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3节(1 / 2)

刘裕正色道:“不是和我的想法不符合,而是这些官职的消亡,或者说性质的转变,其实说白了,是一个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由中央派员巡视地方,其实就是上面派人来查下面的性质,上面的人不太可能通过这样的巡察得到足够的好处,甚至是会得罪人,而下面的人也会厌恶,反感上面的人来打破自己这边的利益分配,所以上下之间有了矛盾,要么就会官官相护,要么就是会下面各种做手脚来抵制,而上面派员巡视,如果不能做到常态化,甚至是常驻化,那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巡视效果。”

刘敬宣不停地点头道:“是的,我们在军中的时候,对于上面哪怕是以慰劳,劳军性质来我们军中指手划脚的家伙,也是很讨厌的,至于那些跑到我们军中混军功的世家子弟们,虽然作派和我们完全不同,但人家只要不想着管事,或者是向上说我们的坏话,我们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要想来评判我们的工作,日常的管理效果,那得是对我们很熟悉的人才行,所以,我只会让我的义子们去行监察之事,不会让完全不熟悉业务的人去。”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我需要我们的这种纪律委员会,或者是刺史部,督邮部,不管是什么名号,这种公开的监控组织,是需要精于业务,常驻所在部门的人组成的。他们是代表了朝廷,代表了政事堂的眼线,耳目,也是要以后政事堂议事,对各地的官员,将领们作出奖赏或者是处罚时,要提供明确依据的部门,所以,他们必须要专业,拿得出的这些证据,要让人服气。”

刘敬宣沉声道:“可是这样一来,等于所有的其他文官武将都要在他们的监控之下来做事了,会不会走另一个极端,就是要么讨好,勾结这些监察官员,要么是干脆和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的欺上瞒下呢。”

刘裕平静地说道:“所以在选择这些政事堂的眼线时,就跟政事堂本身的长老一样,需要德行优先,他们可以象御史一样,不负责具体的事务,不需要本人有太强的做事的能力,但需要熟悉所监察的业务,要能识别出各种花招,骗术,隐错扬功的那些伎俩。另一方面,还是要有一颗公心,要把百姓,将士放在心上,要以他们的利益,福祉,以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友情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地方,对军队的有效监察。”

刘敬宣叹了口气:“那会不会变成以前出现过的酷吏呢,比如说专门去找碴,挑各地官员与将领们的毛病,因为他们不需要治理一方,只需要找人的毛病和不是,甚至是他们的升迁和工作业绩的评定,可能以后是要以查出他人的不是,甚至是查出他人的罪行为主,这样一来,是不是会走向另一面呢?因为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不可能事事遵循法度,尤其是军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就象你在灭燕之后,也下令屠戮了数千已经投降的慕容氏宗室,要是按你的这个做法,恐怕军中的这些什么纪律委员会的监察官员,就会弹劾你了吧。”

刘裕微微一笑:“在我的设想里,他们就是应该把这些事情如实上报,至于是不是要因为这些事来免除所监察官员或者是将领的职务,甚至是论罪判刑,那就要由政事堂的长老们合议了,而且我刚才就说过,不要说是地方官员或者是军中的将帅,就连皇帝或者说最高的行政统治者,也是要接受这样的监察的。”

刘敬宣的脸色一变:“那若是因为你下令斩杀了数千慕容氏的宗室和贵族,最后罢你的官,夺你的军权,岂不是国家的损失了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如果是出于公心,你觉得会因为这样的事来罢我的官,夺我的军权吗?我又不是因为纵兵掳掠或者是嗜杀成性才要杀他们的,我杀慕容氏的这些宗室贵族,就是因为慕容垂,慕容超在已经承诺投降的情况下再次反叛,想要杀我,这种降而复叛的情况,按大晋律,不也应该是以雷霆之威,诛杀元凶首恶,甚至是不放过胁从吗?”

刘敬宣点了点头:“是的,确实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当时降而复叛,想要害你的只是慕容垂和慕容超罢了,并不是所有的这数千慕容氏贵族,你杀他们两人,或者是他们的党羽数百人可以,一下子杀这么多人,甚至是一开始激动到下令屠城,把所有鲜卑族人,甚至是城中的汉人百姓也全部斩杀,这显然于律法不合,要弹劾你,是没有问题的。”

刘裕正色道:“我说屠城是一时气话,因为当时慕容兰就在我怀中奄奄一息,事后我也没有下这个令,而是只诛杀了三千慕容氏的宗室和贵族,如果要弹劾或者说举报我,那是要根据实际的结果来进行。”

第5268章 善恶有报终将报

说到这里,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手也有力地向下一挥:“那么问题就来了,我的这个命令,造成的尽诛慕容氏三千贵族的结果,是错误的吗?这些人没有直接参与黑袍的复叛,就表明他们是无辜的,无罪的吗?”

刘敬宣点了点头:“毕竟,他们没有参与到慕容垂和慕容超的复叛,也没有直接刺杀你,严格来说,投降的,放下武器的人,是不可以再处决的,尤其是他们没有明确罪行的情况下。”

刘裕冷冷地说道:“那我们就说说这个道理,只当是我们在政事堂里为此事辩论好了。比如说现在你是监察委员,甚至是政事堂的长老,认为刘裕杀戮了三千放下武器投降的鲜卑贵族,有违律法,有失仁义,所以应该剥夺我的官职,让我交出军权和政权,解甲还乡,是吧。”

刘敬宣微微一笑:“如果真有政事堂,那刘希乐肯定会这样弹劾你的,而且那些世家官员们,应该也会附和,所以寄奴啊,你最好先预演一下这个事情,因为以后北伐过程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出现,如果我再灭后秦,再灭拓跋氏的北魏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地杀尽他们的宗室一脉,所以,我们可以预防性地提前演习一下,我如何会给自己辩护。”

刘敬宣的脸色一变:“你是认真的?是真的要这样斩尽杀绝胡人国家的宗室和贵族?这和你一贯以来讲仁义爱民的说法,不一样啊。”

刘裕微微一笑:“听我慢慢说吧,先从南燕说起,首先,他们这些人,包括慕容垂和慕容超,向我,向大晋投降,是真心的吗?”

刘敬宣摇了摇头:“显然不是,广固给我们围了一年,攻了一年,就算最后投降,也是因为慕容垂开城与我们决战,战败了,这才投降的,最多是力尽而降,谈不上一开始就投降呢。”

刘裕点了点头:“这就是了,打不过就要投降,这一年时间内造成了我们数万将士的损失,造成了青州之地一年多都陷于战乱,无法平定,造成了数十万百姓为此丧命,如此罪行,是不是应该诛灭殆尽呢?”

刘敬宣叹了口气:“我们大晋,我们汉人毕竟有律法,要讲仁义,你要么当时不接受他们的投降,直接强攻拿下广固,然后屠城杀绝,这也是没问题的,但你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后,只因为慕容垂和慕容超的复叛,就把其他投降的人也一起杀了,这于律法不合呢,而且开此先例,以后其他诸胡会拼命抵抗,不考虑投降之事,不是会给我军造成更大的损失了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从道理上说,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但是你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接受他们投降的原因,不是说我无力攻城,拿不下广固,他们守了一年,粮草已尽,甚至是开始人相食,而开城决战,也是他们最后的挣扎,这一战,虽然我军损失了数万人马,但城中燕军的十万主力,也是彻底完蛋了,尤其是甲骑俱装,几乎全部损失,就连慕容垂,也在和我的正面对决中,彻底地败下阵来,身负重伤,再也无法害人了,所以,我要说他是抢在我攻城,彻底拿下广固前乞降,这个说法没问题吧。”

刘敬宣点了点头:“确实没问题,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慕容兰,你也不会答应这个乞降的。这么说来,你其实是想力攻破城,然后杀尽慕容氏贵族了?”

刘裕正色道:“是的,我灭南燕的时候,其实早就想好,一定要杀光慕容氏一族,包括跟随他们的各部首领,因为这些胡虏头子,反复无常,强则依附,弱则叛离,苻坚也好,以前的西晋也罢,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因为胡人百姓也许还可以转化为我们汉人的农夫,但是这些胡人首领,尤其是慕容氏,他们不管能力大小,那种想要自立的野心是无法抑制的,别说是对别的种族,别的统治者,就是对他们内部,也是诸王相争,为的就是那个王位!”

刘敬宣笑了起来:“那你要是这样说,对司马氏也同样适用啊,从八王之乱到昌道之争,不管能力大小,都是想要夺位夺权,最后就是祸乱天下,这种事情也是不停地重复,难道,也应该把司马氏最后给消灭了?”

刘裕平静地说道:“既然我选择了走帝王之路,就想好了,以后取代司马氏的时候,也得把这些旧事重提,这也是为了增加我登位时的合法性,兴兵除暴,有道伐无道,是天下人现在都接受的说法。只不过,在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前,还要留着司马德宗在位,以作为天下共主。”

刘敬宣正色道:“这么说,你只是要让司马氏暂时在位,帮你发号施令,有他们的在位合法怀,也无人能反对你,一旦你立下大功,时机成熟,就会象把司马氏也斩尽杀绝?”

刘裕的眼中杀气一现:“是的,他们需要为几百年来司马氏对于天下的祸害,为那么多因他们而死的无辜百姓负责,这是我一直留着他们的原因,善恶终将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点,对司马氏,对慕容家都是一样。”

说到这里,刘裕勾了勾嘴角:“暂时不说司马氏的事了,还是说慕容氏,他们其实也是百年来无数次地祸乱天下,无数次地证明了他们的宗室贵族都是极具野心的,根本不顾天下人的死活,为了自己的权力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广固之战,也是他们想要保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而宁死不降,要知道普通的汉人百姓和将士,甚至不少鲜卑族人是不停地出城投降的,只有这些贵族们,是死硬到底,都想着跟着黑袍能翻盘。最后肯出降,也是因为力尽之后想保命而已,如果他们再有机会,一定会复叛的,这是西晋,苻坚用生命和灭国证明的事!”

第5269章 百年血仇一朝报

刘敬宣叹了口气:“这些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的,可是,你不能拿历史上他们的祖先犯下的罪,来作为处罚他们的依据,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没有犯下这些罪行,如果他们以后犯这样的罪,那是可以明正典刑,但你这样拿着人家祖先犯过的罪来处罚他们,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刘裕冷冷地说道:“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力战失败,为了保命而暂时投降,投降之后再反叛是大概率的事,如果他们真的有降意,那在广固刚刚给包围的时候就应该出来投降了。”

“可是他们心存侥幸,以为可以跟先祖慕容傀那样,靠着一个棘城,靠着所谓的祖先保佑和神灵相助,靠着俱装甲骑和弓强城坚,能打败石虎的十几万大军,打出慕容燕国将来的天下,于是在黑袍的带领下,顽抗到底,只此一条,就可以看出他们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是绝无真心的降意的,如果不是慕容兰的苦苦求情,我是绝不会接受他们的投降,早就会在破城之时将他们斩尽杀绝了。”

刘敬宣马上说道:“但你毕竟还是因为慕容兰的原因,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刘裕不假思索地回道:“那是因为我觉得亏欠慕容兰太多,她是用自己的性命来担保,慕容氏一族绝不会再背叛大晋了,我念及她多年来为晋国,为我做的一切,念及她真心想要鲜卑族和汉人真正和解,融为一体,所以一时心软,接受了她的请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慕容垂这个黑袍已经被我重创,命不久矣,我误以为他没有办法再害人了,可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用妖法邪术,移魂到慕容超的身上,操纵着这具躯体,想要在投降仪式上害我!”

刘敬宣叹了口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这些鲜卑人的命,你之所以可以保留,是因为慕容兰以性命为他们作保,可是他们反过来想刺杀你,最后反而是慕容兰再次用性命救下了你,随着慕容兰的死去,这个投降不杀的承诺也无法继续了,所以,你下令屠戮数千慕容氏的宗室,将慕容氏和那些跟随他们的贵族首领们斩尽杀绝,不止是为了慕容兰报仇,也是实现慕容兰的承诺,若不是真心归降,则必杀无误!”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慕容氏一族自晋末以来,虽然偶尔也有功劳于天下,但更多的时候,是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他们野心勃勃,不忠不孝,为了一个个自己宗室亲王的野心,不断地挑起战争,一次次地背叛他们的宗主国,一次次地降而复叛,即使是在失败投降之后,也时刻不忘再次积累力量,重新崛起,慕容垂这样的人更是加入了天道盟,成为了黑袍大魔头,成为了祸乱天下的主谋。这些无数人用鲜血和性命证明的道理,就是这个家族无药可救,哪怕让他们坐上皇位,也必然会因为夺位之战而让天下百姓水深火热,我杀尽慕容氏的宗室,就是为了断绝他们这种野心与邪恶并存的血脉,也是为百年来,因为他们的野心而无辜死亡的天下军民,讨回一个公道!”

刘敬宣激动地点着头:“说得好,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汉人向胡人的百年作乱,这血海深仇而作的报复,是应该的。你这样说,那无人会再提出异议了,这是正义之举,也是我们北伐的目的!”

刘裕厉声道:“是的,我们北伐,不止是为了要收回失地,也是要为这百年来,我们汉人百姓,包括普通的胡人牧民,因为这些野心勃勃的部落首领,酋长大人们的野心和贪婪,而遭受的苦难,死亡,牺牲,要为他们讨回公道。当年陈汤说得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这里也必须要加一句,明犯强汉者,虽久必报!当年孔子说,君子之仇,九世亦可报也,我们也是一样,,永嘉之乱以来,所有伤害过我们汉人的各路蛮夷,包括汉人的军阀,野心家们,也是虽久必报,虽远必诛,我们必须要让天下所有人,包括四方蛮夷们明白,靠了一时的武力,靠了我们汉人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一时侥幸得手,最后的结果,就是身死族灭,国破家亡!”

刘敬宣哈哈一笑,用力地一拳击在掌心:“说得太好了,这百年血仇,才是我们北伐要报的,这些个野心家们,一时得手,让子孙后代享尽了荣华富贵,吃尽了我们汉人百姓的血汗,现在,他们完蛋了,国家灭亡了,他们的子孙,就得偿还当年祖先们的血债了,这才是大义,寄奴啊,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这些,而你今天说的,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刘裕冷笑道:“那是因为我们东晋的历代文官武将,权臣军阀们,他们北伐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攒功业,给自己积累一个名声,却不会真正地为了北方汉人们的祖先,为了北方汉人们的今天而去战斗,既不想去报这家国血仇,也不想去真正的收复失地。而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从一开始想要投军报国,加入北府,血战胡虏,就是为了给我们的祖先们,给深陷于北方胡虏虎狼统治之下的汉人同胞们报仇,为了他们战斗的,这一点是我的初心,到现在也不会改变。”

“至于普通的胡人百姓,他们和汉人百姓一样,也是受这些首领,酋长们的指使而行事的,罪在这些当权者,而与他们普通军民关系不大,就象受降广固之时,普通的战士们多是真心归降的,只有极少数的亲兵,护卫们会为了他们的首领而死战到底,所以,这需要区别对待,因为杀降不祥,想要复叛,死硬到底的部落首领,宗室王爷们是必须要斩杀的,也要用他们的脑袋来震慑所有人,让他们看到与大晋,与汉人为敌的结果,但投降的其他人,上天有好生之德,需要象现在这样,把他们改造成合格的大晋子民,让他们以后为大晋效力,住在大晋,这也是慕容兰的遗愿,我必须要遵守。”

第5270章 亲斩敌酋为复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