干番大事,这点,我们已经做到了,不管我们是不是最后能胜利,我们卢,徐之名,也必然会永载史册,让所有人知道,我们这辈子干了什么样的事业,有什么样的成就!”

卢循笑着点头道:“这倒是不错,我们兄弟当年加入神教时的初心没有改变,道覆啊,现在你是在准备没有接到天道盟任何援助,也没接到指示的情况下,就这样独力地与刘裕决战吗?你不觉得我们的胜算很小吗?刘裕的打仗本事,我们最了解不过了,不管是我们有什么计划,或者是摆什么哀兵,骗他决战什么的,没有了天道盟的外力相助,我们真的能打赢吗?”

徐道覆轻轻地叹了口气,神色变得落莫起来:“老实说,我也没有这个把握,一定可以决战打赢刘裕,打赢晋军。”

卢循的脸色一变,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道覆,我的兄弟,你可别吓我啊,布道,你不行,打仗,我不行,所以这次的雷池之战,尽管你上次打荆州是全军覆没,甚至下面的弟子们嚷着要解除你兵权的都为数不少,但我还是站在你这边,让你领兵,让你来决定战胜之道,你当时拍胸脯说,你布下了各种防范,设下了计谋,甚至是故意要把我军人心惶惶,作鸟兽散的消息散布给晋军,以诱他们上当来决战,现在你居然跟我说,你没把握?”

徐道覆平静地说道:“也不是完全没把握,大概,三成把握可以决战胜利吧,二哥,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

卢循气得狠狠地一跺脚:“徐道覆,你是在故意耍我吗?三成把握?那我们还在这里打什么?还不快点收兵撤往广州?”

第5174章 交州刺史杜氏袭

徐道覆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说道:“撤兵回广州?二哥啊,你也不想想,我们大军云集,气势冲天,直逼建康的时候,刘裕刚刚回城,兵不满万,将不过百,这个时候,他逃跑了吗,撤退了吗?”

卢循的脸微微一红,说道:“没有,刘裕确实是顶住了压力,但那也是一场豪赌啊,若不是我误信了斗蓬,错失进攻良机,只怕建康我们早就拿下来了,可这回,刘裕可能象我一样给机会吗?”

徐道覆摆了摆手:“我要说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刘裕死守不退的原因,刘裕很清楚,这种时候,只要一退,人心就崩溃了,就散了,那不用我们攻击追杀,他的部下都会把刘裕和司马氏皇帝擒下,献给我们。这个观点,不止刘裕表达过,就连王仲德都公开说出来了。”

“我们现在的情况比起刘裕一年多前守建康时,更加危险,起码建康还有坚城,还有各路援军陆续汇合,只要拖延时间,那就会有转机,可我们呢?两场大战惨败失利,新附之军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我们的信心,靠着这样的严酷军法也阻止不了每天成百上千的人逃亡,就算是老兄弟,也多半没了勇气和希望,只是本着想在死前多杀几个的想法而留下战斗,如果我们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了,只想着要逃回广州,那只怕还没到五岭,大军就散了,甚至连我们本人,也会给手下擒杀,作为失利的责任人。”

卢循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得不战,而不是可以选择战守?”

徐道覆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就象孙恩上次的郁州之战,其实也是毫无意义,一路溃败,根本不可能回头打赢晋军,但只有打了这一战,起码核心成员还是有凝聚之力,还是有战败后撤离的可能,因为部下们是不清楚胜负的,会抱着万一打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想法,打输了之后,也会基于逃命的本能,和我们一路逃跑,若是大战失利,那部队,尤其是新附之军会四散奔溃,晋军也不会知道我们在哪里,只能分兵去搜捕,这种时候,我们才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卢循冷笑道:“徐师弟对这个倒是有丰富的经验啊。这几十年来,我们在刘裕面前可是跑得太多了。”

徐道覆倒也不生气,微微一笑,说道:“是啊,打不过不跑还能怎么办,留下来等死是吗?就算是跑,也得有跑的技巧才是,而且,我们这次在雷池,不是没有赢的可能,毕竟水战是我们的长处,是刘裕和晋军的弱点,也是我们惟一有机会取胜的战法。就算打输了,我们也可以带着剩余的船队,沿着大江,冲到左里,从那里,我们有经过江州,翻越五岭的途径。就算战事不利,也可以撤回广州,而不至于现在就未战而撤,那真的会路上直接就大军土崩瓦解的。”

卢循的眉头一皱:“我不太明白,打了败仗你都不怕大军崩溃,反而是现在要撤,会担心大军崩溃?”

徐道覆摇了摇头:“这是军心,战意,二哥你可能不是太明白,如果是全力一战,失败之后在逃亡的路上是来不及细想未来和前途的,只想着先活下来,就象我们之前的逃亡,如果刘裕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时候,我们会想什么呢?就算当年火并了孙恩,不也是在船队下海,刘裕无法再追上的时候吗?”

卢循摇了摇头:“可就算是逃跑,跑到安全地带了,不是还会有部下起异心,就象我们干掉孙恩那样,把我们干掉吗?对于这点,又是如何破解呢?”

徐道覆冷冷地说道:“广州和海上的情况不一样,你爹在那里坐镇,而且留守的部队虽然老弱不少,战斗力不及我们的主力大军,但毕竟是我们的多年旧部,忠诚可靠,只要天道盟不搞鬼,不象上次那样教唆我们去火并了孙恩,那我们到了岭南,就会相对安全,而且,在广州毕竟是靠了大海,实在不能在广州坚持,我们也可以乘船出海,大不了去找一方化外之地呢。”

卢循的心中一动:“化外之地?你有主意以后的去向了?”

徐道覆咬了咬牙:“作为主帅,未虑胜先虑败,晋军就算陆战厉害,但想要行军数千里,到那烟瘴之地的岭南,也是非常困难的,不可久留,我们在广州有数百条大海船,足以带上一万以上的部众出航,而第一个要攻取的目标,应该是交州。”

卢循若有所思地说道:“交州?那不是杜氏的地盘吗,你是想让我们跟当年攻取广州一样,从海上直取交州?可是如果晋军进入了岭南,恐怕也会出兵救援交州吧。更何况,我们在交州一向人生地不熟,尤其是和当地的豪强没有联系,去了交州,真的可以打赢盘踞当地数十年的杜氏吗?”

徐道覆微微一笑,说道:“之前的交州刺史杜瑗,在交州为官数十年,根基深厚,但杜氏毕竟是关中出身的外来之人,在西晋末年时避难来到交州,从县吏做起,累积三代人,终于在杜瑗时,靠着抵抗林邑国入侵的功劳,官至交州刺史。”

“不过,杜氏一族,也是在交州渐成气候,和桓楚当年在荆州一样,有尾大不掉的趋势了。所以杜氏一直是把嫡子送到建康为人质,去年杜瑗年过八十后重病,乞求朝廷放回其子杜慧度,而我们进攻建康之前,这杜慧度就走海路回到了交州,同行的,还有新任的交州刺史腾遁之。”

卢循轻轻地“哦”了一声:“这事我还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杜瑗这老贼连续斩了我们三个去劝降的使者,若不是我们北上攻打建康,我早就会出兵攻打交州了,咦,不过,你说的那个杜瑗要让杜慧度回去,不是接他的刺史之职吗,这腾遁之又如何?”

第5175章 林邑交州百年仇

徐道覆平静地说道:“这腾遁之乃是晋国的世家大族,其祖先腾修,乃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广州刺史,平南将军,在西晋灭吴时曾经率广州兵马救援吴都建康,结果走在半路上吴国已亡,于是痛哭缟素,率军投降了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感慨他的忠义,让他继续担任广州刺史,都督广州,交州诸军事,也是从此开始,腾氏也成为了在岭南和交州一带有影响力的大族。”

“永嘉之乱后,腾氏在南方利用其影响力,在广州和建康多有子孙担任官职,上次谢玄北伐时,有黎阳太守腾恬之随军,也曾经和刘裕共事过,后来因为其无治政之才,也无乱世中的警觉之心,到任之后任何是一副世家子弟游山玩水的作派,被翟部的胡人攻破黎阳,自己也送了命。事后追究北伐失败,丧师失地的责任,腾氏一族也长期失权丢官。”

“而这腾遁之,则是腾恬之的侄子,因为考虑到腾氏以前长期在交州为官,对当地的情况有所熟悉,所以趁着杜瑗年老病死在任上,当时还在朝中掌权的孟昶,在放回杜慧度为父奔丧,实际上解除了杜氏的人质同时,也新派遣了腾遁之这个世家子弟去接任交州刺史,实际上,是想把交州的控制权,从在当地蟠踞数十年的杜氏手中,重新夺回来。”

卢循冷笑道:“他们想得倒是挺美的,地头蛇可不是白当的,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个腾遁之,恐怕没办法单车上任,就控制交州呢。”

徐道覆哈哈一笑:“可不是呢,腾遁之人还没到交州,还在海上的时候,交州的豪族,身为九真郡守的李逊就反了,这个李逊,是当地的俚人,所在的部落,也是九真郡里最强大的一个,其父子以勇力称雄于当地,在杜瑗当交州刺史的时期,对他们李氏还多有怀柔,而李逊也曾经和杜瑗并肩作战,打败过来犯的林邑国军队,算是有些战斗的交情,因此他也承认和接受杜氏一族担任刺史。”

“但是这个腾遁之一来,听说是许诺了当地的另一个大部落阮氏,由他们来接任这九真郡守,就和腾遁之接收杜氏的交州刺史一样,这个阮氏,是在腾遁之出发前,就不远万里地给了腾遁之很多贿赂,以求得郡守之位,所以李逊父子不服,腾遁之刚一到交州,他就起兵作乱,驱逐了腾遁之任命的九真郡守阮康,而割据自立了。”

“腾遁之惹出了这样的大事,在交州失尽人心,这个刺史也干不下去了,上任不过旬日,就只能灰溜溜地登船离开,而这平叛的任务,连同当地的刺史大印,就落到了杜慧度的手中。”

卢循勾了勾嘴角:“于是杜慧度又赦免了李逊父子的叛乱,让他们继续当九真郡守,是这样的吗?”

徐道覆摇了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李逊服的,只是以前的杜瑗刺史而已,因为他们一起战斗过,李逊还作为杜瑗的部下,对老主帅是有敬畏之心的,而这杜慧度,自成丁之后就远赴重洋,去那建康为官,实为人质,这样的人,李逊是看不上的,以为他已经成为了那些腐朽堕落的世家子弟,于是他不仅想要当九真郡守,还想进一步地夺取交州首府龙编,直接当个交州刺史,割据自立了。”

“杜慧度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出兵与李逊战斗,这杜慧度在建康可是学到了不少真本事的,绝非草包,就算是身经百战的李逊父子,面对他学的很多兵法和北府军的战术,也是尽处下风,三个月不到,李逊父子就是一败涂地,李逊和两个儿子被阵斩,其部一半战死,一半投降或者是溃散,杜慧度也没有尽诛整个李氏部落,而是赦免了其余党,任命了自己的弟弟杜玄之,接任了九真郡守。”

卢循微微地眯起了眼睛:“这个杜慧度看起来不简单啊,一到任上,就平定了叛乱,让这九真郡也姓了杜。李逊其人,我听说过,是交州著名的勇士,当年曾经手斩林邑军的主将,武名遍及南国,想不到这样的猛将,也会被一击而灭,真的是让人难以相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